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杂记一则 “什么是人生的圆满?”
文章来源: 别让童心流浪2016-10-13 22:23:25

 

 

2016年6月15日晴

 

与我的先生和3个孩子度假时, 碰巧遇到西人婚礼, 木桥上放了10个洁白的心形纸袋。 我一直想知道那有什么涵义。

 

上周的11年前的28青春与82名人的婚姻到今天的39与93在网上引起了无数的评论。那样的婚姻有什么可围观的呢? 14世纪英国的Geoffrey Chaucer 在他的 《The Canterbury Tales》中描写了年龄悬殊的婚姻的故事,反映了那个时代对年龄悬殊的婚姻的看法:年长的会因这婚姻受到某种羞辱性的惩罚。

 

我看Chaucer 的故事时总是感觉到英国女子在14世纪就非常强悍,比如其中一个人物是the wife of Bath, 这个女人太厉害了,结过5次婚,先后有5个丈夫,从年老的到年轻的都有。  39VS93的讨论,让我想到了一本谈张爱玲与美食的书,记得作者的一个说法说吃盐水花生是张爱玲享受生命欢悦的理由。 那么我就想了,又是什么样的理由让一个年轻女子在象牙塔(清华院)中的象牙塔 (一个更静的教授小院)甘心成为上帝给老人的礼物呢?  我可爱的微信群中有亲回答是 “愿打愿挨,丰富生活,没什么不好”,“人家过的好好的,旁人又何必庸人自扰。”  我以为翁会弹钢琴是童子功,就如曾在慈善音乐会为马友友钢琴伴奏的前国务卿赖斯从小学琴,没想到是杨送她去学的。  如此的丰富生活,的确没什么不好,况且杨真的善待 “上帝给他的礼物”。    

 

今晨与侨居在加拿大的敏同学的微聊中, 我一下子得到一个灵感, 有了自己对那10个纸袋的理解:  每一个纸袋将会盛满新郎和新娘婚姻旅途中的每个阶段的共同收获, 装满了第一个, 再是第二个,再是第三个,…, 最后才是第十个。

 

10个纸袋要一一按续装满,急不得,跳不过,就像加减法的功课做好了,才能往上晋级做乘除的功课。 往纸袋里装什么呢?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三观决定了选择,收获的东西也就不同了。 人生圆满与否始终是与自己的决定有关,我三观里的人生圆满就是做好女儿的本分,妻子的本分,晋级母亲了就做好母亲的本分,再晋级奶奶那么就做好奶奶的本分。 如果再有幸晋级太祖母,那是大赚了,我就是俗人或庸人一个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