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盛的小饭店有些像几十年前的中国,铝皮餐桌上摆放着一次性刀叉和筷子,我们三人坐下来,便也没什么余地了。不一会儿,剩下的那一小块儿铝皮地儿也被一个中年男子占了去。 中年人很健谈,听说我们来自大波士顿地区,便惜幼怜贫地问我们那个小地方是不是很无聊,纽约的繁华有没有惊艳到我们。 我笑了笑, 答道;“是啊,纽约很大,波士顿要小得多了,不过,因为那里有美国人引以为荣的人文历史和知名大学…所以波士顿人还是颇为自豪的。” 中年人继续问道;“纽约也有很好的大学,哥伦比亚和纽约大学就很不错的。” 我一边附和,一边暗笑着两个陌生人之间随意的搭讪也可以成为一场比拼。 “你们那的房子只要三四十万就可以买到吧…” “波士顿的雪很多吧, 那里可是在纽约的北边了…” 中年人继续着。 我决定不再辩驳了。 许多在美华人其实有许多失落和无奈,如果能让他平添一些幸福感,即便只是些地区优越感又有何碍, 这也不失为一件举手之劳的善事。 喝了半碗老鸭粉丝汤的功夫,我们后面已经站了两个饭馆客人, 四只眼睛急切地等待着我们的离去。我和中男人寒暄了两句, 便和已经将灌汤包子消灭地一干二净的孩子们腾出了那块儿紧俏儿的铝皮儿桌面, 离了座儿。 这个小饭馆儿是先收费再上饭的,不知何故,收银员先前却忘了收钱。 待我吃饱喝足和她招呼交钱时, 她顿了顿, 方才反过神儿来, 急火火的神情也随即化为笑容。 大女儿问我:“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要住到这里,这里的文化和中国并没有两样啊?” 法拉盛看起来有些像中国的小县城, 虽然它和曼哈顿近在咫尺,但除了实际距离, 其他却似乎离得比中国还要遥远, 要说这就是美国生活,还真有些对不上轨。 我思索了一会儿,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下午要去看百老汇音乐剧了, 我们从法拉盛赶到时代广场, 坐在红色台阶上消磨着开演前的时光。台阶坐满了游人,周围几个中年人埋头看着手机,年轻人酷酷地摆着各种姿势自拍,倒有一些年长的静静地望着脚下的广场发着呆。 一旁的中国老太太请我给她们老两口照张合影,我也算有了些事干。 老先生目视前方,昂首挺胸的样子让人想起毛主席向工农兵挥手致意的那张经典照片,老太太则侧着脑袋依着老先生的肩头,脸上露出中规中矩的微笑。 时代广场上摩肩接踵的人流,纷乱的思绪让人总是慌慌的,倒是这两个老人的相互依伴让人感到一丝宁静。 离开纽约之前, 我们在法拉盛的新世界美食广场吃饭,突然发现,这里已经接受微信钱包和支付宝了。 接着阅读: 繁忙的纽约 说说波士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