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 制定清明重阳冬至除夕的日子,改变了中国人的传统宇宙观
文章来源: 朱朱八八2019-11-15 07:50:00

“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文子·自然》

 

浩瀚美丽的浩瀚中,一切事物的起源,诞生和灭亡,都和时间紧紧相连,“观象授时”是人类对时间的感知,而历法,是人类制定时间顺序的法则。

 

人类祖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从日升日落而感性认识“日”,从月亮的阴晴圆缺来确定“月”,观花开花落,四季轮回而确定“年”。

01

几千年来,世界上有过林林总总的历法,但说到底其实只有三种历法:阴历、阳历、阴阳历。

阳历即太阳历,也叫公历或西历。如今全世界通用的公历即格里高利历则为阳历。公历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在儒略历与格里高利历中,在耶稣诞生之后的日期,称为主的年份AnnoDo mini(A.D.)(拉丁)。而在耶稣诞生之前,称为主前Before Christ(B.C.)。我国自辛亥革命起开始采用公历至今,因此又称新历。

阴历也叫月亮历,或太阴历,月相周期的起点为朔(新月),经过望(满月),再次回到朔,这样的一个历程,经过一个月食,称为一个朔望月,一个朔望月为29天半,实际上是29天12小时44分3秒。

 

阳历又称阴阳合历,在阴历基础上融合了阳历成分,它综合阴、阳历优点,又调和了阴、阳历矛盾。我国古代的各种历法和今天使用的农历,都是阴阳合历。

中国传统农历在历法中加入二十四节气以及“19年7闰”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加上7个闰年。)这种历法即与月相相符,又与地球绕太阳周期运动相符合。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不但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造就了世界上最诗意的历法。

海德格尔曾引用荷尔德林的名言:生命充满劳绩,但仍要诗意地栖居大地上.

在二十四个充满诗意的时间坐标上,中国古人诗意地行走,诗意地栖居。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人间烟火,衣食农事,无不随时光流转,依节气而作。

 

02

我国古代历法把一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分,定出二十四节气,从立春开始,每过15.22日就迎来一个新的节气,每“节气”之间日期相同。这样定的节气叫做平气。

 

实际上太阳在黄道上每天运动快慢不匀,所以节气之间的天数也不一样。冬至前后太阳运动得快些,两节气之间只有14天。夏至前后太阳运动得慢些,两节气之间达16天。

隋朝天文学家刘焯知道平气不合理,曾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推算定气的方法,但在民间历书上一直未被采用。

直到千年之后,徐光启汤若望等终于决定在《崇祯历法》上采用“定气法”,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上,以春分点为0度起点,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每“节气”时间不均等,称为“定气法”。

听起来很简单是吧,似乎只是“小小改动“,但其实牵一发而动全身,节气与闰月相爱相杀,这一点“小小改动“ 就让原本设置闰月的方法全乱套。所以是否采用“定气法”,争论了一千多年,直到明朝玩完了还没争完。

虽然计算方法更加复杂,但是徐光启汤若望等按照“定气法”重新确立的“二十四节气”,比传统的”把一年平均分配为24份”更为科学(如把远地点是移动的变量纳入到了加减差的计算之中,加入了地半径差、蒙气差修正),而且更能有效指导农时,很好地完成了历法“敬天授时”的任务。

最终,新法定气注历得以盛行并沿用至今。可以说,没有徐光启就没有今天的历法。

至于民国后乃至现在的“紫金历”等权威历法,主要都是沿用《崇祯历法》的结构和基础,只是更加精确而已,比如定位东八区时间、北京时间、日出月圆星相的分钟秒数等等。

在每一个中国传统节日里,我们欠徐光启以及汤若望等西来的传教士们一个感谢,是他们在四百年前为我们定下了每年清明重阳,秋分白露,冬至除夕的日子。为时光镀上了中国人特有的刻度,让敬天授时成为每个中国人最深处的信念。

03

一日定为24小时,这是古埃及人对人类的贡献。

但是在中国,在徐光启之前,一天不是二十四个小时,而是12个时辰。

中国古代有自己独特的计时单位——时、刻、更、点,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一百刻。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传说中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废……“

古代使用漏壶计时,大约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天均分为100刻,“百刻制”是我国最古老、使用时间最长的计时制。

 

西方传来的是每天24小时,一小时4刻,合共96刻,中国的“百刻制”和西方的“每天96刻”无法换算。而且百刻制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很不好计算。

徐光启、汤若望最后断然采用欧洲通行的度量单位,把周天分为360度,一日分为24小时96刻,并采用60进位制。废除了一天百刻的计算法, 让中国历法和世界上其他多数民族的计时方法保持同步,便于交流与发展.

在古装剧和古典小说常有“午时三刻行刑”的说法,如,《西游记》第九回:“却说魏征丞相在府,夜观乾象,正萟宝香,只闻得九霄鹤唳,却是天差仙使,捧玉帝金旨一道,着他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

那午时三刻,是几点呢?

按照传统的十二时辰百刻制,午时是指11点到13点,三刻就是43分12秒,按照徐光启的计时方法,是11点45分。哪个方便,谁用谁知道。

04

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时,礼部向朝廷奏称:明朝的观象台年久失修,地面凹凸,仪器摆放不平,星相测不准,导致历法与“天度不合”。

其实,不只是明朝,历朝历代都缺少稳定可靠的天文仪器。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年,以祖冲之这样的超级大牛,也无法使历法长期准确运行。

各种天文仪器中以天文望远镜为最。

1608年,荷兰眼镜匠汉斯·利伯希偶然发现用两块镜片可以看清远处的景物,受此启发,他制造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架望远镜。

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伽利雷发明了40倍双镜望远镜,这是第一部投入科学应用的天文望远镜。

明人郑仲夔在《玉麈新谭·耳新》称:番僧利玛窦有千里镜,能烛见千里之外,如在目前。” 虽然有人怀疑此说,但是大量文献证实,郑仲夔所记是信史,利玛窦是第一位将望远镜制造技术传入中国的人。

徐光启领导的历局对于先进仪器,自然是嗅觉灵敏,史书记载徐光启“于历局测日食,用镜二具,一在室中,一在露台。”,这也是历史上中国天文机构首次用望远镜观测日食。而且他还引进了利用观测月食测定地理经度的先进方法。

他在《月食回奏疏》中谈及:“臣等亦用窥筒眼镜,乃得边际分明。”可见,徐光启使用望远镜观测日月食的方法其效果极佳。

使用望远镜,他为中国的天文学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发现,如发现了木星的卫星,月亮环形山等,并为中国天文界引进了星等的概念。

徐光启不仅积极引进,而且立刻带人仿制,《新法表异》记载称:“新法增置者曰:象限仪、百游仪、地平仪、弩仪、天环、天球、纪限仪、浑盖简平仪、黄赤全仪、日星等晷诸器,或用推诸曜,或用审经纬,或用测极,或用求时,尽皆精妙。而其最巧奇则所制远镜,更为窥天要具。”

所以徐光启是我国制造望远镜并应用于天文观测的第一人,这个功劳将永载史册。

此外,徐光启还亲自带领中外专家队伍,主持完成了明末恒星测绘工作的大业,历局先后绘制了《见届总星图》《赤道南北两总星图》《黄道南北两总星图》《黄道二十分星图》。

对这些星图,徐光启都嫌尺幅狭小精度不够,最后他主持绘制了一份最完备的星表和星图,后来称为“徐光启星图”,这是我国目前所见的最早包含南极天区在内的大型全天星图,在当时17 世纪也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星图佳作。

 

继任徐光启职务的李天经指出,徐光启前后已经译算历书140余卷,制造新式仪器十几种。对于外来的先进科学文明,徐光启是真心点赞,虚心学习,为我国科学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徐光启有着比同时代人更广阔的眼界,他不但放眼世界,而且放眼星空。他在巨人的肩膀上,一一超越了张衡、祖冲之、沈括、郭守敬等这些伟大的先辈,甚至还继续超越了时代几百年。他的目光,追寻时间的原点 ,他的思考,“能尽天地之道,穷宇 极宙”,他的心血之作,改变了中国人的传统宇宙观。

徐光启系列前期回顾(推荐按照顺序阅读):

大明中年落魄大叔如何惊人逆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学了几何几何用?

当官不如种红薯?归田远胜陶渊明

最早的大数据分析居然是为了对付这个…

如何让大明起死回生?你有比他更好的招吗?

吃鸡的代价如此之大? 一个辉煌的王朝因此陨落!

中国最伟大的发明不是四大发明,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