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格斗比武经历
文章来源: 我心依旧20082019-11-04 14:53:29

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属于好孩子系列,喜欢看书,不喜惹事; 我的家乡是一三线城市,那时三线城市与省会比,已是三条街距离,与广州是八条街的距离,与上海是十二条街的距离,与伟大的太阳升起的地方帝都,整整十八条街的距离。

那时我们的家长根本不注重什么重点小学,小学么,不就1+1=2,2+2=4,有嘛 !好了好了,再在加上一个拼音bpmf,  造句,那狗屁不通的文章,还有吗?Too young too simple, 还要上什么重点小学,彻,脑子进水了吧! 一般小学才是工人农民上的学,不懂,看看电影"决裂",一双粗糙的手才是工农兵大学生的敲门砖,懂吗,那是共和国的脊梁! 至于重点小学,知识越多越反动,什么重点小学,得,有本事你自个上吧。

那时的小学,留级生是常态,同一个班相差个三四岁,正常! 那大一般同学三四岁的同学,几乎个个是武林高手,那时好像李少林,李荆轲还没杨名,少林寺还没开拍,这些小学浪子,几乎个个是武林天才,连气功都不用,一打一,一打二,一打三,丝毫不费力,基本上是秒杀,估计金庸先生是先到我家乡考察过,才能写出如此传世经典。

在前"少林小学"实习过的我,自然也是不能脱俗,加上班上排行武林高手前十名的老是单挑我,柿子可忍,孰不可忍,历经六次战役,胜率为70%,毕业前夕估计勉强排入班上前十名武林封神榜。

家长依然依据新中国传统,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英雄,大众的就是最好的,重点初中吗,不过一元二次方程,平面几何,好了,再加上鲁迅的文章,很难懂吗? 于是我上的依然是一般初中。那时代刚好李飞鸿出来了,少林寺红遍大江南北,我的初中依然武林人才辈出; 好读书的我,忽然对武术感兴趣,照着少林寺电影,硬是学会了什么黑虎掏心,白鹤亮翅的招数,以为如此,就可以厉害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那死不改悔的武林前十名至前六名的大神居然找我挑战,难道我这个小学武林神仙榜第十名再加上偷师李大侠的功夫,怕了你这个初中前十的不成,哈哈哈,我几乎仰天长笑。。。你们也太小看本少爷了? 柿子生了可忍,熟了就更不可忍,于是我被迫单挑了几个,这几个都是比我壮的,高的,年纪比我大的,胜率50%,唉,比起小学来,退步了,无言见江东父老。

到了高中,方知天外有天,轻易不与人动手,退一步海阔天空,风平浪静,天大地大,天地为家; 本少爷还有远方和诗歌,让你一步又何妨,毕竟曾经是小学五年级班级武林荣誉第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