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子孙后代不喜欢再来一次?
文章来源: yongbing19932024-06-19 10:46:43

谁的子孙后代不喜欢再来一次?

 

 


各级政权更替,那个没有运动?非正常死亡,哪来统计依据?

 1. 「土地改革」运动(1947至1952) 。孙中山:“我们解决农民的痛苦,归结是要《耕者有其田》。“谁支持?谁反对?蒋到台湾还搞。在大陆不搞因自己是地主。

2.「镇压反革命」运动(1950.10至1951.10)。新中国成立初期,蒋介石国民党留下几百万特务搞破坏暗杀投毒。要不要反?

 3.「抗美援朝」运动(1950.10至1953.07)。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结束。

4.「第一次整风」运动(1950.05至1951)。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和任务,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要求各级党组织结合总结工作,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克服党内领导干部中居功自傲情绪、命令主义作风,以及极少数人贪污腐化、政治上堕落颓废、违法乱纪等错误,密切党和人民联系。运动于同年冬结束。

5.「连队民主」运动(1950.09至1951)在有领导有秩序的条件下,全军开展一次连队的民主运动,提高连队官兵觉悟程度,改善连队官兵关系,达到连队爱兵尊干加强战斗力之目的。

 6.「忠诚老实政治自觉」运动(1951.05至1952)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学校中进行思想改造和组织清理工作的指示》,要求在所有大、中、小学校教职员和高中以上学生中普遍进行思想改造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在大中小学教职员专科以上学生中,组织忠诚老实交清历史的运动,清理其中的反革命分子。按照“运动”的规定,每人都必须将自己的隐私全部讲出来,包括政治问题,也包括感情问题和家庭生活。

7.「清理中层」运动(1951.08至1952.10)1951年《中央关于清理“中层”“内层”问题的指示》。指示要求,在1951年夏秋两季,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机关工作人员普遍地、初步地加以清理。清理范围包括各民主党派和政府、军队、民众团体及财经文教等机关的一切工作人员和干部学校的学生。

 8.「批判《武训传》」运动(1951.05至1952)

 9.「三自革新学习与教会民主改革」运动(1951.04至1954)“从其内部展开民族民主觉醒运动”,使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真正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和国内反动势力割断联系,成为“自治、自给、自传”的宗教团体。

10.「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1951.09至1956)

11.「民主改革」运动(1951.09至1953)以上海为例:在1952年上海私营工厂的民主改革运动中,新政权如何通过诉苦、交待、典型示范等动员技术,对旧工人进行思想和组织上的改造,从而为自上而下地重塑一支新的"工人阶级"队伍奠定基础。对旧工人的改造,不仅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也构成了新国家对城市基层社会进行整合的一个方面。

12.「文化教育战线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1951.09至1952.10)建立初期大约有200多万知识分子。广大知识分子爱国热情很高,大多数学有所成的知识分子留在大陆迎接解放,参加祖国建设。为帮助他们摆脱剥削阶级世界观的束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共产党在知识分子中广泛组织了马列主义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理论的学习,采取各种方式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教育。

13.「爱国增产节约」运动(1951.10至1952)

14.「三反运动」(1951.12至1952.10)1951年12月1日,毛泽东发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紧接着又在8日发出《关于反贪污斗争必须大张旗鼓地去进行的指示》,“三反”运动在全国展开。

 

15.「文学艺术界整风学习」运动(1951.12至1952)

16.「五反」运动(1952.01至1952.10)五反运动是指建国初期在资本主义工商业者中开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

17.「反对违法乱纪」运动(1953.01至1954)1952年全国性的“三反”运动刚一结束,中共中央在1953年紧接着发动了以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命令主义、反对违法乱纪为主要内容的“新三反”运动。

18.「改造私人企业公私合营」运动(1954.09至1955)改造私营企业公私合营运动,进一步消灭私营企业和企业主。

19.「胡适思想批判」运动(1954.10至1955)

20.「肃清胡风反革命集团」运动(1955.01至1956)

 21.「增产节约」运动(1957.02至1957)为了和缓物资供应和财政支出的紧张局面,使经济战线在1956年巨大的进军以后,转向稳步前进,并且作必要的休整,必须在1957年对建设的规模和速度作适当的调整,必须用更大的努力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群众性的增产节约运动。

22.「肃清反革命分子」运动(1955.07至1957)“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进展,阶级斗争必然日益尖锐化和复杂化”的反映。根据这个判断,中央发出指示,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一场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的运动。这次肃反运动,从1955年下半年起分批进行,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到1957年底基本结束。

23.「整风」运动(1957.04至1957.06)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在《人民日报》发布《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文章,进行“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和反主观主义”整风运动。1958年8月底,整风运动结束。

 24.「反右」运动(1957.06至1958.05) 1957年4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进行一次整风运动。6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人民日报》也发表了《这是为什么?》的社论。要求各省市级机关、高等学校和各级党报都要积极准备反击右派分子的进攻。认为“这是一场大战(战场既在党内,又在党外),不打胜这一仗,社会主义是建不成的,并且有出‘匈牙利事件’的某些危险”。

25.「农村社会主义教育」活动(1957.08至1958)1957年,农村出现了部分群众反对合作化,对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不满,甚至出现闹退社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在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的推动下,毛泽东和党中央提出并且在农村开展了一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次教育运动是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在农村进行的又一次政治运动,它对随后批判"反冒进"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为之后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做了政治上的动员和实践上的预演。

26.「批判马寅初人口论」运动(1958.04至1960)马寅初提出的“平衡论的新人口论”,尖锐地指出了“大跃进”运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由此引发了马寅初与毛泽东关于人口问题的学术论争。

 27.「大跃进」运动(1958.05至1960)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是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不断地错误批判1956年反冒进的基础上发动起来的,是“左”倾冒进的产物。

28.「放卫星」运动(1958)放卫星,指的是从1958年开始的、在大跃进中的一场急于求成的社会主义建设悲情运动。在“大跃进”中各地浮夸风盛行,虚报夸大宣传粮食产量,这些上报虚假“小麦卫星”、“水稻卫星”、“包谷卫星”、“烤烟卫星”等在各行各业中发生的类似行为被统一称为“放卫星”。

29.「除四害」运动(1958)“除四害”运动是大跃进时期的第一场运动,在运动最开始四害的定义为:老鼠、麻雀、苍蝇以及蚊子,此后遭到动物学家一致反对后,1960年四害被重新定义为:老鼠、蟑螂、苍蝇以及蚊子。

30.「拔白旗」运动(1958)在1958年的大跃进过程中,曾把一些坚持实事求是、反对浮夸的人,以及一些所谓具有资产阶级学术观点的人都作为"资产阶级白旗"加以批判、斗争甚至处分,当时把这种作法叫做"拔白旗、插红旗"。

31.「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07至1958.10)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五十年代后期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一项重大决策。

 32.「全民大炼钢铁」运动(1958.08至1960)1957年11月,毛曾提出要在15年左右时间在钢铁等主要工业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的口号。在“ 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下,钢铁生产指标越提越高。北戴河会议正式决定并公开宣布1958年钢产量为1070万吨 ,比1957年翻一番,号召全党全民为此奋斗,开展空前规模的大炼钢铁运动。

33.「反对右倾思想」运动(1959.07至1960)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八届八中全会,会议通过了《关于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定》和《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的决议。

34.「反瞒产私分」运动(1960)瞒产私分,是指农民及所在的生产组织,在国家收购粮食过程中,故意隐瞒真实产量,以获得更多粮食或其他农产品自由支配。

35.「整风整社」运动(又称农村三反」运动)(1960.05至1961)“反右倾”斗争的开展,使“左”的思想重新抬头,“五风” 又盛行起来。这引起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注意。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1960年10月,党中央作出决定:在农村开展整风整社工作,以肃清“五风”。

36.军队「两忆三查」运动(1960.10至1961) 两忆就是所谓的忆阶级苦、忆民族苦,三查是查立场、查斗志、查工作。

 37.「四清」运动(在农村叫「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3.02至1966)在全国城乡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运动的内容,一开始在农村中是“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物”,后期在城乡中表现为“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

38.「学习雷锋」运动(1963.03.05始)

39.「忆苦思甜」(写三史运动)(1963至1964)为了使知识青年能够扎根农村,顺利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针对知识青年的忆苦思甜运动,召集大会,由贫下中农现身说法,痛诉旧社会的苦,描述新社会的甜,使知青“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促进他们的思想认识。

40.「工业学大庆」运动(1964.01.25始)“工业学大庆”是1964年党中央对全国工业战线提出的号召。中央号召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主要是要求学习大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推动全国工矿企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向前发展。

41.「农业学大寨」运动(1964.02至1976)农业学大寨是继学雷锋运动和工业学大庆之后,中共宣传部门树立的又一典型,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雷锋是只知奉献,不求回报,一心一意忠于毛主席的形象代言;而在后来的宣传语境中,大寨的事迹同样也能切合各种需要。

42.「文化大革命」运动(1966.05.16至1976)以下都是《文革》中的事。走资派反对,老百姓支持。

43.「红卫兵」运动(1966)

44.夺权风暴(1967)

45.「三支两军(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运动(1967)

46.「三忠于、四无限」运动(1968)

47.「上山下乡」运动(1968.12至1978.10)

48.「学『红宝书』」运动(1969)

49.「全民挖防空洞」运动(1969.08至1970)

50.「一打三反」运动(1970.01至1971)

51.「清查『五一六』」运动(1970.03至1971)

52.「批陈整风」运动(1970.11至1971)

53.「批林整风」运动(1971.12至1972)

54.「批林批孔」运动(1974.01至1975)

55.「开展对《水浒》评论」运动(1975.08至1976)

56.「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1975.11至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