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谁共醉: 爱情是花,婚姻是果
文章来源: 思韵如蓝2021-08-01 06:04:28

"哪个少年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会怀春",爱情是我们生命里开过的花;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婚姻是我们生命里结出的果。花,有的娇艳,有的凄楚; 果,有的甜美,有的苦涩。于是,人类世界诞生了文学,并且世世代代,经久不衰。

我们艳羡他人的炙热情爱,或许是在为自己曾经的擦肩而过哀婉叹息; 我们同情他人的婚姻触礁,或许是在为自己当下的岁月静好暗自庆幸; 我们焦灼他人的剪不断理还乱,或许是在追问自己能不能披荆斩棘永葆初心。我们读别人,其实是在比照自己。爱情文学的魅力,就在于人人都能relate。这,也是我在拜读好友波城冬日新近的两篇小说时得到的最深体会。

冬日的短篇小说"闻君有两意"(原名"海归之后")和中篇小说"不道离情正苦"(原名"离婚之后")在海外华人最知名网站"文学城"初次与读者见面之时,就吸引了大批读者网友的热烈追踪,好评如潮。今日喜闻两篇小说汇集出版成书,恭贺欢庆之余,不禁动意想为朋友的辛勤耕耘写下读后感言。

婚姻消磨,中年疲惫,海归生变,这些都是我们这一代已不再年轻的海外华人面临的热门话题。其实,中年不过是童年和青春的延续,或许今天的困境,曲曲弯弯,又要回溯到往日才能找到完整的答案。小说在现实与回忆中交替穿插,人物栩栩鲜明,情节跌宕起伏,铺垫逐层叠加,脉络清晰可信。故事的末了,读者纵然欣喜地看到有情人历经千山万水的情感跋涉之后,都已经离终成眷属仅只一步之遥,但是小说的半开放式收尾依然留给人们无限暇想: 众所周知,只要时光还在移动,新的困境又将浮现降临,生活从来未曾止息...

两篇小说都是从海归丈夫的出轨而铺开。两位妻子,何青和欧阳蓁成长于相似的温良通理的书香人家。她们单纯,善良,忠贞。"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她们共同的婚姻理念。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她们经历了痛彻心扉的挣扎之后,重新挺立,勇敢地找回了自己。上善若水,何青和欧阳蓁都不是咄咄逼人的现代女权主义者,但是温柔的女人有着无以伦比的生命顽强。她们在家庭即将解体,而青春少年时期的竹马或恋人又重新热烈追求的时候,并不失态,反复斟酌。我认为这并非中年枯竭,无力再爱。这是成熟女性的觉醒和持重。就像何青说的:"一个人怎么就不行?!" 是的,事实上,男人离了女人,多半失魂落魄,一蹶不振。而女人离了男人,泪尽之后,却能海阔天空,云淡风轻。女权,真的不需要张牙舞爪,叱咤风云。独立,尊严,就是现在女性最大的底牌后盾。连控诉和幽怨都可免去,直接沉默是金,然后活出精彩纷呈。这样,负心人往往反倒陷入挠心抓狂,懊悔丧气。浪漫地说,男女之间,是你进我退的探戈,是试探与猜测的游戏; 不浪漫地说,爱情,从来离不开实力的较量与抗衡,只是我们意识不到或者不愿承认。

何青与欧阳蓁,在痛苦不幸的时候,都有幸拥有闺蜜的肩膀可以依偎。沈冬梅,一个草根出身的奇女子,演绎了史上最佳闺蜜该有的模样。她是两个女主人翁的共同挚友。作者通过沈冬梅巧妙地将两个不同的故事联在了一起。侠义果敢,知恩图报,沈冬梅是每一个女人的梦想------有友如此,此生足亦。

条条道路通罗马,成就男女相爱的情缘曲径也是多种多样。"闻君有两意"里有傲娇女何青与凄苦男秦玉良的青梅竹马,有孔雀女何青与凤凰男吴亦凡的天赐机缘,有书香女何青与学府男李锐的门当户对。"不道离情正苦"里有天之骄子张鸿涛与气质学霸欧阳蓁的互补相吸,有技术精英夏进鹏与医学翘楚欧阳蓁的相辅相成。

心动也许是刹那的电闪雷鸣,但爱情从来都不仅仅是温室里两个人的信誓旦旦。爱情的守望,如同苦行者的朝圣,非经风雨洗礼,无法到达彼岸。何青对秦玉良的忽视; 吴亦凡对何青的舍弃; 婆婆对何青的刁难; 再后来就是李锐海归后沦陷温柔乡...这些都是何青的磨难。官场的尔虞我诈断送了官二代张鸿涛和欧阳蓁的恋情; 无法生育孩子成了夏进鹏与欧阳蓁的婚姻之殇; 再后来就是夏进鹏海归后与年轻白领有了自己的孩子...这些都是欧阳蓁的磨难。没有假如,莫问苍天: 磨难是命运的设定,是成长的温床。

波城冬日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在她笔下,出轨者和第三者彼此也有真实的感情。她不忍心把年轻女孩简单粗暴地推向道德审判台。事实上,我们所处的世界正在激烈地变化,个人的迷失后面或许都有各自的因原。

读罢两篇小说,深感小说写作对作者的挑战远远高于我们日常的散文随笔。波城冬日是文学城里又一个在岁月打磨下水到渠成脱颖而出的新星作家,是我们所有文学城写作者的骄傲。一篇耐读的小说,考验的是作者的阅历,视野,格局,智商,情怀,时代脉搏,东西兼并,道德修养,人生准则。作为一个在中国和美国均受过高等教育的第一代移民,一个热爱家庭的贤妻良母,一个工作多年的职场女性,一个对彼岸依旧充满乡愁的女儿,一个真诚待人的朋友,波城冬日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对她的写作起着潜移默化,细雨春风的滋养。好好地生活,然后有一天,下笔如有神助。波城冬日的成功,是对每一个写作爱好者的激励。

一千个人的眼里,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最后说说我个人对小说中几个人物的亲疏感受。

我特别理解何青对青梅竹马秦玉良的视而不见。作为一个同样向往远方的女子,我也是大概只有在人生经历过了十八道弯之后,才会回过头来,想起两小无猜的好,泪下。年轻时固执地以为,只有距离和差异带来的神秘心跳,方才是爱情的朦胧与浪漫。何青错过真爱秦玉良,是命运的必然。

凤凰男吴亦凡虽然只有寥寥数语的刻画,却使我印象深刻。中国的城乡和地域差异,使得贫寒人家的莘莘学子为了出人头地,不敢奢谈爱情。利益衡量,是他们一路厮杀下来的生存本能。虽责人性扭曲,更叹世道悲凉。只有到了海外,当大家都被置于平等的起跑线上,才会有彼此的心平气和。这大概也是我与我家村哥相安无事的根源吧。

在欧阳蓁的两个天命之子之间,我一直是更倾向夏进鹏。记得当初跟读的时候,我是唯一顽强支持夏进鹏的读者。对中国官二代的无感或许是一种偏见,蒙蔽了我对张鸿涛优秀素质的认知。而夏进鹏感动我的是,当他遇见并爱上欧阳蓁的时候,欧阳已是一个35岁的女子。这让我联想到了剩女的自己。焦大不会爱上林妹妹,夏进鹏显然拥有高于普通中国男人的不俗审美。张鸿涛的刑警队长职业,也不似夏进鹏的学者光环让我更加熟悉亲切。如果生育的挫折是夏进鹏放弃与欧阳的婚姻的原因,在我这个爱孩子近乎痴迷的母亲来看,并无大逆不道。他的错,是趁着离婚苛刻算计自己结发的妻,达到了疯狂贪婪的程度。这一下,他把自己生生地沦为了渣。我再想为他辩护也心力不足了。

阅读中我还发现自己一个惊人的变化: 年轻时的我对待异性曾是不可理喻的苛求挑剔,而今我甚至读到出轨的丈夫都不再愤怒。一方面或许是我在自己的现世安稳里悠然自得,站着说话不腰疼; 而我以为更深层的原因则是,我已经翻过了仰视英雄渴慕王子的这座山,再回头望去,男人,都成了长不大的孩子。对出轨丈夫李锐或者夏进鹏,我至多在心里嘀咕两句: 看那淘气,非摔跟头不可! 而让我更长久地记住的,则是李锐曾经用婚姻来承诺对何青一见钟情那份实心实意,还有夏进鹏在冬夜的波士顿苦苦等候过木然恍惚,失魂而归的欧阳蓁......

小说的结尾,何青与秦玉良能否携手共度,读者没有把握; 而欧阳蓁与张鸿涛则似乎已经走向百年共好。波城冬日的如此考量合情合理。同样是母亲,我们深知,男女之间的终极牵挂,是孩子。李锐与何青有共同的孩子,这就是他声称"骨头断了还连着筋"的底气。而夏进鹏却有了与她人的孩子,从生命至高无上的角度,他已经自绝于前妻欧阳蓁,断毁了回头之路。张鸿涛能够适应美国的生活吗?我对此疑问,但他却是欧阳蓁今后生命里不再可以抹去的印记: 因为他让欧阳蓁成为了一个母亲。

爱情为什么美好? 因为来自金星的女人和来自火星的男人是在彼此注目中才变成了娇柔妩媚,英武阳刚。又因为神圣的生命是从爱情里孕育,这生命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一对男女你中有我的糅合,是彼此不可分割的见证。更因为我们对世界的完整认知,客观理解是承蒙另一半的引导才以获得。男人与女人,互相成就,互相缔造,互相磨砺。让我们因为今天之所以成了我们而深深地感激人类的另一半吧!让曾经的伤害,成为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让天赐的幸福,牢牢握住,不再辜负。

虚构的故事,却让我读出了自己。这也应验了我听到过的一句话: There are always truth in fictions。冬日,你的写作成功了!今天把好朋友的作品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读后都能在故事里幻化出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

波城冬日的两篇作品,可以归为都市情感系列,颇有亦舒的风格,却是为我们这一代人谱写的篇章。实际上,通过小说,我重温了中国第一大都会的过往魅力,更是领略了她的今日风采。小说中的美国生活画面则是我自己眼目所及的真实写照,所有的酸甜苦辣,熟悉到了心有戚戚焉。

如果有一天,冬日的作品被搬上荧屏,我不会吃惊。过往的生活告诉我,世界之辽阔,恩典之丰盛,常常远超我们的所想所求。让我们全心支持我们的姐妹波城冬日,你大胆地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