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除了滑雪,还有什么值得拥有?
文章来源: Ying_can2018-06-14 13:24:48

作为一个年轻的国家,加拿大似乎并没有什么值得收藏爱好者一掷千金的传世珍宝。但是产自安大略省科林伍德 (Collingwood) 的蓝山陶器却拥有众多的粉丝,其中不乏海外收藏者。

当我第一眼看到湖绿色的蓝山陶器,感觉这画风怎么如此熟悉?这不就是加拿大国宝级七人集团画家们所创作的风景画之陶瓷版吗?

走进博物馆的蓝山陶瓷

传统的蓝山陶器以当地出产的红黏土为基础,用深浅两种颜色的液体釉(liquid glazes)上釉,经过2000度的高温(一般陶器只需1000度高温)烧至自然的湖绿色。液体釉的流动使陶器表面产生各种纹理,所以能把动物的羽翼、皮毛表现得活灵活现,这样烧制出来的每件作品都独一无二。不少作品被收藏在安省皇家博物馆中。

蓝山出品的陶器多为动物造型,天鹅,狗,熊,龟,鱼等加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飞禽走兽都能成为蓝山陶器的创作对象,日用陶器有花瓶,茶具、容器等,而湖绿色就是从蓝山当地特有的植被松树、云杉和加拿大的一草一木中汲取灵感,所以作品充满自然的色彩,线条简洁,风格粗旷,非常“加拿大”,实用之外又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也正因为经过如此高温的烧制,蓝山陶器特别轻巧,轻轻敲击,回发出清脆的声响。在它短短五十余年的历史上曾经使用过多达三十至四十种其他釉料,所以你也能看到蓝色,红色,摩卡,板岩,金色,白色,黑色等不同色调的蓝山陶器。

不会做陶的滑雪爱好者,不是好的新移民

了解加拿大的小伙伴也许会问,蓝山不是加拿大的滑雪胜地吗?和这陶瓷有什么渊源?

原来蓝山陶瓷的创始人是Jozo Weider是来自捷克的移民。二战之前和很多欧洲移民一样,他带着妻子孩子来到加拿大,希望过上安定的生活。魁北克当了两年滑雪教练,又辗转安省的科林伍德,1941年在附近的蓝山开始兴建滑雪场。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捷克移民老乡、雪场的洗碗工 Dennis Tupy 发现蓝山的土和家乡陶厂的很相似,移民加拿大之前,他毕业于捷克著名的陶艺学院。Jozo看到了商机,1953年,蓝山陶器公司成立了。起初只想给雪场做点纪念品出售,没想到,在还没有人工造雪技术的50年代,制陶的收入让他们挨过了那些雪况不佳的寒冬,并开始声名远扬。

蓝山公司在几代工匠的手里变成了加拿大最大的陶瓷厂之一,产品远销美国、欧洲、澳洲。而他一手建立的蓝山度假村也成为了加拿大中部最著名的滑雪和度假胜地。2004年,因为不敌廉价的进口瓷器,蓝山公司退出了历史舞台,它出产那些陶器,也成了再也无法复制的收藏品。

从国民陶器到收藏宠儿

我在很多收藏者的笔记里都看到蓝山陶器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尤为盛行,加拿大人喜欢把它作为新婚礼物送给年轻的夫妇。

有个老华侨曾回忆道,在安省最低小时工资还是1块5加元的时候(2018年1月起为14刀/小时),一件精美的蓝山陶器动辄就要三、四十美元,可见它在当时是相当体面高档的礼物了。

在本地的古董市场上初见蓝山陶器的时候,说实话这粗朴的加拿大本土艺术品并不起眼。在充满历史感、以精雕细琢著称的来自旧世界的收藏品中间,年轻的蓝山陶器制品更像陪衬红花的绿叶,从来不是第一眼宝贝。可是当你拿起它细细把玩,除了逼真的造型,还有和自然融为一体的流动的色彩,内敛而大气的风格,一如加拿大不加修饰、自然混成的山水。

我的蓝山陶器收藏品来得简单粗暴,第一批藏品是从本地一个拍卖网站上抱回来的,共十余件。在King City的一个草地修剪得整整齐齐的一层平房里看到了委托人,一个上了年纪的白人老太太坐在并不宽敞的客厅中间,她房子里的大部分东西,包括家具,稍微值钱一点的生活用品都已经被拍卖公司打包卖出,等着新的主人来认领。据说老太太要downsize,也就是卖了大房置换到公寓里住,这些家具和非生活必需品就没有容身之地了。如果孩子不要,那只能变卖。当然这对本地上了年纪的退休老人来说,是很正常的一个人生转折。可是我不知道当时她看着来来往往的陌生人把自己辛苦经营了大半辈子的家一点点搬空的心情。是失落,还是自己心爱的东西有了更好的归属的解脱?

我把这些蓝山工艺品请回家的时候,其实心里并不确定自己喜欢其中的每一件,但是两个孩子都爱不释手,说它们很美。女儿马上认领了其中的一个狗狗雕像。直到几天后她还在跟我说狗狗的颜色很丰富,好像还有变化。加拿大长大的孩子对这非常加拿大化的艺术品也许有一种天生的认同感。

小小的陶瓷,塑造的不仅仅是一个动物造型、一件艺术品,也是当代加拿大当代移民史、国民审美的一个缩影。

(部分照片来自网络,包括wiki和https://www.skicanada.org/75-years-blue-mountain-pt-1/)

 

关注作者公众号“枫言枫语枫叶国”

第一时间获得更多资讯阅读更多相关原创文章

 

或识别以下二维码,在喜马拉雅收听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