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 店
文章来源: 邹坚峰2019-05-22 03:58:52

布店曾经是城市的一道风景。

大大小小的布店沿街开设,随处都可以看到,好比现在的服装店和时装店。城里人逢年过节,轮到季节更替,或遇见婚丧寿庆,都去布店剪一段料子,为家人添一件新衣,为赶事的亲友随一份伴手礼。

布店有专门营业的,那是厂家联营或自营直销的门市部,门面一般不大,双开间或四开间。还有百货商店经营的,一栋百货大楼如有三层,其中一层必定是卖布的。哪层楼卖布,哪层楼就最拥挤。

从周边农村坐船进城的乡下人,记认城里的店,没有布店和百货商店的区别,只有大布店小布店的区别——专卖布料的门市部是小布店,百货商店是大布店。到了八十年代,百货商店卖布料的地方改卖成衣了,乡下人还是称百货商店为“大布店”。

无锡城里最有影响的老字号布店原有四家,到我小时候只剩下世泰盛一家。每到星期天,世泰盛布店楼上楼下挤满了选布料的人,隔着玻璃柜,里外三层客。

布料是一匹一匹卷在板子上的,足有两米高。每匹布分门别类,沿壁靠齐了,码成一排一排,顾客可以直接用手摸捏,感受面料的厚薄粗细,或者拉开一角,衬在身上,让陪伴来的家人说说意见。每匹布料都有一块标牌系在一边,说明成分、产地、价格。绸缎、棉麻、呢绒、化纤、毛料各不相同,产地自然是上海的最受欢迎。

顾客看好了记下布料的编号,就挤到柜台前,营业员抱出布匹,横放在柜上让客人确认,然后噔噔噔,将布料从板子上翻展开来,扯下挂在脖子上的皮尺量好,拿剪刀裁开一个口子,两手一扯,嘶一声料子就撕开了,动作熟练精准。

在裁布之前,先得付钱,布料一旦裁下来是没有反悔的。营业厅的角上有一总台,一条条铁丝在空中呈放射状从那里通向各个柜台。营业员接过顾客的钱,连同开出的单子,夹在头顶上面的铁夹子上,猛一推,钱和单子就沿着铁丝铮铮的飞往总台。不一会儿,总台上的铁夹子再铮铮的飞回来,营业员伸手取下零钱和收据,交给顾客。总台管收钱,柜台管出布,空中飞来飞去的铁夹子成了那个年代布店独有的一种标志。

营业员都是有经验的老师傅,耐心回答顾客各样的问题。客人吃不准的时候,就挤到柜台,喊一声同志,然后问给多大的孩子,或给什么样的老人做什么样的衣服需要多大尺寸,营业员就会给出建议,面料多少,里子多少,考虑缩水要放大多少。在柜台前,买方精打细算,货比三家;卖方足尺放码,诚信公道。买卖双方心平气和,生意成与不成,来的都是客。

布料剪裁下来,分别叠好,用纸包起来,连同收据用纸绳扎紧,四四方方,如礼包一样,递给顾客,纸面上印有店家的名称商标。顾客拎着走出布店,皆大欢喜,生活的盼望就寄托在了手中的纸包上……

那年代,每家都有一群孩子,经济都不宽裕,添一件新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人小孩身穿补丁衣服在外面走动的十分普遍。一件衣服,经历从布店买来布料,再请裁缝师傅做成衣服,物尽其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给孩子量衣服,放大一点尺寸,面料得选结实耐穿的,新衣服穿在身上,开始袖管裤管都得卷起来,过了半年就嫌小了。家里兄弟姐妹一个孩一个孩的往下传,到后来没人穿了,洗洗晒晒,缝缝补补,给乡下的亲戚送去。买块布料,能买零头布的就不买整幅的。衬衣不够料,就做一个衣领子应付着,反正里面有没有衬衣人家也看不见。裁下来的边边角角,拼接起来还可以做一条短裤衩,实在没法拼接了,碎布头就用来扎鞋底,新布做的鞋底格外结实。那时的孩子曾普遍穿过灯芯绒的衣裤,据说这样的面料不容易磨损,现代人都不穿了。

最后要说的是,布店是一个让孩子们最为厌倦的地方,小时候跟着大人去到布店,置身于满目的布料之中,没有趣味,大人在讨论面料花色和价格尺寸的事,小孩却只想着拖着大人尽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