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母系社会
文章来源: 边走边看662018-03-09 15:23:11

前年的三八妇女节我学会给我的车换油,那时有人留言说他只看到一位德国太太在家干这活,我这个举动是我国进入发达国家的标志,直接把我笑喷。 去年的三八节我碌碌无为,没为提高妇女的地位做出什么“贡献”。 今年的三八日,我在家作厨娘,炒了一盘鱼香肉丝,实在是闻着香,没忍住,吃素的我也吃了几口开了荤,索性再来几口小酒过把瘾。 晚上趁着妇女节的热乎劲还没过,伴着姐妹们的一声声祝福码几个字,幻想一通,深情地为女人们呼唤一下。

在中国的时候每年都过三八节,过完就拉倒,该怎样还怎样。 可这个起源于美国的节日在美国却没什么动静,没有放假没有游行,连商家都觉得没油水懒得去忽悠,大约是美国妇女的地位已经很高了,不需要再大张旗鼓地呼吁了吧。可似乎也不尽然,这阵子美国的Metoo 运动风起云涌,政坛和娱乐圈的女人们决定不再对男人们性骚扰保持沉默,各色名女人们纷纷跳出把几十年前男人做的坏事全都抖落出来,就连我喜欢多年的Charlie Rose 也被拉下马,这让我有些恍惚,很难把这个看似decent的男人和他在女人面前猥琐裸奔的形象连在一起,会有让人神经错乱的感觉。  Metoo伊始我抱着一颗同情和愤慨的心听着,只是听着听着就皱起了眉头,有些名女人把些个有边没边的事都扯进来往Metoo上靠,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就连我那一直大力倡导女权的女友都忍不住开骂:“MD,她们搞什么搞!”。 唉,好好的一件事干得这么不漂亮,本还指望这次运动能让女人们来个鲤鱼打挺翻身得解放呢,最后却搞得我一声叹息。

女性在男权社会争取平等不是一天两天的了,从父系社会开始的那一天,女性就从来就没跟男性平等过。 尤其在从农耕社会发展过来的中国,女性的地位更悲催了。 孔夫子他老人家搞出了个儒教又进一步把女人们打入冷宫几千年。 先圣举着小本本高声对世人朗读”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乾尊坤卑,父尊母卑”,后人坚守传承接着朗诵 “贵阳而贱阴”,“夫为妻纲”,“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 然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女人们被迫地修起了三从四德,从一而终的洗脑课,更有甚者还被要求裹起小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男人们得意洋洋,女人们被成功地控制住了。 

直到科技网络发达的今日还有多少华男都梦想着回到封建的旧社会,过上三妻四妾的日子。 理解,动物性使然,没有个三妻四妾也想有个小三小四吧。 可是咱们还是要是打开窗户说亮话,男权社会里一个男人有多个女人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个能力问题,关系到你的容貌、身体、精力、情商、地位和财富,就算这些你都有了,要是运作不良说不定也会落个西门庆一样精尽人亡,妻妾四散。

 

虽然女人们为平权奋斗了好几个世纪,可女人在男权掌控的社会想要得到完全的平等待遇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我看来唯一的光明之路就是回到母系社会。看到此男人们不要愤怒,其实那母系社会好着呢,不止是女人的天堂,也是男人天堂。

你也许要问,社会在往前进步,你怎么也想学那谁开历史的倒车呢? 教科书上说人类是先有母系社会才有父系社会的呀? 且慢,或许我们都被马克思和恩格斯忽悠了,那母系社会的存在是否具有普遍性一直是有争议的。毕竟男性从体力上的优势会让他们在生产和争斗中占主导地位,原始社会的结构也许是多样化的。 据说和人类关系接近的非洲黑猩猩和倭黑猩猩,一个是父系社会,一个却是母系社会,这跟它们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关系,环境恶劣一些的需要争斗的就要以雄性为主导。

但人类的母系社会肯定还是有的,普遍性不好说,个例是存在的,就如当今住在泸沽湖的摩梭人。

摩梭人以母亲的血缘关系建立家庭,老祖母为大,女人主事。 男不娶女不嫁。 男女如相互倾心跳舞时扣扣手心走婚就是了。双方要是不爱了就分手再接着走婚。摩挲人男女之间感情纯真,不用靠财产和孩子来维系。 摩梭人实行走婚这种自然的优生原则使得摩梭人看起来都比临近的其它民族高大漂亮。

女人们受到尊重,也不用出嫁,省去了多少麻烦和被压迫。 没有婆媳矛盾,妯娌之争,一生都可以跟有着血缘关系的真正的一家人和和睦睦地在一起生活。

这种社会形态对男人的好处也多多啊。 和父系社会的父权不同,母系社会不等同于母权社会,在这个母系家屋中并不是女人统治男人,却是男女平等,重女不轻男。 男性在家中的地位一点也不低,舅舅们享有很高的权利。 他们负责教管甥儿,地位远胜于生父,还要负责打理外部的的事物,掌管各种祭祀活动,应付各种外界的冲突。 他们对一个家庭的安宁和和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男人在母系的走婚里还可以有爱情啊,不受婚姻的束缚,正大光明地去爱,不需要偷偷摸摸地找小三小四,有爱就爱,不爱就分。 生了孩子也不用自己费死巴力地去养。 当然了孩子到了一定年龄是会来认生父的,只是男人对孩子不需要负责任,多好的deal!

男人比女人更怕孤独 ,前几日一位博主写老男人在失去配偶之后的孤独,我留了言:这都是父系氏族婚姻制惹的祸,母系氏族下哪里会有这种孤独。 男人最珍贵可以延续一生的友情应该是生死之交的战友情了,除此之外虽然男人年轻时可以有哥们儿,热血沸腾,充满理想,举起长矛信誓旦旦要为共同的理想奋斗终身,可等男人成家立业后,崇高的理想变成了眼前的苟且,变成了对金钱和地位的追求,为朋友两肋插刀不再有,男人们“游离式生存,相互不搭理”。 在利益的掺杂下 ,中年男人们朋友都少得可怜,基本以家庭为单位各自为阵了。节日聚会里我发现男人们几乎都是跟着老婆跑,社会关系似乎都在靠女人在维系着,这让我不由得暗想:那睡在上铺的兄弟呢?  男人不能没有女人,老婆一旦离去,男人就会孤苦伶仃,可母系社会里男人们就不用有这种顾虑, 男人们可以一辈子都生活在一个温暖大家庭里,没有孤独,老有所养,人生岂不完美?

万事有因果,世事有轮回,把这个世界交到女人手里来主宰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看看当今世界的女性领导人德国的默克尔和英国的梅姨都是有着女性的仁慈和男性的头脑。 相比于充满野心、暴力、争斗、自私自利的父系社会,母系社会充满自由和平等,那里的词典里没有离婚,没有寡妇,没有小三,没有家暴,没有情杀,没有孤独,男女自由恋爱,犯罪率极低,是离天堂最近的生活方式。  现代社会随着女性受教育的水平的提高,人类生活水准、社会福利以及法制系统的健全,男性在家庭的角色在慢慢地被淡化,婚姻这个延续父系社会重要的基础正在一点点地瓦解,尤其在像北欧一些发达国家有一半多的人不选择走入婚姻。 人们对自由和平等地追求正在慢慢的对父系社会进行纠正。今天请让我深情地呼唤一个更高级的母系社会的回归,为了人类的自由和平等让我们放眼未来,弃暗投明吧。

谢谢大家的阅读,此篇纯属闲聊,全当解闷,不必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