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立群轶事:(一)定居京城
文章来源: 张萍2018-11-16 19:06:49

1985年留影。前排左起:公公许立群、我的女儿、婆婆。后排左三为笔者。

--

前言:许立群是我的公公。许立群原名杨承栋,笔名杨耳。1917年生于南京,1936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7年入党,1940年赴延安,1949年后,定居北京。文革前,许立群任中宣部副部长;文革中,许立群被囚禁在监狱中,长达八年之久;文革后,许立群任中国科学院哲学所所长及顾问,1995年离休,2000年谢世,享年八十三岁。

许立群跌宕的人生,是时代的写照,是历史的悲剧。我在这里所记述的,只是许立群一生中的点滴旧事,从而使人们能够看到一个真实的许立群。

 

--

那年的夏日,一如既往的闷热,在南京的书香世家里,一个男孩悄然出世,父母给他起名叫杨承栋,这就是许立群。

杨家共有五个儿女,许立群上有哥哥和姐姐,下有弟弟和妹妹。与他的兄弟姐妹相比,许立群显得更加文静、温和、内向、聪慧。在南京读书期间,他始终是个文理并进的优等生,对他来说,读书是件易如反掌的事,轻而易举地便可拿到不错的成绩。因为学校的功课不是负担,许立群好像有了更多的空闲,可他除了喜爱阅读以外,并没有什么其他的爱好,于是,他索性终日沉浸在书卷中。许立群喜欢读历史,对朝代的变迁更替、来龙去脉,全都了如指掌。

十八岁那年,许立群考上了北京清华大学物理系,从此远走他乡。在清华的第二年,许立群入党了,那时,他边求学边抗日,极为活跃。许立群参与救国,走的是文人之路,他的才华全在他的笔尖上,文字流畅,思路清晰,知识渊博,哲理鲜明。日后,许立群的这支笔,为他带来了荣耀,也带来了灾难。

大学毕业后,许立群去了延安。开始以杨耳的笔名写作,他主要写的是:理论文章、调查报告、杂文散记。毛泽东熟悉杨耳,知道他文字的独到之处,并委派他主持起草了诸多重大文稿。在延安,人称“大笔杆子”的许立群,前途无量,从这里起步,直到大难临头时,他才不得不搁笔。

延安的窑洞,不仅造就了许立群,也为他带来了终生伴侣。

杜晓彬是四川人,大家闺秀,小巧玲珑,淡雅端庄,冰雪聪明。与许立群的个性恰恰相反,杜晓彬热情活泼;如果说许立群擅长无声的书面语言,那么,杜晓彬则喜好有声的口头表述;性格的反差,让他们相互欣赏,彼此倾心,终于喜结连理。

众所皆知,当年,不少中共官员入京之后,都离异再娶。但,许立群和杜晓彬却终其一生,荣辱与共,不弃不离,这曾被传为一段感人的佳话。

建国以后,公公和婆婆始终定居在北京,先是住在中宣部的大院里,后又搬到东城区弓弦胡同的四合院中。初始,公公和婆婆的庭院颇为宽敞,古香古色,错落有致,曲径蜿蜒,别有情趣。后来,中宣部对庭院的格局做了调整,分割成几个小院,公公和婆婆居住的是坐北朝南、东西贯通、面朝花园的房屋;其余的院里,住的都是中宣部的同仁,像林默涵、童大林等人。

公公和婆婆养育了两儿一女,小时候,孩子们都在北京景山学校就读。公公是个典型的中国父亲,对子女的教育全是宏观式的,细微之处,都是婆婆在操心。公公的心,全部在事业上;婆婆的心,七分是工作,三分是家庭,好在有佣人帮忙料理一切。

倘若没有文革的灾难,或许,这一家人的命运是平顺的。但,文革改变了一切。

 

(未完 待续)

欢迎光临:我的个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