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朋友聚会
文章来源: 暖冬cool夏2021-08-23 08:57:21
二十多年前来美认识的第一家人是我住的apartment的隔壁邻居F。先生为了我们娘俩的到来租了一房一厅,记得那时月租一千美金不到。抵美后的第二/三天在公寓的门口遇见了邻居F带着她的儿子,儿子比我女儿小一岁左右。初来乍到的,我跟她开始还用英语交流,只记得她问我女儿多大,当时我的回答是"less than three",  在美国已经生活学习了好几年的她纠正着说,"oh,she is almost three" 。这个"almost three"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也是我和她的"初相见"。
 
很快得知她是台湾人,先生碰巧还是我们的校友。
 
一年后我去附近大学上学,邻居F后来也去那里上学,有时候如果两人schedule一样,不会开车的我还搭她的车来回。我和F生日同年同月,她比我大四天。 因着她,我认识了好几位孩子年龄相仿的台湾太太,相互间串门,参加彼此孩子们的生日party。应该说,在初来美国的几年里,没有工作,没有身份的我,因着F的热心和network, 让我认识和结交了她的一些朋友。虽然这些朋友最后走的走,散的散,但是在最初的那几年,在我举目无亲,漂浮不定的日子,这些好心的台湾太太们--我至今一个个都叫的出名字的-- 给过我温暖,她们的孩子给过我女儿童年的陪伴!
 
我和F一家一直是好朋友,他们中间也曾离开过加州,外派回国工作了几年,再又回到这座城市,而我们的联系却没有中断过。F的先生事业有成, 一个人赚的钱远远足够一家人的开销(也早早具备了过退休生活)。 因此,F读完书毕业后便安心在家做了家庭主妇。
 
也因着她认识了在同一所学校读书的另一位大陆朋友L一家。 L是位事业型的女性,非常执着敬业,是我在美国遇见的最出类拔萃的职业女性。她的先生也是兢兢业业的科技男,工作之余热衷投资,对我们当地的房产市场了如指掌,除了自己投资成功拥有好几套豪宅外,近些年还业余做起了房地产agent, 在我们这一带做出了口碑,做的风生水起,也早早賺够了这辈子的钱。
 
有时候想想我们这三个人,各有各的命,而我永远是中间那一位,没有F的福气在家享清福,也没有L的事业有成,我就是成千上万普通女性中的一员,要工作要养家,看着老板的脸色,忙着家中的烦琐,一晃二十年。
 
8/21是个周末,三家人相约小聚一下。疫情下一切从简,不打算吃饭,就准备到她家后院开阔之地坐坐,聊聊天。F说,我们三个( F, L和我,专业相似,算同学)毕业二十年了,今晚一起合个影吧。为了合影,周六在家又特意染了染头发(三个多月没染了,白头发又长出来很多),六点多吃了晚饭,带了点水果就直奔F家。到了她家,见门口插着一块Yard of the Month"的牌子,她家后院拿了社区的"院子金月奖"。我们沿着一条铺满石板和石子的小径进了她家后院,只见错落有致的后院干净整齐,开阔的院中央有一个高高长长的花木架,一侧宽敞的babecue台面上摆着一排饮料和点心,中间高砌起来的是一个小小的喷水池,上面摆着两个很大的石质花盆,花盆里盛开着一簇簇粉色、白色的花。花园的另一侧有个可以生火的大火盆, 院子四周种着一些花和常青植物,还有一两棵果树,一眼望去,花儿绽放着,柠檬树上果实累累。我们就着干净的石阶、隔着足足的六尺距离而坐。当夜幕降临,篝火生起,我们的谈笑声穿过口罩,在夜空下晚风中回荡。我们谈疫情,谈疫苗,谈孩子,谈投资,谈政局,谈中美动态,一聊就是五六个小时。
 
距离上次相聚 2/24/2019已经两年半了。感谢自己的博客记下了那一晚,因那一晚碰巧相聚在我家,而我则因为意外的肾结石,疼痛难忍,十点不到就赶他们走,自己后来也进了ER。今日在此记下8/21/2021的相聚,有照片为证。步入中年、三家都彻底空巢的我们越发珍惜生命,珍惜时光,相约以后每一次相聚都要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