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兵》第一次成了舞台主角
文章来源: yongbing19932024-05-30 13:49:39

《工农兵》第一次成了舞台主角

 

 


《讲话》和《革命样板戏》彻底改变了文艺作品中的工农兵形象。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在当时延安的文艺理论上达到了历史巅峰,那么文革中的《革命样板戏》则是在文艺作品上达到了历史巅峰。这两个巅峰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遥相辉映,将会永远闪耀在人类精神领域的天空之中。

在《讲话》和《革命样板戏》出现之前,《工农兵》在历史上所有进步作品和舞台上都只是受苦受难的形象,即便是在最进步的历史名著等经典文艺作品中,《工农兵》也仅仅是受苦受难的怜悯对象,自从有了《革命样板戏》,《工农兵》便由受苦受难的形象变成了真善美的形象,由令人怜悯的形象变成了令人崇拜的形象。这就是《讲话》和《革命样板戏》对人类文艺领域最伟大的影响和最根本的改变。

“样板戏”的全称是“革命样板戏”。"八个样板戏"或"八大样板戏",是文革时期以及文革后普遍流行于人们口头的一种说法。但大家对"八个样板戏"的名单却有两三种说法,以至于到现在也争论不休。其中比较普遍的说法是,中国的八大样板戏包括《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白毛女》、《龙江颂》。有的再加上《杜鹃山》和《平原作战》,冠称十大样板戏 。

“样板戏”的正式名称为“革命样板戏”,1966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贯彻执行毛主席文艺路线的光辉样板》一文,首次将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 并称为“江青同志”亲自培育的八个“革命艺术样板”或“革命现代样板作品”。

1967年5月31日《人民日报》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一文,正式提出了“样板戏”一词。

1968年5月,纪念邮票《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发行,新华社配发了一篇报道,副标题是“邮电部为八个革命样板戏的诞生发行一套纪念邮票”,“八个样板戏”的说法已经很明确了。

而比较活跃的革命现代京剧《龙江颂》未进入“八个样板戏”行列,后来的革命现代京剧《杜鹃山》和《平原作战》等也都不属于“八个样板戏”之列。

1967年6月17日人民日报的文章《八个革命样板戏在京会演》中,明确说:“为纪念毛主席光辉著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五周年而在首都演出的八个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受到了工农兵群众的极为热烈的欢迎。这次演出活动,已在十五日胜利结束。

这次盛大的演出,历时三十七天,演出二百一十八场,接待了将近三十三万名观众。这是一次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展示戏剧革命成果的大会演,是一次欢庆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取得巨大胜利的大会演,是首都文艺舞台上前所未有的盛事。广大工农兵观众齐声赞誉这八个革命样板戏是闪耀着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灿烂光辉的艺术明珠。”

“样板戏”的故事涉及到中共党史的不同阶段:二十年代的农民革命、三十年代的红军、抗日、四十年代内战、五十年代的朝鲜战争、以及六七十年代的建设时期。它们确如毛泽东所要求的,反映了工农兵的“革命生活”,塑造了一批工农兵英雄形象–-铁路工人、人民公社大队支书、农民武装领袖、新四军指导员、解放军剿匪先锋等等。这些基层党员不但自己绝对忠诚于“党的事业”,而且都扮演着教育别人的革命带路者的角色。《红色娘子军》里的吴清华、和《杜鹃山》里的雷刚本来都因为“受压迫”而满怀复仇之心,他们在党代表洪常青、柯湘的谆谆教导下,将自己的仇恨融入整个“无产阶级”的仇恨,从而放弃“狭隘的”个人目的,转而投入到“为人类谋解放”的崇高事业中。在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海港》和《龙江颂》里,英雄则提醒群众要时刻不忘阶级斗争,并领导大家抓出了阶级敌人。

八大“样板戏”站稳脚跟后,江青开始培育新的剧目,到“文革”结束前,又有十个作品被命名为“样板”,其中包括京剧《杜鹃山》、《龙江颂》、《平原作战》,钢琴伴唱《红灯记》,以及钢琴协奏曲《黄河》。这些作品的主题内容跟前八个大同小异,所得到的待遇也跟前八个类似。

这十八个作品中,只有其中的一些京剧和芭蕾舞作品在今天仍然会在舞台上出现,大家今天对“样板戏”的讨论最多的也是针对这两种样式。

需要指出的是,“样板戏”中虽然有几部在“文革”前已经形成雏形,但是它们在成为候选后,无不经过江青和其团队按“样板”的要求进行的精心修改;而且“样板戏”作为政治工具的功能在“文革”中得到最大发挥,并实际成为“文革”重要的一部分。

“样板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也在纪念首演五十周年。中央芭蕾舞团一直以创编这出“中国第一原创芭蕾”而骄傲。《红色娘子军》最近每年都会有演出,还在2009年和2013年两次在巴黎登上舞台,获得不少掌声。2014年,该团纪念首演五十周年的第一个大动作,就是让它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

文革中,江青约见中宣部、文化部的正副部长,表达对文艺界政治方向的不满。但她的这第一次出击并没什么反响。于是她将目光转向上海,并在那里找到知音。当时在上海主政的柯庆施擅于揣摩上意,1963年初,他积极配合江青,组织在报纸上批判文艺中的“糟粕”。同时,江青看中了上海当地创演的沪剧《红灯记》和《芦荡火种》(《沙家浜》的前身),将它们分别推荐给中国京剧院(即后来的国家京剧院)和北京京剧院,并强势参与了将此剧改为京剧的过程。

毛泽东在不同场合批评当时的文艺作品不接近工农兵,不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毛泽东说,中国的舞台已被“死人”(指古人)和“洋人”控制。

1963年12月,毛泽东在给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彭真的批示中写到:“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岂非咄咄怪事。”

文革中,毛泽东说,如果文艺部门不能改变舞台上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牛鬼蛇神”的局面,就要“把它们统统赶下去,不下去,不给它们发工资。”江青领导加工了京剧《海港》,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组曲《沙家浜》等。反映了工农兵的“革命生活”,塑造了一批工农兵英雄形象–-铁路工人、人民公社大队支书、农民武装领袖、新四军指导员、解放军剿匪先锋等等。“样板戏”讲的都是1949年以前的故事。而故事发生在1949年后的“样板戏”,比如“讲南方农民边抗旱、边斗争阶级敌人的《龙江颂》,和讲海港工人边认真对待支援非洲的粮食、边斗争阶级敌人的《海港》,和讲“抗美援朝”的《奇袭白虎团》。

《红色娘子军》有世界影响力。连旅游指南《孤独星球》关于北京的部分,都曾有对“挥舞大刀的芭蕾”《红色娘子军》的推荐。他们对中国“革命芭蕾”的兴趣有一个先天的特殊原因:芭蕾源于西方,中国化、“革命化”的芭蕾让他们好奇。西方观众看京剧需要面对语言障碍、以及他们从没领教过的唱法、音乐和表演手段带来的不适应。而芭蕾没有这些问题:舞蹈不需借助语言,而且“样板戏”芭蕾的配乐也是交响乐。

最早为西方世界所关注的“样板戏”就是《红色娘子军》。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这是整个二十世纪一个重要的外交事件。当时,这件事的所有细节都为世界所关注。而访问期间,江青和周恩来就陪同尼克松夫妇观看了《红色娘子军》。尼克松结束了他的访问,十二天后,美国NBC电视台就播放了《红色娘子军》全剧。《纽约时报》以“尼克松在北京看到的芭蕾”及类似的标题刊出两篇评述。剧评人表扬了芭蕾女演员们的技术。像其它“样板戏”一样,这出戏的作曲的署名也是“集体创作”。

1978年,中国派出150人的艺术代表团访问美国,展示中国的舞台艺术。《红色娘子军》则因此得以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上演。因曾访问江青而在中国为人所知的记者维特克在《纽约时报》上撰文,介绍这次巡回演出。谈到《红色娘子军》,她的介绍跟几年前此报上的观点类似。尼克松访华15年后,美国上演了基于此历史事件的歌剧《尼克松在北京》,《红色娘子军》以戏中戏的方式出现,使得这出戏获得了新的传播机会。

在法国,对《红色娘子军》的兴趣不是来自于外交事件。像今天很多中国人看“样板戏”是出于怀旧一样,很多法国观众去看《红色娘子军》,也是出于对自己青春时代的怀恋。1968年,法国发生了席卷全国的、以反对社会不公为主要口号的学潮和工人罢工,而这次左翼风潮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受到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那时,鼓励学生起来造反的毛泽东,是很多法国青年人的偶像。

“由毛夫人缔造的、体现‘文革’精神、而且今天在中国可以登台——以上这些因素构成了它对法国观众的吸引力。”资深法国媒体人韩石在接受邮件采访时说。韩石2000-2005年间任法国《解放报》驻北京记者,此后,他回到法国,于2007年创办了新闻网站Rue89。他自己报道了《红色娘子军》2009年和2013年在巴黎的演出。

据韩石说,2013年这次演出的法国组织方,在为这次演出举行的宴会上摆了很多毛主席语录,在大厅里摆了一个巨大的毛主席雕像。《红色娘子军》在巴黎上演,这对于中国官方当然是一件不小的事。韩石说,中国官员在演出中坐了整整一排。法国观众们对于每一个英雄主义的场面都使劲地鼓着掌。相信法国观众鼓掌是因为被剧中的剧情打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