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跃进饿死多少人, 还是毛主席料事如神, 预测非常准!
文章来源: 五洲闲话2017-01-21 20:04:33

1958年11月在武昌会议上,毛泽东的话讲得更重了。他说:不能像过去那样干了。“除特殊外,还是要睡一点觉。现在要减轻任务。”明年的生产指标要降下来,不能总是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否则,“我看搞起来,中国非死一半人不可。不死一半也要死三分之一或者十分之一,死五千万人。”(杨奎松 《毛泽东是何时发现“大跃进”造成农民大量死亡的?》)

毛泽东是在纠左的时候讲这个话的。可是庐山会议后, 纠左一风吹,大跃进变本加厉, 指标更高了。这一阶段叫做“继续跃进”。

结果呢?

(1)贵州铜仁专区的江口县饿死近一半人。毛泽东谈大跃进饿死人:右派拿鸡毛蒜皮当旗帜进攻党

(2)县志记载,河南信阳地区的淮滨县,据县志记载,该县1959年总人口为378144人,1960年降至266166人,一年内减少111978人,其中死亡102007人,1960年死亡率为383.2‰。(这就是毛主席说的死三分之一)

河南信阳地区的淮滨县,据县志记载,该县1959年总人口为378144人,1960年降至266166人,一年内减少111978人,其中死亡102007人,1960年死亡率为383.2‰,这是笔者所见地方志中明确记载的死亡率的最高记录。时任信阳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的张树藩后来撰文回忆说,他的秘书余德鸿在半个月内回淮滨县老家两次,第一次回家埋大爷大娘,第二次回家埋父母。四个老人家全都是饿死的,但当时不能说是饿死的,统统说成是瘟疫传染而死的。张树藩追问村里饿死多少人?余说他没多出家门,光知道他们村西头就饿死一半多,有不少户饿死都没人埋。余德鸿自己撰文说:“记得当时的淮滨约50万人左右,有人说死了18万人,也有人说死了16万人或17万人,占总人口的30%左右。但从我家住的那个防胡公社看,全县的死亡比例还不算大。据原防胡公社党委书记熊仁宽同志回忆,当时防胡总人口为5万人左右,共饿死了2.2万人,占总人口的40%多。其中吴砦大队(我家那个大队)死亡人数占总人口的52%。小余庄生产队(我的祖居之地)共12户、75口人,共死亡38人,也超过了半数。我父母及二伯父母、三伯父母及堂弟路路均相继死去。……冯庄大队小李生产队13户死绝了9户,黄岗大队马楼村原400多人,饿死300人左右,杨围孜大队王庄生产队207人,饿死107人,其中死绝了6户。原地委党校副校长李心龙同志在家的6口人,死了4口。总之凡是我了解的村庄,死亡人数差不多占半数左右。”

《淮滨县历年人口变动指数表》(部分)

 

文献来源:《淮滨县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8-69页。

 

安徽定远县是另一个死亡率超过300‰的县。县志记载:该县1959年总人口为646053人,1960年下降到468807人,一年中急剧减少了177246人;1960年出生率5.45‰,死亡率313.21‰,自然增长率-307.76‰。定远县的死亡率从1949-1958年,最高的是1955年,为11.30‰,最低的是1953年,为3.89‰,较多的是7‰多一点,十年平均为6.51‰。而1959年死亡率为20.02‰,1960年更高达313.21‰,县志总结历年人口变动情况说,1959-1961年“出现大量的非正常死亡,使人口锐减”,可见当年大饥荒的严重。

 

定远县历年人口数字

文献来源:《定远县志》,黄山书社1986年版,第128页。

(3)县志记载全国40多个县死亡率超过100‰(这就是毛主席说的死十分之一)

在笔者翻阅的县志中,死亡率非常高的还有河南光山县、息县,安徽宣城县,甘肃通渭县,贵州余庆县(1960年并入湄潭县)、金沙县等,死亡率都超过或接近200‰。仅从笔者翻阅过的地方志中,就发现1960年前后全国40多个县死亡率超过100‰,以下是这些县的情况,死亡率后面未标明年份者均为1960年:

大饥荒期间死亡率超过100‰的县

(据地方志不完全统计)

序号  县名  死亡率    所属地区

1    淮滨县  383.2‰    河南信阳专区

2   定远县  313.21‰   安徽蚌埠专区

3   光山县  276.9‰    河南信阳专区

4   息 县  274.71‰   河南信阳专区

5   宣城县  210.37‰   安徽芜湖专区

6   通渭县  204.2‰    甘肃定西专区

7   余庆县  199.80‰   贵州遵义专区

8   赤水县  182.11‰   贵州遵义专区

9   无为县  170.65‰   安徽芜湖专区

10  太和县   163.47‰   安徽阜阳专区

11  金沙县 >157.68‰   贵州毕节专区

12  荥经县  151.13‰(1959年),

        111.46‰(1960年)四川雅安专区

13  新蔡县  147.00‰   河南信阳专区

14  亳 县  145.95‰   安徽阜阳专区

15  桐梓县  142.40‰   贵州遵义专区

16  垫江县  141.05‰    四川涪陵专区

17  固始县  139.12‰   河南信阳专区

18  正阳县  138.20‰   河南信阳专区

19  乐业县  137.61‰   广西百色专区

20  涪陵县  136.45‰(1960年),

         110.96‰(1959年)四川涪陵专区

21  眉山县  133.46‰   四川乐山专区

22  宿 县  30.32‰    安徽蚌埠专区

23  环江县  121.75‰    广西柳州专区

24  秀山县  120.7‰(1959年),

        114.82‰(1960年)四川涪陵专区

25  五河县  120.45‰   安徽蚌埠专区

26  凤阳县  119.46‰   安徽蚌埠专区

27  阜阳县  118.31‰   安徽阜阳专区

28  新津县  116.33‰   四川温江专区

29  资阳县  116.60‰   四川内江专区

30  肥东县  113.31‰   安徽合肥市

31  遵义县  108.53‰   贵州遵义专区

32  蒲江县  107.88‰   四川温江专区

33  大邑县  107.84‰   四川温江专区

34  上蔡县  106.69‰   河南信阳专区

35  简阳县  102.96‰   四川内江专区

36  大足县  102.98‰(1961年)四川江津专区

37  万 县  102.12‰(1961年)四川万县专区

38  巢 县  101.24‰   安徽合肥市

39  商城县  >100‰    河南信阳专区

40  荣 县  >100‰    四川内江专区

41  郫 县  >100‰    四川温江专区

42  石柱县  >100‰    四川涪陵专区

43  酉阳县  >100‰    四川涪陵专区

 说明:文献依据地方志,限于篇幅,无法一一注明,绝大部分数字为地方志直接记载,少数几个依据地方志相关记载推算。金沙县,自然增长率-157.68‰,死亡率还应加上出生率。

 上述43县,四川16个,安徽11个,河南8个,贵州5个,广西2个,甘肃1个。从地区来看,涉及18个专区(市),四川即有涪陵、内江、温江、江津、万县、乐山、雅安7个专区,安徽涉及滁县、芜湖、阜阳、蚌埠、合肥5个专区(市)。有死亡率超过100‰的省份,都是饥荒严重的省份,涉及专区(市)越多,也意味着该省饥荒越严重、死人越多,如四川、安徽。

除上面43县之外,还有一些县大饥荒期间死亡率超过100‰。比如,青海湟中县,1960年底该县县委书记刘择西揭发说:“1960年湟中县饿死15230人,占总人口的12.87%,死绝达1000多户。”由此可知,湟中县1960年的死亡率高于128.7‰。此外,河南南阳专区在大饥荒中死亡惨重,其中唐河县,1959年末761613人,至1960年末仅剩669875人,一年中下降91738人,1960年平均人口为715744人,这减少的9万多人中,部分为外流人口,大部分应为死亡,加上1960年出生相抵消的人口,1960年死亡率很可能超过100‰。贵州遵义专区的湄潭县、凤冈县(并县前)1960年死亡率都在200‰上下。甘肃高台县,1960、1961两年中至少有一年死亡率超过100‰。

因此,上述名单只是一份不完全统计,还有待发现和补充。死亡率超过100‰是什么概念?1976年唐山发生了大地震。按照《唐山市志》的记载,1976年唐山全市死亡242002人,死亡率44.8‰,其中市区死亡144184人(包括正常死亡和因地震以外的各种原因导致的非正常死亡),死亡率134.7‰。这就是说,以唐山大地震的惨烈,1976年唐山市的死亡率也只有44.8‰,处于震中、人口密集的市区,死亡率也不过134.7‰。

毛主席真是料事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