读古文 , 像进了乐池
文章来源: 姚顺2019-06-26 06:25:19

诵古文, 像进了乐池。感佩着那时的文人行文 , 在韵律和音节里舒愤闷, 伸乐子 ,讲道理。

逃避 " 二 " 的形影 , 躲进古文里 , 溜进民国里。蒋勋 , 论不足 , 言可耳 ; 龙应台 , 词太大 , 词组温。资中筠 , 章怡和的, 故事好 , 知道得多 , 共和国态 , 延安腔。宁闻浅点的 , 耳膜涟漪 , 不听深刻的 , 吵得像 " 流浪地球 " 。

我猜 , 古代文人说话 , 声大不起来。吟诵 ,是去掉抑扬顿挫的四声 , 类似念经样的呻。试着读古文 , 理不犟得 " 我们一定要 " ; 词多款款像黄昏里小步 。更想到一袭长衫 , 未语躬先 , 再揖 , 怎么 " 社会主义特色 " 的枪子子样得冲。

出声得读过 《论语 》 , 体验到 " 郁郁乎 , 文哉 " 之意境。 高点声读《 左传 》 , 比朗诵 " 车磷磷 , 马萧萧 " 不知得劲多少 ! 就是不济的糜烂赋 , 读出来也比 " 我们的未来在希望 ,,, " 美到不知哪儿去。

国语 , 帐篷 ; 英文 , 天籁。从唐人街走出 , 不到百米 , 蓬远天阔的感觉 , 赶不走的满满一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