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与我初相见
文章来源: 思韵如蓝2016-06-02 12:26:01

过了这个夏天待到盈月最圆时大宝就该10周岁了。而她第一次与我相见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虽然是高龄,我的生产倒是十分顺利。电影里面哭啊叫啊的场景全没发生:我上了麻药后安静等待的几个小时都在和护士说笑,只有最后一两分钟时,新生命破茧而出的力量太强大了,麻药失效了,感觉窒息般挣扎。大宝很快就成功地给两个生命解了围,没有为难妈妈,没有为难自己。大宝来到人间并没有哭,外婆急了,说:"怎么不哭?!"护士拍打了她,她才象征性地哭了两下。她即刻被送到妈妈怀里。这时候回家去拿摄像机的先生冲了回来,对着大宝就拍就照。大宝睁大的眼睛骨溜溜地四下张望,充满疑惑:我怎么会来到这里,这将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她还是不哭!

入夜,我躺在医院双人合住的房间。一条长帘,隔开了两个家庭。帘子那边和走廊上不时传来婴儿啼哭和父母呵哄的声音。我心里平安极了:这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我百听不厌。先生抱着安睡的大宝坐在床边,不时喃喃自语:"长得象我,就象我小时候。"” 我可以就这么一直看着抱着,不吃不喝不睡。""宝宝,叫爸爸,叫爸爸呀!"我实在累了,让先生花痴吧,我要睡了。

第二天,妹妹从美国打来电话,跟我们商量大宝的起名。因为大宝出生中秋之际,我起的名是Luna,意思是月亮。妹妹觉得不够好。因为Luna总让人联想到lunatic,怕上学后孩子们之间开玩笑留下把柄。妹妹建议取名Celena。Celena在希腊名里是月亮女神的意思,可以有多种拼法,妹妹最喜欢的是这种,因为和Celebration同源,有了喜庆的意思。妹妹认为起名要认真。名字不但要跟随孩子一辈子,也包含了父母的祝福,甚至冥冥之中对命运都可能有丝丝的影响。我不迷信,但先生全盘接受妹妹的观点和建议,再次批判了我凡事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先生给孩子起的中文名字是"皓宁"。一是将宝贝比做那一轮千里明月,二是应妈妈的要求选"宁"字以表达对妈妈的故乡南京的永久思念,三是希望她拥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品格。我很喜欢。

先生有了大宝,如同范进中举,欢喜加紧张,有点疯癫了。他信不过任何人,嫌我喂母乳不够勤,换尿片不够频。我们不跟孩子睡一张床,因为他觉得我们的呼吸污浊,影响宝宝吸氧。给宝宝洗澡,得先用温度计测好水温才能放宝宝,人手试的不算。我给他整得要得产后抑郁了!宝宝开始母乳和奶粉混合喂养后,都是先生冲奶粉,好亲自掌握温度。他不许我们用嘴去试宝宝的食物,我婆婆都是将汤糊轻倒在手腕上皮肤敏感的地方来感受冷热。这样养孩子,真成了苦多乐少了!他看我有情绪,马上扣上一顶帽子:"你以为养孩子是图享乐啊?是责任,懂吗,责任!"婆婆劝我:"他40岁才当上爹,反应过度都是可以理解的。"我看婆婆累,我都心疼。

宝宝还不会翻身不会笑呢,他已经照坏了一个数码相机。我现在再去看那些成千上百的婴儿照片,全是一个躺姿,一个表情,他怎么就看不厌呢?等宝宝会翻身了,先生给她换尿片,刚换下脏的,还来不及给穿上新的,宝宝已经飞快的爬到床的另一边了。先生急忙绕到对面,还没到,宝宝又格格地笑着窜回这边。每次得把先生折腾好几个来回,让宝宝笑够了才作罢。我们家能镇得住先生的也就是宝宝。

大宝两天前悄悄告诉我,据她要好的女同学的统计,目前有9个男孩暗暗喜欢她,其中还有两个公开承认了。我吃了一惊,才小学4年级啊,太早了吧!也知道是孩子们的游戏,但还是感慨孩子真的说大就大了。大宝上的是被华人叫成"天才班"的特殊教育,班上除了一个犹太孩子,一个俄罗斯孩子,一个印度孩子,一个伊朗孩子,其余的都象中国孩子。我们家长也都用微信联系着,倒是比较放心。没有告诉先生大宝的笑话,怕他失落。先生曾经警告过我,孩子小的时候不愿意付出,等她们大了,我们再想多爱都不一定被接受了,也许他也有道理。

明明知道这是一个伪命题,明明知道每个生命都将注定去经历自己的春夏秋冬,我依然每天都在默默祈祷:但愿女儿的人生比我更好!虽然纪伯伦说过,我们的孩子不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只是弓,而孩子将是那快飞的生命之箭。她们终将到达的地方我们连想象都想象不到,因为生命只会向前,不会后退。但我依然把宝宝看做生命的延续,梦想的承接。我不会去囚禁孩子的心灵,不会让孩子去填补自己今生的不如意。只是在那箭向高向前飞行时,我愿她带着我的爱,我会借小时候的电影"乡村女教师"里的台词祝福女儿:

你的信念正合我的心意,但愿西伯利亚乌拉尔的风暴别把它连根拔掉,别吹断它,别冻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