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人生(166)第一次公开发表文章
文章来源: 李培永2021-08-14 19:03:51

闲话人生(166)第一次公开发表文章

 

我的处女作《住户代表的诞生》发表在北京《中学语文教学》1980年第8期。当时我在武汉市硚口区43中工作。

恢复高考招生那一年,水厂路中学安大庭校长,有一天在教学楼走廊看到我,就说:“李老师,我马上要调到武汉43中去,你愿意跟我一起去吗?”我毫不犹豫地说:“我愿意!”

安校长带我到了43中后,让我担任78届文科重点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定的升学指标是一定要实现零的突破,即只要有一个学生考取大学就算成功了。当年43中是武汉市硚口区重点中学,说是重点,招的学生都是就近入学的,即使有一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也是被省市重点中学淘汰了的,生源比水厂路中学那样的一般中学要强一些。

为了不辜负安校长的信任,为了自己的前途,我下决心一定要教好这个班,实现零的突破。

当时,我正在读庄则栋的《闯与创》,这本书突出的特点是技术性、哲理性、趣味性、知识性、故事性融为一体,以庄则栋成长和参加世乒赛的详实事例,阐释了成功事业所需要的坚强毅力、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职业技术。于是,我以庄则栋为榜样,自定三条:一要抓紧时间坚持自学中学语文相关的基础知识;二要认真抓好班级工作,让班集体形成努力向学共同进步的氛围;三要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能力,让学生学有所得,提高成绩。

于是经常阅读刚创刊不久的,也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中学语文教学的月刊北京的《中学语文教学》和上海的《语文学习》。每个月只要刊物一到阅览室,我立即从头看到尾,常常看到一些中学老师的文章赫然登在刊物上,虽然我没有项羽那种“大丈夫生当如此,彼可取而代之”的霸气,但还是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那种不服气的想法,难道我的文章就不能登上去吗?刚好《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有一期发了“《一篇优秀作文的诞生》征文启事”,我就把如何指导学生写记叙文、面批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全过程,如实记录下来写成文章。用挂号信寄到北京。没有想到,大约个把月后,收到编辑部挂号寄给我的“清样”。

小心翼翼地拆开挂号信,似乎闻到了油墨飘香,看到我写的文章终于变成了铅字,虽然还只是“清样”,但那一瞬间,仍然抑制不住无比激动的心情!回到家,第一时间与也是中学语文老师的爱人分享喜悦、共享成果。仔细阅读编辑来信,要求我认真修改后尽快回寄给编辑部。

因为是第一次给刊物投稿,才知道文章在公开发表之前,还要作者审阅修改后才能发表。我是不是要像平时给学生批改作文那样修改呢?怎么办?我爱人立即陪我去她大哥那里咨询。她的大哥当时是湖北社会科学院主编的《江汉论坛》的副主编,大哥看到我的文章“清样”后,先祝贺并鼓励我继续努力,然后给我讲编辑修改文章的一般原则和修改方法,特别强调一定要使用编辑们习惯的统一的修改符号。我按照大哥教的方法,并运用修改符号把“清样”修改好了。“清样”挂号寄到北京去了,却给我永远留下了修改原则、方法和那些符号。我自信有了第一次,必定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又是没有想到,虽然后来在《人民教育》、《语文学习》、《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等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文章,再也没有收到过编辑部挂号寄来的“清样”了。但是,第一次让我修改“清样”,学到的那些宝贵知识和技能,在语文教材改革实验试教过程中,让我和我的学生受益匪浅。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那套初中语文改革教材,是建国以来第一套分编型教材:《阅读》和《写作》。写作教材不仅要求学生学习写作文,还要求学生学会改作文。我要求学生每一次写完作文后,先两人互改,再自改,最后还要写“作文后记”。于是,把大哥教给我的修改文章的一般原则、方法,特别是统一的修改符号教给学生。坚持六年这样进行作文教学,实验班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能力超过了一般学生。1985年初中毕业,参加武汉市中考结束后,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参加当年高考语文单科测试,人均分超过了应届高中毕业生人均分1分多。88年参加高考,实验班语文人均分超过湖北省同届人均分10分。

人生有许许多多第一次,唯有这个第一次学到的知识和得到的能力训练,不仅自己受益终生,更让我的学生们终生受益!

【附录】

(一)赵劲松同学在初三毕业《语文教改座谈会》上的发言(根据录音整理)

转眼间,三年的初中学习阶段已经接近尾声了。三年来,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在语文学习方面,无论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还是学习能力,都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

刚上中学的时候,我不但对语文学习没有一点兴趣,而且连一套完整的学习方法也没有,只知道跟着老师转,老师讲什么,我就记什么,自己不动脑筋思考。结果一个学习阶段过去了,我感到这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与李老师的教学方法太不适应了。我上中学以后遇到的这个语文老师有些与众不同,他在课堂上很少向我们灌输课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提出问题,让同学们自己讨论、争论,使同学们在讨论中取得进步,在争论中提高能力。这就逼着我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主张,去组织语言说服或反驳对方。在与同学的争论中,不仅提高了说话能力,而且提高了边听边思考的能力。这是三年来我在能力方面最大的收获!

在写作方面,老师采取了同学互相评改的方法。刚开始时,我非常怀疑这种方法,但是事实证明,这种评改方法对我们有益无害,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写作能力,而且锻炼了我们的阅读和思考能力。以前,我最怕写作文,一拿起笔就感到无话可说;现在,我虽然不敢说提笔成文,但至少对作文已经没有害怕心理了。

我对语文学习兴趣由淡变浓的主要原因,还是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教学。由于我们实验班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就免不了发生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争论。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使同学们上了一节还想上下一节。李老师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就是他总是鼓励学生向他提问,指出他讲课中出现的错误,还鼓励大家大胆地对编入课本的名家名篇质疑。这就打开了我们的思路,培养了我们的创造能力。(参加座谈会的有时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副总编辑刘国正先生、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教法研究所所长张定远先生以及湖北省、武汉市教研室的专家学者等)

 

(二)李慧同学的作文《语文教改实验教学花絮》  

我真幸运,一进中学就分到了语文实验班。在我们班里,语文不再是一门令人头痛的功课而被学生们又恨又怕,而以一种富于改革的形式,受到同学们的欢迎。现在,我就从语文实验教学这朵鲜艳的大花上采摘几朵花瓣献给亲爱的读者吧……

    在一百多人面前……

几十个学校的一百多个校长、教导主任严肃地挤在物理实验室里,脸上带着审视的目光打量着我们,我们的心禁不住扑通扑通跳个不停,担心得更多的是我们的老师,在众目睽睽之下,只见他脸不变色,心不跳,从从容容开始了讲课。

老师的情绪感染了我们,渐渐地,大家都忘了这一百多人。在他们面前,大家依旧发言,依旧争得脸红脖子粗,完全忘记了自己和老师的身份,互相切磋,互相学习,课堂上的气氛由紧张严肃变得轻松活泼。

“可以提问题了。”老师的这一句话像一个打开洪水的闸门,同学们立即活跃起来。“老师,叶老写的牵牛花蓬勃向上,可是很多人认为牵牛花是向上爬的东西,它总是依赖别人,自己一点都不坚强,这怎么解释啊?”教室里霎时静了下来,上百双眼睛盯着老师,是指责学生胆敢批评名家,还是搪塞过去?

“首先得表扬他敢和名家争论,有勇气!第二,说明他知识面比较宽,很好!”我们都松了一口气,“至于问题嘛,我想,是不是写作都有一个根据自己文章的中心选择材料的角度问题。叶老看到的是牵牛花向上的那种精神,你看到的是它只能依赖别人向上爬,都没有错吧?你觉得呢?”老师含笑问那个同学。那个同学本来摆出一副要与老师争论到底的架势,一听老师这样说,急忙表示同意!高!高!

下课以后,有些老师还悄悄问我们是否课前搞过准备工作。“嘿,我们今天早上才知道要上公开课!”他们听后不禁惊异,又夸奖我们说:“你们的阅读能力真强!”

    写作课上……

这节课照例是修改作文。这也是我们实验教学的特点。我们老师规定,每次作文写完后由同学们互相批改。如果你不同意同学的批改和评语,可以在作文后记中提出来。这样一来,在别人一提起来就头痛的写作课,在我们班成了最受大家欢迎的课之一。

你看,同学们批改得多么细心,又是多么地毫不留情。郭莹给李晓冬的作文《腊梅怒放》的评语:“本文结构新颖,中心明确,不足的是本文应着重写‘梅花’——张海迪在党的培养下成长的过程。”而李晓冬却在后记中说,中心应该与题目相符,强调张海迪自己是怎样成长的。两人针锋相对,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只得提交全班讨论,而在班上,又展开了一场唇枪舌战……

我们不仅每次认真地上写作课,而且还要写日记,每周还要完成两篇课外练笔。经过这样的训练,同学们的写作能力提高很快。王江同学的《假如我是武汉市市长》的课外练笔文,以她独特的构思,大胆的设想,“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文章发表以后,在全国引起巨大的反响。《长江日报》、《文汇报》、《文摘报》相继转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广播了呢。还有孙燕、王艳、卢山、刘晓菲等同学曾发表过作文或获作文竞赛奖。这一切不能不说是我们写作实验教学的成果。

    录音机前……

同学们怀着极大的兴趣,兴奋的心情,期待着又一节语文课。

   “呤呤……”上课了,老师手提录音机,满面春风走进教室。录音机,不必惊奇,这是我们实验教学中提高说话能力一个独特的练习方法。

在录音机前,同学们一个一个地录下了自己的声音。有的充满激情地朗读散文、诗歌;有的绘声绘色地向同学们介绍一处名胜;有的则惟妙惟肖地表演一段小品,内容包罗万象。同学们就在录音机前纠正自己的普通话,改正了说话时经常犯的“小动作”,克服了怕羞的心理,锻炼了演讲能力。

亲爱的读者,假如你对我的作文感兴趣,就请你来看一看我们的语文教改实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