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111)高考只讲淘汰率,不讲合格率
文章来源: 李培永2022-09-12 03:29:27

教育随笔(111)高考只讲淘汰率,不讲合格率

9月10日教师节,我们不能忘记中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北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章熊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章熊先生是国家语文高考命题组负责人,他说“语文高考只讲淘汰率,不讲合格率。”

章熊先生从1984年开始主持全国高考语文命题工作,直到本世纪初,才因年龄原因不再参与,长达二十年,不仅对语文试卷的卷面结构进行探索,逐步形成语文高考试卷的基本模式,而且推出“现代文阅读”测试题。

    他说:

    1984年我接手高考命题,就推出了“现代文阅读”栏目。一时全国哗然,“超纲”的攻击声四起。不过现在习惯了,而且较那时有所发展,从获取信息性阅读扩展到文学性阅读(由于文学性阅读的多解性,如何命题有些地方还要进一步研究)。现在我要谈的是一件不为外人所知的事请。人们都以为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实不是,我不能贪天之功,应该还历史的真相,把功劳还给朱德熙先生。

    大家都知道那年试题的文本取自摩根(Morgan)《古代社会Ancient Society》,其实细心的人从这本书里却永远找不到相应的章节,那是朱德熙先生从全书中挑选了一些段落组合而成的,天衣无缝。更有甚者,译文里每一个句子都经过朱德熙先生亲手厘定。我至今记忆犹新,真正领略了什么是学者风范!当年朱先生、我、潘兆明(我的前任)三个人坐在朱先生家的客厅里,朱先生找来了原本和译本,膝上放了Webster大辞典;原文与译文一句一句比对,有觉得不够妥帖的,由朱先生斟酌、确定。不仅如此,最后的定稿也是朱先生亲手抄写,由我带到命题组的。正因为如此,以朱先生的威望,这个石破天惊的项目才得以顺利通过,否则以我当时的地位,恐怕就是另一种局面了。

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的结构模式,从1984年章先生接受命题工作至今未变,“现代文阅读”一直是必考的一项。这也是章先生对语文教育教学,特别是语文高考命题的重大贡献。

我更难忘1991年,章熊先生关于语文高考的一次重要谈话。

当时的教育部决定从1991年起,海南、云南和湖南三省不参加全国“统考”,实施高考改革。其高考试卷简称“三南”试题。

1991年4月18日中午,我和海南农垦中学赖瑞光校长,专程赴京就“三南试卷”请教章熊先生。

谈话主题围绕当年高考的“三南语文高考试题”。

关于“三南试题”问题,章老师非常幽默地说,根据小平同志“让少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改革总政策,国家不会让参加高考改革的三个地区的学生吃亏的。章老师是国家高考命题人之一,他当然不会在考试前“泄密”。自从国家在1988年开始实施《国家保密法》后,所有参加各科高考命题的专家学者不再集中管理,命题工作结束后,各自返回本单位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那次拜访章熊先生,当时在座的有:章熊先生的老朋友、北京市著名的语文教师张必琨先生和我是教语文的;赖瑞光校长原来是生物老师;我的校友、中国科学院数学所罗声雄教授是数学家。我们也不敢要求章熊先生谈关于语文考试题的具体问题。倒是罗教授(他的儿子是那一年北京市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作为家长特别关心这个问题,他一问,章老师就做原则性的回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就是一次国家高考命题专家答高考学生家长问的“新闻发布会”。作为现场听众,我们是近水楼台,受益非浅。

章熊先生强调,考试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测量人的德、学、才、识、体个别差异的一种社会活动。它产生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客观需要,并随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其内容、性质和模式,形成与其社会相适应的结构,以发挥不同社会或时代所期求的功能。考试和教育是一对孪生子,在人类社会的母系统中,它们始终是彼此独立而又密切关联的两个子系统,始终是开发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基本手段,始终是社会进化的重要机制。

章熊先生指出,高考是一种“选拔考试”,而学校平时的期中、期末考试则是“合格考试”。选拔考试的宗旨与合格考试的宗旨相反,不是判定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合格或达标,而是在学生中选拔优秀者。因此,高考测试内容不限于学生已学过的范围。考试成绩是按学生成绩的高低序列依次择优,以录满高一级学校招生预定数额为限。这是选拔考试的基本原则。所以,选拔考试不讲及格率,只讲淘汰率。

章熊先生明确指出,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教育部制定,并公开颁布的各科课程标准。试题要在考查课程标准规定的核心知识的同时,关注考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方法和知识的应用,并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考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古人说,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访谈专家学者,只有“学会”听话,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用现代网络语言来说,要善于筛选、提取和整合信息。唯此,才能具备前瞻性的思维能力。

章先生说的根据小平同志“让少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改革总政策,国家不会让参加高考改革的学生吃亏的。言外之意非常明确,“三南试题”的难度一定低于全国试题。那么,我们在指导海南学生备考复习时,就不必追求高难度了,就不必去湖北找“黄冈试题”了,而是采取“集中优势,夯实基础,抓住重点,反复锤炼”的对策,指导学生备考。如果不明白章熊先生说的“让少数人先富起来”的意思,就不会推测“海南卷”比“全国卷”容易得多。赖校长回到农垦中学之后,按照我们确定的高考备考十六字方针,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效。由此,也可以看到校长获取准确的“信息”后,发挥的巨大作用。

章熊先生强调选拔考试的基本原则是,不讲及格率,只讲淘汰率。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备考复习阶段,评价学生的价值标准不仅仅是分数而重要的是“位置”,即某位学生的考试分数,在本班、本年级、本校、本学区、本市所处的位置。价值标准的改变,必然影响学生的备考心态,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必然促使学生不忘初心继续努力。

章熊先生非常健谈,尤其是与他的老朋友张必琨先生在一起的时候,不仅仅谈专业、论学术;还谈音乐、论书法;他们两位都是中国中学语文教育改革大潮中的领军人!都是积极参与人民教育出版社重点中学语文实验教材的特约编辑、更是实验教材试教的先行者!张必琨先生不仅亲临华师一附中给我们实验班上示范课,退休后又到海南省农垦中学当顾问。我有幸在两位名师指导下进行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硕果累累!感谢恩师章熊先生和张必琨先生!

【附录】1986年,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一语文实验班学生,参加高考语文单科测试的满分作文:

1986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只有森林才能改变气候,而形成一片森林又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果温度湿度适宜,树木就迅速生长起来,形成茂密的森林。大片森林的出现,会使气候变得更好。

这里说的是一种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也有类似之处。请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用上述现象作比喻,发表自己的见解。全文不少于600字。副标题自定,写作横线上。

题目:树木·森林·气候——谈“他们都是钱学森

最近,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回答香港记者关于中国人才严重外流问题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他们都是钱学森,钱学森是会回来的。”这短短一席话,在全国激起轩然大波。许多报刊、杂志争相评论,一时间人才外流问题成为全国的热门话题。

    对钱学森说的这句话人们褒贬不一,更有甚者,一些人对那些“外流人才”破口大骂,总之是贬多于褒。

    的确,中国要实现现代化,需要人才,正象要使气侯变得更好,需要大片的森林一样,我们的祖国需要大批的留学生回国参加四化建设。是的,修瑞娟回来了,刘晨晖回来了,还有一些留学生也回来了。但这只是一棵棵的树木,还未形成森林。“一棵树木不能改变气候,只有森林才能改变气侯。”因此,人们迫切希望,大声疾呼:“回来吧,人才!”然而似乎是呼声强烈而应声渺茫。不但一些人才没有回来,反而又有一些人才向外流走。著名指挥家郑小英痛心地说:“我亲手培养的五个‘卡门’.已经走了四个。”于是,一些人愤怒了,纷纷斥责那些“外流人才”是“崇洋媚外,是“败类”,更多的人对此是忧心仲忡。然而,此时我想问的是,这些同志在斥责,在忧虑时是否曾这样想过:“形成一片森林又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果温度湿度适宜,树木就迅速生长起来,形成茂密的森林”。再看看现实又为那些人才回国准备了怎样的“温度”和“湿度”呢?难怪一些人才委屈地说:“我们不是不想回国,谁不爱自己的家乡,谁不爱自己的亲人?

但是,我们回国后也许会放弃自己的专业,因为国内暂时缺乏这样先进的设备和条件”。再说有些回国了的留学生又受到什么待遇呢,前不久《文摘周报》上登载了一个留学生回国后,由于领导不学无术,竟搞得他专业不对口,“英雄无用武之地”。试想这样对待留学生,人才还愿意回来吗?

    我相信钱学森的话,“他们都是钱学森,钱学森是会回来的!”

大家一定还记得,钱学森回来时,是因为党和国家关心他,支持他,千方百计为他创造条件,才使他——“中国导弹之父”有了大展宏图的可能。

    现在,只要我们全党、全社会都来为当代的“钱学森”创造和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钱学森是会回来的”。因为有了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树木就迅速生长起来,形成茂密的森林”,而“大片森林的出现,会使气后变得更好。”那么,中国实现现代化便为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