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老去,智慧绽放
文章来源: 瑞典茉莉2016-11-07 07:17:28
 

             女人老去,智慧绽放
                                                                                         

                                                               (瑞典)茉莉

 


                                                                                                                   

一位瑞典女记者在网上写道,她和一位男同事去采访一个文化活动,那位男性同事告诉她:"文化馆里没什么人,只有一些老太太。"
 
尽管被联合国评为世界女权最高的国家,在荷尔蒙旺盛的瑞典大男人那里,老年女性仍然是被轻蔑的一群。这里不论是文化馆、图书馆,还是剧院、音乐会和新书发布会,到处都看到受过良好教育的、衣着得体的老年女性。她们是文化活动忠实的参与者,是她们支撑了瑞典的文化事业,在积累文明、向后代传播知识方面,她们可以称得上是文化的载体。然而她们却被人如此漠视。
 
我深感不平,将这件事说给我的一些瑞典姐姐们听,她们都一笑了之。西方人说:"Every dog has its day。"(每只狗都有它的好日子)。对于那些退休了的老姐姐来说,好日子正开始呢。辛苦工作了大半辈子,现在她们终于不用上班了,有了足够的闲暇时光,来享受自己的生活情趣。在退休金足够的晚年,她们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接近生命自由的人。
  
"Follow Your Bliss!"(追随你内心的喜悦!)夏斯婷退休后进入一个美术班,她送我一幅浓绿色的风景涂鸦。玛格丽达继续兼职一些酗酒吸毒者的辅导员,虽然现在是义工了,她对人的关怀一如既往。巴乐布尔跑到我任教的成人夜校念中文,她去中国旅行过,对这种古老的图画文字产生了兴趣。伊列娃参加了一个教写回忆录的文学进修班,她决定学会写作技巧,以把自己的一生记录下来。丽达有时去红十字会办的二手商店帮忙,当起义务售货员来。
 
不但在绘画、乐曲与书籍之中获得丰饶之美,她们还从职业妇女摇身一变,变成无所不能的"超级阿姨",在生活艺术方面大显身手。例如,重新拾起编织和刺绣,绣出华丽的花卉图案;为自己缝纫经典淑女穿戴的帽子,大衣,裙子和衬衫;为孩子们烘烤生日蛋糕,制作美味的果酱。在迷人的阳光下,她们悠闲地与好友喝咖啡聊天。
 
衰老是一种过程,就像泉水慢慢干涸,华树渐渐枯萎,日光缓缓衰弱。然而,这些女人本身就是光亮之源,是伏尔泰曾经赞美的"老去的年华因苏醒的智慧而闪耀的女人"。不再拥有青春的老女人们,有了波澜不惊的明智心境,在女性情怀里注入了更多的阅历,智慧在恬静祥和的日子里徐徐绽放。
 
就像日本一位老女人撰写的和歌:"衰老一年年加深了我的伤感,而我的生命却一天天繁华璀璨。"这一类老女人出色的智慧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更体现在丰富的心灵上。她们对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在政治与社会领域方面也更具理性与洞察力。有时间从事一些人道或者人权方面的义务工作,她们生气勃勃地,给自己的生命注入一种叫做"意义"的东西。
 
她们终于战胜了激情。年轻时曾经泥足深陷于狂热的爱情,如今放下了激烈情感的镣铐,学会了平静、悲悯与包容,在泥潭里冉冉升起温柔的自我之星。铅华洗尽见真淳,她们不再在乎男人的目光与他人的审美标准,不再为自己的胸围、腰围而操心。
 
然而此时,她们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懂得爱,更具有精神之爱的能力。就像心理学家所指出的:一份丰盛满足的感情,必然要以具有爱的能力作为前提,爱的能力来自个人内在意志的坚持及长时间与人互动修练。
 
岁月只能在她们脸上刻上皱纹,却无法在她们鲜活浪漫的灵魂上留痕。虽然迟暮之年必须面对生命的仓促、能量的丧失,但日本著名的老奶奶诗人柴田丰仍然吟唱她蛊惑人心的小诗――《秘密》:"即使是九十八岁/ 我也还要恋爱/ 还要做梦/ 还想乘上那天边的云。 "
 
如同天籁之音,这是一种"向死而生"的生命美学,以语言的光辉照亮死亡的恐惧,在人生尽头的黄昏里烘托出精神的绚丽。
 
她们暮年的肉体有一种秘密的美感,那种神秘的美只向爱她们并为她们所爱的男人显现。七十岁的瑞典大姐玛格丽达告诉我,她的老帅哥丈夫仍然认为她的肉体美不胜收――那成熟垂挂的乳房下面有太阳的光晕。
----------――――――――
 
原载台湾《中国时报》副刊 2013-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