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走了《教育》可赚钱了
文章来源: yongbing19932024-06-05 15:26:13

《文革》走了《教育》可赚钱了

 

 

 

走资派特色政府现行的教育制度。是贫富分化的推手,又是阶级特权的延续,更是社会上功利主义的体现

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完全由教学人员来决定。——列宁

文革中《红旗》杂志上一篇名为《请看苏修的新玩意》的文章:

“近年来,在苏修社会里,出现了一种新的行业。……

先看“私人授课”业。此业现在盛行苏联全国,据说是专门为中学生进入大学而设立的。私人授课每小时可得五至十卢布,相当于普通工人一天半以上的工资。在莫斯科街头,“圆柱上”、“墙壁上”、“大门道里”,到处是这种花花绿绿的广告,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再看当下走资派特色政府现行的教育制度,比那时要严重的多:当时的「私人授课业」,只是“专门为中学生进入大学而设立的”,而当下却更甚,是为了一切学生——或者说,“应试”——而设立的。

当时每小时价格相当于普通工人一天半的工资,而当下呢?

没有具体地考察过,但也有一些资料可以一用(这些资料都来自于身边的人):当下于“补课“上所用的钱,甚至有超过一万元每月的。而一个中下层劳动者每月仅可得一千五到两千元。

教师职业(此处专指教职工的工资)不过三四千元,这已经不是1.5倍关系了。

当然也有价格不那么高的(或许要感谢什么“供需关系”、“看不见的手”)每月每科也有八九百元(根据教师和学生们的评价这还算低的),且少有仅仅补习一两门课程的,如此算下来,当下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了,可以说:“教育改革、‘双减’政策不是已经在整治这些问题了么?”

这话倒是没错,但它仅仅是对穷人生效了吗?

收费低的教育机构不见了,而富人们可以聘请家教。

在职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不允许校外补课了。没关系,富人们可以聘请专门这样不到学校里任职的人。而穷人们却只能依靠自己的孩子“再努努力”了。并且,别忘了:

《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

《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

《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风险。》

《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再看看所谓“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与“就近入学”和师资力量不均衡之间的矛盾。当然了,这主要来自于义务教育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然而它真的被落实了吗?

由于“就近入学”,师资力量强大的学校附近往往会形成“学区房”经济。而谁才能买得起这些「学区房」呢?自然是富人们。

普罗大众想要把自己的子女送进这些学校可就要大费周章了。

并且,讽刺的是,随着对“贪污腐败”的严查严打,这种差异也愈加明显:根据资料(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托关系”进入我所在的这所学校,需约3-5万元;而「严查严打」后,这种途径就消失了,之前三五万能买到的学习机会,现在买不到了,只能花费几十万去购买「学区房」。“几万对几十万,优势在我!”

以及,当下的家长们、孩子们是抱着怎样的观念面对庞大的空中楼阁般的教育体系的呢?

再引一大段《请看苏修的新玩意》(并且也让联盟成员认识到我们应持怎样的态度):“若问这种行业为什么如此兴隆,那就要看看苏修的教育制度了。苏修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早已成为进入特权阶级的阶梯。……

可不能小看这种新行业。特权阶级要把自己的爵位和俸禄传给他们的子女,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通过教育一途。……

……你听,苏修《国民教育立法原则》说得多么堂皇:苏联全体公民不分财产和社会地位,“在受教育方面一律平等”。

但事实呢?在苏修叛徒集团的统治下,劳动人民既没有那么多的钱去雇请“私人教师”,又没有那么高的地位来得到同僚们的“照顾”。他们的子女,无论在分数面前,还是在其他什么面前,怎么能同那些公子小姐们“一律平等”呢?……“

列宁曾说过:“只要阶级还没有消灭,任何关于一般自由和平等的谈论都是欺骗自己,或者是欺骗工人,欺骗全体劳动者和受资本剥削的人,无论如何,也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列宁的话,这样无情地揭露了一切关于一般自由、平等言论的虚伪性。……“

“学校商业化,知识商品化,这完全是苏修全面复辟资本主义给教育带来的必然结果。苏修统治者通过校内教育和校外宣传,公然要青年人树立“合理的利己主义”世界观,并且毫不隐讳地对他们说,“学习、掌握知识”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这是一个将能产生高额利钱的贮钱匣”。……“

“……这种腐朽透顶的“教育”,是一个黑色染缸,别说特权阶级的子女,就是少数劳动人民的子女进校后,也必然要受到腐蚀和毒害。它只能培养那种以赚钱赢利为人生哲学的新资产阶级分子,即培养特权阶级的接班人。“

而走资派特色政府现行的教育制度当下,一张大学文凭也只能捞到一个好一点的工作了,也无怪乎广大人民群众对此见怪不怪了。那我们对此应该怎么办呢?怎么应对这些上层建筑呢?

很显然,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那就意味着推翻苏修现存的社会制度,这是苏修统治者连想都不敢想的。然而,统治者不敢想的,苏联人民却要想,并且终究有一天还要行动起来,再一次扫除这些秽物。
《红旗》杂志指的很明白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几何公理要是触犯了人们的利益,那也是要招来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