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味道之11 - 热干面
文章来源: 语蝶2019-03-27 20:15:18

谈武汉的过早,不能不谈热干面。简单味美的热干面是武汉的招牌过早-最出名也最具特色。碱面煮至7、8成熟,待凉后加入香油掸均匀放在大簸箕里。用笊篱盛一份弹韧又劲道的碱面汆烫。为了保持嚼劲的口感,从抓面到滚水中捞起不过10秒。

捞起后淋干水,放入碗中再开始加调料和配料。 调料是盐,胡椒,酱油,醋,葱姜水之类的,配料则有虾米,辣萝卜碎丁,葱花...。。最重要的是芝麻酱。

铺子里一个人烫面,一个人添酱,十几个锅碗瓢盘敲得噼里啪啦的,20秒以内,务必给你做好一碗咻咻冒烟的热干面~

 

上好的芝麻酱足以齿颊留香,和面拌匀后当真能香得吞下舌头。芝麻酱的醇香面条的劲道,在空气中弥漫开,未曾入口已是垂涎而食欲大振。再搞碗蛋酒真真听了头。

拿到面的人,一定要争分夺秒地搅拌,才不负热干面的好时光。一根根均匀裹着小磨香油和芝麻酱的面条,香醇而爽口,时不时吃到萝卜丁,那丝丝微辣更是令人开胃过瘾

 

40多度燥热的天气,武汉人也要端上一碗热干面一杯冰米酒,汗流浃背也不忘那口面。内涝时可以不出门,但早上必定在风雨中前进,就是发大水也挡不住吃面的热情。士可杀,不可不过早

面条好吃七分靠师傅手艺,三分靠拌面。师傅经常凌晨3点就爬起来掸面。掸面是个技术活,直接关系到面条的口感。面条是否劲道,就在于老板掸面时的腕力和耐心。掸面的活占了热干面六成的味道,这个美味秘诀只有武汉人才晓得.正是因为过着这样倒时差的生活,很多早点师傅选择中午就收摊回家补觉。也给下午的准备进货工作留点空闲时间。

武汉作家池莉在《她的城》中刻画了武汉人是如何过早的:“热干面配鸡蛋米酒;热干面配清米酒;热干面加一只面窝配鸡蛋米酒;热干面加一根油条再配清米酒;这是武汉人围绕热干面的种种绝配。武汉人为吃到一口正宗热干面配一碗米酒,可以跑很远的路。” 这是池莉对老武汉生活的深入骨髓的刻画。 

没错,是热干面,一碗热干面装得下整个武汉。在庞大得吓人的武汉早餐体系中,热干面占据了半壁江山。为了热干面,武汉人可以抛弃掉豆皮、汤包、面窝、卤货、牛肉面、欢喜坨、馄饨油条豆腐脑、汤圆水饺大肉包,仿佛叫醒武汉清晨的,不是东方的第一缕阳光,而是冒着香气的热干面。

武汉伢的嘴巴挑,就算你开在他家楼下,不好吃的话他宁愿走很远去熟知的摊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体系。管哪家要卤水,什么时候放辣油,是加开胃的酸豆角还是有酒香气提甜的脆萝卜丁,又或者什么都不加,都有讲究。时间长了,很多早点师傅不说都知道熟客的口味。

最有名气的武汉热干面老字号是连锁品牌“蔡林记”,但武汉当地人却不以为然,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钟情的面店,就藏在街头巷尾的小铺子里

蔡林记是公认的武汉第一家经营热干面的店铺,1930年开业的老店位于汉口满春路口,但当时打出的“菜单”是麻酱面。老板蔡明伟夫妇采用武汉人一贯爱吃的加碱切面,经过煮至八成熟的半成品化后,快速过凉水冷却,再淋上熟油拌匀。售卖的时候再次用笊篱盛面下沸水烫熟,拌上芝麻酱打底的调料后即成。芝麻酱要以黑色为正宗,小磨香油调和,配料有虾仁、牛肉、全料等等,这样一碗热量极高、营养齐全的面条下肚,往往能撑得住整个上午,迅速成了武汉人的心头好。在持续走红了20年后的1950年,麻酱面才被正式冠上“蔡林记热干面”的品牌,成为今天武汉大街小巷到处可见的连锁餐厅。无论如何,来到武汉的游客如果不吃一碗蔡林记的热干面,是怎样都说不过去的。

有时面瘾上来了,也动手做下解解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