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讯诈骗亲历记
文章来源: cng2018-07-21 14:07:42

近几年来愈演愈烈的电讯诈骗,我原来仅仅是在媒体上听到,没想到前几天居然亲历了一回。那天下午艳阳高照,我照例坐在电脑前打瞌睡,忽然手机铃声大作惊醒了春梦。来电显示是一个不认识的号码,拿起一听,一个自动留言庄重地说:“本电话来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现有关于您出入境文件的重要通知,您若愿意接听,请按1,嘟...”。

这个通知引起了我的注意,考虑到一个月后的回国之旅,如果被堵在海关不让入境那麻烦可就大了。于是赶紧按了1,那边传来一位女工作人员亲切的声音,她确认了我的名字之后,电话那边传来一阵噼里啪啦键盘声,终于我的数据被调了出来,这个不幸的消息是,从X月X日(就是明天)起,我的回国签证将被中国政府列入黑名单,再也不能入境中国了。

我一听就急了,也有几分信。于是女工作人员又是一阵噼里啪啦,查出案情是这样的,一个犯罪分子利用了我和其他人的个人信息伪造了五份护照,在北京入境时被截获。导致我的信息也锁死。到最后,她好心地建议,领事馆和羁押该罪犯的北京市公安局并无联系,但是既然我声称对这个伪造证件的罪行一无所知,她很愿意帮我接通北京方面,把这个情况说清楚。

到这里,我看到了三个疑点,第一,这个电话的 声音断断续续,完全不像是从只有一河之隔的纽约市打来的。我记得不久前去欧洲,用wifi calling打电话卡,再从电话卡拨当地号码,音频效果就是如此。这个号称来自纽约的电话,也许是从非洲赞比亚一个潮湿的地下室打来的也说不定。

第二,这个所谓的“纽约领事馆”好像过于热心。我以前有事咨询他们,电话极难打通,就是说上了话,也跟挤牙膏似的。今天怎么这么热情张罗着给老百姓接免费国际长途?

第三,据说,电讯诈骗的一个标准动作,就是一个人先上来花言巧语引起苦主的注意,然后像模像样地把你“转”给另一方,这也正是你要把钱包捂紧的时候。

想到这儿,我心情反而放松了,倒要看看这出戏要怎么唱下去。于是,“使馆工作人员”消失,电话那边传来一阵音乐,另一个好听的自动女声说:“这里是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等到那边的真人一开口,我一听就乐了,北京公安局派出所片儿警的口音我太熟了,都是一水儿的胡同串子,他们那里的人员组成绝对没有任何DIVERSITY。那怎么这位北京东城分局的哥们是一位两广或福建人士?

“喂,你有什么事”?这位分局“警察”庄重地问。

”你真的是东城分局的?听口音你不象北京人”。我故意逗他。

对方继续装蒜,粗声大气地问:“你说什么我听不清。你到底有什么事”?

要是这么逗闷子,不知道要耗到几点。外事不决问谷歌,我一边打开免提让他继续叽歪,一边GOOGLE今天这个电话号码,翻了好几页终于找到一个SPAM的警告,原来是同样的号码,同样的骗子用类似的说辞专门骚扰华人圈。就这几分钟,电话那边嗓子快喊破了,还几次威胁要挂断电话。这也是一种自我暴露,真正的北京东城分局才没那么好的耐心,头几句话说不通人家就把你挂了。

我这次遇到的骗子显然属于业务不熟,很容易被识破。但是现在电讯诈骗的手段日新月异,诸如什么“钱包丢失被困机场几天水米未进请速汇五千刀至账号54188转1452”,这样的骗局早就落伍了。

我曾在新闻里听到一个性化诈骗案例:一对老夫妇突然深夜接到孙子电话,说自己在乔治亚州被捕,需要十万保释金,另外请千万别把此事告诉他父母。老头老太也许糊涂了也许是来电声音真的和外孙一模一样,就上当了。外孙说我把电话转给负责我这个案件的公共辩护人,寄钱越快越好还必须是西联汇款,否则就来不及了!

这是个很残酷的案例,因为诈骗犯显然熟悉受害人的家庭情况,他们利用了祖父母对孙子的特别呵护;更有甚者,老夫妇和他们儿子媳妇是白人家庭,而这位孙子是他们在博茨瓦纳从小领养的黑人。显然老夫妇特别担心他们的黑人孙子在人生地不熟的南方警局莫名其妙被捕会受到什么样的待遇,就产生了不惜一切代价把娃先弄出来的心理,被罪犯打得又准又狠。

我现在分析自己一开始信以为真的心态。原来,在我之前在领取签证的时候,曾经莫名其妙地等了很长时间。看到其他人各个欢天喜地领了护照走人,我等不及就走到窗口前问,接待的女工作人员意味深长地看了 我一眼,“哦,你这个情况,我们领导还要过目一下,才能做决定”。我一听,脑子轰的一声有点蒙:我什么情况啊?我不就是从学生到工作签证绿卡公民的吗,这经历也太普通了,难道也会上了黑名单?再不就是本人在诸如文学城的海外网站妄议了中央,被党用大数据技术准确定位了?

最后,证明是虚惊一场,领导给放了行。但是那个插曲和这个诈骗电话似乎互相印证,不由得让我想要弄个水落石出。

现在的海外华人,有很多和国内有千丝万缕的经济业务联系,也产生了可能被骗子利用的薄弱环节,我写出这段经历,群众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