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生吞蝗虫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文章来源: 朱朱八八2019-10-30 14:24:03

徐光启系列前期回顾:

  1. 大明中年落魄大叔如何惊人逆袭?

  2.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学了几何几何用?

  3. 当官不如种红薯?归田远胜陶渊明

 

在天朝,任何生物都可以被端上餐桌,尤其广东人,什么东西都“敢吃”。
但蝗虫,你敢吃吗?你敢生吃吗?

 
 
1
 
 
 

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敢。

公元628年,也就是唐贞观二年六月,天下大旱,京师周围蝗灾甚重。唐太宗在皇家苑囿抓了几只,祝祷说:“不要害民,来吃我的心吧,我一人承担。”说完,生吞蝗虫。那一年,果然“蝗不为患”,蝗灾就不见了。

 

这事听着好像挺不靠谱,但这可是记载在《贞观政要》和《资治通鉴》中:

《贞观政要》记载贞观二年(628年)六月,京畿旱蝗时,唐太宗在皇苑中掇蝗祝之曰:"人以谷为命,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遂吞之,是岁蝗不为灾。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蝗灾频发的国家,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堪称世界之最。

按照天人感应之说,蝗灾是上天给予的惩罚,失德失政是产生灾异之根本原因。蝗灾出现时,祭祀和罪己诏,号称就能灭蝗。唐太宗生吞蝗虫算是做得极致了,估计没几个皇帝做得到。

 

碰到不着调的大多数皇帝,罪己诏也都无效时,民间只好自救,纷纷建蝗神庙,向蝗神磕头跪拜。效果如何,用脚趾头想想也能知道。

徐光启对蝗灾极为重视,认为在我国历史上的三大自然灾害---水灾、旱灾、蝗灾中,蝗灾最可怕, 且为害最烈。

“凶饥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被水旱为灾,尚多幸免之处,惟旱极而蝗,数千里间草木皆尽,或牛马幡帜皆尽,其害尤惨过于水旱者也。”

作为科学家的徐光启研究治蝗之策,自然不会走跪拜蝗神的路数,他用起了大数据,并且加上统计分析。

 

他搜集了二千多年来蝗灾的资料,首次写下了完整的“蝗虫通史”。在这浩如烟海的材料中, 他统计了蝗灾的时间:151次蝗灾中,发生在农历四月的有19次,发生在五月的有12次, 六月的31次, 七月的20次, 八月的12次, 其他月份总共只有9次。这样,他首先确定了蝗灾发生的时间---“最盛于夏秋之间”, 接着他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了蝗灾发生的地点:“蝗之所生,必于大泽之涯。”

随后, 他基本揭示了蝗虫生长、发育、 生活以及与环境气候条件的关系等规律:“蝗初生如粟米,数日旋大如蝇。能跳跃群行,是名为蝻。又数日,即群飞,是名为蝗。所止之处,喙不停啮……“。

最后,他总结了历史上治蝗的方法,并提出了一些在今天看来仍有价值的比较科学的治蝗方案—-“今拟先事消弭之法“,从灭卵入手,以及“事后剪除之法“。他提出必须依赖“国家之功令”和“百郡邑之协心”。

他的《除蝗疏》是我国最早的治蝗专著。

从此,蝗灾的治理就有了教科书。

从此,皇帝不用因为虫灾下罪己诏,更不用生吞蝗虫。

…….

《除蝗疏》影响深远,代表我国古代蝗灾研究的杰出成就,为中华民族除蝗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2
 
 
 
 

棉花,曾名吉贝,明朝时已遍布全国,徐光启自然也不会放过棉花这个重要的作物, 他研究出“精拣核(选种)、早下种、深根短干、稀稞肥壅”的棉花丰产秘诀,并写出《吉贝疏》和《种棉花法》来宣传推广植棉技术。

这些种棉秘籍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的种棉技术已经领先世界, 而且还将保持领先至少两百多年。

此外,他推广在棉田里种甘薯,因为他发现棉树的根部正好让满地蔓生的甘薯来保护。他提倡轮作,棉花种两年,第三年种水稻。这些理论正是现代有机农业的轮作与共生原理。

徐光启还在上海大力提倡栽种女贞(又名冬青树) 以取白蜡,多种乌臼以取油料,并指出这两种经济作物“其利济人,百倍他树“。

徐光启在天津还试种了葡萄,按照西方的方法栽培,效果惊人,其中的白葡萄一株就可结数斗果实,真正多收了三五斗。

他也种花,如鸡冠花、凤仙花、蜡梅花……,并改造了西方传来的“制药露法”,用各种花朵做成香露。

他试验种植药材,如生地、何首乌、牛膝、贝母、当归、远志等,种啥都收获满满。

他还种桑养蚕…….

一个学贯中西的大科学家,以宰相之尊却几乎毕生与农桑为伍,他所接触的植物之多,研究之广,成就之丰,几乎是“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农业,是徐光启一生用力最勤、影响最深的领域,他清醒的认识到:农业是“生民率育之源,国家富强之本”。

 
 
3
 
 
 
 

明天启二年(1622年),徐光启再次“辞官归田“,冠带闲住,他根据自己植花种药草的经验,写成类似农学小百科全书的《农遗杂疏》五卷。

天启五年(1625),徐光启决定践行他的毕生心愿---将他的一生所学写成一本书。

这本奇书不但汇聚了农业民族几千年来的农业智慧和经验,而且总结了全球农业科技最新成果。是的,此煌煌巨著就是已被选入中学历史教科书,属于重要考点必须烂熟于心的《农政全书》。

 

藏于嘉定孔庙的农政全书

从少年时,他就不断收集整理各种农业信息,从南到北,行程万里,每到一处就访问老农,而且追根究底问个清楚。“遇一人辄问,至一地辄问,问则随闻迶笔”。

他一生勤奋,数十年如一日,广咨博询,博览群书,“大而经纶康济之书,小而农桑琐屑之务,目不停览,手不停毫” ...

他在上海的双园和天津的农庄,亲身试验,多年实践,“躬执耒耜之器,亲尝草木之味”,“黄帝躬耕”或 “神农尝百草”也不外如此。他书中的每一个观点,都出自徐家的试验田里,确是“实践出真知”。

……

天启七年(1627),初稿基本编成,1632年他入阁参政后仍随身带着稿件,不断补充,即使在病中,他依然执笔如初。

这部中国历史上最完备最杰出的农业百科全书几乎耗费了他一生的光阴和精力,一直到他过世时都未完全定稿,刊行之时(崇祯十二年,1639年),他已经离世六年了。

《农政全书》原名《农书》或《种艺书》。全书 60 卷, 50 余万字,分 12 目,即《农本》3卷,《田制》 2 卷,《农事》 6 卷,《水利》 9 卷,《农器》4 卷,《树花》6 卷,《蚕桑》 4 卷,《蚕桑广类》2卷,《种植》 4 卷,《牧养》 1 卷,《荒政》 18 卷。

这部处处闪耀着智慧之光, 东西方思想合璧的科学巨著, 是一部空前的集大成之作, 据统计,全书共引用 225 种文献,未注明征引来源的还不包括在内。所涉及方方面面, 包括农业政策、耕作气象、土地利用方式,农产品加工、谷类园艺作物,救灾备荒,设备改造等一切农事。

作者学贯中西, 那写出的书肯定具备全球化视野。《农政全书》不但用科学的方法总结传统农业,还吸收了大量西方科学技术,成为一部“总括农家诸书”的农业百科全书。把他放在“四大农书”之首,都是往其他农书脸上贴金,其他农书可以说是纯技术性的,而《农政全书》却始终贯穿着徐光启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其他农书没有的,它有,有的,它更精更先进!

《农政全书》不但“杂采众家”而且还“兼出独见”, ”据统计,徐光启在书中对近80种作物写有“玄扈先生曰”的注文或专文,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与经验,这在古农书中是空前绝后的。”

徐光启把帮助国家富强的救世良方和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同情都寄托在这部巨著中,希望从根本上解决 “富国化民” 的问题。他在历史上最早从国家政策的角度全面检讨“农政”的经验教训,超越时代地运用精确的数据分析以及提出工商业带动农业的思想…….

对于尚处在农业社会的明帝国甚至当时的全人类而言,他的创见是何等的弥足珍贵!

一个徐光启,就足以让那个时代辉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