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评价中国在非洲地区援建千余项目的行为
文章来源: 风萧萧_Frank2018-07-25 13:32:02

何评价中国在非洲地区援建千余项目的行为?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663225

  长期以来,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为非洲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例如:基建、医疗、贷款、农业、教育、人力等等。

  1. 这些援助中方表示是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真是如此吗?
  2. 中国援助的动机是什么?
  3. 在我国大部分山区偏远地区还如此困难,却如此大力度的向外援助,值得吗?援助背后我们获得了什么?
  4. 经过这些的援助中非之间有取得哪些方面的合作,非洲又为我们做过些什么?
相关问题:为什么中国不把援助非洲的钱用来补贴农村呢?
73 个回答?

题主大概是看了这个新闻吧:李克强非洲推销高铁 中非贸易迈向4000亿美元

简单地说就是,这标志着,中国在非洲的雁行模式启动了。

产业转移问题

过去我国一直处在劳动力供给过剩的状态。曾经发生过连续六七年民工工资不上涨的情况。

近几年,劳动力开始短缺了。当有学校“组织学生去富士康实习”的时候(西安千名大学生被逼富士康实习 10天4学生晕倒),则就意味着富士康本身急缺劳动力。富士康给的工资不算低,如果连富士康都开始缺人,那么这意味着,中国产业升级已经将大量劳动力引向了其他行业。低收益的行业,难以提升工资水平,也就难以与收益更高的产业竞逐劳动力。这意味着,在未来10到20年中,中国大批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就是所谓血汗工厂)会因为产品销售收入无法支付劳动力成本而被淘汰。

那么,被淘汰的产业去哪里?

日本的雁行模式表明,有计划地向外转移产业,不但能保证一国对经济体系的控制力、影响力,还能扩展该国在国际上的政治控制力、影响力。对于中国而言,这当然是非常值得追求的一个目标。

所以,中国必须建立一个向外转移产业的方案和构架。向哪里转移?怎样转移?这世界上,不是说你想转移就能转移得了。这需要预先进行大量的准备:基础设施、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地缘政治分析等等。


经济增长问题

另一方面,中国未来的市场也是堪忧的。

欧美市场进一步扩展的潜力不大了。TPP和TTIP说白了就是发达国家带上一些对其产业毫无威胁的落后发展中国家自己组团玩。新兴经济体,诸如中、印、巴西,都挤不进去。

既然发达国家想一脚踢开新兴经济体,自己来玩,那中国自然要组织自己的经济圈子。

中国现在希望用7年时间将中非贸易额从2013年的2102亿美元提升到4000亿美元(作为对比,中美2013年贸易额是5210亿美元)。说白了,就是欧美那边贸易额上涨空间不大,那么我们就去非洲寻找扩展空间。

实际上不光是非洲。最近有个新闻说,中国在组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也是要在亚洲加强基础设施投资,为未来的对外投资铺路。

 

所以,关于非洲也好、亚洲不发达国家也好,说白了,中国需要他们扮演两个角色:

一、淘汰产业的承接者,亦即初级工业品生产者
二、中高级工业品消费者

既然题主问道为什么中国还有那么多贫困人口,却还向外国撒钱,那自然也要讲一讲。

中国绝大部分贫困人口都在农村。中国农村的贫困,其根本原因是人均耕地面积太小。要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就要把大部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变成城市人口。这样一来,农村的人均土地面积就会提升,农村收入自然会上升。

那么,如何把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里呢?那就是提升产业水平,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血汗工厂的工资水平,不足以支撑大批人口的城市化。而血汗工厂的收益水平,也不可能支撑很高的工资。只有产业升级,只有夺取更高收益的产业,才能将城市化持续下去,才能让更多的人口脱离贫困。

而要夺取更高级的产业,不能不开辟原料和低级工业品产地和自己的产品销售地。为中国未来发展铺平道路,就是最根本的扶贫举措。

正如前面所说,这世界上的国家,并不是你想让他们承接你的产业,他们就能承接。

凭什么中国人力成本这么高了,那些国家还不能把中国的低端产业夺走?

出口产业,都需要非常复杂的基础来支撑。

每天不定时停电、港口无法停泊大型船只、没有公路和铁路、文盲率极高、政策朝令夕改、工人拿到工资就旷工直至工资花完……

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诸多发展中国家。

中国现在要做的,就是去改变这些问题。如果中国能够将这些国家引向富裕,那对于我国来说,将是巨大的利好。

从目前看,中国主要计划从为其培养人才和基础设施建设两方面着手。培养人才,一方面是加强其经济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向相关国家灌输中国的发展方针。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是为中国的建设大军找生意,一方面是增强相关国家承接中国产业的能力。

至于说为什么中国的援助不带政治条件,这是因为中国的意图并不需要用政治条件来实现。“我来带你致富”,这已经够诱人的了,完全不需要用任何条件来强制对方。而且,中国在政治上也一向是现实主义,并没有改革对方政体的意愿。

顺便再讲一下这个模式的隐忧。

这个模式有两种失败的可能。这两种失败可能恰好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设立上,能看得很清楚。

第一,如当年日本的雁行模式那样失败。

日本的雁行模式本来搞得很好,但后来出了两个问题。第一是自己的经济出了问题,这暂且不提。但更根本的是因为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出现,导致了日本向中国以外投资的性价比将远不如在中国投资。中国的基础设施、教育水平、敬业水平,比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有非常大的优势。这样一来,日本就不能够按自己的规划构建一个国际垂直分工体系,而只能投资到中国。而中国体量就非常大,很容易吃下日本的投资,但又不被日本投资主导。

同样地,中国的雁行模式也有一个隐忧,这就是印度。印度目前相对封闭,但相比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仍然有不小的优势。如果印度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并“改革开放”,那么中国淘汰的产业很可能也将不得不转移到印度(因为性价比显著高于其他国家)。而印度的体量也很大,中国的投资也不能获得主导地位。

因此,中国不会去援助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当然投标什么的,还是有的,只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刻意去帮助其发展)。

第二,其他国家乘着东风,也进来投资,占领了相关国家的产业。

为了防止这个问题,中国就需要限制其他国家在相关国家的发展,至少不能让他们搭上自己的顺风车。编辑于 2014-07-07

皮皮

既然题主都提到了边远山区了,作为边远山区人民觉得有必要来偏一偏题。

边远山区的困境来之已久,但似乎很少有人关心如何而来如何解决。我想大部分人都是想当然的觉得只要国家给钱就行,不行就是国家钱没给够(而且钱和物资要直接给到个人不能被地方给挪用了)。所以目前这种一看见国家搞大规模对外投资、援建甚至发展科技航天工程都能引一大帮喷子扯边远山区还在吃草的风气就可以理解了。至于三公支出省一点就能让边远山区变好一万倍的说法更是得到了广泛认同。

首先看看边远山区困境如何而来,最主要的三个原因:
1、自然环境恶劣2、交通极其不便3、教育落后

首先自然环境的恶劣是短期无法解决的,而这种自然环境恶劣大多不是污染和利用不善,就是赤裸裸的贫瘠。(真的山清水秀还会吃不上饭?)
交通不便的问题想来可以增大基础建设投资来解决,但实际情况是真正极端困境的边远山区散居非常严重,一个甚至几个山头住一户人的情况很常见,想要真正解决这些地区的交通真不是现有人类技术和经济条件能够完成的。
至于说教育,同样受困于自然环境和大量散居的现状,引进学校老师不是说给钱就能解决的问题,何况养活一个山区学校和老师的成本绝对大大超乎大家想象(算成每个学生头上投入堪比大城市一流名校)。

另外,对边远山区人民直接的物资及货币援助的意义被大家高估了。大宗物资无法运进,且运进物资的花费比物资本身价值还大。货币对真正边远地区人来说用处不是那么大,因为货币到手和变现成实物不仅困难而且同样耗费巨大。本地一句土话叫“豆腐盘(搬运)成肉价钱”,就是对山区援助最真实的写照。
大家还有一个重要的误区就是看到边远山区人民要的只是一点点基本生活物质保障就想当然觉得花费不大。进而想当然觉得这点花费都不舍得可能是政府脑残或者钱都被政府里的人拿走了。实际上保障一个边远山村基本吃喝的花费比让同样数量的城市人天天鲍鱼龙虾还大你信不信?一个边远地区的基层行政组织进行有序管理的必要行政成本比几倍十几倍大的一般社区还大你信不信(光是被人诟病公车费用就极大,可总不能骑自行车走路翻几十里山路吧)?你信不信一个边远山区最敬业勤劳的公务员拼死拼活工作效率也低得惊人(不是不做,是真没法做到)?三公支出?且不说三公支出很大部分是必要支出,就算真把三公支出砍一半拿来还真不一定够边远山区人民过上大家想象的幸福生活。

真正解决办法还真是像 

所说,产业升级、推进城市化才是解决之道。让自然环境较好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迁出极端边远地区的人口。而实现这些,非洲的资源、市场、产业转移目的地都是我们必须要的。

一个靠谱政府该做的事是想办法让边远山区人民来城市吃上鲍鱼龙虾,不是花吃鲍鱼龙虾的钱让他们住在无水无电的小屋里喝稀粥吃土豆。编辑于 2014-05-15

谢邀。先放观点,文章较长:组织上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至少不要以为我们就是钱多了烧得慌到处送钱
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总体说明援助的目的,等二个部分为中国对非乃至所有对外援助的现状,第三个部分为对援助的探讨,可能夹带私货,即个人对于中国外交援助的评价。走起!(第三个部分因为“政治敏感”在一年后被删除”)
(一)外交援助综述
“对外援助作为援助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国家私利是天经地义的。”
汉斯·摩根索(Hans Morgenthau)的这句话被认为是现实主义国际关系学派对于对外援助性质的认定,即对外援助必然体现国家私利,更进一步地说,现实主义或许更认为,任何国际关系行动都一定以国家利益为基础。有趣的是,在几十年前,中国的教科书一般持有国家力量对比决定国际关系的看法,但现在也追随美国主流,持有现实主义观点。
题主说到中国常强调所有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事实上,我们有时候甚至会说:
中国的医疗援助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援助不被视为单方面的赐予,援助时绝不附带任何条件。(王畅,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
这句话不仅与现实主义理论是矛盾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试问,既然坚持“平等互利”,那么怎么会没有任何条件呢?没有任何条件,那不就我们亏了吗?互利呢?
就我个人观点,这句话是需要有特殊的理解技巧,即中国的获利是隐性的,是长期的。我们的决策路线是现实主义的,而言谈举止是理想主义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却引发外界的大量误会。西方国家常常把利益挂在嘴边,而我们则谈钱伤感情,因此西方国家总觉得我们得了天大的好处——否则干嘛你不说呢?
譬如美国,在谈及对非医疗援助的时候说的是:
秉承“肮脏污秽、疾病和人类苦痛会滋生共产主义”的理念,美国海外卫生援助项目是冷战时期围堵共产主义滋生的努力的一部分。(Javed Siddipi,World Health and World Politics ,USCP)
因此中国的举动尤其惹人注意,被各种怀疑和指责就不足为奇了——你立了牌坊,这不骂别人是那啥么,关键是你不说也就算了,你还开大字报模式当众黑别人,落谁也受不了呀。
(二)中国对非援助现状
由于我不是研究人员,数据来源均奇奇怪怪,不能保证其正确性,仅供参考。
2010年,中国对外援助财政支出额为136.11亿元人民币(约合20.11亿美元,数据来源商务部官网转引自财政部信息),看起来很不少,所以网上常有奇怪的人高喊:“可以建多少希望小学啊!”这真是让人无力吐槽,这种逻辑的错误性和荒谬性,鉴于这里是知乎,我就不多费口舌了。事实上,中国对外援助占当年全国财政支出的0.15%,占当年国民总收入的0.034%。
感受一下现在中国的外汇有多少,才知道:这尼玛才多少钱啊!
截至2010年,中国共接受多双边援助518.7亿美元,是接受援助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商务部官网)
所以偶尔听到说要抵制日本的时候……我就在想,是不是要把人家的经济援助退回去……日本对华援助也是不小的呢……
习近平在访问时表示,中国将继续扩大同非洲的投融资合作,落实好三年内向非洲提供200亿美元贷款额度的承诺,实施好“非洲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伙伴”,帮助非洲国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自主发展。(新华网)
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帮助发展中国家建成2000多个与当地民众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成套项目,涉及工业、农业、文教、卫生、通讯、电力、能源、交通等多个领域(包括215个农业项目,670个公共设施项目,390个经济设施累项目和635个工业类项目),成果斐然。(《中国对非援助成果及面临的挑战》,《国际研究参考》2013年第7期)
最近李克强总理在非洲四处乱晃(顺便说一句,中国新出任的外长按惯例会首访非洲若干国家),到处剪彩演讲等等,都是中非合作项目,无所不在啊。总而言之一句话,中国对非援助,已经使得中国的身影在非洲大地上成为绝对不可以,也不可能忽视的存在。
(三)关于对非援助的探讨(被删光了预警)
任何事也是按照国际关系的基本逻辑

中国早期的对外援助是很夸张的,以至于是饿自己的肚子喂饱别人,这当然是错误的,我们
2000年5月13日的《经济学人》,封面文章是《没有希望的非洲》,十年之后,标题是《出笼之狮》,以及《崛起的大陆》(THE HOPEFUL CONTINENT:AFRICA RISING)。新兴经济体大批涌现,非洲经济整体发展,最重要的是:非洲成为世界投资热土。
所以题主,你说值得吗?是的,诚然我们有很多自己的破事儿没解决,但这并不矛盾,在我看来,这更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我们无法在投资之前先知道最后的结果,那叫bug,我们甚至不能因为结果而判断投资手段的优劣——因为不是所有好的投资手段都有好的结果。
最后再次感谢邀请,以及如果有人能看完这篇单调乏味的回答,我不是所谓的专业人士,只是一个单纯的国际政治爱好者,但我确实觉得,更多的目光应该聚焦于此,我们应该欣喜地看见并积极地推动中国走向世界。编辑于 2017-03-05

Creamy络

中国一直在援助农村,内陆农村各种小洋楼,村村通,新农合,扶贫项目等等,多少农民子弟考上了大学,有了体面的工作?农业税都取消十年了。

就天天被黑的河北县城周围的农村,我老家那边,几年时间,吃饭从烧灶到烧煤气,到电磁炉普及。购物则是从赶集直接跳到了网购。

可惜,外汇是不能在国内用的。

西北确实目前还是太差,各种问题严峻,亟待解决。

如何评价中国在非洲的援建?打地基。

中国在非盟说推动非洲工业化不是白说的。

更准确点说,推动“三网一化”更像个因地制宜版的工业体系建设工程。

什么是工业体系呢?

无论轻重工业工厂,都需要电。往往越是精密的东西(高端工业),相同重量的产品所耗的电越多。

持续通电就要发电站,制作发电站机组又需要冶炼厂造的钢铁,而搞图纸,更需要相关学科的人才。哪怕是小资中产看不起的重工业基础,也是需要各种高学历高技术水平的理科人才的。同样,光靠土法也练不出重工业需要的钢材,高炉炼钢带着个炉字,然而鼓风机却不能被人力扇子取代,还是需要电。

工业体系是个半闭环,少一个环节都不行。

有了煤矿,油井,发电厂,才能有冶炼厂,然后才有各种现代重工业和轻工业。

这就是后发国家不接受外援,独立工业化是伪命题的原因。欧洲基础科学搞了上百年,从纺纱机做起,一点点的积累这些玩意,才有的现代成果,完全闭门造车,重复这个过程,连最基础的科学体系都得从头开始,别说速度不如发达国家了,连加速度都不可能赶上。

知乎有个问题,如果印度有3个航母战斗群,意味着什么。普通军迷可能只会军棋推演,而我想到了,这三个航母战斗群背后,意味着几十上百万的高精尖工程师,几百上千个学科的顶级造诣。这些工业底子,如果不搞苏联那种划范围对抗,而用在民用工业上,就意味着本国产品可以在世界有一席之地,居民生活水平不会像印度那么差。而用在其他军工上,就是满天起飞机,满地下饺子。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是个超级大国了。

十年前,经济学人说非洲是没希望的地方,十年后,非洲变成投资热土,就是因为地基被打扎实点了。

中国在埃塞俄比亚建的中国标准的铁路,的确很自豪,然而其实,中国援助的道路也好,铁路也好,主要是货运类的。物流是工业不可或缺的一环,光靠人搬各类原料,势必会让工业制品变成天价,而且效率上毫无竞争力。

如果工业化是个木桶,那么原材料,物流,工人生活必需品,工人基础素质(识字)等等就都是木桶的板,短一个就会都会降低工业化质量的上限。而要自主工业化,更多了高等教育,科研等需求。

而中国对非洲的工业援助,更带有几分跨越意义,也有赚外汇的价值。

例如,按照协议,援建的铁路几年后就会归属于所在国政府。看起来似乎很好,然而“符合中国标准的电气化铁路” 以及列车的几乎所有东西,当地都是生产不出来的。受援助的国家没有知识人才储备,也没有造这些配件的工厂,更没有足够合格的专项工程师。所以铁路维护,列车保养,还是要靠进口中国货。而哪怕是靠“中国速度”,能自主生产出这些东西,也已经过了一两代人了。

何止是列车和铁路设施,中国给非洲盖楼,不少地方连腻子粉都生产不了,从中国海运过去,运费甚至已经超过了一批腻子粉本身的成本。

只有在物流完备,基础教育合格,医疗卫生可以有基本保障,基础重工业达标的情况下,人口才是红利。如果其他条件都不具备,只有大量没受过教育的文盲,那么人口只不过是负担。在没有化肥和拿外汇进口粮食时,人口超出土地承载力就意味着马尔萨斯三骑士(饥荒,战争,瘟疫)。

我在医学圈,就知道,中国援建非洲不少医院,提供了很多基础医疗服务 —— 当然不是欧式医疗质量,而是大部分你们已经基本听不到的寄生虫,以及胃肠炎,肺炎等常见病可以不致死,伤口感染,骨折可以不至于致残的基础医疗保障(你们都不当回事了,然而,其实非洲很多医院普遍也就你们校诊所水平)。同时,出口了大量的医疗器材。非洲人感谢中国为他们建了医院,然而医院里面的东西,很多医疗设备,药品却依然得进口。由于国产设备便宜,这些非洲政府的医院要保证基础医疗价格可以让本地人承受得起,很多设备还是要买中国的。除此之外,中国医疗产品制造商,无论是国字头还是民字头的,都可以在“走出去”过程中收集许多重要的数据,中国在非洲开展医疗的成果,对本土的传染病研究也有很大的帮助。这类助益都是无形,却非常珍贵的。

所以,虽然看起来中国运营几年就把基建设施给非洲国家政府了,然而其中大部分钱还是会以采购方式继续回流很久很久的。这些都是非常非常长期的投资。而由于名义上这些设施归属当地政府,就避开了种族歧视与殖民(产权属于外国)色彩,背后的那些规定只能买中国货的“慈善贷款”和输出的标准,也就不会导致当地人反感。

中国通过这些基础设施友善的创收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当地的投资(建厂)环境。中国援助的道路,物流,商品集散地及能源设施增大了工业承载力,降低了一部分成本,诸如洁净水源,农业,食品工业,及医疗设施又间接提供了相对安全和稳定的人力环境(减少伤残损失,流行病危害),安稳的环境甚至能减少一部分犯罪与腐败(当然,比中国本土还是烂多了),还有一些隐形的援助,例如帮忙搞市政规划,优化了城市建设(毕竟城市规划类学科学问也很多,更高层次的,像韦伯工业理论,更是相当的复杂),这才是经济学人称非洲崛起的原因。西方的媒体一边因为中国在非洲和他们竞争,骂中国殖民,一边自己也在中国打好的工业地基上投资,口嫌体正直啊。毕竟如果不是因为战略需要,资本家是不会搞这种以十年,二十年记的“长线投资”,甚至根本就是资金沉没在地基里的“援助工程”的,然而中国以国家意志搞成了这些事,他们又在后续投资上来分一杯羹了。顺便一提,秦晖大公知曾经把中国户籍制度形容成南非种族隔离,掺私货说南非废除种族隔离,人力成本一上去,经济就垮了。然而现在是还在“种族隔离”的中国在“自由”的南非各种投资建厂,南非人力成本都比中国低了,现在还一半年轻人失业,闹排外暴乱,曼德拉都在天堂哭泣了。

路是要一步一步走的。裤脚没有泥土的城市二代中产,小资,经常嘲笑落后地区和农村那些染发,玩快手的年轻人。然而事实上,这背后是大量的染料工业变成了白菜价,还有互联网覆盖到了农村,那些孩子长大以后,或者他们的下一代,很多就是你这样“体面”的人,有着富足的生活保障和安乐的生活。

非洲尚没有脱离部落状态的国家,更不可能一瞬间发展成中国,甚至欧美的水平,痛苦的过程是必然要经历的。“合格”的工业基础并不意味着像苏州,重庆甚至深圳,上海那么优秀,往往意味着,警察不懂法律,甚至半文盲,腐败的要命,就是穿着体面的黑帮打手,但是能保证重要社区和工业区不被真正的黑帮攻陷‘;黄赌和两抢泛滥,破案率很低,贫民窟里动辄帮派混战,但是普通人不至于活的提心吊胆想走;普通工人工作繁重,工作环境差,且收入去掉吃喝后,不能再购买多少娱乐资源,但是却有着希望和盼头;车匪路霸遍地都是,但是货运可以维持下去,不至于被整车整车的拖走;官员信着萨满教,拿贪来的钱买图腾宝贝,但是行政命令可以被大体上执行……这段痛苦的路,任何国家发展过程中都是逃避不了的。没有足够的资金,就不可能有足够多生活体面的人,不能有高质量的教育,更不可能有安全而美好的城市环境了。有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高了,才不会有那么多谋财害命,军公教才会越来越有良心,政府才能把廉政工作干好。只有昨天干过苦力,今天吸过雾霾,才还有明天的星辰大海或小确幸。

在Facebook和Quora上,非洲那些上的起网的人确实对中国评价很高,因为大部分阶级的人,都在中国援助中受益了。军阀豪强获得了基础医疗资源,军中的传染病可以不再是要命的麻烦,还有靠中国的政治影响力调停许多纠纷,而不用整天打仗,收着税就能活的舒服,把十几个二十多个孩子送到外国留学。普通部落民有机会进入工厂,甚至城市转化为市民,得到贫穷却不绝望的生活,养起一家人吃得饱饭。当地政府有中国撑腰,可以不被邻居欺负,还能从中国援建、交付的设施上获得税收。所以在他们眼里,中国像是个很守江湖道义的大哥和老师傅。

中国的 “不带政治条件”,也就是不希望改变当地政体,不干涉内政,实质的政治考量,我觉得有可能还是黑猫白猫。事实上,最合适的政体,就是能在恰当时间采取恰当政策,确保可持续提高以及发展的本土化的,柔性的政府,而非在意识形态高于一切的刚性结构,我们走过这个弯路。对于中国来说,更少干涉外国政治体制,意味着获得更宽松的环境和更多的配合。更何况,在错误的时间上强制要求其他国家移植一个政治体制,而不考虑具体情况,非坏即蠢。

奥巴马说过,中国14亿人,过美国人的日子,是地球的灾难。确实,中国如果像美国一样金融立国,5个地球也养不起。中国必须自己生产,劳动。然而,这不意味着中国不会对外转移工业,而中国这个15亿人的庞然大物,所具备的市场需求,转移出去的低级工业,再加上提高当地生活水平,激活了当地人的需求,必然会把整个世界的工业规模扩大许多,带动更多人过上好日子。不过某些靠金融吸血鬼国家,可能要麻烦了。

相关阅读:

中国推动非洲向工业化经济体转型-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产大型医疗器械突围悲喜路 - 经济观察网 - 专业财经新闻网站
中国外交部非洲司司长林松添: 人民币被纳入尼日利亚外汇储备;人民币可在尼日利亚各银行间自由流动; 600亿美元援非计划中有550亿是优惠贷款、出口信贷等,这550亿美元将按照经济效益分配,不会平均分配
Youth unemployment challenge worsening in Africa
 

大概是这样:

非洲:我有矿。
欧洲:我开矿。
非洲:卖矿石附加值太低了!我应该开个精炼厂!
欧洲:你没钱没电没工人,我想给你建精炼厂也建不起来啊。
中国:口桀口桀口桀口桀……这位客官。
非洲:我去,您这笑声功夫可深了。
中国:您想开精炼厂。
非洲:正是。
中国:您手头不宽裕。
非洲:小生姓没有,单名一个钱字。
中国:口桀口桀口桀口桀,要和我签订契约,成为魔法少……建立工业化国家吗?
非洲:别笑了,我们家墙皮都震到锅里了!
中国:您看我们的蓝图,这是您的矿场。
非洲:金子卖石头价,我心疼啊!
中国:您这有几条河,咱把这一拦。
非洲:就发大水了……
中国:这就是一水电站。
非洲:哦?
中国:这咱再起一变电站,精炼厂就有电了。
非洲:啊哈!
中国:我再拉一条公路,找平地再修条铁路,就到大海了。放心我家的公路铁路距离都是世界第一,质量杠杠的。
中国:到这里我再来个港口,您放心,码头设备我包了,大英国建航母都买的咱的龙门吊。
中国:这边,员工宿舍。这边,新城区。这边,水厂医院化粪池。那边基站电台面粉厂。放心我们的房子是砖搭的,不是土垒的,以后河马狮子都进不来了。
中国:这再捎带来个农垦区,我这有一亩1000斤的小麦。咱顺便来个化肥厂这就齐了。
中国:什么你家电话都没有?华为快点去搞定,放心网络铺设免费,我们只要求进入贵国手机市场。有了电你还要看电视吧,要不然晚上和老婆在床上多无聊,不知道电视是什么?哎呀就是一种盒子里面的画可以动。天热了要电风扇吧,衣服脏了要洗吧,我们有个东西叫洗衣机,明天带你看下。。。
非洲:这是在是太太太太……
中国:您还要保卫胜利果实,先来俩团枭龙您看怎么样,再来点59D,陆军指挥学院包教包会包分配。
非洲:这,这怎么付账?
中国:没事,不谈钱,谈钱伤感情。咱谈矿。我提供贷款。
非洲:我用矿石抵债。
非洲:甚好甚好。
中国:这是您的小别墅,赠品,免费,只要您在这儿按个手印……房子你选个户型,下周就可以开工了。
非洲:成了。
中国:口桀口桀口桀口桀……
欧洲:操操操操操操操……我要去联合国举报没有钱总统奸杀反对派强奸老母猪贪污公款带来人道主义灾难……兔子你又搞新殖民主义了,你殖民非洲不人道扶植独裁者。。。编辑于 2016-11-14

acel rovsion

谢谢邀请。
整个援助非洲项目进行了很多年了。。主要原因无非就是这么几块,先写原因,在做些批评:

一,非洲一直作为我朝政治资源的后援地。

“不附加政治条件”只是不像西方国家一样“附加政治条件”,不等于没有“政治考量”。国际发展合作领域中,中国的身份比较特殊,身兼受援国和援助国双重角色。
而在早期外交中,兔子一直强调“第三世界国家”的利益共性,以及我朝在整个第三世界阵营中的“和平主导”作用。。那么为了体现这种折衷主义的外交策略,必然会主导这种“相互交流”。。
当年,周恩来提出 “中国对外援助八项原则”,表明 “中国对非洲提供援助时严格尊重受援国的主权、绝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绝不要求任何特殊权利。在整个70年代,我国同25个非洲国家建交,并对许多非洲国家进行了无偿的经济援助。仅在1965到1969年之间,中国对非援助总额就高达2亿美元,主要用于诸如坦桑尼亚、赞比亚以及几内亚等“核心盟国”的建设。

那么在中国在涉台、涉藏、人权、入世、申奥、申博、联合国改革等诸多问题上得到了广大非洲国家的支持。。这种话语权在国际博弈中是需要的,政治联盟的体量一定程度上会是对话语境有很多微妙的变化。

二,资源战略的考量。

我朝从上世纪末开始,就有尽可能收购或换取大宗资源如石油,矿产等等的考量,而本世纪初这个任务就交给国企的海外投资在做了。那么援助非洲,这一点近似于“项目换资源”赚取差价和战略储备的意思在里面。

1,资源互换。刚果的石油、埃塞俄比亚的芝麻,加纳的可可以及加蓬的铁矿砂也都成为贷款援助的偿还方式。来自中国的援助则去促进非洲国家需要的电讯、电站、道路、 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各大国企的进一步投资建设。

2,资源后备中心,大企业开始基于投资和当地政府活动,开始考量进入跨产,油田的开发和置入。而经济农业,也开始在广袤的非洲土地上进行大规模种植,农产投资本身也是重要的资源后备之一,并且就非洲而言,可以带起来本土农业的基本发展模式。

三,建构新的贸易空间。
在第三届中非合作论坛上,胡锦涛提出中国对非洲外交政策的新八大原则,其中第一项为“扩大对非洲援助规模”,第三项明确“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
对非援助和合作带动了很多中国企业走出去,去非洲开展业务,既给企业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也增加了很多就业机会,2500家以上的中资企业在非洲经营。

1,这类投资,除了实体外贸中消费品的对非贸易,还有矿产投资和廉价商品住宅的投资,工业制造等各个方面,也就是说,中国企业组团是把非洲产业园来统筹。

而2012年,中国与非洲贸易总额达到1984.9亿美元,同比增长19.3%。其中,中国对非洲出口额853.19亿美元,增长16.7%;自非洲进口额1131.71亿美元,增长21.4%。2000年~2012年,中非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从2.23%增加到5.13%。从非洲角度看,中非贸易占非洲对外贸易的比重,呈现出更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同期,中非贸易占非洲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从3.82%增加到16.13%。(根据《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2013)白皮书》)。
以坦桑尼亚为例,中国企业承包工程占坦桑尼亚80%以上的市场份额,每年签订的合同金额达30多亿美元。

2,政府间贸易以及央企的大单。中国作为非洲长期的基础建设,大众运输,以及矿产业开发的援助商,那么首先在这些领域,当地政府或多或少需要侧重考虑这些领域需求中,和中国的政府间项目。
比如,中国铁建与尼日利亚政府的131亿美元的铁建大单显然与总理推荐关系匪浅。 5月5日中铁建子公司与尼日利亚交通部签订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框架合同,线路全长折算单线里程1385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暂定合同额131.22亿美元,约折合807.79亿元人民币,约占公司2013年营业收入的13.77%。。

3,商品倾向市场,廉价好用的中国商品,尤其是消费品和产品等,一直占据着非洲市场,而非洲市场的消费能力,也足够我们借着大规模的出口势头,在整个消费群体铺开。

四,新贸易,产业共同体的建构。
中国的产业规模目前最为齐全,虽然在精度上有待提高,那么中国转型为统筹产业总体的国家,将规模产业部分转移出去,通过拓展贸易空间,形成一个中国为主导的贸易共同体是可行的路子,尤其是在整个新兴经济体背负着世界经济发动机的责任,而增长点普遍缺乏,而我朝最近的经济减缓最明显的因素就是“没有足够强力的增长点”,那么在内政上有其他方法。但是在对外上,“产业扩散+产业承接+产业转移”是完全可行的路子。发达国家也是这么想,可是人家不带我们玩。比如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就没鸟我们。。。

那么我们自己来,中国可以选择的地方只有两翼:
一个是东南亚,一个是非洲。

东南亚相对条件更好,人工成本低,社会也算稳定,人口体量大,港口资源形成体系,那么在这里从中国源头开始,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非常容易,商品转出口的地理位置很近。
所以我朝主要的产业下放会针对东南亚。。

但是当这条上下游产业链扩大,贸易空间在亚非链条上展开的时候,那么非洲的地理存在就是很必要了,所以目前而言,先在非洲通过投资,援助,形成一个产业架构,为未来做准备是可以的。。
简而言之,就是想办法通过“输血”的方式,让非洲学会“造血”,从而把庞大的循环系统建立起来。。

下面来做些批评:
1,上面说了,我们对于非洲“输血”是为了“造血”,
当非洲会造血的时候,给我们的利益点就在于:
“产业投资输入市场”和“消费市场”。
而要保证我们能够达到这些,需要:
“建立基础的产业架构导向”,和“繁荣和丰富非洲的就业市场”。

这两者做的都还不够,商业投资很多,但对当地的就业市场刺激远不如预期,而产业集群的统筹,也还不够给这一批国家做一个大的规划。。

所以这方面,继续努力。

2,对非洲政局的掌控力还不够,对民众的关注也不够。。

确实我国承诺“不附加政治条件”,但是“侧面影响力”还是要保持存在的。
近几年非洲政局还算可以,但是不确定因素还有很多,
而我国的“产业输出”需要建立在一个“由当地友好合作政府的配合”以及“一个稳定的民生状态”。。
而我国的把控力还是不够的,侧面影响力还有待加强。
而在对民众的工作中,当地不少民众不觉得收到了“中国人的红利”,不少地方,出现了仇华情绪。。而企业投资很多时候照搬我朝模式,几乎使用我朝团队的做法虽无可厚非,但是一定程度上会加剧民众的排斥

这点是需要注意的。。

3,最后,随着我朝对非援助的增大,整个国际社会都注意到了这一点,非洲开始学会在中国和西方传统援助国(法国)之间左右摇摆,以求在夹缝中漫天要价,这个是棘手的事情,而对于非洲的战略意图这么多年过于明显,势必要引起国际社会的一些非议。发布于 2014-05-08

胡明亮

排名第一、第二的答案都不靠谱。产业转移,现在的非洲根本就不适合产业转移,主要原因有好几点:第一,非洲政局不稳定,安全缺乏保障,贪腐渎职严重,对于资金人力密集型的产业风险很大。第二,非洲的基础设施与产业配套太差,除了南非等少数国家,连电力都没法保障,也完全没有产业链的配套。第三,非洲的人工成本其实不低,更重要的是他们干不了活。非洲的法律很多沿袭欧美,对劳工的保护很严,劳工组织的斗争也很厉害,比如赞比亚2012年的矿工最低工资标准是250美元。非洲人刚刚走出采集狩猎生活时间短,没有经历定居农业生活,因此非洲工人缺乏时间观念,工作时今朝有酒今朝醉,发了工资就不来上班了,吃苦耐劳的能力远逊于中国人,所以建房筑路这种苦活都是中国人在干。最后一个就是生活问题,非洲条件恶劣,文化不同,中国人在那里生活工作会遇到较大难题。

这些使得非洲很难成为中国的产业转移基地。在这方面,非洲远不如东南亚,甚至不如印度。

第二个说,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可以看做是马歇尔计划。这个也行不通,马歇尔计划的钱那真是花在了刀刃上,立竿见影(战后经济反弹,是世界各国普遍规律,此时的投资最安全,二战后这样的机会再也不会有了)。美国投钱后,欧洲经济立马起来了。但非洲呢?非洲接受世界各地的援助这么久了,请问有哪几个国家经济能够长期高速发展的?如今,黑非洲经济唯一维持长期增长的是博茨瓦纳,但这个国家经济主要依靠农牧业,而不是工业。非洲腐败横行,基础设施太差,都使得马歇尔这样的政府援助投资会出现很多问题。把钱给这些国家,既加剧了他们国家的腐败,还被他们老百姓敌视。

所以中国对非洲的投资要慎之又慎,政府投资最好是投在基建领域,完全由中国企业经手,资金不经过受援国;企业投资鼓励民营企业,对于要求中国进出口银行借款出口项目,需要严格审核。编辑于 2015-12-05

姜振鹏

我们给非洲贷了款,这些钱干啥,当然是买中国的产品和服务。 推荐阅读《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中国现在对非洲的玩法其实和当年美国玩东南亚和南美洲如出一辙,差别就是中国颠覆不合作政权和暗杀该国不合作领导人的手段没有美国那么惨烈(当然也可能是能力不行)。 华为就是靠着搭伙中国非洲援建, 挣了高利润,然后反过头来补贴欧洲市场,给攻城狮们发奖金的。

非洲的政治精英也都是哈佛耶鲁学出来,吃过见过的,也在和美,中,欧这些大国博弈, 推荐阅读 非洲买矿记(让你知道中国海外获取资源何其难!) 中国高校也有很多非洲二代进修班, 干嘛用的? 就是培养带路党的。 弱小的国家和民族, 顶尖精英中的中下层是非常有当带路党的动机的,但顶尖中的顶尖,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真正统治者必须维护自己的统治阶级地位--说白了金牌马仔愿意投靠有前途的大哥, 而大哥是不可能再去当马仔的。

这个世界国家民族之间的博弈是非常血腥激烈的,地球的资源不足以让全世界人民过上好日子。中国经过百年挣扎,重新爬回了食物链的上游,虽然在肉食动物的竞赛中经常吃亏, 但可不是吃草的小白兔了

----------------------------------更新----------------------
美澳非三块被欧洲殖民者蹂躏的大陆,非洲是唯一一块原住民没有被屠杀干净的大陆。当年非洲酋长主动认怂, 还帮殖民者抓捕自民去当黑奴,何其卑鄙无耻,哪比我大澳土著,大印第安民族的热血抗争。 但事后看, 认怂者还活着, 英勇者都死了。 非洲几百年年下来积累的弱小民族生存智慧也不可小看。 我们能窥视到的非洲的博弈策略一些点:

1. 引入美(老大),欧(原宗主国),中(新贵)各方势力进来,进行平衡,充分融入西方主导下的世界规则,在规则内博弈牟利 
2. 对外国人歧视性待遇,但是允许多重国籍。 靠国民优待换取对外国人的司法管辖。 很多非洲白人富豪都是三重国籍,原欧洲国籍(资产所有者原国籍),美国国籍(能提供武力保护者国籍), 非洲当地国籍(享受国民待遇,但要被司法管辖)
3. 如果想拿走我的资源, 我要拿大头:
a). 靠高税收控制矿产资源外流速度 (超高所得税,还有股东税,黑人权利等),等待时机为未 来的腾飞留下本钱
b) 与世界接轨,极为复杂的矿业法律体系,中国在这方面几乎没有专业人才能够应对
c). 通过腐败, 允许高折旧(可以快速折旧冲抵利润,变为滚动投资,但要把利润拿走就要交巨额税)等方法,吸引投资维持日常运转。
c). 现代国家和土酋政权双线管理, 进一步分润资源收益

有人想非洲人如果像中国人一样努力工作,我们也能过上美国人那样的生活了。 遗憾的是,在可见的未来,非洲人永远不会像中国人这样努力的工作, 人家铁了心吃资源饭了, 非洲普通劳动人民宁愿做原始森林里的猿猴, 也不愿意像中国普通劳动人民一样做套上车的骡马。

中国在非洲能分到多大的利益盘子, 事关国运, 有志有力者可参与其中, 无志无力者只能观望祈祷了。编辑于 2014-05-14

君临

冷哲的答案大部分都是正确的,但有一点不太对。

对非援助,和“产业转移”没有什么关系。

中国对海外的产业转移,主要发生在以下几个国家:越南、印尼、柬埔寨、缅甸、孟加拉。
这是因为,产业转移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稳定的社会制度。
2,较低的人均收入水平。
3,庞大密集的人口。
4,离产业转出区较近的地理距离,达成紧密的上下游分工网络。一件商品,上游零部件大多需要从产业转出地进口,然后在落地区组装生产。

非洲与东南亚相比,最大的劣势,就是第4点。由于遥远的时空距离,非洲几乎不可能成为中国产业转移的候选对象。

中国的对非援助,可以参考“马歇尔计划”。
二战结束后,经济崩溃的欧洲接受了美国130亿美元的援助,如果考虑通货膨胀因素,这笔资金相当于今天的1300亿美元。通过经济援助,欧洲经济恢复了生机,不但成为了美国商品的重要市场,更重要的是,欧洲的政治命运基本被美国掌控,成为了美国在冷战中最重要的小伙伴。

同理,如今的中国对非援助,可以大致看作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
1,非洲将成为中国一个重要的商品倾销市场。
非洲人均收入低,对商品的价格尤其看重,因此中国商品在非洲市场上竞争力非常强大。
我举几个例子。
华为最初海外扩张,非洲就是最早获得成功的地方;国产汽车出口海外,全世界都不太受待见,只有在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这些北非国家才获得了成功;中国的摩托车在东南亚辉煌了一阵子,因为质量差,几乎把市场都做烂了,你猜目前最大的出口市场在哪里?

满足你们的小心思~~~

猜到了没?

————是非洲的尼日利亚。
当非洲经济繁荣,对中国的出口无疑是一大利好。

2,非洲是中国重要的资源获取地。
特别是石油,除了中东,最大的待开发区就是非洲了。
在中东,你知道,那是欧美的自留地,除了伊朗伊拉克,中国很难插得进去。
而非洲,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石油储量仅次于中东的地区之一,最近几年,中国从非洲进口的石油已经占了总石油进口量的三分之一。建铁路、桥梁、公路,无非都是为了让当地的资源更便利的运输到中国来。

3,政治结盟。
非洲国家多呀,53个国家,各大洲排名第一。在各种世界组织中,投票时一个国家一票,把他们都拉拢了,中国说话的分量将大大地提升。

话说,欧洲、中东、南美是美国的小弟,中亚是俄罗斯的小弟,东南亚中国正在跟美国争破头,目前最容易收买,收益性价比最好的就是非洲了。

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编辑于 2014-05-08

张威

1、西方国家在提供援助时,一般要求你信仰圣光,把帝国改成自由议会,这一套在亚非拉一搞就乱,中国没啥意识形态输出,所以叫不附带政治条件。
2、2008年4万亿大规模扩张之后,美国回归制造业,中国工业产能全方位过剩,全球海运严重不景气。负的产能是一种负担,是要把牛奶倒进河里,把装备拆成废铁,产能倾泻向一穷二白的非洲换资源又放债,两全其美,现在把交通、电信、水电这些基础产业搞起来,以后国产飞机、轮船、高铁都指望着非洲呢。有回答说产业转移,难道中国富裕的都可以主动搞产业转移了?
3、山区偏远地区不值得投入资源,没有经济产出,有些村整村只有一个小孩,经济发展是为了消灭这些山区乡村,将人口迁移到附近的县城。
4、市场经济时代,顾客才是上帝,你要问你能为上帝做什么,而不是天天计较上帝给了你们什么,对非洲援助,那是想为上帝服务,于是先给上帝点回扣。要想卖高级装备给上帝,先得带上帝们升升级。发布于 2014-05-21
 
新写的专栏文章《为什么中国要帮助落后国家发展经济?》,内容如下:

根据新闻报道,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参与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全球气候会议之后,前往非洲国家津巴布韦和南非访问,与津巴布韦政府签订了两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及基础设施建设、产能、投融资、野生动物保护等领域合作文件的签署,在南非的第一天就签署了26项双边协议,总价值达419亿人民币。而此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又参与了中国-东盟峰会,并访问了马来西亚,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之后李克强总理又在苏州接待了来自中东欧16个国家的领导人。

在2015年这一年,中国在海外拿到例如印尼高铁,中泰铁路,津巴布韦价值11.74亿美元的项目合同。从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出,中国资本走出去的趋势越来越强,并且去向主要是欠发达国家,即第三世界国家,那么为什么中国的资本和技术要流向这些国家,帮助他们发展经济?这对中国有什么好处?我们今天来研究分析这个问题。

其实总结起来答案也没有那么复杂,中国之所以帮助落后国家发展经济,无非三个原因,一是出于经济利益,二是出于政治利益,三是出于国际道义,下面分别说明和解释。

经济利益

短期来看,中国投向落后国家的资金在3到5年之内难以收回成本,但长期一定是有经济效益的。打个比方,某国家有一座金矿,但是没有工具和技术开采,这时候中国提供工具,提供技术,虽然在开采的过程中需要一些花费,但金矿开采出来之后中国能分享收益。

现在投资落后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把工厂建好,把路修好,把产品卖出去,赚到的钱分给中国一部分,分给当地国家一部分,从经济上来说对双方都有好处。

经济利益理解起来比较简单,只是投资和回报的关系,所以这里不做大篇幅的阐述。

政治利益

如果说经济利益要数年以后才能兑现的话,那么政治利益就来得快得多。中国帮助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经济,自然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立场上都会站到中国这一边,这是利益的驱使,也是道义的所在。

当今世界仍然是美国一家独霸的时代,美国通过美元和军队在世界建立起自己的帝国时代,美国处理国际问题的方式是以强凌弱,胡萝卜和大棒结合,胡萝卜如果不吃,那就大棒伺候,当今的国际秩序是由美国所主导的,本质上其实是一个霸权秩序。美国凭借超强的军事实力将美元和石油挂钩,使美元成为世界货币,从而控制世界的经济命脉,这使得美国有了一大批的跟班,如英国、日本等,跟着美国能吃到一点肉和汤。在西边,美国搞了一个北约军事同盟组织,以对抗国土面积广大,军事实力很强的俄罗斯,在东边美国和日本组成同盟,经济上希望遏制中国发展,比如搞个TPP协议,在IMF投票权上迟迟不肯让步,军事上希望将中国锁在第一岛链,为了达到目的不惜鼓动或暗中支持台独以及南海周边国家与中国的争端。

为什么美国要这样重视和针对中国?因为中国是唯一一个在人口体量、经济规模、军事实力等综合方面有机会接近甚至超过美国的国家,这已经是世界的共识,美国限制中国不是意识形态的问题,是大国战略的问题,美国同样不待见欧洲国家组成的欧盟。美国建立的国际秩序使得世界上很多国家或地区受益,但是最大的受益者还是美国,美国担心失去在世界的统治地位。在美国建立的国际规则内,中国取得了发展和进步,但当有一天中国会威胁到美国的霸权地位的时候,美国便会建立新的秩序来排斥中国这样的新兴挑战者,TPP便是一例。这个道理全世界通用,在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秦赵长平之战之所以会发生,之所以白起要杀光赵卒,原因都是赵国对超级大国秦国形成了挑战,世界上对这样的问题有一个称呼叫做“修昔底德陷阱”,中国的领导人当然也知道这个问题。

据新闻报道,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提出未来5年中国的目标是要避开两大陷阱,一个外部,“修昔底德陷阱”,一个内部,“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世界很多国家或地区发展到人均国民收入进入到一个阶段之后就不再增长了,而“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此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

如果中国也和美国那样搞,到处派兵,用军队说话(此处不包括打击恐怖主义),那么“修昔底德陷阱”将不可避免,到时候只有通过战争来解决,一如“一战”和“二战”一样,这当然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中国崛起不能再走美国的霸权路子,要施以德政,遵循“和平和发展”的理念来增加自己的朋友。孟子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如果中国能帮助落后国家发展,那么中国在国际上得到更多支持是可以想见的。

(“和平和发展”并不代表中国要放弃武力,否则一切就是空中楼阁,完全靠道德是腐儒的思想。而应该在军事上维持积极防御思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结果也的确是这样,中国在国际政治上收获了巨大的回报,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是被第三世界的国家抬进联合国的说得一点都不过分。

笔者之前文章中写过的一段话:

若论在国际场合的支持度,哪个国家做得最好?是中国,中国从毛泽东时代的外交政策就倾向于和中小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改革开放之后除了引进外资之外还积极地走出去。世界上国家或地区数量最多的是亚洲和非洲,而中国过去几十年一直在苦心经营和亚非各国之间的关系,中国是第三世界的领头羊。美国的国际战略集中在中东、欧洲和远东,在大国或者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那些偏远的小国美国看不上,中国不一样,中国帮助这些小国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廉价但性能好的商品,如低端手机等,切实地提高了这些小国的生活水平。如果一个和中国有关的事情在G8集团讨论,那多半对中国不利,如果放到G20讨论,对中国一半一半的样子,而如果放到全球来讨论,那肯定是支持中国多于反对中国。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中国是真的在帮助第三世界发展。

现在中国所提的“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目的就是将中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资金投入到落后国家或者地方的基础建设中去,帮助发展经济。笔者认为,“一带一路”并不是新创的理论,实际上是中国过去多年执行对外政策的归纳、总结和打通,由一个一个点连成线,连成面,中国已经过了只扫自家门前雪的阶段,现在是时候迈出更大的步子了。

国际道义

有的读者可能会说,什么?国际道义??这什么时代了,还讲道义?国际上有道义可言吗?笔者认为国际上仍然有道义,你今天强并不代表你会一直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曾经繁荣过,但都没落过。荷兰、西班牙、英国等都曾经是世界霸主,但是到今天不也衰落了?如果只讲暴力,以势压人,那么当被压迫、被歧视的人一旦有机会便会展开报复,甚至可能因此引发战争。

就和人和人之间一样,看到别人有困难,有的人会选择走开,有的人会伸一下手。当然这可能都没有错,但伸出手的人会获得更多的精神回报,社会也会认为这是个更加正义的人,他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国与国之间也同样如此,中国帮助落后国家建设不仅仅源于同情,也源于责任,因为中国曾经也接受过别的国家的帮助。

二战中美国和苏联帮助过中国,不管美国和苏联分别出于什么利益,但是帮了就是帮了,这是事实。二战结束之后,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日本迎来了一个发展经济的黄金时期,大量的美元投入到日本建设工厂,战场中物资的快速消费刺激了日本经济,日本很快便从战争中恢复过来成为亚洲最发达的国家,此后当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之后,日本开始了对华援助(其中有部分原因是为了弥补日本的战争罪责),来自日本的资本、企业家和技术人员纷纷来到中国,中国的快速发展也有他们的贡献。

改革开放的早期,虽然中国此前曾在苏联的帮助下建设了基本完善的工业基础,但这个基础很薄弱,由于工厂停工,学校停止招生,国内很难找得到大量的专业人才,这时候日资如果要在中国建厂,基本上相当于平地建起一座高楼大厦,厂房要自己建设,机械要从国外运过来,工人要自己找来培训,最开始要投入一大笔钱,一段时间之内一定是亏损经营的,而等到磨合得差不多了,工厂能大批量生产了,这时候才慢慢有钱赚。理论上只要市场足够大,坚持投入,总有一天会盈利,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经历从0到1这个阶段。想吃肉喝汤的人到处都是,但愿意生火煮饭的人却没有几个。除了日本之外,还有来自韩国、香港和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资金进入中国大陆,一起为改革开放添砖加瓦。

很难想象,日本今天仍然在援助中国植树造林,1999年,时任日本首相小渊惠三提议设立总额约1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2亿元)的“日中绿化交流基金”,植树援助项目由此开始。今年6月时该基金仅剩约15亿日元,因此外务省提出除植树造林外,再增加青少年交流项目,希望追加投入数十亿日元,最新的新闻报道日本正在讨论这个事情。

(笔者认为我们今天应该理性看待日本这个国家。你可以不喜欢日本的一切,但你不能否认日本是个很强的国家,日本国民的平均素质排在亚洲前列。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是战争狂魔,不要看到日本人就打,看到日本车就砸,那是盲目地爱国,只是让别人看笑话而已。笔者认为好的做法是认识到日本的优点,坦诚地向他们学习,只有自己强大了,才没人可以伤害你。近代中国被欺负,最根本的原因在自己身上,是自己太弱小,太封闭保守。我们一定不要再去重复过去的那一段历史,巨人的倒下往往因为盲目自负和无知。)

除了中国贫穷的时候,有外国朋友帮助过我们,在中国遭遇灾难的时候也有来自外界的帮助。汶川大地震时中国收到过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援助,这些事情我们也不应该忘记。中国现在虽然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几乎已经是最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了,中国也应该回馈一下这个世界,尽到有责任的大国的义务,帮助更贫穷更落后的国家,带着小伙伴们一起过上好生活。

NASA的回答

我想一定有人会问,中国自己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还有数量众多的贫困人口,为什么不把钱投到这些地方而要拿去帮助他国建设呢?曾经有人问过一个类似的问题,不过对象不是中国政府,是NASA,NASA是美国的航空航天机构,其航空航天技术处在全世界的领先位置。

1970年,赞比亚修女 Mary Jucunda 给 Ernst Stuhlinger 博士写了一封信,他因在火星之旅工程中的原创性研究,成为 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Marshall 太空航行中心的科学副总监。信中,Mary Jucunda 修女问道:目前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小孩子吃不上饭,他怎么能舍得为远在火星的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

Stuhlinger 很快给Jucunda修女回了信,他的回复是NASA可以通过太空项目,来为缓解乃至最终解决地球上的贫穷和饥饿问题作出贡献,并且他还讲了一个故事,一个经常做慈善的德国伯爵将自己收入的一大部分捐给了镇子上的穷人,那时经常爆发席卷全国的瘟疫。一天,伯爵碰到了一个奇怪的人,他家中有一个工作台和一个小实验室,他白天卖力工作,每天晚上的几小时的时间专心进行研究。他把小玻璃片研磨成镜片,然后把研磨好的镜片装到镜筒里,用此来观察细小的物件。伯爵被这个前所未见的可以把东西放大观察的小发明迷住了。他邀请这个怪人住到了他的城堡里,作为伯爵的门客,此后他可以专心投入所有的时间来研究这些光学器件。

然而,镇子上的人得知伯爵在这么一个怪人和他那些无用的玩意儿上花费金钱之后,都很生气。“我们还在受瘟疫的苦,”他们抱怨道,“而他却为那个闲人和他没用的爱好乱花钱!”伯爵听到后不为所动。“我会尽可能地接济大家,”他表示,“但我会继续资助这个人和他的工作,我确信终有一天会有回报。”

果不其然,他的工作(以及同时期其他人的努力)赢来了丰厚的回报:显微镜。显微镜的发明给医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由此展开的研究及其成果,消除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区肆虐的瘟疫和其他一些传染性疾病。

伯爵为支持这项研究发明所花费的金钱,其最终结果大大减轻了人类所遭受的苦难,这回报远远超过单纯将这些钱用来救济那些遭受瘟疫的人。

笔者认为这个回答也能回答我们刚刚提出的那个问题,跟NASA做太空实验一样,通过援助第三世界国家,中国能收获长远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从而使中国政府和企业有更多资金和时间来改善本国国民生活水平。

举一个例子,现在中国的养老金比较吃紧,需要政府从财政开支中划拨一部分资金,这时候如果中国政府另外拨一部分资金用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投资建设,3到5年之后这笔资金将获得数倍的增长,到那时侯就可以减轻更多养老金上面的压力,还可以把增长的钱投入到国内落后地区的基础建设当中去,这可能比直接将钱投入养老金或者国内落后地区的基础建设效果要好,因为地方和地方不一样,有的地方基础建设一建起来经济马上就带动起来了,而有的地方只能做成公共事业,没有经济回报。

简单地说,一块钱如果出去滚一圈变成十块钱,再回来建设十处地方,比直接拿一块钱建设一处地方可能要更好。如果能所有需要建设的地方都建设那自然最好,可是中国没有这么多钱啊,没钱怎么办?把已有的钱拿出来滚大,这样就有钱做更多公共事业方面的事情了。

对于企业也是一样,在欠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到世界各地包括中国,一方面普通居民能买到更便宜的商品,另一方面企业获得更多利润,促使企业投入更多资金到国内的研发当中,以提供更好的产品或者服务,从而改进我们的生活。

现在,大家应该知道为什么中国要帮助第三世界的国家发展了吧?不管从国际道义,从经济利益还是从政治利益出发,中国都应该帮助第三世界的中小国家发展经济,改善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这也将使中国变成更好的中国。

最后,安利一下我的专栏:“南山快评”,一个原创杂文专栏,关注国际局势和台海关系热点话题,偶尔涉及历史或者文化,每天更新内容,欢迎关注。

知乎专栏:南山快评 - 知乎专栏

微信订阅号:“南山快评”,扫描二维码关注。

http://weixin.qq.com/r/pEw3L5XEUcgurdFM9xm2 (二维码自动识别)

 

政治上,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经济上,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文化上,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在非洲也生活了几年,一点点感触。

 

直接转载文章,出处提示信息 - 茶馆
曾经西西里河、茶馆的风云人物wxmang写的《我们为什么必须进行海外投资》,可以从另一面回答题主的问题。欢迎转载,但是请注明出处。
~~~~~~~~~~~~~~~~~~~~~~~~~~~~~~~~~~~~~~~~~~~~~~~~~~~~~~~~~~~~~~~~~~~~~~
1、基本观点
(1)、国家安全问题与经济问题从来就是一个问题的两面。

(2)、政府的最终目标不论是什么,追求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行动总是最直接的目标。国家必须寻求追求提高国冢综合实力的行动,因为只有提高国家综合实力才能够保卫自己的国家,促进公民的福利。

(3)、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行动是国家利益的中心内容。国家利益包括战略安全利益(生存和稳定)和战略经济利益(全球市场、全球自然资源和技术资源占有的份额)。其中国家战略投资在和平时期是最主要的保障战略利益的手段。

(4)、国家战略投资的优先任务是保证在全球资源和全球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取得绝对的经济安全、最高的经济利益和最好的消费水平。为此,可以主动采用的工具包括产业标准、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全球自由化、资本全球自由化等经济手段。

(5)、其中尽可能的扩大世界市场的占有份额比尽可能的扩大世界自然资源的占有份额对中国这个以制造业作为发展战略的国家,具有更大的战略价值。所以我们的国家海外战略投资的优先目标首先是市场占领,其次才是资源控制。

(6)、目前社会的主要特征是:从制造业经济转向服务性经济,专业和技术人员阶级处于社会的主导地位;理论和技术知识居于中心地位,成为社会革新和制定政策的源泉,对技术的发展进行规划和控制;新的智能技术兴起并成为制定决策的工具。传统的资本主义竞争原则已经 过时,市场决策让位给非市场性政治决策。经济职能将从属于政治秩序,政治秩序将成为社会的支配体系,社会上组织活动的首创力 主要来自政治制度。知识取代土地和机器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2、中国面对的压力
(1)、中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毫无疑问,实行开放政策,加入经济全球化是中国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必经之途。

但是在开放的条件下,中国的发展必然受制于冷战以来所形成的资本主义全球体系。作为不受美国控制且奉行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中国不可能得到美国在冷战中对其盟国那样的经济扶持,特别是1972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国决不可能容忍再出现日本和欧共体那样强大的经济对手。

在这样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中国如果依靠从外部获得资本和技术,只有推行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大幅度开放本国市场,这就必然会危及国内产业的生存和发展,使得追求“赶超式”发展的国家产业政策难以有效实施。这是开放的风险所在。因此,如何在有限开放的情况下通过技术自立实现本国产业的自主振兴,是中国确定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

(2)、但是目前急功近利的“发展主义”思想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盲目建设,从而把经济发展战略建立在片面的“比较优势”原则的基础上。

中国自1992年以来积极实施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却未能通过国内市场的大量出让换来国外的先进技术,相反,还使国内产业遭受到了严重冲击,经济增长不得不日益依赖外资和海外市场。

随着中国产业对国外技术依赖的不断加深和消费主义的弥漫,在国内外产生了要求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的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与此同时,因无力振兴民族工业而产生的失败主义情绪与全球化的“双赢”幻觉交织在一起,造成了中国可能沿着依附式发展路径加入经济全球化。

(3)、兴起于90年代初的经济全球化迫使中国加入了发展中国家相互争夺跨国公司投资的行列,与国际惯例接轨于是成为中国不可替代的政策选择。中国对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自由经济体制的热衷,在客观上有利于美国推进全球贸易和金融的自由化。

(4)、90年代末,中国出于必须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以缓解社会危机和借助外力来倒逼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双重政治考虑和紧迫感,加入了世贸组织。

美国利用中国入世谈判之机,积极推动中国建立以所谓规则为基础的市场体制,迫使中国承诺实行激进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政策,不再坚持外资企业对华技术转让要求,放弃对国有大企业的特别保护,并在3-5年内开放金融、分销和电信等关键产业,把中国的产业完全置于“全球平等竞争条件”之下,为美国的跨国公司开辟全球资本主义的“新边疆”。进一步加深中国了对西方发达国家技术和投资的依赖。由于“利用美国经济的优势并扩大自由贸易的国际经济政策是影响国际政治的决定性措施”是美国利用中国入世要实现的目标,是强迫中国全面开放市场,将中国经济完全纳入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全球体系,从而控制中国未来的政治走向,“全面推进美国的经济、政治和安全利益”。

(5)、最近美国《财富》杂志列出了西方跨国公司必须出巨资加以整合的中国最大的100家公司,列入名单的大多为能源和石化类事关中国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产业。

(6)、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跨国公司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建立全球市场、全球品牌和全球采购系统,已经在世界产业竞争中处于寡头垄断地位,美国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尤其明显。

尽管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中国的国有大企业在政府的扶持下实力上升较快,但在运营效率和技术水平等核心环节,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差距依然很大。中国承诺的入世条件导致国内市场的竞争完全国际化,因此,加入全球化后的中国产业升级机会存在被西方跨国公司压制的可能,不得不全面置于国际分工的底层,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有可能发生根本逆转。

(7)、在目前情况下,为扭转被动局面,扩大中国参与国际垂直分工的层级,增加中国占有世界资源份额、产品市场份额、劳务市场份额和技术份额的竞争能力,防止被全面置于国际分工的底层,必须主动出击,参与国际竞争,必须主动向外输出资本、技术、产品和劳务,力争获得公平的国际经济地位。

(8)、一般认为海外投资不仅会给企业带来海外商机,同时也对整个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海外投资可以更好地利用国外自然资源。我国石油、森林、橡胶、铁矿、铜矿等重要资源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相对价格高,不少资源需要长期大量进口。中国将长期加入对全球范围内的自然资源争夺战,将依靠海外投资在境外建立一批战略性资源开发生产供应基地。

海外投资可以更好地利用国外科技资源。我国经济今后能否持续稳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推动技术进步的能力,而发展这类相关产业需要先进的技术、技能和管理方法。

海外投资可以带动出口,贴近海外市场。

3、我国已经进入重化工业化时代
全球经济和产业结构大调整正在带来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这一轮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是中国。
目前为止,仅埃克森美孚、壳牌、BP、道达尔菲纳埃尔夫、杜邦和拜耳6家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额已超过300亿美元。其中,BP,在华投资超过65亿美元;拜尔投资超过40亿美元,拥有12家独资或合资企业;壳牌投资额超过50亿美元等等。未来这6家公司还将再投入百亿美元以上。而这些公司在中国投资全部是重化工业。

目前世界主要的75家化学品生产商中,陶氏化学、杜邦、埃克森美孚、亨茨曼、GE、巴斯夫、雪佛龙-菲利浦、壳牌、BP、罗门哈斯、阿托菲纳、德固萨等公司均已投资中国。这就说明世界开始向中国转移重化工,同时也说明重化工产业是下一阶段中国产业升级的主要方向。

未来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重化工制造基地和产业资本流向地。例如据美国SRI咨询公司(斯坦福研究院)认为,2002~2012年间,世界石化产业的资本有29%投向中国,28%投向中东,16%投向亚洲其它国家,11%投向北美国家,9%投向拉美国家,4%分别投向西欧和中东欧国家。近几年,重化工业向中国转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其中,以石化、汽车、机床制造和金属冶炼等行业增长趋势最明显。

除了石化行业外,其他重化工业如汽车,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等也成为外资进军的主要领域。因为中国的工业利润正逐渐向重化工业倾斜。这一趋势从2003年开始就表现得十分明显。2003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居工业行业之首;以汽车为代表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首次位居工业行业第二位;钢铁行业利润创纪录。随着钢铁、有色金属等高耗能行业以及汽车、装备工业的高速增长,出现了缺电现象,电力需求增长持续超过了15%。

我国已经成为诸多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布局中的加工生产基地乃至研发基地,被纳入其分工体系之中,正在成长为世界级的制造业基地。

国内重化工业供需能力不足是国内企业从一般加工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到重化工业的原因和动力。
例如,2003年,中国石油及化学工业市场总量为9702亿元,占国内GDP总量的9%左右,已经为中国第一大产业,但是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例如乙烯国内产能只能满足国内消费量的60左右%;合成橡胶国内产能只能满足国内消费量50%左右;苯乙烯国内产能也大致只能满足国内需求50%。(以上数据比较老,最近2年数据没有找到)

从其他重化工业产品看,也是供需矛盾突出。例如国产钾肥只能满足需求的70%,染料品种数只能满足纺织行业需求的50%,农药品种数也只能满足农业需求的65%。而许多精细化工品,国内无法生产。而这种市场需求增长趋势今后若干年将继续保持。

所以从2000年至今,我国进入重化工时代,产业结构由轻纺工业占优势向重化工业占优势变化。目前各区域经济之间的竞争激烈,而赢得竞争的关键手段就是制造业进入重化工业阶段,为制造业配套的服务业升级为高端服务业。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靠工业来拉动,特别是钢铁、石化等资本密集型行业对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非常突出。重化工业化是中国经济不可逾越的阶段。如果抓住了重化工业化这一机遇,经济就完全可以再维持20年的高增长,就基本上完成了工业化。

居民消费结构由吃、穿、用向住、行的升级和转变,使房地产、汽车等产业成为新的高增长产业,对相关产业,尤其是对钢铁、机械、化工等重工业产生了较大需求,成为近年来重型工业加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从2003年起,工业高增长行业,如电子设备制造、汽车制造、冶金和化工等,都与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密切相关。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电子信息产业、房地产业和汽车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重化工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且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但重化工业化又对自然资源、技术资源和市场提出了强大的需求,中国国内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经济规模的需求,必须向海外扩张。

4、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我国必须进行海外投资

主要标志是我国前几年执行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大规模集中投资,培育和发展了相对成本低的经济优势,形成了在国际分工中逐渐接近发达经济的某些优势,迅速建立起加工工业,特别是劳动力密集型加工工业并大部分出口,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赢得了大量外汇,为进口和工业化创造了重要条件,扩大经济规模,形成产业集群。

但这种发展战略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上。一是劳动力富裕而资本技术等要素缺乏从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可以形成比较优势;二是世界市场对一般加工工业产品出口需求扩大。

当一大批发展中国家普遍根据这一原理决定发展战略时,世界市场的有限容量便使这种以劳动力要素为基础的一般制造业存在着激烈的国际竞争,这类产品出口导向战略就不可能长期有效了。

实际上世界市场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供求现在已经明显失衡。1997年发生的金融危机便是东南亚一些国家发展政策失误的结果: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出口结构遇到了激烈的外部竞争,出口困难无法继续支持汇率的稳定,金融市场开放进程过快诱发了危机并为整个经济带来了灾难。

显然,为了应对这种困难,我们增长战略必须进行重大调整,扩大经济腹地和扩大对低成本资源的控制,才可以继续保持相对更高而稳定的持续增长。
目前欧、美、日市场的日益饱和与严重保护限制着产品的出口,其市场需求结构的细化使原有的产品难以全面适应,开辟其他市场是弥补市场缺失的重要步骤。同时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能只是来自出口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或服务业,而是应由二者相互支持和相互补充,共同支持经济的发展,以减小经济发展的风险。

同时跨国公司实现了全球资源配置和全球运营为标志的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经济竞争的游戏规则,突出了优化的经济结构、优秀的技术、知识、人才,在竞争中重要性。使我国面临升级产业,提高系统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经济的迫切问题。我国经济增长不能再单纯地依赖外部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市场的需求状况和仅仅依赖于某些少数局部的市场。产品和服务必须多元化与细化,才能增强了抵抗风险的能力。我国经济结构必须从一般低附加值制造业和服务业向以知识为基础的高附加值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

要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向重化工业升级。而进入重化工业的前提是必须有国际贸易体系提供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服务;有资本市场提供升级资金;有工商服务支持系统提供产业升级的方向、技术和管理经验。

近年来,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将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发展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战略。而且,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程度地对自己国家的各种制度,外资政策,市场准入等条件都作了修改,为吸引外资做好了准备。

目前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为我国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与融合提供了便利条件,如亚太经合组织内部合作机制的日益完善,与东南亚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等等,都为我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在过去,都是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涌向国际市场,而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资金也得到了欧美发达国家的青睐。这种格局的变化说明‘走出去’战略在得到世界回应的同时,中国的经济实力同样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赢得了国外政府、企业的信心。当然这也是我们自身发展观念转变的表现,我国由商品进入国际市场转向投资进入,用资本带动出口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有利于扭转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困难局面。

中国国内资本积累、适用技术积累、企业管理等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有能力也有动机对外直接投资。随着中国资金积累和放松对外投资管制,预计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投资促进机构来华招商引资。

2004年,联合国贸发会议的调查结果就显示,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促进机构将中国与美、德、英、法并列为主要外资来源国,中国对外投资潜力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五大潜在资金供应国。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由我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来减轻,因此有关部门制定了各项财政、金融、外汇和税收等促进政策,这对于想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良好机遇。因此全球市场为我们准备了很好的外部条件与时机,我们应该很好地把握这次难得的机遇。目前在我国贸易顺差、资本流入、外汇储备居高不下且其负面作用日益突出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宏观经济平衡的作用日益显著。与此同时,对外直接投资对我们规避贸易壁垒、获取重要资源、获取先进技术、提高外贸效益等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崛起,一般加工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政策共享、平等竞争将取代地区倾斜政策。如果仍只靠大规模投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粗放经营,甚至牺牲环境的质量,那么发展将难以持续。

此外,由于中国商品的“廉价竞争力”,进口国对我国产品出口制造了很多障碍,反倾销调查接踵而来,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为了抵制中国产品的大量出口,各国的技术贸易壁垒等也逐渐增强。国内同行过度竞争导致利润微薄,加上国内资源的瓶颈限制和进口石油价格的急剧上涨,大量成熟产品企业在国内已经很难再生存下来。而国内大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走出去。

依靠科技进步,加速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国内外两个市场,合理配置资源,加强区域合作,组织协调重大基础设施和生产力布局,将是我们的战略选择。

5、用产业链整合的方式进行海外投资
我国资本的原始积累已经到一定规模,客观上存在扩张的需要;不少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型产业,因为面临土地、劳动力成本提高、资源逐渐耗尽等问题,需要向成本低、社会环境与商业信誉好的地方扩张。这种扩张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重化工业化要成功,从技术上来看,前提是产业链、资金链、信息链、人才链、技术链和物流链有强大的整合协同能力,从经济发展的原则来看,必须优先整合产业链。所以需要调整产业分工及整合资源,形成新的战略增长基础。

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一般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供需失衡,新的国际市场开发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相当一部分资金需要寻求新的生产领域、新的市场、新的发展空间。中亚、俄罗斯、澳大利亚、拉美和非洲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有投资机会和市场潜力。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不仅可以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能够为我国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市场空间和资源供给,用好国际资本市场和国际贸易市场的信息资源和资金资源。

但是前几年我国在这些地区的投资并不顺利,主要原因是当地的产业没有加入到整个国际经济循环中。如果我们能够把中亚、俄罗斯、澳大利亚、拉美和非洲看成不单纯是一个原材料供应者和产品市场,也是整个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一部分,那么在现有的产业梯度层次下,就可能通过资源整合形成统一市场,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我国产业在提升的过程中,就能不断向中亚、俄罗斯、澳大利亚、拉美和非洲进行产业转移,为我国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活动空间,将潜在产业梯度优势化为现实优势。

其时实日本在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在拉美的投资全面失败,就是采取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开发,结果导致拉美国家的反弹,使其不得不退出。所以日本现在对资源项目控制是使用股权投资,而且不占控股,把大部分利益留给当地。

目前拉美、非洲等国对引进外资的战略总结起来是:

(1)、与跨国公司的投资合作是本土企业进入世界经济主流社会、直接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有效途径,是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重要方法。

(2)、由于跨国公司发现,投资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和利润空间并不像他们想象得那么大,更多的跨国公司开始把进入发展中市场的目标定位于占有中长期的市场份额,而不是只为眼前的利益。相当一部分跨国公司将工作重点转向调整、整顿已有投资项目,办好现有企业,力图夯实基础,站稳脚跟。多数跨国公司经过前期投资失败的教训,对外投资活动将更加理智和慎重,更加重视地区比较和可行性分析。跨国公司投资的动机、背景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跨国公司的对接难度加大,竞争更加激烈,必须强化自己的优势,做好充分的心理和工作准备。与跨国公司合作,要注重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不仅引进其设立制造中心,还要创造条件鼓励其建立研发中心。

(3)、随着经济全球化,从事服务贸易的跨国大公司将越来越多,应有重点、有步骤地在旅游、商业、金融、保险、运输、会展等方面积极开展与跨国公司合作,这是利用外资的新增长点。

(4)、加大加工贸易项目的引进力度。按世贸组织“原产地规则协议”,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出口到发达国家将享受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优惠关税待遇,将吸引企业来进行加工贸易。

(5)、在加强针对大型跨国公司招商的同时,不忽视引进中小企业。在6万多家跨国公司周围,由数百万乃至上千万中小企业为其进行配套,大型跨国公司生产基地的转移,必然引起众多中小配套企业的追随。应注意这些中小企业的动向并积极的予以引导。有不少中小企业在饱和的市场竞争中艰难维持,发展中市场对这些企业有较大的吸引力。

在拉美、非洲普遍觉醒的情况下,采用以前那种资源掠夺性投资模式已经完全不可能,不可能再实行把污染、环境破坏和失业留给当地,把资源运走的开发模式。同时我们又还不具备象美、日、欧那种通过股权投资控制资源的投资模式,因为可以控制的他们全部控制了,而且很难转让出来,现在我们的机会是那种还不具备股权投资控制的资源(可以用股权投资控制的资源有三个条件,一是资源的经济价值完全清楚,二是资源当地国的市场体系,尤其是资本市场体系基本建立,三是其法律体系完备,否则股权投资就有极大的风险,不如“绿地”投资)。

而要投资开发还不具备股权投资控制的资源只能进行“绿地”投资,前面已经强调单纯掠夺性开发不可能,就只有进行产业链整合开发。

产业链整合是区域合作的主导运营模式。产业链整合是以自身的优势资源与合作方相对优势,例如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条件相交换的合作方式,参与区域性产业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自身的产业升级,促进自己经济发展。产业链整合将为优势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并推动产业升级,促使区域经济合作深化,实现被投资区域参与国际分工。

产业链整合,就是在各自的优势产业领域,实行投资便利、贸易便利和市场准入条件开放的各项政策,发展各方产业相对优势,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增强产业竞争能力,以加快拉动产业升级;实现各自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发布于 2014-05-06

孙小方

凑巧,前几天吃饭,席间有负责该项目并受到总理接见的某同志,说起这个,答曰:非洲是我党在联合国的票箱啊。非洲四十还是五十多国,多数很支持我党呢。上次日本入常被否啥的,非洲兄弟给了很大支持。不过据说日本人也在经略非洲,上次联合国啥事情投票前某国就接见了中国大使,门口日本大使排队等着。

票箱啥的比产业转移啥的靠谱多啦。虽然资源啥的确实也有,但多数都送的,还不是我等纳税人付钱嘛!发布于 2014-05-20

Kane读作卡呢

全线路及沿途相关设施全部是中国制造和中国标准,今后全线的任何零部件的更新换代都只有进口中国产品才能匹配。真是一本万利。要想买中国产品,就得拿资源换取。当年法国人用武器占领非洲殖民地,死了不少人,花费大量财力维持驻军,不也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吗?中国人兵不血刃,就占领了新殖地,培养了亲中派代理人 不行么?

当年德国和日本先后占领山东后,前仆后继地修建胶济铁路,俄国控制东北后急忙修建中长铁路,法国占领越南后修建越南到昆明的小铁路,英国控制了华东后,修建津浦铁路,这些老牌殖民国家有几个是为了中国利益投资的。他们都明白,控制了铁路线,就控制了沿线地区和市场。铁路,列车,站台建筑,信号系统,维修机械,甚至一颗螺丝,都要从这些国家进口,而且每天使用每天维修,除了服务工作,所有工程技术人员都是这些国家的。这不是一本万利吗?中国的一带一路,就是这个目的。

当年的坦赞铁路让非洲人把中国抬进了联合国安理会,从此中国为了本国利益,一劳永逸地在国际舞台上谋取利益。当时坦赞铁路虽说是无偿修建,现在他们用了四十多年,不断续签协议,用资源换取中国对这些设施的维修和运行,至今仍在局部使用,他们尝到了甜头,所以才有今天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的新殖民。美国在当年在坦赞铁路旁边同时建造了一条坦赞高度公路,结果如何?非洲人不维修,不买美国维修设施,怕美国人附加政治条件,现在废掉了。美国那家企业早已破产不知去向了。

中国在吉布提建立第一个军事基地,租借70年,修铁路,建港口,这不是中国的利益吗?这不比英国强占香港九龙租借99年,德国强占胶州湾租借99年,俄国强占旅大港租借99年并修建铁路港口更有利可图更名正言顺吗?发布于 2017-05-01

与其说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如说我们不附加那些西方国家的“附加政治条件”,比如政治民主化,经济自由化,人权问题。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谓的援助绝不是做慈善,都是政治投资,低息贷款、免费援建是经济投资更是政治远见,看你眼光放多远了。

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中国入驻了,相当于中国开始和他们从前的西方宗主国分庭抗礼,从此非洲国家的现代化望远镜有了一个中国窗口,何况中国还是后发国家跟欧美相比更具参考意义,何况我们和非洲之间没有殖民历史负担,中国是现在世界上崛起的大国,来华留学成本也低。经济教育文化上的中国存在必然反映在非洲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中来,非洲可能是当今世界潜力最大的一个区域,现在做了这么多基建投资,将来配套发展自然也更可能使用中国的产品设计,政治上的紧密更为将来的市场准入提供良好条件,文化上想象下非洲各国政客虽然肯定维护自己国家利益,如果有一段在华留学经历,毕竟总是积极的吧?

中非合作论坛

这些在06年第一届中非合作论坛之后开始进展加速,当时非洲五十多个国家元首几乎都来了,万国来朝呵呵……虽然不至于让自己太自大但也说明一定问题就是非洲不想错过中国这班经济快车,之后的投资就是多快——好省不清楚做到没……当年大陆取代台湾进联合国就是非洲兄弟力挺啊,政治上中非之间确实共同点很多,各取所需。这类论坛是抛开了其他国际平台的双边平台,中国是主导方,类似英联邦的英帝国,但是和谐多了吧,至少没有那些殖民血泪史的羁绊,未来自然也更好展望。

当然这方面其实大家不用担心我们的援助是无偿之类的,反倒是国际上对中国这种援助有“新殖民主义”的责难,有些道理但我觉得跟欧美的殖民主义比我们还是人道多了这个不解释了吧?欧美现在就是嫉妒,真照他们说法,其他国家最好不要跟非洲国家接触,任何接触肯定都是不平等的啊,你受益了他们指责你剥削掠夺非洲,你长远投资他们又说你动机不纯,阴谋殖民非洲。只是不知道那些前宗主国那些殖民遗产他们自己清理的怎么样了,还是根本就不清理继续“做生意”,他们当初去非洲没经过人家同意吧?我们至少是双方签订协议,你不怕被孤立可以不跟我们合作,我们也不会军事入侵。我绝非说中国人比西方人道德上更高,只是现在的国际环境不是五百年前的国际环境,中国显得更人道更尊重非洲只是现实使然。中国要是先发近代国家,会做和欧美国家类似的事的。

我在芬兰学城市研究专业,有一个加纳博士就研究中国移民在加纳的生存状态,seminar 上我问他说怎么看欧美国家对中国的新殖民主义责难,他还很真诚的说不是一回事。但你如果去非洲某小镇问村民可能答案又不一样,这个问题我觉得最关键不要从个人或者人情来看,它是国家行为不是某位热心肠看见叫花子心生怜悯叫掌柜的给他来碗烂肉面,切勿感情用事情绪化看待这种问题。编辑于 2018-03-10
 

先说一下结论。这两者不矛盾。

建设农村的事我国一直在做,前面的答主说了很多了。从就业角度而言,农村也只是一种市场空间,当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进入饱和状态,难以提供更多的机会。

如图所示,中国的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高。也就是说,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高端劳动力流入劳动市场。不过与之相对应的就业岗位增长速度并没有这么快。所以说对于一些综合素质不那么高的大学生而言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留在大城市从事二三档的工作,二则是离开大城市去别处寻找机会。

在这一方面,zf既然培养了这么多人才,就要想办法在大方向上给他们寻找出路,不然就会产生越来越剧烈的社会问题。他们中的不少人留在了大城市,有一些则回去建设家乡,而规模越来越大的非洲援建项目则是国家给人才市场开辟的一条新出路。换句话说,养活一个人才需要给他工资,但前提是他有相对应的工作价值,而施展工作价值需要一定程度的市场,既然国内的市场增长需求已经没那么快了,为什么不去国外呢?为什么不用别人的市场来养活我们自己的人才呢?

为了便于理解,我举一个航空方面的例子。美国的民航强大本质上是因为用别国的市场支持本国的航空先进技术。而我国援建非洲也是一个道理,用广阔的非洲大地积蓄我们的人才。

从这个角度而言,即便投资非洲无利可图,也是值得的。因为它给了中国过剩劳动力一条出路,缓解了可能的社会矛盾,中国在非洲的援建、投资,都是中国人在那边去做,等于说是中国的公司出钱给中国人提供在国内显得多余的岗位,何乐而不为。更何况,援建往往捆绑着其他利益,是有利可图的。

一个国家若想铸成强权,需要拥有工业霸权、金融霸权、文化霸权和军事霸权,但这些霸权的本质,是这个国家在这四个方面的人才数量高于第二名一个档次,再大的宏图伟业,也需要一颗颗螺丝去实现。

在座的不妨再把思路放宽些,让我们跳出非洲。输出人才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这个国家的人才“溢出”,这是一件好事,如今我国以各个国企为主框架、同时鼓励私企,用类似的方式在非洲、南美洲、东南亚、中亚、中东等地广泛布局,在增强我国实力和影响力的前提下,不仅能够为不少人找到一条待遇不错的出路,也可以说在无形之中对该国的产业产生了压制,切断了后来者的路。

甚至,越来越多的出国留学生也将成为扩张影响力的一部分。是的,有很多留学生一旦出了国,也许就永远无法为祖国做出贡献了。但即便是最不爱国的人,他也会潜移默化地输出文化。

英国霸权在于成为全世界的工厂,美国霸权在于用全世界的资源供养美国人高质量的生活,而我想,超越美国的强权则需要用全世界的资源来培育自己的人才,去抢占所有国家的中高端工作机会。

非洲很大,机会很多,但我们眼里不该只有非洲。

以上,抛砖引玉,还是那句话,大家不妨把思路放开些。编辑于 2017-10-09

知乎用户

殖民
2007年10月15日 11:13 来源:《新民周刊》

快退休的保定外贸局长在非洲见到一批不肯回国的老乡,感受到在非洲的美好,回国后,先后组织去非洲的人员已经达到15000名,在28个国家建立了50多个“保定村”。而他也被非洲六部共推为“联合大酋长”。
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重要标志之一应该体现于在国外企业发展的多少。

如同一只连续涨停的权重股,当整个燕赵大地的农民、工人、公务员、白领和撞运者与冒险家都在热议一个叫做“刘建军”的人时,“中非商会保定直属分会”会长刘建军事实上恨不得把自己给雪藏了。
人们背后叫他“金手指”,因为从理论上说,他可以给每个生活不如意者都带来光荣与梦想。
他,差不多就是金子、钻石、紫檀、美玉和无穷无尽的非洲宝藏。
于是,2007年2月1日,在保定市商务局二楼办公的刘建军成了全国各地成千上万人要找的人。
2007年的9月25日,在保定市商务局二楼办公的刘建军仍然是全国各地成千上万人要找的人。
事发是偶然的
9月25日,中秋节。门外走道上站着不愿意回家过节的人,办公室里坐着等待刘建军点头的人。
桌上的电话铃声顽固地重复着;传真机不断吐出来自全国各地的传真;手机一刻没有离开过耳朵。可怜的刘建军用嘶哑的声音解释着——乌干达、肯尼亚、安哥拉……
如同当下的股市,已经不仅仅是各地农民(散户)来咨询了,各地基层的政府组织(机构)和民营企业(基金)也加入了战团。
焦灼的电话因为无法进入而向邻近的办公室粥一样地漫溢……最后一个戏剧性的细节是秘书长凌燕无奈地过来请示:“我们的电话实在打不进来,市里呢刚刚过来电话,让我们赶快再添电话。电话都不顾一切地奔市里去了,严重影响市政府正常的工作……”

浓眉大眼,身高1米8的刘建军向我敦厚而无奈地笑笑,“都是要去非洲开发的。自从央视播出我的故事后,我这里就爆炸了。”
刘建军前年刚从外贸局局长位置上退休。他不抽烟,也不喝酒,办公桌后面的墙上挂着非洲七个国家的国旗,这使他的办公室看上去有点小小联合国的味道。
墙上挂满了他和非洲各国政府高层和民间人士交往的照片,最引人注目的一张是在科特迪瓦的拉克塔广场,庄严而盛大的加冕仪式,他被非洲六部共推为“联合大酋长”。
那是一个荣衔,如同当年苏秦挂封六国相印。
500年前,哥伦布宣布发现了“新大陆”以后,整个欧洲就是这样沸腾的(当然那时没有电话),所有生活中的失败者、穷光蛋、流浪汉、野心家、破落贵族、退伍军人和农民,以及逃避债务的赌棍、躲避通缉的逃犯……都涌上了开往美洲的双桅船,一句话,它给了大家无限想象的空间,如果哥伦布也有办公室,我想也会像今天一样热闹。我说。

“除此以外,还让人想起上世纪80年代东南沿海一带青年东渡日本留学的热潮,一个时期,家家户户晚餐桌上的话题就是日本,日本。”
刘建军听了哈哈大笑起来。他的笑声单纯而粗犷。“你的比方很贴切”,他说着拿出一叠表格来,“只是我们坚决不允许逃犯进入非洲,我们应该像爱护眼睛一般地爱护非洲!”
比如我现在就要去非洲。比如我这就要去非洲。那,该怎么办手续呢?你这里有没有门槛呢?我攥着护照,很想在他的办公室里模拟一番。
“先得把护照办出来。”他拿出一张表格来:然后把它填了,接着我会仔细询问你,有什么专长,多少资金,身体怎么样,是否配备翻译,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同意你一个人去非洲——绝对不是不安全——而是出于产业的需要,去非洲最低的职业门槛,就是种植,种蔬菜或者粮食,简单地说,当个农民吧,你得联络五六个志同道合者,最起码把种子准备好吧,然后我们替你们办签证,介绍最适合你去的国家。费用,就是各国大使馆标出的签证费,我们不收一文“中介费”。

“土地租赁费多少?”
“每年1美元一公顷。有的国家甚至不要钱。租赁期39年至99年不等。”
“租来的土地?想干嘛就干嘛?!”
“当然!只要不违反当地法律。”
“就这点门槛?”
“就这点门槛!”
“不收任何费用?”
“中非商会是非营利组织,不能收取费用。”
我承认我一刹那有点晕。光荣与梦想再度袭上心头。“去非洲当个农场主?拥有草场、水井、磨坊、牛羊、池塘、森林和猎枪……薄暮时分,倚着大树欣赏西天的云彩,顺口吟哦几句惠特曼的‘草叶集’……”如果再年轻10岁,我会毫不犹豫地要求填表的。
刘建军看我犯傻就拿过来一份租赁土地的协议书样本,乙方是当地政府或部落酋长,关防公章扎上一大堆,每一份合约都经过当地司法部门的确认和公证。
这就是说,凡经过刘建军牵头而在非洲落脚的开发活动,都是规范的,合法的。
我还是问他要了一张表格,然后定定神,听他叙述事情的来龙去脉——

故事发生在2000年,那一年河北省保定市发了一份特殊的招聘简报,号召保定市农民到非洲“插队”。
满大街的反应是:这年头的人都疯了也没有这张简报的疯!
都忽悠谁呐,咋不拿北极来忽悠呢。
可事实上,发出这则招聘广告的人却是河北名人、曾任易县县长和保定市外贸局局长并且因反腐败而案惊中央的刘建军。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精心策划的招聘简报推出后,竟然石沉大海,根本就没人接他的茬。
三个月都没有一个人报名,年近60岁的刘建军坐不住了,急得就像发了疯一样,拿着非洲的资料照片到处宣传,车停到一个村,见门就进,见人就说。
他说,非洲是地球上唯一的一块没有被完全开发的地方。非洲太富饶了,太肥沃了,说土地,到处是黑土腐殖层,说宝藏,到处都是资源,到处都是财富。当地人吃饭从来都不是问题,饿了,爬到树上去,摘果子吃饱了就可以了,有些果子伸伸手就可以了,比如香蕉,比如芒果。所谓“吃饭靠大树,穿衣一块布。”就是非洲一些国家现状的真实写照。
我们已经习惯地生活在偏见中,非洲其实根本不热,和我们现在动辄就是40℃的苦夏比,那里的平均年温度就是25℃到30℃,而且早晚格外凉爽,根本不用空调,酷热的只是撒哈拉大沙漠,只是北非,更多的非洲国家气候像云南,上帝,对非洲太眷顾了……
每到一户,刘建军都说得神采飞扬,可任凭他磨破了嘴皮,也没人相信非洲是个实现梦想的好地方。很多人还对他产生了怀疑,还县长呢,反腐败的英雄呢,哪来这么个大忽悠,该不会改行做人口贩子了吧?他说非洲好他干嘛不全家都去?酷热,贫穷,饥饿,疾病,战乱,全世界凡拍恐怖照片的拍饥荒照片的都去了非洲,怎么搁他这儿就变成天堂变成上帝后花园了?
折腾了三个月,还是一个人没有应聘,大家心想这下刘建军总该放弃了吧。没想到刘建军却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一个村没人报名可以理解,全保定地区22个县,这么多人,总该有人报名吧?于是他在保定召开了“走进非洲”大会,以他在政界的影响,请来了各县的县长,作动员报告。甚至请求各个县政府开通电视直播,让所有保定的农民都能在家收看。
那天,几十万农民同时收看了他的动员报告大会。

问题是,如此大动干戈的宣传,还是没人响应。人们悄悄议论着,非洲?路途千万里,人生地不熟,能不能发财先不说,如果挣不到钱,倒先在那里给“晒”病了,晒蔫了,想回家都难啊。
刘建军朋友多,可是一个个朋友都不解地问刘建军,为什么非要大动干戈地动员自己的父老乡亲去非洲呢,你马上退休了,可以享清福了,怎么又和非洲较上劲了呢。
事情缘起1998年,东南亚的金融危机波及中国,外贸出口日渐萎缩。时任保定外贸局局长的刘建军率队去非洲考察,考察即将结束的时候,中国驻赞比亚共和国大使馆的朋友找到了他,一定要他帮大使馆做件事。
他说,保定有一大群人在赞比亚滞留,签证过期了。但蹊跷的是,当地人民不让他们走,他们自己也不想走,问题是签证过期了,再不走就走不了,都过期七八个月了,您是保定父母官,赶紧做做工作让他们回国吧!不要搞出什么纠纷来。外交无小事。
听完大使的话,刘建军顿时傻了眼。非洲还有自己的老乡?不是都说非洲苦嘛,真有“乐不思蜀”,宁可滞留而不想回家的?
他明白滞留不归的严重性。带着满肚子的疑问,打听好地址,400美元租了辆出租车,他火烧眉毛般地出发了。6个小时后,到达赞比亚河畔,车子还没停稳,刘建军就心急火燎地跳下车。一听口音,还真是保定的,大家都很高兴。
原来滞留在这里的人都是保定定州吕家庄的农民,前几年,他们跟随北京一个建设单位来援助赞比亚兴修水坝工厂,在这里生活了两年多,与当地人成了好朋友。两年间他们发现非洲的水源非常丰富,而且土地肥得根本不用施肥,种什么产量都很高,很多地方看上去干旱不堪,其实只要一挖下去,地下水多得喷出来。
工程结束后,他们就萌生了在非洲种菜的想法。现在他们与当地的黑人朋友一起种菜,种水稻,一公斤白菜可卖2.6美元,葱尤其贵,一根1美元;水稻,一年可以收获三季。不少中国的盆景植物,在这里可以长成参天大树,因为雨水充足,雨季时,每天一场雨,雨过就天晴。他们还发现,当地人对农耕知识几乎是零,对开沟挖井一类的地下水灌溉知识尤其不懂,一个中国最寻常的农民,到这里就是种植专家,可以“设帐授徒”,而如果是一个农技人员,那就可以在此坐享“大师”的称号啦。
显然,这里的钱比国内好赚几十倍,只要不懒,伸手就来,所以都不想离开。
刘建军做了一整天的动员工作,就是没有一个人愿意回去。眼看着动员无望,刘建军正发愁回去怎么向大使馆交代,那些“赖在非洲”的老乡又给他出了个大难题:我们的签证延续手续请您办一办,还有我们的老婆、孩子能不能都给办过来啊?我们想孩子、想老婆,快得相思病了啊?
回到赞比亚首都,刘建军只好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大使馆。怀着复杂的心情回到国内,工作之余,那些在非洲的老乡的面孔不时浮现在他的眼前,他想这些人呆在国外也是有道理的。与其让他们没名没分地呆在异国他乡,不如帮他们办好签证,安心留在非洲发展。
历经曲折,两个月后,刘建军不但帮那些非洲老乡办妥了签证,还帮他们的妻儿办了签证。可是看着这些办好的签证,待人至诚的刘建军又犯起了愁:几十个孩子都去了,得找个老师啊,不然这孩子可怎么上学啊?以后岂不废了?
放下手头的工作,他又到处奔波寻找老师,可是跑了多日,都没有说动一个人。谁愿意去非洲啊。最后好不容易有对夫妻被说动了,两人都是老师,愿意前往试试,却又顾虑重重。说去了非洲以后,回来怎么办啊?我们这碗“皇粮”丢了怎么办啊?刘建军说,给你停薪留职,我给你联系,你们去就行了。
原本以为刘建军就是说说而已,没成想他真的帮老师们办好了停薪留职手续,感动之余,老师们终于答应去非洲,临行前又给他提出了一个条件:我们去,可以,但是肯定不在那里长呆,放年假、放寒假的时候我们就得回来!
带着刘建军准备的几百斤菜籽,两名老师上了去非洲的班机。
送走他们之后,刘建军一直牵挂着他们。一年之后,他又有了第二次非洲之行,一下飞机,他就急匆匆地奔向了那个赞比西河畔的小村庄。一路上脑海中不停地想象着见面的场景,他迫不及待地想看到这些家乡父老到底在赞比亚生活得怎么样,那对教师夫妻都还住得习惯吗?
还没有到村口,刘建军就透过车窗看见两名老师等在村口,一下车,老师们抱着他的肩膀就哭,刘建军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异国他乡,一见面就抱头痛哭,天哪,老师们究竟出了什么事了?装着一肚子的疑问,刘建军一边安慰老师,一边设想着老师们痛哭的无数可能性。好不容易两个人止住了哭声,刘建军才知道,两人居然是喜极而泣!
“太好了!刘局长!您真的给我们找了一个天堂!”
原来两位老师无限感激刘建军能送他们来这么好的地方。什么黑非洲?想也不用想就是人间“桃花源”!到非洲谋生的农民,男人种菜,青菜、白菜、香菜、韭菜、大蒜、芹菜、花菜、辣椒、土豆、豇豆……女人种花,康乃馨、月季、玫瑰、紫薇、菊花、兰花、茶花、杜鹃、桂花、海棠、栀子……篱笆圈里,六畜兴旺,鸡、鸭、鹅、羊、猪,几乎不用喂太多饲料,遍地的活食和野食,草原上的羊群像白云,赞比亚河里的鹅群鸭群也像白云,无论是蔬菜种子还是家畜家禽,在非洲都长疯了,简直一天一个样,蔬菜和花卉根本不用打农药、施肥。玫瑰和紫藤狂长,半年就把你的高脚楼挂满,月季一不留神就长得海碗一样,黄瓜挂秧后5天就能长到一尺长,一斤可卖2.5美元,成垛的蔬菜卖给小镇的收购商人,运往首都,大家生活都过得十分富裕,一年下来,人均收入起码3万美元。
由于耕种技术相差太大,中国农民带去的一切都让当地居民觉得神奇先进,为了能和中国农民交流,两个中国教师开办的“中国学校”里天天都挤满了学习汉语的非洲人。他俩除了种植的收入每年4万美元,办学所得也有2万美元。
上世纪60年代有一首歌叫《新疆是个好地方》怎么唱的?“新疆是个好地方,遍地鲜花牛羊壮……”
那歌词在赞比亚河边被轻松地改了改:非洲是个好地方,遍地黄金牛羊壮。
刘建军傻了眼。鸡鸣犬吠,屋舍俨然,道路整齐,鲜花锦簇,一个天天能收看央视四套节目的崭新的“保定村”不经意间已在赞比亚河畔悄悄崛起,全村380多人,几乎把定州整个“吕家庄”都克隆了过来,村长还是村长,教师还是教师,会计还是会计,男耕女织,乡音绕耳,正月还是闹元宵,中秋还是尝月饼,大概空间大了,资源多了,钱包鼓了,心情好了,人际关系再也不像国内那么紧张和复杂,在那无垠的非洲,在那绿得快融化的非洲,机会和心胸都趋于无穷。
既要百万大众,也要百万富翁
那是一些彻夜难眠的日子。刘建军说,留在非洲的河北农民生存情况,触动了他在非洲广建“保定村”的想法。事实上,作为一名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县长、县委书记、外贸局长,他一直关注着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国内资本“流动性泛滥”的问题。
这是一个天大的问题。甚至是一个比天还大的问题。
耕地高度短缺着。保定农民人均还不到2亩,江南人口密集地呢,有的地方农民人均才几分地。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不仅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地矛盾将会更加突出,耕地和其他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将会日益严重,农民将更加贫穷。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既是我国在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中国农业实现新的飞跃面临的一个极其富有挑战性的难题。要解决好这一难题,需客观分析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诸多因素,结合我国产业特点和农业劳动力的特点,统筹考虑。
其中一个绕不过去的方法,一定就是分流和疏散。
向沿海城市分流和疏散吗?这样的分流和疏散早已开始了,所有的城市如同被强迫注水的潟湖,胀了、满了,溢了,无数的进城务工者争夺着有限的工作机会。
人像困兽。钱也像困兽。资本市场内的“资金流动性泛滥”是谁见谁头疼的大难题。
加息、加息、再加息。楼市高热。股市高热。钱,就是不肯安生。钱的本性就是想使自己无穷大。
如果把庞大的人群和庞大的资本都“引渡”到无垠的非洲去呢?
把更多的农民送去非洲脱贫致富!把更多的资本引去非洲扩大盈利!既要百万大众,也要百万富翁。
他越想越兴奋,回国后,就迫不及待地发了招聘简报,召开了全市动员大会。
于是就发生了开始的一幕:根本就没人搭理。人人都说,好好的一个官,口碑一直好,怎么临退休了反倒“贩人”了,而且是往黑非洲贩!
人,就是这么奇怪。
“在我的内心深处,我想得更多的是百万大众,但是要大众接受福音,有时是那么困难!”
就在刘建军心灰意冷的时候,却意外接到了一个报名电话。
一个在保定做布匹生意的温州人前来咨询。一听到“温州人”,刘建军肃然起敬,那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群。
你只知道他们现在在干嘛,但你永远也不知道他明天在干嘛;不按常理出牌,却又常常赢牌;敢为天下先,但“出头椽子”不先烂……
当时以为要去可能也就他一个人,可没有想到的是,那个温州人一张嘴就是50个。这保定农民没招到,却招来了50个远离温州的温州人,虽然与自己预想的情况尚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温州商人的加入无疑给已经沮丧的刘建军打了一针强心剂。有人总比没人强吧。他开始乐呵呵地帮他们准备出国手续。
第一批到达非洲的温州人主要从事的还是商业贸易,刘建军能够体会他们在异国他乡创业的艰辛。
因为不通当地语言,到市场上买卖东西要用计算器来完成。“你按出一个1000,他摇头;他按一个500,你如不同意,再按一个800,他点头就成交了。”刘建军说,时间长了之后,年轻人就能学会许多当地语言。有很多外出人员,用汉语拼音把当地语言记下来,活学活用,急用先学。如斯瓦希里语“你好”,就用汉语拼音标出“哈巴瑞”;“请帮助”,标出“它法打里”。开始拿着本本说,时间长了就不用了。后来这种交易和学习的办法变成了“保定村”里通用的方式。
温州人在保定有很多朋友,出国后继续保持联系,于是,让人想不到的是1个月后,保定农民报名的竟然慢慢地多了起来。
原因是刘建军怎么也想不到的:看,连中国做生意最精明的温州人都报名去了非洲,50个!还会有问题吗?!
北方农民们慢慢地动了心,一个月报名的人就达到了500人之多。
几年后,这些来自保定市各个县城村庄的农民,全都成了刘建军的免费宣传“大使”。
看到以前比自己的还穷的人出去仅仅一年,回来又盖房,又买车,朴实的村民们渐渐相信,非洲真的象刘建军说的那样是个赚钱的好地方。是“上帝的后花园”。
很快,要求报名的电话就一个接一个响了起来。而且报名的人不仅仅是农民,就连一群一群的知识分子和白领也报名加入了这个行列。
有人替他算了细账,手机、办公电话、寓电和市政府办公厅电话,平均每天要求报名的电话为200个。到2007年9月25日中秋节的那天,经“中非商会”组织去非洲的人员已经达到15000名,在28个国家建立了50多个“保定村”。
怎样把更多的农民送去非洲合作发展,把更多的资本引去非洲扩大盈利,从而升格为“外向性经济”呢。
中秋节那天,我们谈得相当酣畅——
新民周刊:这么多人去非洲,走什么程序呢?合法吗?
刘建军:当然合法!一般第一次去非洲,我们为你们签的都是“商务考察”,一般为3个月,到期后再在当地政府续签,可以再签3个月,甚至半年。
满2年或3年后(各个国家规定年限不同),你就可以申请“永久居住”了,也就是一般所说的“绿卡”。
新民周刊:社会上,好像有人颇有微词?
刘建军:怎么就不想想我们这是“外向型经济”?有人看人看事为什么老爱“看低一线”?“看暗一线”?
改革开放,不只是要引资,而是要到国外投资、去开发资源!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算没算过我们被外资耗去多少资源?
德国、法国、波兰,成年人在外国发展的占30%,日本更厉害,经济外向度达到70%以上,国内企业就算全部关闭,单靠国外企业,还可以维持日本正常开支30年!
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重要标志应该体现于在国外企业发展的多少,反之,一个国家的(产品)如果全部内产、内销,自己人卖给自己人,那永远不会强大。
最糟糕的是我们总是过于强调“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其实不是那回事。中国和澳大利亚国土差不多,可我们人口13亿,人家才2000多万,和上海差不多;河北和苏里南一般大,河北人口7000万,苏里南才80万……人均看,你地大吗?你物博吗?要说耕地资源,我们一半以上的国土是贫瘠的。
我们不搞劳务输出,那不是我们分内事。我们中非商会只是介绍商务考察,非洲各国欢迎我们介绍的人,那是非洲的事!通过这样的途径既为农民兄弟脱贫,为下岗工人脱贫,也为非洲解决困难,我们堂堂正正!怎么了,又看不顺眼了?
我们现在硬就硬在为人介绍从不收费!我就知道会有人嘀咕找茬,“本县”早就备好了“跌打损伤丸”,自救。
事实上,我曾经有机会,直接向国务院领导汇报“保定村”现状,国务院领导的意见是:“这很好嘛,我们的经济,就是要走出去!”
新民周刊:您刚才谈到资源,您给聊聊非洲的资源和机会吧?
刘建军:那,你会受不了,你要是个经商的、玩资本的,你会受不了。耳热心跳。
先从农业资源说起吧,肥沃的土地之辽阔,不是我们所能想象。首先,赤道几内亚、科特迪瓦一类的国家,种地根本不要你租金!也就是白种!你说1000公顷,就给你1000公顷!你说10000公顷,好啊,就给你10000公顷!政府和你签合同、保证书、法律文本,30年、50年,还有99年的,那地闲着,也就闲着,而且非常肥,当地农民永远也不会去种植。所以,是他请你去耕种开发,他们就是不会种,根深蒂固的习惯就是“采集”,到处是野生食物,随便采着吃,你拿他怎么办?现在,他要的就是你地里产的稀罕东西,什么都稀罕,五谷杂粮、蔬菜、水果,他都收购,沿海大城市很多,供不应求,出很高的价格,前面已经说过,尼日利亚、尼日尔、加纳、科特迪瓦、贝宁等西非国家,青菜、西红柿、韭菜都卖到三五十元(人民币)1斤,他们就是爱吃,非洲一向是“富人吃菜,穷人吃肉”。
非洲人普遍不爱吃鱼,嗨,我们当宝他们还嫌腥,甲鱼、螃蟹、大虾随地爬,老死了也没人吃……先给你们介绍介绍维多利亚湖。
提起非洲,大多数人一定会联想到一个广袤无垠而又干旱荒凉的大陆,其实在非洲这个高原大陆上,水资源是相当丰富的。非洲不仅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流量丰富的世界第二大河刚果河等著名河流,而且还拥有众多的湖泊。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维多利亚湖。
维多利亚湖,非洲最大的湖泊和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其面积超过68800平方公里,大致相当于爱尔兰的面积。
维多利亚湖还是乌干达、坦桑尼亚与肯尼亚三国的界湖。理论上说,维多利亚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产地之一。为什么说“理论上说”?因为,非洲人很少吃鱼。他就是没有这个习惯!这里的鱼,种类繁多,我们根本叫不上名称来,淡水虾多得闹灾,个头个个像我们的“赖尿虾”那么大,根本不用渔网,用笸箩一兜,密密麻麻,最显眼的是数量众多的尼罗河鲈鱼。肥极美极,一条尼罗河鲈鱼重量能超过45公斤,还曾有纪录达到94公斤,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问题就在于他们根本不去烹调。那么好的东西,肉味像三文鱼,比东海的黄花鱼还嫩,但当地人就知道烤,就知道煮,弄得面糊一样,又腥又烂,什么作料都不放,怎么吃?干脆不吃。
我住在维多利亚湖边,每天早上总是看到湖边的水翻滚,问为什么,当地人回答,我们不吃鱼,湖里的鱼就会老死,老死以后就成了鱼群的饵料,那是一条很大的鱼老死了,鱼头跟猪头一般大。
湖中还有很多鳄鱼和河马。乘船游玩维多利亚湖,可以看到成百只河马相互追逐嬉戏。鸟类数量也极其丰富,塘鹅、白鹭和鸬鹚的数量令人咋舌。维多利亚湖周围森林茂密,牧草丰富,野生动物繁多,狮子、大象、豹子、犀牛、斑马、长颈鹿等随处可见。湖滨地带还盛产各种热带水果,尤其是绿色的芭蕉树比比皆是,品种达200多个。
如今,乌干达、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三国都要求我帮助引资开发维多利亚湖,我还犯愁呢,因为我知道,淡水养殖和捕捞技术最发达的是江南地区。
西非地区也不吃海鱼。我们看到过一艘日本渔船,就地捕捞,船上加工,冷冻之后运回日本销售,打上来的海虾足足有半尺长,又阔又壮,比咱们的对虾还牛,运到日本光一只就卖40元(人民币)。马达加斯加的大虾卖给日本人,1美元一公斤。东非海岸的玳瑁还爬满海滩,没人抓捕都成了当地一害。
木材。非洲的木材很多地方都在烂。白白地烂掉。红木黑木花梨木什么木材没有?!就是没人利用。树,都是大树,大得出奇,直径2米的树到处都是,直径2米是个什么概念呢?那就是,我身高1米8,那树倒下来,横躺着还比我高。
非洲人不会做家具。马普托的板式办公桌4000多元一张,同样的东西在保定东关商场才200元一张。一些地方的木材多得妨碍交通,自己去拉吧,拉出来每立方米交1美元。
玉,在我国向有“黄金有价玉无价”之说,可是在几内亚,玉石论吨卖,专家鉴定后说,质量决不逊于我们的岫玉、新乡玉和独山玉。
要说玉矿,那更是论山卖,一座玉矿山多少钱,谈好价钱,整座地拿下来,由着你开采……
许多矿没人开采,金矿也是,刚果(金)的金矿都是一级富矿,怎么个概念呢,就是我们最富的金矿和它的贫矿比,都是贫矿。甭说他的富矿有多富了。河北蠡县的亨豪集团已经捷足先登,在刚果(金)拿下了一个金矿——当然是富得流油的富矿——现在正开得欢呢。
新民周刊:更高层次的产业空间还有没有?
刘建军:就是要和你说层次高一点的产业,轻工业和加工业在非洲的前途更大。千万别以为去非洲只能种地。
矿产加工、木材加工、水产加工、粮油加工、水果加工、服装加工、乳品加工、手表自行车收音机家具帐篷……非洲什么都缺。
当地一个致命的弱点是缺乏经营缺乏管理。过去外界援建的纺纱厂、农机厂、服装厂、罐头厂现在都垮了,几乎全部倒闭。为什么?原因就是他们不懂管理,确切地说,是“不耐烦管理”。不是我们不教他们,不是我们只“授之以鱼”没有“授之以渔”,而是他们已经习惯接受“鱼”,而不是“渔”,那不是他们不聪明,而是他们的聪明更多体现在别处,比如体育,比如艺术。
卢旺达的一家中国援建的、可以容纳500人就业的服装厂垮了,原因,缝纫机坏了没人修,我们特地做了调查,发现根本没有大毛病,有的传动系统出点问题,齿轮打了,换一个就行,备件明明就在那里,没人搭理;有的半截针折断了,他也拿不出来,扔在那里。我的一个同行的懂得缝纫机,半小时就修好了6台,有的只是用螺丝刀拨弄一下,就重新运转了。
食品业也“钱”途远大。非洲过去是欧洲的殖民地,食品厂都是欧洲人所建,欧洲人走后,食品业全垮了,非洲的饮食业态一下子被打回原形,倒退到很原始的阶段,只会煮(什么都往水里扔)和烤。许多国家矿泉水靠欧洲进口,啤酒和果汁都不能生产。
我们考察了很多类似的工厂,因不善管理或“不耐烦管理”而垮掉的例子实在太多,结论几乎只有一个,非洲欢迎我们、甚至恳求我们过去管理。
养殖业在非洲也是“零”度。以赤道几内亚为代表的许多非洲国家居然不产鸡蛋。大使许昌才说,实在想吃鸡蛋了,只好坐飞机去外国吃。
原因笑死人。当地论饲料,不缺,论活食,更多,可是那鸡,就是不生蛋。我们过去一琢磨,谜底解开了——它太热啊,太热了当然不生蛋。中国农民就是聪明,把它们移到半山腰——非洲高原,一上半山腰就凉快多了——马上生蛋!又大又红又亮。
如果开养鸡场,像大连韩伟集团那样几千万只蛋鸡的规模,就可以把非洲的禽蛋业垄断!
新民周刊:听说非洲缺医少药的情况始终没有解决?
刘建军:可不是嘛,一帮中国人在非洲经营药品,都成大老板了。非洲人感冒不治疗,高烧发得滚烫的时候,就找来清凉油,抹在嘴里,所以那里清凉油奇缺,在我们国内几毛钱的清凉油,在非洲每盒1.5美元。你在非洲无论遇到什么麻烦,只要从兜里拿几盒清凉油,就什么事情都好办了。有的地方干脆直接叫中国人“清凉!”“清凉!”针灸更神奇,外国人永远搞不明白,怎么东扎扎,西扎扎,那病还真好了!牙,不疼了。烧,退了。大小便也畅通了。手脚也麻利了。
告诉你:到那里开医院,不赚也难!
不过,我觉得,去非洲开发,不能总是“小农规格”的去,非洲最欢迎我们的是办企业,承揽工程,做贸易买卖。开厂,我们刚才说过了,只要是轻工业、加工业他那里都缺。承揽工程,国外工程项目造价都很高。在坦桑尼亚,一个小水坝,欧洲一家公司开价6000万美元,北京的一家公司从保定组织劳务,一年半干完,才花了2000万美元,以后非洲人造坝都找他,要造的坝太多,怎么忙得过来;还有一个国家造水厂,日本一家公司开价1亿美元。我2次去了现场看看,这个工程哪,5000万美元绰绰有余了。
蜡烛厂、电池厂、乳品厂、果汁厂……一句话,我们国家工业目前的产能和产级去发达国家发展,不容易。可就是适宜去不发达国家、去非洲,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正好。
新民周刊:非洲虽然是天堂,但是天堂里的玫瑰也有刺。更何况非洲毕竟落后,疫病、灾害、动乱、种族冲突毕竟是客观存在,而且有利益,就一定有风险,“保定村”是怎样规避风险的呢?
刘建军:走向非洲,首先做好三个筛选。一是选好项目。干什么?怎么干?谁来支撑?哪件事是重点?二是选好方向。如果办服装厂,做休闲,要选欧洲;做风衣,选俄罗斯,有做皮衣和大袍的技术,怎么也不能去非洲,那么热的地方有穿皮衣的吗?还有烧砖的,那里的土虽然用之不尽,可是没有煤炭,没有煤炭怎么烧砖呢?
三是选好合作伙伴。如果你谁也不认识,可以找中国使领馆、经商处、华人公司、华商协会。
要了解、尊重人家的风俗,非洲的风俗非常奇怪。有的国家虽然落后,但是环保法律特别严酷,假如你破坏了一个垃圾桶,那不是赔的问题,而是要承受可怕的鞭刑。一鞭子下去,皮开肉绽,二鞭子下去,骨伤筋烂,三鞭子下去,半身瘫痪。
这就是非洲的鞭刑。大概是大象皮和犀牛皮做的,亚洲人的身子骨经不住。
在科特迪瓦,全国极少有小偷。因为无论偷了一只杯子还是一只皮包,或者是盗窃、洗劫银行,罪行都是一样处死。在大街上,有人喊你是小偷,你千万不能跑,站下可以解释。如果你一跑,开枪打死活该。
相反,有一个国家专门养着小偷市场,征税。张三偷了李四的彩电,就要送到小偷市场去“洗一洗”,也就是卖给小偷市场,如果彩电值1000元,市场就付给小偷200元,但是小偷必须告诉被偷家的地址,市场便通知失主来认领,失主因此必须交纳300元的赎金,扣去已经支付小偷的200元,市场盈利100元。他们国家的理论家解释说,这叫社会财产的理性流动。
后来,这个国家的做法被联合国抨击,改了。取消了小偷市场。但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凡是偷东西,人赃俱获,二人以上指证,一律剁掉一个手指头,而且非常民主,三次征求意见,让你自己决定剁掉哪只手指。剁下来后用纸包好,走人。
规避风险,前面有“三个筛选”,后有“四个不去”。
那就是:允许个人持枪的,我们不去;正在发生战乱的我们不去;自然环境不适合生存的我们不去;还有一个就是疾病爆发的地方当然我们也不去。
正是因为坚持“四不去”的原则,直到今天,非洲保定村的人们从未遇过一次叛乱,一次战争。毕竟安全第一!
时已晌午,刘建军虽然谈兴遄飞却不得不和我们分手,还有太多的演讲在等他,还有太多的文本等他签署,摸着地球仪,他随口吟诵着当地的顺口溜:“不到非洲怕非洲,到了非洲爱非洲,离开非洲想非洲。”
最近的一次非洲之行,刘建军从非洲带回来一叠“保定村”的发展登记表。表上登录着“保定村”项目的所在位置、投资人、项目内容和进展程度。
忽然想到报酬问题。刘建军的“金手指”点化了那么多的中国农民和投资者,难道这么多年就是“白干”,没有得到一点物质的回报吗?
“没有。”年过花甲的刘建军指指办公室墙壁上的一张非洲地图:我不收取任何投资者的馈赠,但是除了非洲,除了非洲以国家、以全体人民的名义给予我的荣誉和物质馈赠,我将永远铭记和永远收藏。
那就是五年前轰动非洲的“加冕西非六部联合名誉大酋长”。
2002年的8月20日。科特迪瓦共和国拉科塔市礼炮轰鸣,鼓乐喧天,非洲六部为刘建军举行隆重的加冕仪式。
40辆高级轿车列队迎出20公里,40名身穿中国旗袍的非洲姑娘列队献上鲜花。上午11时11分,市政广场万众攒动,欢声如涛,为表彰刘建军对非洲人民作出的卓越贡献,由科特迪瓦共和国内务部长率领六位地方大酋长向刘建军授职加冕的仪式开始了,一位黑人长老用树枝向刘建军头上点撒香水后,六大酋长齐步上前,为他戴上大酋长桂冠,穿上大酋长云靴,披上金丝法袍,然后内务部长宣布:中国的刘建军先生被非洲六部共推为联合大酋长,兹以国家名义永久性赠与沃土1000公顷,荣威永驻,福祉绵绵!
礼毕,三军仪仗队为他撑起红罗华盖,广场上万众跳起了盛大的民族舞蹈,新华社、法新社、安莎社和非洲诸国的记者纷纷按下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除了二十年前一届的美国总统,这是中国民间人士在非洲所能达到的最高的高度。更远更高处,是非洲无垠的森林和永远的乞力马扎罗的雪。
(胡展奋)

近代史大师霍布斯鲍姆认为,无论殖民者的语言如何冠冕堂皇,殖民地总是在为殖民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补充。这种情况并未随着殖民时代而终结,阿尔及利亚和马里事件一方面折射出西方国家至今仍在前殖民地拥有巨大利益;另一方面,也凸显出这种利益所激发的碰撞与冲突,极端主义的崛起就是最好的写照。

都是资源惹的祸
本月11日,法国出兵马里,打击北方的极端恐怖势力。美英德三国立刻派出运输机,并且提供情报支持。

几天之后,誓言报复法国出兵马里的极端伊斯兰分子劫持了近800名人质,其中有100多名外国人。这些外国人质来自美英法日等国家,而且遭到绑匪劫持的天然气处理厂也由多家跨国公司合营,这包括著名的英国石油公司、挪威国家石油公司。

彭博《商业周刊》认为,多国人质和该天然气处理厂的所有权性质,表明了这块沙漠地带蕴含着广阔的经济和战略利益。

阿尔及利亚是欧洲主要的天然气供给国,美国多家大型石油公司在此拥有庞大资产,埃克森美孚和意大利Eni石油集团正在阿尔及利亚发展页岩气。

阿尔及利亚和马里的动乱牵动了整个欧洲的神经。马里虽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但其国土面积不小,且地理位置重要,这里是撒哈拉沙漠贸易之路的中转站。马里周边的国家多资源丰富,阿尔及利亚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气,尼日尔是世界上第4大铀矿供应国,毛里求斯、科特迪瓦、几内亚、布基纳法索这些国家都有未被开采的丰富矿物资源,包括金矿、锰矿和铜矿。

源自殖民主义的“后院思维”
一旦极端伊斯兰分子攻占马里,这些利益将受到严重威胁。社科院非洲问题专家贺文萍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法国也担心马里危机蔓延到周边国家,“马里危机不仅关乎马里,与法国的安全也紧密相关。在马里有6000多名法国人,在法国也有好几万马里人居住。如果极端伊斯兰势力快速扩张,可能对法国本土安全也会构成威胁。”

地理位置上决定了非洲就是“欧洲的后院”,欧洲对非洲事态都很敏感,特别是北非和西非。贺文萍说,马里乃至大部分西非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至于为何是法国出兵马里,一是为反恐,二是马里战局变化突然,马里总统写信恳求法国。如果不施以援手,巴马科可能很快就会沦陷。再加上西方大国心态上的“后院”划分,而马里就是法国的事,这也就是为什么出兵马里的是法国而不是美国。

德国外交政策协会研究者卡廷·索尔德说,“长期以来,法国在北非地带亦有大量能源利益,特别是石油和铀矿。”据悉,法国控制尼日尔铀矿的开采和销售长达一个世纪。

虽然经济利益牵动法国,但索尔德认为,更让法国紧张的是安全利益。北非与欧洲只隔一个地中海,过去两年,好几名法国人被马里极端分子绑架。“基地”分支恐怖分子威胁将在法国本土进行绑架和袭击,并且威胁到了在马里生活的法国侨民。“法国担心如果马里政变,马里会成为恐怖分子的大本营。”索尔德说。

如何“再套牢”殖民地?

如同法国一样,其他前殖民国家也紧密维系着与前殖民地的政治经济纽带。在政治上,非洲国家政治理念多来源于曾经的宗主国,很多非洲领导人都是西方名校毕业;在文化上推崇欧美,非洲国家官方语言多是英语或法语;军事上,西方国家在非洲多国有驻军;在经济上,原来的宗主国在非洲进行大量投资。

一位常年在西非尼日利亚工作的华人对新京报记者介绍称,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壳牌”公司等西方石油公司于1936年就开始在尼日利亚勘探石油,占据了尼日利亚石油开采的很大份额。目前,尼日利亚每日240万桶左右的石油产量大约一半出口到美国。

在老牌殖民国家不断巩固利益的同时,美国也在非洲扩张。在经济上,美国大石油公司在非洲主要产油国也要分一杯羹;美国去年出台了《撒哈拉以南非洲新战略》,还建立非洲司令部。今年,美国还拟向35个国家驻军打击恐怖主义,进一步扩大在非洲的影响。

■ 链接
西方国家在非洲投资
【英国】
通过贸易和国防协定以及英联邦对十多个前非洲殖民地保留巨大影响。虽然不再控制苏伊士运河,但仍与埃及联系紧密,获得关键性贸易利益。还与尼日利亚、南非、加纳和肯尼亚签订诸多贸易协定,很多英国大公司在非洲均有业务。过去几十年中,英国为非洲捐资20多亿美元。

【法国】
法国在非洲的前殖民地主要在西非和北非。法国通过经济、政治和军事协定,与前殖民地保持紧密联系。法国曾经协助前殖民地喀麦隆、加蓬、塞内加尔避免政变。法国和非洲之间的出口额每年达到350亿美元。法国能源业公司在塞内加尔、尼日尔、加蓬和刚果(布)获利巨大。

【德国】
卢旺达是德国前殖民地。在大屠杀之后,德国为其提供了数目可观的人道和发展援助。此外,德国与喀麦隆和纳米比亚也联系密切,参与了很多能源、安全、减贫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例如,德国著名建筑材料制造商在纳米比亚开设工厂。

【意大利】
1947年独立后,利比亚与前宗主国意大利依然保持外交贸易往来。卡扎菲时期,利比亚向意大利出口大量石油。意大利能源巨头是非洲最大天然气厂商,在卡扎菲时代享有长期特殊利益。卡扎菲倒台后,利比亚接受了大量来自意大利的军事、法律和人道主义援助。编辑于 2017-10-08
 

中国所提供的援助项目中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是相比于西方国家通过IMF或者World Bank这两大渠道对非洲国家进行的援助而言的。西方的援助一般是“conditionality-based aid”, 即如果非洲某一国家需要得到西方国家的援助,该国政府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比如一系列经济政策或者政府的改革,才能真正得到援助。中国因为一直秉持”non-interference policy”的观点,一般不会对非洲国家的内政进行干扰,从这一点考量,确实是不带政治条件的。

但是如果非洲国家想要得到中国的援助,他们也是有几条高压线是不能触碰的。第一就是必须支持一个中国政策,即不承认台湾的独立性。这点我们从赞比亚2006年总统大选可以看出来,总统候选人Sata在得到一些台湾商人的政治资金后承诺如果当选总统就会承认台湾为一个独立国家。中方的应对是积极的支持Mwanawasa竞选总统。 第二就是必须支持中国在西藏问题的做法。肯尼亚和南非是唯二两个非洲国家比较支持达赖的,而中国的做法是大力支持在野党或者援助他们基础建设从而降低他们对达赖的认同度。第三就是中国政府对人权的考量。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通过援助非洲国家从而得到他们在UN的支持。在2004年,中国在UNCHR(UN Commission on the Human Rights)的一个防止人权谴责的方案上得到了所有非洲国家的同意。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中国的援助不像是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

而且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不是中国直接把钱给非洲国家政府,然后非洲政府用这些钱来进行进出建设,医疗改革之类的。这是一个“Eximbank Cycle” 即中国进出口银行一般会把支援资金直接提供给中国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再在非洲国家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非洲国家的政府是不会得到直接资金援助的。对于剩下的资助,这又是一个“tied aid”的过程,即非洲国家需要使用中国的goods和services。这样不仅可以支持国有企业又可以把中国过剩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有效的从国内转到非洲地区。各位答主都提到了非洲的raw material丰富,中国可以从这些地方把这些资源转移到国内。但是在非洲地区,基础设施极为缺乏,公路和电力的缺失使中国缺乏开发这些资源的可能性。所以帮助非洲国家建设公路和水利发电站等基础建设可以使中国更好的从这些国家extract自然资源。

对非援助是一个政治考量,得到了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可以挑战美国的话语权,从而更好的构架一个multipolar world。

参考资料:

Brautigam, Deborah. The Dragon’s Gift: The Real Story of China in Africa 

Clegg, China’s Global Strategy 

D. Shinn and J. Eisenman, China and Africa: A Century of Engagement

 

天朝套路

非洲:我有石油和矿产。

欧美:我给你开采!

非洲:被你们剥削上百年了,我现在要自己建厂,自己加工原材料。

欧美:你没钱没路没水没电没头脑,建个毛?!

中国:非洲兄弟,我来帮你!

中国:你看啊,矿区上游正好有条河,咱把这一拦,就是个大型水电站

中国:有了电,就得把路也跟上:我们直接电气化铁路打通矿区和港口,让资源好挖又好卖!质量你放心,我们家的中铁和中铁建修高铁都是世界第一, 港口全球前十咱家占七个,中国交建和招商局专门干这个。大英国建航母都买的咱的龙门吊。

在铁路沿线和港口附近,我们再给建两个工业园区,专门往欧美出口零关税的消费品。这个我们经验十足,中信集团、华夏幸福、泰达都是老油条了。

非洲:太够哥们了!可是我没钱......

中国: 没事儿,我借给你!进出口银行有优贷(优惠贷款)、优买(优惠买方信贷),国开行有中非发展基金,工行、中行有商贷、随你挑。很简单,只要拿矿产、石油和国家主权担保一下就行。实在不行,你们的可可,芝麻,也能运到中国还款(注:中国吃的香油,很多是埃塞俄比亚出产)。利率吗,肯定比日本和美国高不了太多……

非洲:那,那我美元外汇储备不够咋办?

中国:这太好了啊!咱两个央行抓紧弄个货币互换,以后咱哥俩交易,用什么美元!

非洲:就这么办!

中国:对了,既然通了电,那过去用不上的电视机、微波炉啥的也得配一下吧。我们这海尔、格力都是全球第一;给你修水电的中国电建还能拉着 美的电器 给你把白色家电都送货上门。价格嘛,好商量,我们现在搞家电下乡,买一批送一批。

非洲:我们这儿电视台没什么节目,天天就是看新闻和广告,要电视没什么用吧

中国:正好!北京有个四达公司,专门把我们特别好看的电视剧翻译成豪萨语、斯瓦希里语等当地语言。以后你们看广告看烦了,就看我们非洲版的《三生三世》,《亮剑》,《射雕英雄传》。兄弟之间,好东西,要分享!

中国:还有啊,现在都4G了,上网嗖嗖地。你这2G网络得让华为中兴给升级一下,价格是欧美的1/3。绝对亲兄弟,剁手价。

非洲:这个我喜欢啊!

中国:你看,咱们现在把贫穷落后的家乡的这么好,保不齐有人会眼红,会羡慕嫉妒恨。所以咱得保卫胜利果实啊。

非洲:这个,咋保卫啊?

中国:不如团购点枭龙?再来批 99A?这可是好东西,物美价廉还抗造,陆军指挥学院包教包会包分配。(注: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的外国学员中,已经出了5位总统、1位副总统、1位总理、8位国防部长 )。这事儿你就交给出门右拐的保利和中航技就行。

非洲:成了!兄弟一生一起走!

欧美:我有句妈卖逼不知当不当讲?发布于 2017-05-29
 

▌来源:微信公众号“瞭望智库”

▌作者:陶短房 瞭望智库特约国际观察员、旅加学者

▌本文为瞭望智库特约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每年7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都会发布一份《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近年来的“白皮书”显示,中国对外援助的“大头”是对非援助。

 

对此一些人表示不解甚至不快,理由是“中国穷人还很多,不应该在非洲乱花钱”、“对非援助是花钱买虚面子”,这种说法流传久远,且几乎“遇火就着”,每逢能“沾边”的热点,就会有人把前面这几句“车轱辘话”拿出来翻炒一番。

 

来源:《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


对外援助目前遇到一些问题。国际社会对中国进行质疑,一说中国威胁论,一说中国在搞新的殖民主义。国内民众也不甚理解,说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应该专注自己的建设,不应该花钱买面子。
 

这些论调如何看?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头说起。

 

建国初期

1

政治上的互相支持

中国对非援助始于1956年,大规模展开则在上世纪60年代。

 

1964年1月,周恩来总理在访问非洲时提出中国对外援助8原则:


1中国政府一贯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对外提供援助,从来不把这种援助看作是单方面的赐予,而认为援助是相互的。

2

中国政府在对外提供援助的时候,严格尊重受援国的主权,绝不附带任何条件,绝不要求任何特权。

3

中国政府以无息或低息贷款的方式提供经济援助,在需要的时候延长还款期限,以尽量减少受援国的负担。

4

中国政府对外提供援助的目的,不是造成受援国对中国的依赖,而是帮助受援国逐步走上自力更生、经济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5

中国政府帮助受援国建设的项目,力求投资少、收效快,使受援国政府能够增加收入,积累资金。

6

中国政府提供自己所能生产的、质量最好的设备和物资,并且根据国际市场的价格议价。如果中国政府所提供的设备和物资不合乎商定的规格和质量,中国政府保证退换。

7

中国政府对外提供任何一种技术援助的时候,保证做到使受援国的人员充分掌握这种技术。

8

中国政府派到受援国帮助进行建设的专家,同受援国自己的专家享受同样的物质待遇,不容许有任何特权要求和享受。

在日常生活中,自私的人没有真正的朋友,帮助别人与自己的钱包是否殷实并无必然联系。这一道理在国际关系中同样适用。上述8项原则的提出,使刚刚挣脱殖民枷锁、百废待兴的非洲各国得以在不牺牲主权、尊严和国家利益前提下,获得急需的经济、军事支持。

 

“文革”期间中国对非洲的援助非但未停滞,反倒进入高潮,例如坦赞铁路等几个著名的大项目都是在70年代建成的。正是中国这种无私的帮助,使中非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坦赞铁路被誉为“非洲自由之路”的铁路,是联结起中非之间跨种族、跨世纪的真挚友谊,是中非人民友好史上的不朽丰碑

 

一个人身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工作重心,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也是这个道理。建国初期,西方国家对中国施行孤立的政策,不承认刚刚诞生的新中国,获得国际认可、打开新中国的外交局面,就是这一时期外交工作的重心之一。

 

而我国这一阶段的对非援助特点正是紧密配合政治和外交战略需要,绝大多数援建项目的实施主要从意识形态理想主义和无条件国际主义出发,以政治利益和政治效果为优先考虑,经济效果则忽略不计。

 

1963年12月,周恩来和陈毅访问阿联(现埃及)期间参观狮身人面像时留影。

 

许多国内外学者指出,中国在自己相当困难的前提下对非洲进行长期、大量的无偿援助,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地位和威望,争得了影响,打破了朝鲜战争后西方国家孤立中国的战略。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二十六届大会,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时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会心大笑的照片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如果没有非洲的“穷兄弟”的支持,中国要想重回联合国几乎是不可能想象的。用毛主席的那句名言就是: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国代表团笑逐颜开。左为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右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黄华

 

发展新时期

2

经济上的互利共赢

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之后,中国开始反思对非援助摊子大、花钱多、效益差的局面,原先“无私合作”的理念被“互利合作”的务实态度所取代。

 

中国当时提出“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新的援非四项原则,自此中国采取管理合作、代管经营、租赁经营等方式,巩固老项目,慎重对待新项目的上马;1995年下半年,中国对援外方式又作出重大改革,变原先的无偿援助为主,为优惠贷款和援外合资合作方式;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开始步入发展快车道,对非援助又进入新的高速增长时期。

 

新时期的中国对非援助,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互补”基础上的,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赠与”。

 

2012年1月28日非盟会议中心落成典礼在这里举行。由中国政府援建的非洲联盟(非盟)会议中心是中国援助非洲重点项目之一,工程耗资2亿美元,也是中国政府继坦赞铁路后对非洲最大的援建项目。

 

中国和非洲存在独特的互补关系:

 

一方面,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蓬勃发展的基础产业和制造业,需要大量能源、矿产和其它自然资源,庞大的制造业产品、产能和大量的资金,又需要稳定、开放的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非洲各国经济严重依赖资源出口,本身则资源丰富,而制造业的匮乏需要输入门类齐全、价格可以负担的工业品,落后的基础设施则需要借助外力兴建,方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后劲。

 

中国所有正是非洲所需,反之亦然。不仅如此,中国对非援助还可有效提升非洲资源开采、运输效率,改善非洲市场购买力,这些同样会反作用于中国自身。

 

2015年12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约翰内斯堡会见安哥拉总统多斯桑托斯

 

正是这种相互需要的“互补关系”,让中非双方在改革开放至今的20多年里共同获益。

 

1950年,中非贸易总额仅有1200万美元,2000年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自2000年到2009年,中非贸易总额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2013年达2103亿美元,是1950年的近2万倍,2000年的21倍多,自2009年起,中国已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按照IMF的计算,中非合作对非洲发展的贡献度,如今已高达20%。

 

不仅如此,和出口欧美成熟市场普遍存在的低利润率和“退税依赖”不同,对非出口的利润率,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准。

 

中非未来

3

高性价比的合作

可以说,倘没有非洲这个“外挂”,中国经济、尤其“世界工厂”的加工经济,很难在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中,熬过欧美工业化国家需求大幅下降的冲击,产能过剩、开工不足,将导致地方经济遭受重压,大量蓝领工人丧失工作,并带来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治安后果;倘没有非洲这个“外挂”,中国在能源、原材料来源上,就会受到更多的制约,从而大大提高经济运行的成本。

 

而非洲“外挂”的“启动泵”和“润滑剂”,正是雪中送炭般的对外援助,没有这些援助,基础设施匮乏、流动资金短缺的非洲各国经济,就很难一下子“转”起来。而即便撇开对非援助的政治回报和国际义务不谈,仅就经济回报而言,已不愧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援助中最高效、回报最多最直接的项目。

 

10月5日,非洲首条中国标准、中国建设、中国装备的亚吉铁路(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首都吉布提)正式通车。

 

应该承认,中国在对外援助方面也存在不足之处。但更应看到的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经验的积累在不断减少,中国对外援助的实效性、针对性不断增强,回报率也稳步上升,具体到对非援助,说是“中国迄今性价比最高的对外援助”,也丝毫不过分。

 

非洲是最晚迈向工业化的大洲,也是人口结构最年轻的大洲,而中国则正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双方在未来的合作、发展中如何继续维持这种互利互补的关系,如何继续确保对非援助的高效、高回报,需要彼此间更多的探索、努力和智慧,而如何让其它外援目标、项目也获得同样的价值和回报,则是值得有关方面认真思索的问题。

 

过去援助非洲有过去的逻辑,今天援助非洲也有今天的逻辑。中国援助非洲是从国家根本利益出发的,国家发展需要我们有更大的国际视野,要有胸怀,有智慧。世界在变,非洲也在变,中非关系的内涵与形式也在变,但是中非关系的重要性没有变。

END

附:中国对非援助60年一览(资料综合来源于中非合作论坛官网、外交部网站、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国网、国际在线等) 

▲1956年

1956年起,中国对非洲国家开始援助,至今已为非洲援建成套项目千余个。坦赞铁路是中国在非洲大陆的最大援助项目之一。该项目于1970年10月开工,历时近5年,1975年6月全线铺通,一年后正式移交坦赞两国政府。在铁路建设期间,中国先后派遣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5.6万人次,其中有65人牺牲在坦桑尼亚和赞比亚。这条由中国援建的铁路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中央省新卡,全长1860.5公里,是一条贯通东非与中南非的交通大干线。

 

▲1959年

1959年,中国向刚刚独立的几内亚政府无偿提供粮食援助,拉开了援非农业工作的历史序幕。50多年来中国为非洲国家培训了大量农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实施了一批农业技术试验示范项目、派遣了一批农业专家,为非洲国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

 

▲1963年

1963年,刚刚独立的阿尔及利亚政府通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向全世界发出紧急医疗援助呼吁。中国迅速组织一支由24名优秀医务人员组成的医疗队奔赴阿尔及利亚工作,拉开了中国医疗援外的序幕。截至2015年,中国已向非洲派遣医疗队员2.43万人,诊治了2.7亿多人次的非洲患者,51名中国医疗人员永远长眠在非洲大地。

 

▲1995年

1995年起,中国政府向非洲国家提供政府贴息优惠贷款,鼓励和推动中国企业与非洲企业对援外项目进行合资合作。从2013年到2015年的3年里,中国向非洲提供了300亿美元的贷款,支持非洲国家发展项目,还成立了50亿美元的中非发展基金,用于支持中国企业对非进行投资。

 

▲2000年

2000年,中国政府首次宣布减免非洲债务的措施,免除了31个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部分到期债务共109亿元人民币。《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白皮书显示,从2000年至2009年,中国已免除35个非洲国家的312笔债务,总计189.6亿元人民币。2015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宣布,中国将免除对有关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截至2015年底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其中就包括许多非洲国家。

 

▲2011年

2011年9月,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非洲之角饥荒问题”部长级捐助国大会时透露,中国政府在半个多月内两次宣布提供紧急粮食援助和粮援现汇,总额共计4.432亿元人民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对外提供的最大一笔粮食援助,是中非真诚友好、患难与共的又一生动例证。

 

▲2012年

2012年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中国宣布为非洲提供200亿美元的贷款额度,并同非洲建立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伙伴关系。

 

▲2014年

2014年3月,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中国政府率先紧急驰援,累计向疫区及周边共13个国家提供4轮总价值超过1.2亿美元的援助,派遣了1200多名医护人员,为塞拉利昂援建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为利比里亚援建治疗中心,为疫情国和周边国家培训医护及公共卫生人员1.2万人次。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领域最大一次援外行动。

 

▲2014年

2014年12月1日,由中国铁建承建的尼日利亚铁路现代化项目第一标段、首都阿布贾至卡杜纳的铁路项目宣告全线铺通。这是中国企业在非洲实施的第一个完全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的现代化铁路项目,阿卡铁路成为中国铁路标准落地非洲的第一个“标杆”。

 

▲2015年

2015年9月20日,由中国中铁公司承建、深圳地铁集团提供运营管理服务的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轻轨正式开通运营。这是埃塞俄比亚乃至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首条现代化城市轻轨。该项目采用中国标准和技术,主要由中方提供融资支持,是中国企业在非洲承建并提供运营管理服务的首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截至2015年9月

截至2015年9月,中国通过援助和融资在非洲已经建成和在建的铁路长达5675公里,公路达到4507公里。中国还为非洲建设了14座机场、18座桥梁、12个港口、64座电站、76个体育场馆、15座议会大厦、34座政府办公楼、9座国际会议中心、200多所学校。

 

▲2001年-2015年

2001年-2015年,中国已帮助非洲建设120余个教育设施,近40个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或改造医疗卫生设施70多个,邀请约8万名非洲各国人才来华研修,分享中国的发展经验。发布于 2016-12-22

 

补充:产业转移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一名低技能的埃塞俄比亚工厂工人的月均工资仅为同类中国工人的约25%。也就是说,在中国月均工资2000元,在埃塞俄比亚仅需500元。

林毅夫表示,随着低技能中国工人与亚洲其他地方以及非洲同类工人的工资差距扩大,未来几年可能有多达8,500万个工厂岗位离开中国。
 
知乎用户
只要控制黑人移民定居中国,其他的都好说,不要让广州变成第二个底特律。短期的利益不能影响大局,像法国就是深刻教训,四分之一的人口是移民,黑人,阿拉伯人到处闹事,巴黎成了暴力之都。
 
中国援建非洲原因有很多,但是肯定是对自己国家政治经济有利的
1,像非洲援建项目,首先,毋庸置疑,最明显的是政治利益,跟非洲结盟,利用非洲扩大中国在哦国际上的影响力,这是在毛时代就确定下来的战略(所以毛真的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战略家)
2,经济上,向非洲援建项目,1,可以显著提高当地人民的素质和经济发展潜力,作为国内许多劳动密集和能源消耗或者环境污染企业的转移地点,2,,援建过程会为国内的相似企业做了大量的宣传,非洲国家本身也是要做基建和教育的,这可是非常长期的建设,会为国内带来大量的订单,带动经济发展,3,非洲的消费潜力还没有完全开发,这里会是国内很多商品的潜在市场(国产车/国产手机等产品大部分的海外销售都在非洲),这就像19世纪的列强发展殖民地一样,寻找商品市场4,而且非洲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肯定会带动国内的经济发展
3,上面有人说过产业垂直分工,这个也是一点原因,国内的低端制造业和附加值较低的产业,以后的转移地是内陆/非洲/不发达亚洲国家,但是在这些地方的基础设施和教育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前,是有很大风险的
4,人口迁移,国内地少人多,竞争太过激烈,如果中下层人民能够在非洲定居一部分,(有一部BBC的纪录片叫中国人来了,讲的就是中国人到非洲工作,当小企业主的事情,当地的农贸市场还有一些超市,小企业都是中国人开的,可能是个个例吧,但是不能说这个不是一种趋势)无疑对文化辐射和政治稳定是很有好处的。人类生存讲究的就是空间和资源,国内生存空间匮乏必然对于拓展生存空间有很大的需求,但是现在又不能搞领土扩张,这样做无疑很好。以前听过一个笑话,说是如果老毛子放开人口迁徙,整个西伯利亚都将会是中国的,如果放开人口迁徙,日本和美国,欧洲将会被国人占领,很多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
所以,总的来讲,中国援建非洲绝对是值得的,你说在国内问题没解决时还这样搞,很多东西是有投入产出比的,投资国内偏远地区收效不会太大,但是如果整个战略成功,中国经济肯定会上一个大台阶,倒是国内的很多问题已不是问题
 
举一个栗子,莫桑比克的荒地(农地)一美元一公顷租一年,只有中国的公司才能拿得到,你说这种事会让老百姓知道吗?知道了还能不能好好做生意了啊?
这个问题在知乎以外地方的标准答案是:国内xxx的孩子饭也吃不起,为什么不支援他们,xxx滚蛋!
 
这里还要问一个,对于山区的帮助,能不能真正起到作用?
谁都知道要真正帮助一个地区,最根本的办法一定是促进这个地方的生产,让这个地区有足够的生产力,然后通过等价交换来获取它自己所需的资源,否则这个地方就始终需要依赖援助过活。
而物质性的援助是否真的能起到作用呢?
上边有位山区的朋友给我们从一个角度介绍的货币援助是不可行的,那么物质援助呢?
一个很好的栗子就是非洲。西方国家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向非洲援助过很多的粮食啊工业品啊之类的生活必需品,结果呢?
结果就是当地粮价、工业品价格下降了。
价格一下降,当地原有的农民、生产企业就亏本了,因为他们的管理技术水平落后,生产成本高,自己生产还不如买粮食便宜。
于是当地农民、工厂破产,不得不依赖于更多的援助,本国的产业根本得不到发展。
中国人讲救急不救穷,指望别人的施舍来过日子是没有希望的。如果一个地方的确有优势产业可以发展,只是缺少资金,国家的确可以帮助,当然也不一定非得是国家,穷人银行也是很好的方式。因为这样的“帮助”是有利可图的,并不一定非得国家出面。当然在信息闭塞的前提下,由国家来进行宣传也非常重要。
至于直接的财富转移支付,至少可以论证,并不是对于所有贫困地区,这种援助都是好方式。
 
那些说天朝是为了收买非洲的人也太不了解非洲黑人了,非洲黑人天生就极其崇拜白人甘于当欧洲的后花园,欧洲殖民者在非洲建设了几百年,在短时期内无论如何想让非洲倾向天朝无异于痴人说梦
 
曾经看过韩国kbs做的一个纪录片 超级中国 其中有好几集着重讲了中国在国外第三经济体的投资 建议你去看一下 深有感触 韩国人除了韩剧还是会拍点儿好东西的
 

很多知友都从政治、经济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宏观阐述,不过我们还是来从微观的操作层面上来看看对非援助给中国带来的好处吧。

首先,对非援助中现金的比例非常少,所以就不要说中国给到非洲的钱都被贪污挪用了,有是肯定有,但是量很小。主要的援助是通过以下模式进行:项目、物资、人力。

项目援助,就是直接造好一个东西交给非洲国家管理,比如修一个体育馆、建一个机场、修条路这种,中国政府的资金会直接给到中国的企业(国企为主,现在也有一些民企),中国的企业负责这个项目的设计施工,最后交付给非州国家使用。很自然,今后的维护保养也就由中国企业承担了。对中国企业来说,这样的项目没有收款风险,可以借助这个机会在项目所在国树立企业形象,今后再去这里承接一些商业项目就会容易很多。很多中国施工企业现在在非洲业务开展热火朝天,开始的时候都是从承接援外项目入手的;

物资援助,就是根据对方国家的需要,中国援助对方继续的物资,药品、汽车等等。当然了,这些钱也是到了中国企业手里,中国企业再把相应的产品送到非洲去,顺便打开自己产品的非洲市场;

人力援助,就是根据对方的情况,派出中国的专家为当地服务一段时间,中国医疗队也是属于这种类型。这种方式一方面会加固中国和非洲的双边关系,同时也为中国的技术和标准走出国门提供了很好的渠道。人力援助中还有一种方式是援外的培训,即为非洲培养需要的人才。多年来中国为非洲培养出了大量的人才,很多已经到了部长、总统的位子上,为中国的非洲战略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在援外培训方面中国的企业也同样参与其中,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发展方向设计援外培训班,再和大使馆一起去这些国家邀请相关的官员和专家来中国培训,培训的费用中国政府予以补贴。等到这些人培训完回国后,中国企业再去开拓当地市场也就便利很多了。
其实,很多所谓的援建项目,都是以诺干年的运营权为交换条件的,运营期足以收获成本。例如,我的上一家单位给斐济援建过一座水电站,工程竣工之后,对水电站有几十年的运营权,期间所收电费,按比例部分归我们公司所有!
 
最讨厌知乎的长篇大论,很多都是皮毛的摘抄!
中国对外援助,不是现金,而是贷款(低息或无息),附带的条件是从中国购买产品或服务。
中国的一些跨国企业,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并且最要命的是这些贷款是要抵押的,抵押物都是非洲国家的各种资源。
你觉得这是亏本买卖吗?不是,是帝国主义在19世纪末在中国的做法。
 
不请自来,涉及政治信息合法性,先匿。
利益相关:和驻泰一秘一起接待了李总理2014年访问尼日利亚的行程。
具体的大战略大方针楼上几位高票都提及了,就补充一条接地气的:中堂大人到访尼国当天就从国库拨了60亿人民币作为给总统的见面礼,注意,不是项目投资、不是借款、更不是货款,记账名目是“外交日常物资耗损”;那时候总统还是goodluck(是的总统就叫这名字),当场高兴地表示联合国投票一定支持天朝blablabla——我朝很多花出去的钱其实就只是个彩礼,真心没指望什么产业转移非洲崛起,能不在国际事务上站在美国一边就算帮了我朝大忙了。
再者回答一位朋友的私信问题:非洲绝大部分国家(除了埃塞、南非、阿尔及利亚和埃及这几个比较好的),包括尼日利亚在内,其实从上到下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社会风气,你给钱我就花、花完了再要、不给我就投票给美国,简单粗暴有效。

有些答主:
人蠢就该多读书,
了解到一点: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好处,任何好处的获得都要看对方想获取点什么?

TG很多事情上是很不堪,但不要觉得它会蠢到国内高压国外谄媚,还对着贫瘠的非洲谄媚,谢谢。
不要用你的蠢思维来推断别人的行为。
不谢。
 

我的看法。
1、这些援助中方表示是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真是如此吗?
相对而言吧,与接受世行或美国的援助相比,中国所要求的的那些诸如减少赤字、民主改革等方面的政治条件那估计是没有的。但如保护援助国其它投资财产(利比亚的损失在前)、援助项目需采购和采用中国的产品和服务等估计是有的。

2、中国援助的动机是什么?援助背后我们获得了什么?
一可扩大中国中低端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市场。 
二可作为换取能源投资的交易保证和筹码。
三可作为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一种更好的利用方式。

3、在我国大部分山区偏远地区还如此困难,却如此大力度的向外援助,值得吗?
现国内困难和矛盾重重,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利只是其中的一种困难。这么多年来,党一直利用外部投资带动经济发展来缓解国内困难及矛盾,那现对外援助与投资其实是一条相同的拉动经济来缓解内部矛盾和困难的方式。

4、经过这些的援助中非之间有取得哪些方面的合作,非洲又为我们做过些什么?
中国从非洲取得矿产、石油、木材等原始资源,消化中国中生产的巨量中低端产品。

亳无疑问,中国目前自主生产的大部分还是只是中低端产品,同时代工中高端产品。而自主产品又主要以打火机、拖鞋、电风扇这样的低端产品基数最大,江浙某些地方,往往一个镇、一个县都是几乎全做某一种产品的。所以,扩大这些产品的市场是非常有必要,也是正当时的。

而非洲正是这样的一个几乎完全消费中国便宜货的市场!如果你看到满眼货架,甚至一包卫生纸也是来自遥远的中国大陆,售价还翻倍的贵,你就会知道它是一个多么好的市场!

至于中高端代工,富士康赚进一块钱的同时,苹果同时赚进的可能是几十块上百块。

所以,别看中美贸易额很大,但能赚进的里子可能没有你想的那么多。中非现在贸易额稍少,但赚进的里子可能不比你预想的少。

穷生意、富生意,赚进银子的才是好生意。
 
据我理解的是,首先,中国捐赠的大部分建造资金,这些项目有中国商人承包,中国也正由廉价劳动力大国向科技发展大国,这样可以使用非洲廉价劳动力,钱还是被中国人赚了。其次,日本一直想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进入这里有两个条件(符合一个即可),一是五个常任理事国全票通过,中国肯定不会投嘛,那第二个是全部国家超过三分之二通过才可以,日本一直想游说非洲大票窝支持他,所以中国让非洲人民依赖我们,也能做正确选择!个人浅见,不对之处请见谅
 
前面有很多精彩的答复了,就不画蛇添足了
感觉这些有种始皇帝 车同轨,书同文 的样子
 

截图来自非洲调查机构afrobarometer发布的关于中国的调查报告

投资成功的好处,什么大局咯,什么世界格局咯,什么经济改革,产业转型咯。。。都不说了。。。

问题在于,投资成功与失败?有清单有公开的审计报告来告诉我们纳税人吗?毕竟,你们朝廷在拿我们老百姓的钱去投资啊。。。

如果这动辄几百亿上千亿美刀的投资失败,谁来负责?哪个级别的领导应该下台或者坐牢?发布于 2015-12-09

邓不疑

很多年以后,20xx年,好吧,21xx年!

非洲已经被中国建设的如同天堂,人人安居乐业,人口控制稳定,教育普及,大部分传染病被控制。

美国播放电视剧《根》的续集,《根2》,主要内容讲的是美国黑人的家乡自古以来就是非洲,美国黑人号称非洲是美国黑人固有的家乡。资本开始鼓励美国黑人回流非洲,并武装夺取政权,一如当年以色列夺取巴勒斯坦。

这次行动等级绝密,代号《根号2》。编辑于 2018-01-29

要不战狼2哪来的底气拍那剧情
 
这玩意儿是个传统吧,当初苏联专家援建中国。可以说49年以后得重工业大部分是建立在苏联人援建的基础上的。
 
冷大的答案始终是这么高质量,但是作为一个农村娃还是有些不同看法,关于农村致富问题,农民工之所以叫农民工,是因为他们本质上是农民(在家有土地,即便没功夫耕地,他们也是占有生产资料的,从阶级上看不是无产的工人,是小资产阶级),来城市打个临时工挣点钱而已(哪家工厂给钱多去哪家,适合从事简单的劳动密集型工作),很少有永远留在城里做一个产业工人的意愿(这对他们来说太难实现了,简单讲在城里买套房得奋斗多少年?),挣点钱回到农村消费(最初就起屋建房,更新家电,养娃上学,侍奉老人),在此基础上能够再攒些钱,那就回农村做个小老板(开个小店,瓜果蔬菜店,小五金,农家乐,从阶级上看依旧是小资产阶级,依旧占有生产资料土地),收入比之前较高或稍低,但是工作强度低,学历或者专业要求低。所以咱国家推行的是城镇化建设而不是城市化建设,建设镇的目的就是降低这些返乡民工创业的门槛,让农村就地城镇化,而不是让农民放弃生产资料进城做工人(从阶级上看是不再占有生产资料,从小资产阶级变成无产阶级,那是倒退,谁乐意?进城之后是变平民窟吗?)。再就是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对于无产工人来说,工厂不仅要支付工资,还要给工人交社保,而对于农民工而言,他们只要求企业支付工资,不要求社保,不是说用不着这个,而是农村有自己的社保体系,这笔钱有国家财政主导,不用企业直接掏钱,把社保的成本加上工资成本才是完全的劳动力成本,其余东南亚也罢,印度也罢,他们的工人就是无产的工人,除工资外企业必需承担社保,现在看来,他们的工资比我们低,但是算上社保未必,当然慢慢的,纯工资咱们的成本也会比他们高,产业转移是个不可抗拒的趋势。

我只想针对你第三条边远山区的。

我想问问你“你去过边远山区吗?你知道什么叫新农合吗?你知道五保户低保户一年给多少钱吗?你知道什么叫精准扶贫吗?你知道什么是危房改造吗?你了解过村村通吗”

不要给国外捐几个校车,签几个项目你们就呜呜扎扎。我家在农村包饺子还知道给邻居送一盘子呢。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想治国要先把自己做好了,你和别人打交道本身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小模型。发布于 2017-05-27
 
非洲:我们的基础设施狠薄弱
中国:啊,没关系啊,我们可以帮你建高铁,建桥,建各种基础设施blabla........
非洲:可我们没钱啊
中国:啊,没关系啊,我们贷款给你。
(还款期限已到)
非洲:我们没钱还
中国:啊,没关系啊,那有油,那有矿…………
非洲:我艹……
 

我想玩过维多利亚这个游戏的朋友都看得懂中国这个行为

自改革开放以来,欧美国家以及日本,从中国身上赚了多少钱?

同样的道理,你们怎么就想不明白呢?

 
钱可以随便花,别把人带回来
 
一些目光短浅有自私自利的人会说这是在送钱,那么问题来了,把他们送到闭关锁国的时代或国家他们会愿意吗?
 
你们都打算不说超额外汇负担需要有价值花掉(目前我国外汇收支负百分之五点几的收益)这一块吗?
 
中国始终都在关注国际交往,我们追求和平共处,要和谐,国内也要和谐
 
可以用边际收益来理解,投资希望小学的边际收益没有援助非洲边际收益高所以就投资非洲了。
外交决策都是目的驱动的,能不能达成目标就是另外一个事情了。
 
建议去看一个BBC的纪录片——《中国人来了》。里面直观地展现了中国在非洲以及南美地区的作为、利益,以及影响力。发布于 2014-05-12
 
看得我心情澎湃啊!一手好棋,好的开盘固然很重要,接下来的走好每一步同样重要,如前辈所讲,我坚信在非洲早早就下的这一手好棋,最终将会为我们国家的老百姓带来更切实的利益,为国家的领导人感到自豪与骄傲,同时 谢谢楼主的智慧、精彩的分析、分享!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使最快的,随着经济的增长,非洲国家陆续成为发展中国家,人口会呈现爆炸式增长,各种基础设施、市场需求也很大。中国先占好坑,省得到时候再跟人抢。
中国是真心把非洲人当朋友相待的。
地球就这么大,除去西方白皮、穆斯林、印度阿三,差不多就剩下非洲了。
西方人是喂不饱的,穆斯林是高高在上的,阿三是敏感自卑的。
中国人能指望西方人、穆斯林、阿三把你当朋友吗?
非洲人除了皮肤黑,还算淳朴。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内心远比外表重要。
非洲,上帝留给世人最后一方净土。
这方净土还能保留几年?
中国人赶紧吧,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编辑于 2017-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