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三道四(85)说说青少年性教育
文章来源: 李培永2021-10-25 06:52:49

说三道四(85)说说青少年性教育

这几天,网上都在说李云迪的事。我们都知道他是世界著名的钢琴王子,他的那点事已经炒得沸沸扬扬了,不就是男女之事吗?

不知道当下中国社会,与封建社会相比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古人早就说过,“食色性也君子好色而不淫”。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吃饭做爱是(人的)天性,君子喜欢美女但不意淫”。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说,“食色性也”是人的第一需要。

几千年来,“民以食为天”广而告之,尽人皆知;而“色”(做爱)则被称为“房事”,秘而不宣。真不知道有关部门大肆指名报道李云迪那点事,是显示社会的进步呢,还是炫耀群众的眼睛雪亮?居然被蹲守者抓了个正着。

看来,我们有必要说说青少年的性教育,从娃娃抓起嘛。

现代科学常识告诉我们,小孩的性意识是从青春期开始的,男孩遗精,女孩初潮,大约在十二三岁左右吧。

现代青少年较之他们的父辈、祖父辈,性早熟已是不争的现实。

我五十多年前教过的第一届初中学生,现在已经当祖父祖母、外公外婆了,退休前教过的学生也差不多都做父母亲了。

但是,不管是哪一代的中学生,都曾经历过青春期。

1982年秋季开学,我教的初中一年级(2)班,是全国第一轮语文教材改革实验班,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分编型教材《阅读》和《写作》。

试教伊始,第一节课,我给学生讲这套教材的学习方法,特别强调了“预习提问”。为了鼓励学生敢问,给他们讲“孔子入太庙,每事问”;学习毛主席的“共产党员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还要求学生背诵陶行知先生的“提问诗”:“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为了激励学生敢问,宣布“预习提问”,只要是自己不懂的问题都可以提出来,只要提出了一个好问题,就给100分。

于是,学生质疑鲁迅的《一件小事》中的那个摔倒的老女人是不是故意的;大型公开课上叶圣陶的《牵牛花》,学生提问,为什么叶老爷爷要赞美依附别的东西向上爬的牵牛花?总之,学生敢问了,他们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只要不懂就要问。

一般来说,教师实行民主教学,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即席提问,被学生提出的问题难住了,非常正常。因为老师只有一个脑袋,学生却有几十个聪明灵活的小脑袋。只要教师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理念,坦诚相待,学生只会更“爱吾师”。

十三四岁的学生性意识还懵懵懂懂,即席提问时,涉及到男女关系的词语,怎么讲呢?

我的原则上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如实相告。

学习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学生提问,“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中的“妾”是邹忌的什么人?

现代初中学生“年幼”,但不“无知”,如实相告。“娶妻纳妾”是古代婚姻的一种制度。简单地说,就是一夫一妻多妾的制度。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政府颁布了婚姻法,明确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度。过去,妻是明媒正“娶”的,在家里是有地位的,俗称“大老婆”;妾可能是妻原来的贴身丫鬟,也可能是花钱买来的,总之,在家是没有地位的,也叫“小老婆”。所以,文章后来说:“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都说我“帅”,但妻是偏爱我,妾是害怕我。这句话就体现了那个社会妻妾在家中的不一样的地位。

高中生遇到性方面的问题,就另当别论了。但是,无论如何,一定要尊重学生的隐私,保护学生的尊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诗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言“君子”和“淑女”,还有德国诗人歌德的著名诗句:“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所说的“少男”“少女”,正是现代学校的高中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他们对异性充满了好奇心,多数学生虽然还没有对某个特定的异性倾慕,但是少数学生开始爱恋特定的异性。

“诗以言志”,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不论是直抒胸意,还是婉转表达,人在青春年少时的这种美好的感情,都是非常宝贵的。那么,当学生性意识萌动,我们老师该怎么办呢?

诚然,当两个少男少女在同一个班级共同学习的时候,那种相互之间的好感,渐渐就会自然流露,而处在同一年龄段的少男少女们相互之间对此尤其敏感,在大庭广众之中,仅凭一个他人难以察觉的眼神、一个微不足道的肢体语言,立刻就会发现谁谁谁相好了,于是,在班级里迅速传开。其中,有真正是那回事的,传开也无所谓;有的开始并不是那回事,传着传着就弄假成真了。

真的也好,假的也好,弄假成真的也好。总之,在中学高中阶段出现这样的情况,从人的生理发育和心理需要的角度来看,非常正常。但是,不论是前三十年,还是后三十年,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一直都不重视青少年的生理科学教育和心理个别辅导,让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自己在黑暗中“摸着石头过河”。因此,总是听到什么早恋的议论,在如何应对和处置方面,却没有什么可行方案出台。我认为早恋,其实对绝大多数中学生来说多是初恋。甚而至于,还有暗恋的。

大约是1986年吧,一位家长满脸忧愁地来学校找我,她从手袋中拿出两封信,说:“李老师,这是你班上一个男生给我女儿写的两封信。你看怎么办吧?”

我仔细读了那两封“情书”,表达了一个男孩对自己喜欢的女孩的真情实感,爱慕之情溢于言辞之中,有那么一种朦朦胧胧的初恋意识。慎重考虑之后,我决定与那个男生开诚布公个别谈话。

谈话伊始,我用《触龙说赵太后》的谈话方式,先给他讲一个故事。大约二十年前吧,就在我们学校的这栋高中教学楼,有一个男生与同班的一个女生互生好感,学习上还互相帮助,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恋”吧,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不接受,朋友们的忠告,他置若罔闻。后来,参加高考,男生虽然成绩优秀,还是名落孙山,女生远走他乡读大学去了。

“后来的结果呢?”

“没有结果呀!”

“你现在是不是也喜欢班上的一个女同学呀?”

他面露愧色,嗫嗫嚅嚅地说:“没有啊!”

“你该不会忘记‘关关雎鸠’吧?”

“忘不了!”

“那就对了!”

此时,我拿出他写给女同学的那两封信,递给他。说:

“你写的这两封信,表达的就是这样美好的感情!正是你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的正常生理和心理反应,是好事,是非常纯洁的,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情!不过,要记得我开始对你讲的故事。你们现在还不是谈情说爱的时候,人生之路还很长,你还要读大学,以后一定还会遇到你更喜欢的女同学的!希望你珍惜这种情感!

而且,你还不太了解那个女同学,可以说是一种单相思,也可以说是‘暗恋’。现在,那个女同学的妈妈把信交给我了,说明她拒绝你了,希望你不要再打扰她。这不论对你还是对她而言,都非常正常,也非常必要。你说呢?”

“感谢老师的教导!请您替我保密,可以吗?”

“好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我把那两封信给学生时,对他说:“这就给你自己保管吧!留作纪念自己的青春之恋吧!以后就不要再写信给她了!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谢谢老师!”

我们推心置腹的谈话结束了。他的暗恋也终止了。后来参加高考,以优异成绩考取了理想的大学。

屈原在《离骚》中说“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这句话说的是“时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四季更相代谢变化有常”,人生短暂而有“序”,为什么我们不抓紧时间,依“序”而行呢?我们只要深刻理解这句话中的“序”,如同杜甫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就“知”道人生每一个年龄段,“当”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再像我们这代人摸着石头过河了!

呼应开头。再说李云迪正值壮年,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做了自己当做的那点事,本来无可厚非,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而已。有必要广而告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