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读书笔记(二)
文章来源: wzuo2024-06-13 13:17:31

My Life

Bill Clinton的自传,前半部分讲他学生时代的最有意思,作为个人,应当承认小克缺陷大大,但作为国家领导,他的政策方向我还挺认同的。他那个时期的政策,比如学区搞得不好就由州来领导,不支持大赤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削减政府开销等等,现在看来都有些偏中右,怎么现在就不合时宜了呢?其实还是挺管用的。

 

Alex Cross Must Die

去年忘了看了,还是James Patterson的Alex Cross系列。这本节奏很快,情节紧张,看起来就放不下。不过也有漏洞,比如里面有一节讲到坏蛋给Fiona下药,我感觉他其实是个那个女帮凶下药。如果不是作者笔误,那就是一个漏洞。另外,这本书故事没有完结,还有几个尾巴,留着下集分解呢。就是这个书名有点儿费解,好像和内容并没有那么搭界。

 

没有日记的罗敷河

叶广芩的回忆录,里面有很多她小说的影子。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她写的养孩子的历程,有的段落还挺逗的。不过比起她自己的经历,养孩子就稍嫌逊色。散文感觉还是没有小说好看。

 

阿嫲家常菜

很多台湾小吃,看看挺有意思的,但食材很多这里没有,而且油炸的东西特别多,估计我不会复制。

 

On the Origin of Time

霍金的学生按照霍金晚年的理论写的科普书,我觉得很有意思,学了很多东西,当然也很烧脑,临睡的时候看可以看睡着了,做梦都去了黑洞。呵呵

 

明亮的夜晚

韩国年轻作家崔恩荣的小说,从一个现代年轻女性的视角讲了一家四代女性的故事,从二战一直讲到现在。故事有点儿女权主义的色彩,但在韩国大男子主义流行的框架下,这个故事对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和自我心理疗愈还挺有意义的。

以前听人说起韩国男人在家里地位特别高,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小说里写到这个妈妈在知道女儿和女婿因为女婿有第三者离婚后,还指责女儿,心疼女婿,感觉简直不可理喻。里面最喜欢的是第一代日据时期两个女性之间的友谊,情感真实而细腻。不知道韩国在20世纪40年代也还等级分化这么分明。我说的等级和中国的阶级还不完全一样,更有点儿像印度的种姓。

小说让人觉得时而生气,时而温暖,有的悬念到最后都没解开,但看完也算松一口气,希望能让女性更爱自己,更自信,放下心里的执念。

 

上海往事 – 毕飞宇

通过一个男孩子的眼光写了旧上海一名歌女从沉溺到觉醒到死亡的过程。故事情节其实不复杂,但毕飞宇语言能力很强,故事讲得扣人心弦,景色描写更细腻生动。比如他写手摸到坟上的土凉凉的,就说是摸到了秋的感觉,让人如同身临其境。

这部小说我是听的油管上的广播剧,主人公的朗读者语气不错,但有的地方前后鼻音分不大清。里面“外婆桥”这首歌为什么我总觉得走调了?呵呵。

 

原味故宫

明信片一样的小画册,中英双语的,里面一些故宫的小典故很有意思。不过图片虽然印刷精美,但大部分都色调很暗,让人看了不是很舒服。

 

胡同忆旧

一位生于70年代的北京医生 – 周衡写的,回忆小时候的经历,看着非常亲切,因为都是自己经历过的。佩服他怎么能记得那么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