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在悄悄议论我
文章来源: 思韵如蓝2017-04-04 08:17:04

受母亲的影响,我一直崇尚低调的人生。妈妈的口头语就是:"每个人都是极其渺小的,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在开导我认清生活的本质时妈妈喜欢这么说;在探讨那些人类历史上著名的跌宕起伏的名人生涯时妈妈也喜欢这么说。究竟什么是低调,我一直的理解是:心甘情愿地被淹没在芸芸众生的汪洋之中;每天自省以达到欢欢喜喜地接受与众人一样的境界;真心地相信当下的就是最好的了,除了珍惜,不该再有痴心妄想。自以为成熟了的我后来也一直是这么努力要求自己的。

昨天我在手机上用谷歌搜索打入自己的名字登陆博客。没有象往常一样,直接点击文学城我的博客名,而是鬼使神差地往下滑动手指,潜意识地想看看世界上还有哪些"思韵如蓝"。于是我意外地读到了以下的对话。

对话发生在"天涯小站",是在名为Yi_ran和Mist的两个网友间进行的。我猜这是两个女性。她们在讨论刚刚看过的电视座谈。座谈对话的主角是徐静蕾和蒋方舟。她们欣赏徐作为成熟女性的通透和底气。然后从徐联想到俞飞鸿,再赞俞又是一个从容兼豁达的女性。然后一个说:"以后看到什么好看的,还请多推荐。"另一个说:"中文看得很少了,倒是看了许多美剧。"再下面的对话我就直接拷贝如下了:

M:“你看了这么多美剧啊,这些我一个都没看过。时间也不知道都浪费在哪里了:(((”

Y:“看美剧也是浪费时间啊。昨天读了城里一个叫“思韵如蓝”的博客,花了很多时间,也是浪费。她文章写得好。使我想起了八月。”

M:“思韵如蓝我看过她的几篇文章,都是在首页看到的,看了两篇后记住了她的名字。我也特喜欢看她的文章,既有思维的深度,又有文采。你这么一说,还真是的,她的文笔确实和八月的有些像:)”

Y:“你说的太对了。思韵如蓝吸引我的是思维的深度。我喜欢在网上瞎看看,那些美景美食漂亮衣服固然满足了眼睛,但更愿意看到一些内在的思考和文学性强点的。可惜这样的博主在城里越来越少了。也可以理解。一般人有话想说,说了一阵子也就说完了。”

M:“嗯,思韵如蓝的文章有深度,但又不是枯燥难懂,她在探索生活和世界,把自己的疑惑以及与外界的妥协和融合用吸引人的文笔给写了出来,是比较有力度的随笔。我是缺乏思考的人,上班压力大,下班了就不愿意动脑子了,只想着放松了。但还是很欣赏那些有水平的文章和作者的。”

我读到这些,无声地笑了。可爱的世界,美丽的世界,如果我没有"高调"地写博,我永远都不会知道即使小众如我,在世界上也有这许多相近的心灵。我从未想过"深刻",只愿意真诚。我如今也收获了真诚。这两位我从不知道的网友的点评让我心生欢喜,不是因为夸赞,而是因为懂得。从疑惑,到妥协,再进而融入,她们怎么总结得这么到位呢,经读者的点拨,我才意识到这些正是自己一年写博的心路历程呀!

看到"也是浪费",我更乐了。我也常常因为某一篇文章而对背后的作者发生兴趣,花了许多时间去读他/她从前的文章,以期更全方位地解读一个人。深有体会的我特别理解网友"也是浪费"的幽默。以后我的文章还要再往精炼短小方向努力。大道至简,越平实越真诚。我要争取不让网友读得累,在奔忙的现代,疲惫的中年,我不忍心。

我也特别喜欢她们为我的文章定位为"随笔"。扎根生活,取之生活是我喜爱的。写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我们不想码字为生,不靠写文搏名。也许写作给我们带来的是虚幻的存在感,但这存在感却让我们真实地体会到了生命的美好和意义,何乐不为?!纪伯伦说:"We are all prisoners but some of us are in cells with windows and some without。"我愿意用自己的文字去打开心灵的窗户,对同行的朋友们招呼一声:"你好吗?"徐静蕾和俞飞鸿究竟有多通透,我没有看。但我相信每个走向成熟的女性都是经历过对人生的拷问的吧。我不想只彰显从容,我更愿意分享自己曾有的软弱,我愿意有和我一样的姐妹们知道,我们并不孤单。我愿我们都打开窗户,互相问安,心房就亮堂了!

当我发现自己的喃喃呓语还能在大千世界得到共鸣,我有了"多么值得"的惊喜。当我读到亲爱的网友Astrologer07把我的文字与柴可夫斯基的钢琴曲联系在一起,禁不住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明明知道自己不配这样的赞誉,明明只是同样渴慕着的心灵,同样磕碰过的人生在文字中找到了温暖的交汇而已,我还是对"人间自有真情"发出了哈利路亚般的赞美。

当初我被朋友赶鸭上架地写博客时,还没有摆脱自卑又清高,固步又守旧的境界。"上帝喜悦我们谦卑!"我振振有词,好像写文章就是显摆。"可是如果你不善用上帝赐予的天赋或激情,把浪费生命当作低调,正说明你对上帝的爱没有信心。你不相信造物主可以用普通人的小能耐去做美好的事情。"我朋友这么对我说,她并不是基督徒,但是有属灵的追求。

今天我在碰巧听到世界于我背后的议论,亲自读到网友写给我的肺腑之言后体会到了朋友如上话语里的真谛。原来写博还可以超越自我,往荣神益人的境界去努力的。

我突然觉得我从前对"低调"的理解其实有误区。如果你胸中有熊熊的火焰在燃烧,那么就顺应你的冲动,大胆地投入到世界里吧!只有当你愿意交出自己,上帝才有可能使用你,成就你。哪怕你有点自命不凡,哪怕你依然对命运不甘,哪怕你还存着隐隐的痴心梦想,这都不是罪过! 你的所有用心和勤奋都源于你拒绝朽坏的灵魂!

我谢谢Yi_ran和Mist在背后的可爱小嘀咕。唯一想"纠正"的是,其实在城里,跟随心灵和激情写作耕耘的作者很多,而且我相信会越来越多。正是解读他们,学习他们,我才一步步打开封锁,走向开阔。他们许多人,正是用自己的勤奋和"高调"把生命活出精彩,活出极致。

如果我们确信我们所想所做的,是与"信,望,爱"相合一的,那即使"高调"一点,上帝也会原谅的吧!上帝更爱我们把自己展现出来,把祂赐予我们的才能都释放出来,祂喜悦我们的热情,而非冷漠,喜悦我们的活泼,而非死寂,因为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才是对上苍最好的赞美啊!

与所有用心生活,用心思考,用心写作的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