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旧学校教育有三大坏处
文章来源: yongbing19932024-05-12 08:23:25

毛泽东:旧学校教育有三大坏处

 

 

青年学生这段时期,毛泽东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实践。

毛泽东曾担任学校学友会总务兼教育研究部长,并主持创办《农民夜学》(1917年)。创办《农民夜学》的目的,

一是“造成新国民及有开拓者能力之材”。

二是提供“实习之场”,更重要的是克服学校与社会“相隔相疑”的弊端,实现“疏通隔阂,社会与学校团结一气”。

在湖南一师毕业前夕(1917年9月),毛泽东曾在一师附小教育实习,现在还可查到当时毛泽东的一篇国文教学教案,其中将这节课分为环环相扣的5个环节,

一是读(字),

二是讲文法,

三是做选例,

四是补助教授未及之知识,

五是练习。

教案通篇体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适应个别差异,扩充内容,与社会相联系,将知识教育、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融为一体的教学思想。

毕业后(1920年),毛泽东在湖南一师附小当主事(相当于校长),毛泽东发动学生组织自治会,提出学生自治会的代表参加教务会议,对教师、教学管理、生活管理提意见。提出发扬学生自治精神,发展学生个性,不开除一个学生等建议,均被采纳,对湖南一师营造民主自由的校风起了很大的作用。

毛泽东成为共产党员后,毛泽东仍然倾力于《教育》。

毛泽东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任教务主任(1921年8月)。

在其《入学须知》中明确宣布“我们的目的在改造现社会。”

学员应“养成健全的人格,煎涤不良习惯,为革新社会的准备”。

招生只凭学力,不限资格。

学习方法以自由研究,共同讨论为主,强调脑力与体力之平均发展。

《自修大学》还附设一个藏书丰富的图书室,收集当时国内可能收集到的进步书刊报纸,供学生自学用。

《自修大学》附设补习学校,公开招生,招收进步知识青年和工农青年。

《自修大学》的学生来自13个县,最多时达200多人。

这所大学社会反响很大,连著名教育家、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也予以积极支持,赞扬《自修大学》的“主义实在是颠扑不破的”,并任该校名誉校董。

1923年11月,该《自修大学》被军阀赵恒惕封禁,毛泽东又办了一所正规中学——《湘江中学》,原来在《自修大学》的二百多学生,大部分转到了这所学校。

这样的履历难道还不能说明毛泽东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教育家吗?

更重要的是,毛泽东以他犀利而深刻的洞察力剖析了《旧中国教育制度》的种种弊端,提出了极富创新价值和远见卓识的改进方向。这使他远远高于一般的职业教育家。

毛泽东在《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中总结旧学校教育有三大坏处:

“学校的第一坏处,是师生间没有感情。先生抱一个金钱主义,学生抱一个文凭主义,`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什么施教受教,一种商业行为罢了!

学校的第二坏处,是用一种划一的机械的教授法和管理法去栽贼人性。人的资性各不相同,高才低能,悟解迥别,学校则全不管这些,只晓得用一种同样的东西去灌给你吃。人类为尊重`人格',不应该说谁`管理'谁,学校乃袭专制皇帝的余威,蔑视学生的人格,公然将学生`管理'起来。只有划一的教授,而学生无完全的人性。只有机械的管理,而学生无完全的人格。这是学校最大的缺点,有心教育的人所万不能忽视的。

学校的第三坏处,是钟点过多,课程过繁,终日埋头于上课,几不知上课之外还有天地,学生往往神昏意怠,全不能用他们的心思为自动自发的研究。”“坏的总根在使学生的之于被动,消磨个性,灭掉性灵,庸儒的堕落浮尘,高材的相与裹足。”

今天四十多年来走资派特色政府的无数学生们,经历过学校教育的人们,当你们读到这些评论的时候做何感想?难道没有一种历史的穿透力震撼了你的心灵?难道没有感觉到,尽管时代已经不同,可旧教育的流毒依然像幽灵一样在你们身边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