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56)2015年应邀回母校主讲《校友讲坛》
文章来源: 李培永2019-10-11 19:42:20

教育随笔(56)2015年应邀回母校主讲《校友讲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

首先感谢母校领导和校友会提供这么好的平台,让我在退休十年后,再次走上我们华中师大一附中的讲台,主讲第十期《校友讲坛》,重温已经逝去的梦!

1965年,我是华师一附中高三(2)班的团支部书记,但是,由于当时“不宜录取”政策的原因,我没有被大学录取,而是被武汉市教育局直接录用为中学教师。从那时起,到2005年退休,我在中学讲台上站了近40年。其中,有十年时间在我的母校执教语文。

我在华师一附中学习了六年,工作了十年。这十六年是我人生最具活力、精力最充沛的年龄段,也是我人生最难忘的一段经历。

在华师一附中工作的十年中,我有幸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改革步子最大的语文教材改革实验。

第一轮初中语文教材改革实验从1982年秋季开始到1985年7月结束;高中语文教材改革实验从1985年9月开始,到1988年7月结束。历时六年。

为了搞好这项实验工作,袁福校长还请语文组的老教师刘友三老师和汪厚铎老师具体指导。两位恩师和我们语文组长陈治平老师、吴六林老师在这每次听课之后,都及时给予评点,肯定优点,指出问题,并告诉我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特别是刘友三老师,还经常带我去其他学校听课,参加教研活动,指导我设计教案、写教学论文,实验总结,真是手把手教我走语文教改之路。我在母校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浸透了老一辈教师的心血!我也庆幸在人生最具活力的时候得到前辈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终生!

 在进行语文分编型教材可行性试验的六年时间内,我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全方位研究语文教学,逐步形成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我的语文教学系列观。

下面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学生学,导之以“法”;

改革教法,关键在“活”;

学会学习,重在有“序”。

先讲第一个问题。

参加初中第一轮语文教材改革实验的学生,是1982年秋季入学后随机分班的学生。实验班共有学生50人,男生23人,女生27人;按1982年武汉市招生办公室划定的重点中学录取分数线(语文和数学两科总分为182分)录取的只有33人,还有17人是教工子女。这批学生中父母都是大学毕业的高级知识分子有24人。当这批学生及他们的家长,被告知将参加第一轮语文教材改革实验时,有的家长反应非常强烈。家长说,我们的孩子报考华中师大一附中不是来给你们当实验品的,实验就意味着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如果失败,对你们学校和老师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对我们学生和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损失。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家长的意见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是,学校的决定是不能改变的。

面对这样一批学生和家长,我从试教的第一天起就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时时告戒自己,千方百计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为此,我从学生报到之日起,坚持每天写班主任工作日记,坚持每一节课后写教学后记;为此,我结合教学实践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书籍;为此,我坚持按实验的要求,每学期写小结,每学年写总结。

我认为,教学,就要教学生会学。从宏观角度、用战略眼光综观全局,会学的主要标志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问难、善于提出问题。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要从未来出发,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的,拟定初中三年整体规划,要运用叶圣陶先生倡导的“学步”法,每一步都要督促学生“反复历练”,由“扶其肩”“携其腕”,而“去扶携”“翼护之”,而“翼护亦无须”,使学生“他日行千里”。(引语均选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我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学会提问,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训练的目的,是激发兴趣,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我在学生入学的第一节语文课上,就教学习方法,重点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名人敢于质疑、善于提问的故事。要求学生背诵陶行之先生的“提问诗”:“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引自《陶行知教育文选》第307页)鼓励学生提问。

鼓励的办法是预习作业中只要提出一个好问题,就可以得100分。布置预习作业尽量具体一些,提醒学生注意“单元要求”及“提示和思考”等,检查预习时,实行“政策兑现”。实践证明,这种奖励方法对刚升中学的初一学生很有效。许多学生毕业多年后对我说,我们当年是被100分“骗”得喜欢学语文的。因为这一阶段的训练要求不太高,学生都能完成。学生提出的问题以教师解答为主,一般都能得到比较满意的答复,所以他们对这种学习方法很感兴趣。他们认真预习每一篇课文,争取提一个好问题得满分,这样把高分与培养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不仅符合初一学生的心理,而且有利于从根本上扭转学生高分低能的现状。

第二阶段是训练学生有目的地提问,使学生逐步由敢于提问向善于提问发展。

第一阶段只要学生敢问就行,问得好不好由老师来评价。第二阶段要求学生认真体会“单元要求”,紧扣教材的要点、重点、难点质疑,逐步培养学生有目的的探究精神和自我评价能力。让学生把问题写在“自读提问”卡片上交给老师。凡是问得好的,除当堂表扬外,还把他们提出的问题,适时地组织到课堂教学中去,引起争论,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比如,不少学生在预习鲁迅的《一件小事》的“自读提问”卡片上写道:

“那老女人说:‘我摔坏了’。她是真摔坏了,还是装模作样?”

我认为,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抓住了课文的难点。在教学时,就直接运用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讨论,课堂教学效果很好。

上述两个阶段的训练,历时一学年。从初二上学期开始进行第三阶段的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问难和即席答辩的能力。

这一阶段又分为两步,第一步要求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训练伊始,首先要学生有明确的“价值”观念。评价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主要看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创造性。

所谓针对性,就是要求学生提出的问题,必须紧扣“单元要求”,找出自己理解课文时存在的主要疑难问题。《阅读》课本的“单元要求”体现了实验教材的编辑意图,指导学生如何结合具体课文体会“单元要求”,理解编辑意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例如,我们在试教《阅读》第三册《牵牛花》(叶圣陶著)一文时,学生提问:

“课文的题目是《牵牛花》,而文章着重写的是藤蔓,是否自相矛盾?”

“牵牛花只能依附别的东西向上爬,叶老为什么还要赞美它?”

由此可见,学生提问时“动了天君”(叶圣陶语)。再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使他们认识到这种托物抒情的文章中的“物”不一定要全面描写,根据“情”的需要,可以突出它的某一部分或某一特点。于是,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当堂仅用十几分钟时间,就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构思设想。如:

竹子的节——学习应经常小结

仙人柱开花——厚积而薄发

水仙花——求之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

第三阶段第二步的训练要求是,学生必须根据教学进度即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虽然这个要求较高,但是学生经过长期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问”训练,已适应这种教学方式。不论有没有人来听课,也不管有多少人听课,他们都敢于公开向老师质疑问难,而且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勇于即席答辩。例如,初三上学期,应华中师大中文系见习生的要求,举行了一次有二百多人听课的大型公开课,讲读鲁迅的《孔乙己》。课堂上有这样一个讨论的片断:

学生(1):文章最后一段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句中“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老师:对!她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呀!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们班肯定有同学能够解答这个问题。

学生(2):“大约”是修饰“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句,而“的确”只是修饰“死了”这一个词,它们修饰的范围不同,所以说它们并不矛盾。

学生(1):既然孔乙己的确死了,为什么还要用“大约”来修饰呢?

学生(2):我们在《写作》教材中的“语法”里学过,一个病句,不但要看它是否有语法错误,还要看它是否符合语言习惯。任何人一听这句话,都觉得是通顺的。(学生笑)

学生(1):鲁迅是一个大文豪,他也懂语法,为什么他要明知故犯呢?(学生大笑)

老师:如果他要明知故犯呢?

学生(1):他不会故意说错的。(哄堂大笑)

学生(3):我觉得这一句可以这样理解:这个“大约”是因为孔乙己死了那么多年,没有人知道他死的消息,大家只能根据推测来判断。推测的根据是孔乙己一生的遭遇,说明他的死是带有必然性的。所以要在后面用“的确”;孔乙己在社会上没有地位,也很穷,所以他死了就没有人知道得那么确切了,只能用“大约”这个词说明。

当这个学生说完后,全场二百多见习大学生和来自五个学校的语文老师,长时间热烈鼓掌,充分肯定了他的准确而完整的答案。

综观上述学生学会提问的全过程,可以看出,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和善于独立思考的能力,既要有面向未来的整体规划,又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进行科学的训练。

实践证明,学生一旦学会了课堂即席提问,养成了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他们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他们不“唯上”、不“唯书”、不“尽信书”,经常就教材中的疑问,提出自己的看法。如学习郑燮的《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时,有学生指出郑板桥说的“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不济事”,已不适应当今时代要求,我们现在“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济事。老师在课堂上被学生提问难倒,也间或有之。

提问训练,锻炼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敏锐性、联想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再讲第二个问题:改革教法,关键在“活”

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研究教法,要从“乐”字入手,根据学生学的方法,搞活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变灌输式为启发式。

变灌输式为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开拓思路,要研究教材,要了解学生,要善于在教材与学生之间架“桥”。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它应该有科学的体系,形成由具有不同层次而构成的全方位结构;语文教学又是一门艺术,它也应该有艺术的规律,形成由具有不同表现手法而组成的和谐统一富有魅力的形式。语文教学的内部结构和表现形式纵横交错,形成网络。这个网络的中枢神经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所以,启发式教学的宗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做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叶圣陶语)。

语文课堂教学贯彻启发式,特别要精心设计导入程序。

我教华罗庚的说明文《统筹方法》是这样导入的:

同学们都喜欢看王景愚的哑剧吧!今天我给你们表演一幕哑剧(学生精神为之一振)。你们不须花钱买票,但也不能白看。看完以后,请你们说一说剧情,好不好?(学生兴趣盎然,齐声答“好”)于是,我开始表演一个教师中午下班回家后处理家务的情景——打开房门,放下备课夹,进厨房,淘米、点燃煤气灶煮饭,然后,洗菜、切菜、炒菜等动作。学生复述:“剧情”后,问学生:“如果先洗菜、切菜、炒菜,然后再煮饭,结果如何?”讨论之后,再要求学生翻开课本,速读课文《统筹方法》。学生恍然大悟。(华老的这篇说明文,强调的就是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的顺序问题)。

课堂教学导入程序,根据课文体裁和内容,结合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设计,或质疑,或设疑;或引入情景,或直观显示,千方百计一开始上课就使学生感知学习的具体目标,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搞活课堂教学,尤其要注意自始至终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有时学生的想法或说法看来有点幼稚,甚至完全错了,也不可训斥,更不能嘲讽。要尽可能创造有利于学生思维产生“开窍反应”的教学环境。“开窍反应是在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去寻找尽可能多的不同解答或答案时所使用的许多教与学的方法之一。”(引自[美]林格伦著、章志光等译《课堂教育心理学》第426页)因此,课堂教学形式,必须变“一言堂”为“群言堂”。

“领导讨论是一种困难的艺术,但也是很值得发展的艺术。教师必须经历过一段时间,有时要若干年的实验,才能发展起既有效又舒适的方法。”(引文同上书428页)。

初中三年试教实验告诉我们,运用讨论式教学,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不仅让他们敢讲,而且要让他们感到有内容可讲、完全可以比别人讲得更好。

另外,学生在课堂上即席提问时,如确认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我立即给予充分肯定,并及时“反弹”。根据学生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或采取激将法,或运用激励法反弹给学生,让学生去争论,在争论中引导,在引导时点拨。如:关于“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这个问题,就是采取这种反弹的方法。

注意选择讨论的时机和方式也很重要。一般地说来,讨论时机应在学生处于“愤”“悱”(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状态时,有时也要在学生自以为无疑之处设疑,引起讨论。

学生喜欢讨论,但更喜欢前后几个人叽叽喳喳,所以,讨论以这种四人小组形式为好。有时如要讨论一节课的问题,就让学生围成方阵,互相都看得到,不至于使发言的学生总是对着前面学生的后脑勺讲话而失去兴趣。

讨论式教学,对学生来说,训练得多一些的是听、说和读的能力。即使间或进行一些写的训练,也只是单项训练。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进行以写一篇文章为整体的综合训练。

写作训练变灌输式为启发式,更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写”变为主动的“我要写”。促使学生的写作心理从被动状态向主动转化,第一步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实践证明,《写作》教材的编者把“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作为初中写作教学的最基本的一环,是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的。

当代青少年知识面较宽,思维活跃,这是人们公认的,但他们从幼儿园、而小学、而中学,生活面并不宽。而“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引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363页)。

所谓“充实生活”,就是要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广泛的课外阅读。活动形式要新颖,要符合八十年代青少年的特点;要活泼一些,如举行“旅游见闻”、“我最喜欢……”的演讲会;参观各种展览,到外地旅游等。开展各项活动之前不要布置写作任务,要把充实生活看作是与写作训练的远距离配合。实践证明,企图通过一次或几次活动就写好作文是很难做到的,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开展活动之前给学生提写作要求,只能增加学生精神负担,于写作训练毫无裨益。反之,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或自然中的美,却能激发写作欲望,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以初三下学期到岳阳旅游为例,其时已临近毕业会考。虽然我们没有提写作要求,但是,两天的旅游生活,特别是登岳阳楼一览洞庭风光,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返校后的第二天,几乎全班学生都以这次旅游为题材写了练笔文,汇成一集《岳阳情思》。

三年初中实验,我们以《写作》教材为依据,课内进行科学训练,课外指导反复历练。从学生入学的第一次课内作文训练起,就指导学生互相评改、自己修改,变写作训练的裁判式为教练式。

教练要注重临场指导,要以表扬为主。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既注意该生与全班学生写作水平的横向比较,又注意该生本人写作能力提高的纵向比较。横向比较找差距,纵向比较看进步。这是我班学生写作兴趣越来越浓、能力逐渐提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教练既要全局在胸,依据教材,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科学训练;又要灵活机动,根据学生在某一特定时期的兴奋点,结合教材有关内容进行某一单元的强化训练。

如初二下学期曾训练学生写议论文“阐述观点要有针对性”。初三上学期,我穿西装第一次在班上亮相,选在写作课时。一进教室,学生兴奋异常,议论纷纷。这时,我要求学生以《从李老师穿西装说起》为题写议论文,不论是赞成还是反对的,都写得比较好。

教练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基本训练,更要善于出点子,使学生在反复的基本训练中,不至于因形式呆板而感到枯燥无味。三年来,我们经常变换训练的形式,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的追求。

综上所述,不论是写作训练变裁判式为教练式,还是课堂教学变一言堂为群言堂,都要求教师贯彻启发式的教学原则。为此,教师必须改革陈腐的传统的教育思想。

现代教育,要求我们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要言而有信,以身作则,平易近人。这些都与语文教学有密切的关系。只有变家长式为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才能搞活教育教学工作。

我们要求学生即席提问,必然会出现学生的提问难倒了老师的事情,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是好事,要如实向学生说明,这个问题“我不会答”。实践证明,老师待学生以诚,不文过饰非,不但不会降低威信,而且更容易赢得学生的信任。老师以身作则,勇于承认学术上的不足之处,不仅使学生懂得了治学要求实,而且在培养学生老老实实做人方面,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要允许学生纠正老师的错误。我这个武汉人普通话很不标准,尤其是不善于辨别平舌音和卷舌音。读书还马马虎虎,实在辩不清的就在书上注音。讲话就常出笑话。一次公开课,刚给学生讲了书上几个字的平舌音与卷舌音的辨析问题。一开口讲话,我又把“竖行”的“竖”读成了“su”。全班学生异口同声“shu”。我立即表扬了学生能“活学活用”立竿见影,学生报以友好的笑声。师生关系融洽,有利于学生接近和爱好语文学习。

老师对学生应象朋友那样,不断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发奋刻苦学习。既是朋友,说话就要讲究用语得体。动辄训斥,只能激起学生反感。而逆耳忠言,只要变换一下语气和句式,就顺耳了,同样“利于行”,如同苦口良药用糖衣包上以后不失治病功能一样。

总而言之,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从未来社会需要出发,根据青少年特点,选准改革的突破口,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学生勤想问题,学会提问,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要培养开拓型人才,提高学生的能力,必须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这是不言而喻的。学生能力提高了,会学了,就能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这也是无须多说的。

最后讲第三个问题:学会学习,重在有“序”

我们都知道,从宏观来说,天体运动、自然变化是有规律的;从微观来说,电子运动也是有规律的。但是,宏观是大到我们看不见,微观又小到我们看不见。我们都有被蚊子叮后抓痒的经历,但不知道是否有人观察、研究过抓痒的特征。请大家看:(边讲边表演)如果蚊子叮的是颈部以上,是按从上往下的顺序(慢动作)抓痒;如果蚊子叮的是颈部以下腹部以上,是按从左到右或者是从右到左(慢动作)抓痒;如果蚊子叮的是腹部以下,那就是从下往上抓痒了。当然,如果蚊子叮的是背部,那就要借助抓痒工具——“老头乐”了。抓痒动作的规律性,是人的本能反应,只是大家平时没有注意去看,看了也没有去认真地想一想,也许想了一下,但没有把它与自己的学习联系起来。如果我们把它与我们的学习联系起来,比如说联系语文学习来思考,并研究语文、具体说中学语文这个整体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各部分的特点是什么,针对不同特点,该用什么方法?那么,按“抓痒”的顺序去“抓”,不是很简单的事吗?这里,请大家注意一个“序”字。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有“序”的。

 

六年语文教材改革实践中,我认识到,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需培养学生敢想多想会想、敢问多问会问、敢说多说会说、爱读多读会读、爱写多写会写、爱听多听会听。

三“敢”三“爱”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是对传统文化积习深层的爆破,是“三多”、“三会”的心理基础。三“多”是科学训练量和质的要求,是打破老师“一讲到底”的重要手段,是提供给学生以发展能力的广阔天地。而三“会”是学法的指导,是方法和技巧的掌握和运用,也是“敢”、“爱”、“多”的必然结果。三条线、三步台阶,融于一炉,培养了一批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

指导学生“习法”,要循序渐进、集腋成裘。   

指导学生“习法”,要突出重点,“反复历练”。古人云:“多则惑,少则得”,兵书曰:“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指导学生“习法",要整体规划,分段实施。

 

今天,我在这里与大家分享的都是那过去了的故事,有许多东西已经与我们今天的华中师大一附中不相适应了,但是,为了上好一节课,一定要讲清要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了让学生终身难忘,还要有一个亮点!这几点应该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