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新得292
文章来源: 北平2018-10-20 06:19:00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这是孔子哲学思想的逻辑基础。“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都是同一逻辑不同表述而已。

在这个基础上,孔子建立他的儒家思想大厦。修仁——知正,内在判定;行义——行正,外在判定;君子——知正行正之人也。君子入仕——当官的都是正人君子,治理国家有什么难的呢?仁者——君子中的完美者,可当宰相,如他谈到管仲的时候说“如其仁,如其仁。孔子希望仁者中的圣者当做君主,但没直说,因为当时禅让已废,公侯伯子男都是世袭,自然有好有坏。他不能否定世袭,就只好称颂尧舜禹,期望君主们都学三王而成为圣者。

后儒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孔子“苟正其身,从政乎何有”思想之延申,即添根加叶罢了。他们的想法是好的,但只有在理想人群,理想状态下才有可能,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