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传播正能量,如何预防医闹医暴?
文章来源: kingbird9182019-12-28 17:21:18

 

杨文医疗惨案,割的是杨文医生的喉咙,痛的是广大医生和民众的心。

 

我本人既在中国做过医生,又在美国接受过系统的住院医生培训。希望通过中美医疗差别的比较,看看有没有可能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点。

 

美国医疗费昂贵,这个大家都知道;医疗官司巨额赔偿,这个大家也经常听说。如果医院一味的只是治病救人,忽略了医疗官司的预防,医院很可能会很快被亏空、破产。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医院的重要职能部门,风险管控部门(Risk Management)应运而生。这个部门不仅可以帮助医院节省很多的医疗官司赔偿,还避免了医生和患者的直接沟通接触,缓和了医患之间的关系。

在国内当医生的时候,记得我们科室也有好几例的医疗纠纷,当医疗纠纷变的严重时,就会有医院包括医务处在内的人介入,帮忙协调和商量解决。但是医务处的人很多时候并不是专业的风险控制人员,很可能只是相对有经验一些的医生。在医患关系的处理上有一些经验,但是并不专业,没有一套系统的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医患纠纷很多时候都是围绕着钱和命展开的,往往都错综复杂,仅凭个人的经验,实在很难处理好。另一方面,一般向医务处等汇报情况时,事态都已经发展到一定严重的程度了,所以并不能做到早期的介入。

 

在美国住院医生期间,ICU轮转的时候,我也遇到了非常难弄的病人家属。我们的经验是,一有察觉到可能会走向医疗官司的情况,我们就给风险管控部门(risk management)打电话联系。很多时候,医生是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病人进行沟通交流的,尤其是出现针锋相对的情况下,这个交流沟通就更困难了。有了这个风险管控部门,他们会找家属单独谈话或者开家庭会议(family meeting),深入的了解家属的期望和顾虑。作为第三方介入,可以在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将事态控制住,用非常专业的处理方法早期的处理和解决问题,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真正的做到防患于未然。

 

在中国,医学的培训主要以知识的教育和临床问题处理技巧为主,忽略了人文很大的一块内容。美国的住院医生其间有一项专门的职业化训练(professionalism)。在美国有过看病经验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美国医生的门诊或者床边的谈话和举止特别专业。这和职业化的训练分不开。这项培训告诉大家如何和病人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如何减少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当面冲突。

 

 

扩展阅读:

原创 视频教学-如何向病人通告医学坏消息?

原创 美国病例(14)---37岁,阴道黑色素瘤

 

在美国,住院医师毕业之后,每个医生就成了主治医师(Attending Physician),就都独立执业了,就需要独当一面了。以下是医生职业化教育的核心内容。我们医生在提高医术的同时,也要不断的提高这些品质和能力。里面我觉得相对比较难,也需要不断练习的,就是non-judgemental和effective listening。不要做论断和有效的倾听,才能更加有效的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对于伤医事件,必须零容忍,而零容忍需要从杜绝语言上的伤害做起。一旦出现病人或病人家属对医生有言语上的伤害的时候,就需要向风险管控部门汇报。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防患于未然。

 

Take Home Message

总结:处理医闹医暴需要尽早

零容忍需要从语言暴力做起

 

图片部分源于网络

版权属于原作者

 

参考来源:

Johns Hopkins Mod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