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品味这件事儿
文章来源: 如果可能的话20162017-03-06 10:33:45

2000年时,我在北京,经历了好几年在国内到处奔波的媒体生涯后,我决定歇上一段时间,写写回忆录,(真的!)学学英语充充电什么的,于是到车公庄国际饭店后面的一个小英语培训机构报了名,上起了课。当时来教英语的,也都是一些留学生。最记得有一个女老师还带着牙套呢,典型的勤工俭学那种。老师们年轻,有时候周末晚上上完课约着去酒吧坐坐,喝点烈的,跳跳舞什么的。有一次赶上圣诞期间,同学们准备好好聚聚,这个带牙套的老师穿得很夜生活的样子,我自己忘了当时穿的什么了,但到现在还记得这位老师半开玩笑的替我扯开衣服最上面两颗扣子,说:‘Minnie, you don’t know how to dress up!’ 我当时也没在意,我不懂怎么穿衣服?你个小丫头片子!

出国以后,从最开始嫌英国人不如法国人洋气,穿着太暗淡,平实,有时候自己觉得穿得一鸣惊人却丝毫引不起别人注意,到现在我也不知不觉暗淡下来,15年了,我也想斗胆说说在英国人圈子里混了这么久以后,关于他们对品味的体会。可以吗?

品味是一个奇怪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品味,而且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品味是最好的。我一直都只用一种香水,也许会被人笑话,同样的,我也笑话那些不停换香水的人。客人到我家,建议我把那张宜家买的床换成宫廷洛可可式的,此人对法式家俱貌似很在行,听得我云里雾里的。等我到她家去参观的时候,发现线条装饰复杂的家居堆砌在房高不到三米的房子里,除了觉得挤还是觉得挤!

英国人一向认为好的品味意味着减法:它是小众的,冷静的和不张扬的。有好品味的人买花喜欢素净的,床单用白色的,鞋总是干干净净,他们还一定会手写感谢卡;有好品味的人很少说脏话,聊天时总不时提出些问题。自然而然的,好品味总是和有礼貌联系在一起的。他们不会用简短的网络语言,如果邀请你到家里吃饭,总会事先写信问问你有什么忌口的。你到这种人家赴宴,也总能够吃到好品质健康的饭菜,比如说野生三文鱼和浆果布丁。

在审美上的含蓄还表现在有品位的英国人一般都比较喜欢平和的艺术形式,而且大多数热衷印象派。在英国人家里或高档饭店,背景音乐总是柔美的,若隐若显的,餐巾纸也是看上去很舒服的素色。有一个秘密大多数非英国人也许还没有注意到,有品位的英国人爱给孩子取名‘汤姆’或‘安’,当他们听到人叫‘蓝色’‘月亮’‘冰’‘苹果’什么的时候,心里便会咯噔一下。中规中矩的英国中产认为宠物应该都是训练有素的,而且拥有配套的服饰和行李。他们一定每日还从邮箱(真正的)里取出一摞白色的银行账单信封,仔细检查。(绝不会在网上去做这些),他们的厨房里各种瓶瓶罐罐,都是以正确的方式开合,并且旧的油没用完,是不会开新的的!

好吧,下面的事实让我写这段文字时手心出汗:英国人认为没有品味的人一般喜欢吃辣的,说话大声,动作风风火火,家里的碗筷不成套,喜欢去那种all included(全包)的假日旅游地。一点品味没有的人一定记不住曾经见过的某人的名字,还会抱怨Gucci的东西太贵了。当然没有品味的人也会不停翻看迪斯尼电影,穿有洞的牛仔裤,他们的孩子要不叫‘彩虹’,要不叫‘拿破仑’。他们经常爆粗口,胸罩带子也时不时地暴露在外面,她们总是化很浓的妆,浴缸里用很多泡泡,而且常常使用推拉不方便的抽屉

英国于我来说是一个水很深的国家,在里面泡了这么久,没人告诉我底在哪里,我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地试探着淌了15年,个中滋味,再过十五年,看看品得出,品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