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送终三年后记(4)孝顺是个“面子工程”
文章来源: 糖糕儿2018-03-24 15:36:16

   三年记系列发后私聊中有人问,回去三年是怎么做先生的说服工作的?

    这个工作我没有做,是我父亲用几十年的时间已经做过了。他是心理学上那种特别会爱的父亲,天生会尊重悦纳自己的亲人,有极其细腻敏锐的情感体察力和奉献牺牲的行动力,细心呵护每个家人的感受,支持我们的事业。 以致于我先生对老丈人的亲超过了对他自己的家人。老爷子谵妄那段时间,先生也赶回中国,给父亲擦便洗澡按摩,推着他四处散心。父亲悄悄给妈说这个女婿真好。"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这是我,也是先生和儿子能支持我回中国的感情基础,不该简单算做我们孝顺。

  这次春节回去陪老娘,我再次被院子一些老人们推为最孝顺的女儿。可在农村亲戚那里,我听见的却不是什么溢美之词:“她办这么大的事连孝衣孝带都不准备,也不跪拜磕头,连追悼会都不开,挽幛、花圈也没有。她爸真可怜,就这样被他女儿给糊弄了。”甚至还有人说:羞先人呐,不孝女就这么把她爸这个老革命送到养老院弄死了。

  这些闲话除了最后一句,其他通过亲戚都传到了养老院我妈那里,我想再给老娘解释,她坦然地:不理那些,你花钱请他们来,他们什么都不做还挑你的理。你爸病的时候他们在哪?

  母上英明,作为女儿我都没爸没家了,也不在乎外人的几句好话或坏话。这不该算我不孝。

  自从我离开中国,远离女儿的父母其实怯懦了很多,为了保证他们得到更大的信心和安慰,我年年回国带他们旅游。作为普通人家,我自己出门旅游都会精打细算。但父母度假,我会出钱让他们住最好酒店最好的房间,老两口分睡多年为了不影响休息,他们两人还各住一套。以至于有次父亲独自住在青岛最好的酒店海景套间,感叹三千多一晚太贵,我还笑着说:咱就住几天没关系的,你回去可以跟老同志们吹牛了。父亲叹口气:哎,就是说了别人也不信啊!包括养老送终的三年,我想父亲对我以及先生,都是满意的。这该算我们孝顺了吧?可到这三年最后一个多月,连续出血了一年的我不得不回加看病,把父亲送进了养老院。我的离开,再加上农村亲戚来看老爷子当他的面说养老院不好,老人自己反弹比较大,疯了似的要离开,吓得我和受托照顾他的朋友,都不敢接他回家看看,直至老爷子失望离世。这不说别人怎么看,从心底里深爱我爸的我都觉得自己不孝!

  我明白父亲为我们牺牲奉献那么多年,爱是他的本能,他不会想过用这样的爱换我的孝顺。就像这么多年,我为父母的折腾,不是我受了什么孝顺的教育,也不是为了外人对我的评价,甚至都不是为了让父母感觉舒服。只是老人对亲人的尊重、体察、理解和支持,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让我不得不与他们共情,看见他们难受我不做点什么就不舒服,就过不去。说到底这三年的所作所为,是对我自己精神和感情的尊重,是我对自己的爱和保护,根本也与那伦理道德要求的孝顺无关。父亲最后一个月那个灰暗的句号,就是证明,我不会也不能无条件牺牲我自己顺从老人的所有心愿。

  私聊中朋友们对国内的父母养老焦虑无比,有的甚至想辞掉这边的工作回去照顾,其中一个朋友孩子才刚上中学。可我的经历已经说明,光用个体感情和道德是支撑不了这三年多的养老送终工程的,更别说这个过程如果是四年、五年,甚至更长呢?对这样的朋友我都是如下回复:回去经济上一定要有办法独立,甚至还得能有继续为自己小家创收的能力,否则多好的父子情夫妻情都经不起这么折腾。更何况回去不工作光陪父母,那种绝对的孤独和压倒性的沮丧你可能就呆不下去。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但要建立自己的社交关系等于要建立一套新的生活系统,不可能靠父母的收入。父母也许愿意拿钱养你,那你还要为父母找保姆护工吗?干得和保姆护工一样专业吗?还有我是独女,没有利益牵制,如果多子女家庭,可能牵扯遗产等敏感问题,其他兄弟姐妹未必愿意你一个人呆在父母面前。那样情况更复杂。

   孝顺是多美好的愿望和德行!可它就像农耕时代留下的一辆牛车,无法走在全球化时代的高速公路上。或者像一个伦理道德高地上的面子工程,无法解决家庭功能弱化大趋势下,子女养老送终过程中那么多的实际问题。

  儿女之孝和行只有成为全社会之孝和行,才能统合整理这个时代复杂的老龄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