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法国(5)-莫奈的花园
文章来源: lily08242022-07-29 05:57:47

法国著名画家,被称作“印象派之父”的莫奈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连我这个绘画小“白痴”也知道,印象派中“印象”一词来源于他的名作《印象·日出》,也知道他的系列油画作品,约250幅睡莲是多么炙手可热。如果有博物馆收藏了莫奈的睡莲,那这个博物馆立刻会身价倍增,也会门庭若市,拥有莫奈8幅睡莲画作的巴黎橘园博物馆就是例证。

可是艺术,特别是“离经背道”的艺术,从来都是需要资本去扶持的,作为现代绘画起点的莫奈印象派也不例外。所谓印象派,就是画家们在户外和自然光线下用浓厚的油彩作画。他们笔触自然,构图宽广,注重光和影的完美结合。生于鸦片战争爆发那一年的莫奈能让这种新兴的绘画艺术流行全世界,最先应该感谢的是他富有的第二任妻子,最后应该感谢的是美国的新贵们。

莫奈花园

莫奈花园

莫奈花园

莫奈花园

说起这位第二任妻子,会给莫奈的人生带来污点的。在他第一任妻子病逝前一年,经济困窘的莫奈一家搬到了他资助人,也是他朋友的家中居住。就在这一年,莫奈和他朋友之妻艾丽斯产生了感情。妻子去世后,39岁的莫奈和他两个孩子仍然住在好友家,而身为百货商店大亨的好友此时已逃到了比利时去躲避债务,但艾丽斯靠自己的嫁妆依然是个富婆。她把莫奈和他的两个孩子及自己的四个孩子都带到了巴黎,开始了与莫奈同居的生活。

在莫奈43岁时,有一次,他偶然在火车上看到了窗外吉维尼(Giverny)的如画风光,于是心驰神往,艾丽斯便斥资在这里租下了一所带有谷仓、果园和小花园的房子。这里就是给莫奈带来好运,让他余生创作出风靡全球的睡莲,今天让无数游客趋之若鹜的莫奈花园(Claude Monet Foundation)。而此时,他们仍未结婚。9年后,在艾丽斯分居已久的丈夫去世后,他们才喜结连理。那时莫奈已经52岁了,他的画作也早已被人追捧。

莫奈花园

莫奈花园

莫奈花园

我不想猜测最初莫奈跟艾丽斯在一起的目的,我相信是因为爱情。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不是莫奈迷的我才成了那些趋之若鹜的游客之一。从巴黎的酒店到吉维尼,我们要穿过一个自然公园,也要在乡村田地间行走。我们没想到,沿途的景色不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就是已经成熟的小麦田,还有刚刚吐蕊的薰衣草花田。这一切,都让我觉得北法美极了!而且一路上都没什么车,只有我们在独享这一美景。那感觉,跟我在土耳其很像。

到达吉维尼,刚过早上9点。我们以为此时的吉维尼也会跟沿途一样,没什么人,也没什么车。可我们错了,这时莫奈花园外的停车场已全满,一群一群的老年旅行团在排队进入。先生说:“老年人多的地方一定是好地方”。他说的没错。在之后一个月的旅途中,老年人成堆的地方真的是美不胜收的好地方。

莫奈花园

莫奈花园

莫奈花园

莫奈花园

我看着人山人海的旅游团,心想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们呢?随口问了一句,原来散客的售票处在花园的后面,正门是给旅游团队用的。幸运的是,售票处没有散客,可等我们逛完出来时,售票处门口已经排起了超长的队伍。我花了22欧元买了两张票,入门一看,这里是商店。聪明的先生没有直接走进花园,而是在这里欣赏明信片和莫奈的画作复制品,他说这样他才知道在哪儿拍照能拍出莫奈画中的风景。

莫奈的花园非常漂亮。在莫奈居住在这里的43年里,他把除了作画以外的全部时光都倾注在了包括花园和水园的莫奈花园中。曾是菜园和果园的花园面积相当于一个半足球场那么大,里面种植着向日葵、铃兰、康乃馨、蔷薇以及百种叫不出名字的珍稀花卉,他专门从巴黎购买的从日本引进的花草也在其中。在莫奈的花园里,他不是按照花的品种,而是按照各个品种开花的时节来种植的。这样,从4月到10月,每个月他都能看到花开花谢。

莫奈花园

莫奈花园

莫奈花园

花园的后面是水园。莫奈在此挖渠引水,种树修桥。与色彩斑斓的花园不同,水园的主色调是绿色。这里小河流淌,曲径通幽,垂柳依依,竹叶青青,颇有些日本园林的禅意味道,那两座日本风格的绿色拱桥更让水园充满了浓浓的日本风。而名满天下的睡莲则“躺”在水园“莲花池”的角角落落,年复一年为莫奈充当着免费“模特”。这些法国本地的白色睡莲及从南美和埃及进口的黄白蓝粉睡莲,以及世外桃源般的氛围,让莫奈的灵感大发,创作出了家喻户晓的睡莲系列和日本桥系列。

在他的画中,莫奈花园里的花和水始终贯穿他的创作。水上景物、水面漂浮物和倒影,水下景物构成了他画作的三部分,而花跟水在光的闪烁与风的流动中都在不时地变幻着色彩。同样的睡莲,同样的垂柳、同样的小桥和湖水,在不同时间、不同天气都在他的画中呈现出细微的差别。这些数十幅同一主题的作品构成了他的系列,也把印象派效果推向了极致。

莫奈花园内的水园

莫奈花园内的水园

莫奈花园内的水园

莫奈花园内的水园

可是一直在蓝天绿草、繁花清水之间流连的莫奈,也是需要“烟火气”的,那就是他得把他的画作卖出去,并卖出个好价钱。他的“贵人”,不是法国人,而是美国人。1874年,当以莫奈为首的印象派画家们共同举办了第一次联合展览后,“印象主义”一词就成了贬义词,那幅海景画《印象·日出》也被杂志记者撰文大加讽刺。之后的12年,莫奈的画作就像一个三、四线的女影星,很少被人青睐。但是在法国送给美国自由女神像揭幕的1886年,莫奈们转运了。一位在过去20年里一直支持印象派画家们并购入大量印象派画作的画廊老板,在濒临破产边缘时,决定大赌一把,把手中300幅印象派画作全部运到了纽约去展览。那时的美国,工业发展迅速,诞生了一批人傻钱多的“土豪”。这些土豪也不知道分得清还是分不清艺术品,反正手里一大把闲钱,于是一股脑儿地把莫奈的画作抢购一空,莫奈在美国一炮而红。这一年莫奈46岁,在莫奈花园已居住了3年整。

莫奈花园内的水园

莫奈花园内的水园

莫奈花园内的水园

莫奈那些呈现出光线氛围的美好画作受到了美国人的赞叹和追捧后,他的手头阔绰了,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再也不用花第二任妻子的钱了,于是专心伺候花草,并沉浸在他光影绘画的创作中,在他的房子里过起了幸福的“花痴”生活。他的房子,是一栋粉墙绿窗青瓦的二层小楼。进入莫奈花园的参观者,人人都想进去一窥被美国人无意中推向世界名画家之林的莫奈起居室。因为人太多,门口不自觉地排起了长龙,我也成了那些在烈日下被炙烤的一位。

房子内清新、淡雅,没有繁奢的装潢,客厅、卧室、厨房等一应俱全。在一个大客厅的墙上,挂着莫奈最著名的代表作复制品以及他精心收藏的231幅日本浮世绘。为什么莫奈会对日本的浮世绘(Floating World)倍加推崇呢?

莫奈故居

莫奈故居

莫奈故居

莫奈故居

莫奈故居

因为浮世绘的精髓跟印象派所追求的相吻合。它们都注重对市井生活的描绘,但浮世绘注重感官刺激,强调“活在当下”。在创作上,浮世绘采用非严谨科学的透视手法,而不是当时西方古典主义绘画采用的定点透视法,却一样能带来立体效果和体积感。浮世绘还强调用鲜明的色彩来装饰效果,这些都给寻求创新的莫奈带来了全新感受,让他把浮世绘的风格融入到了自己的画作中。另一位对日本浮世绘倍加推崇的印象派大师是比莫奈晚出生13年,却比莫奈早逝得多的梵高。

人们不是常说“羊群效应”吗?继莫奈成名之后,一直到20世纪初,大批美国画家搬到吉维尼,其中绝大部分是美国人,希望沾染上莫奈的“灵气儿”,这使人口不到千人的吉维尼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画家村。美国一位企业家和收藏家还在这个村里建造了美国艺术博物馆,陈列着生活于该村的美国印象派画家的作品。

莫奈花园

莫奈花园

莫奈花园

不知道这个博物馆有没有人问津,反正我知道,很多跟我一样不懂绘画的人都是冲着莫奈花园才去的吉维尼。吉维尼,如果不是因为莫奈花园,它可能只是法国众多很不显眼的村庄中的一员,但其实,它的自然禀赋还是不错的。它位于塞纳河与埃普特河(Epte River)的交汇口,离塞纳河边的巴黎和鲁昂(Rouen)都很近。周围是起伏的山地,葡萄种植是这里的主业,因此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是一个定居点。

莫奈为什么一眼就看上了这里,难道他知道这里有悠久的历史,会成为他的发家之地吗?他肯定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是命,命里注定他的画作会被美国资本看上,后期变成无神论者的他在中晚年会过得无比滋润。至于是不是因为他从天主教徒变成无神论者才有的这份好命,他就更不知道了。可是,他的好命却没传给他儿子。他儿子在继承家业后,因无力维持和修复莫奈花园而把它捐赠了国家美术学院。之后,又是美国人对莫奈花园慷慨解囊,按其原样把它修葺一新后,“打包上市”。今天,这个几百人的小村庄每年会接待50万人,美国人的资本运作太成功了。

吉维尼小镇

沿途的青麦田

沿途的小麦田

沿途的薰衣草田

我一边想着莫奈的命真好,一边在小村庄里转悠,发现小村庄本身也很美。白墙红顶的农舍,无处不在的葱绿草木,还有大大小小的艳丽花朵,的确是一幅充满着诗情画意的风景画。当我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把小村庄逛完,准备启动谷歌线下地图时,我忽然发现它不好用了。此次法国之旅,因为有先生随行,我连手机卡都没买。没有谷歌地图,我寸步难行。情急之下,我看到停车场旁有一家餐厅,于是上前询问是否能用一下他们家的网络,结果被告知,整个小城的网络都是免费的。吉维尼也太好了吧,帮了我大忙。我匆匆下载完谷歌线下地图,然后开车奔赴下一站,那里是法国现任总统马克龙出生地和成长地,也是法国历史最悠久城市之一,在罗马帝国时期就是重要交通咽喉的亚眠(Amiens)。

去吉维尼小镇沿途

去吉维尼小镇沿途

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