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生日感言
文章来源: 迪儿2020-02-19 13:33:00

最近,脑海里有时浮现出电影《阿甘正传》的片段:一天,没有特别的原因,阿甘决定跑一段路。跑着跑着,这一段路变成了历时三年,多次穿越美国的公路跑。渐渐的,他的身后有了许多追随者,阿甘不受其扰,继续孤独奔跑。又一天,阿甘突然若有所思地停了下来。同样的,没有特殊的原因,他觉得厌倦了,想回家了。

也是最近,我老是问自己,还要不要写博客了。和文学城结缘多年,起初很随意,主要是读滚动新闻。渐渐的,开始留意首页上的博客,知道了一些优秀的博主。然后,动了自己开博的念头。还记得给自己的博客起名时的兴奋和忐忑,也记得第一篇博文发出去后的期待和不安。转眼间,我的博客四岁了,而我自己,也进入了写博倦怠期。

曾经遗憾没有遵循自己的内心,选择了说不上喜欢和擅长的理工科。重拾写作以后,越来越体会到,我应该感谢我的父母,他们为我的人生选了一条捷径。理工科的理论,是建立在逻辑推理和实践的基础上的,总是可以找到掌握它的方法。换句话说,在理工方面,达不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总能做到十分耕耘换一分收获。看似起点不高的写作,其实是一个无底洞,毫不留情地收去你的热情,你的无怨无悔。

天分,在写作中占了很重的分量。写博越久,看得越明白,宿命的极限早已设定,勤奋和热爱,只会加速感知和触摸这种无奈。写作是思维和文字的再创作,它非常孤独,甚至有些可怜,有些残忍。自媒体的发达,为写作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分享的平台,但是,资讯的爆炸,也让读者的口味变得无比挑剔。无论是散文小说或者诗歌,如果无法在开头抓住读者,多半无法逃脱被抛弃的下场。

我表妹的先生,是一名自由撰稿人。几年前回故乡的时候,他视我为知音,专门来看我,可惜,我们找不出太多共同的话题。我的抽屉里躺着他送我的小说,读了几次,都没有读下去。我读他在微信朋友圈分享的诗,关于江南小镇的雨巷,石板上的青苔,旧屋墙上的绿萝。我读到的,是他的寂寞。

我弟弟是高校的美术教师,他课时沉重,闲暇不多。他视为生命的,其实是他的绘画创作。但是,大多数他的画,寂寞的堆在书房一角,别人看不懂,我们也看不懂。弟弟活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我活在柴米油盐的奔波中。读懂他的画,被他的画感动,是在二十多年之后了。我从弟弟身上看到,当爱好成为信仰的时候,自我否定和自我虐待,远远超过了爱好带来的满足和愉悦。

不久前的跨年,是在朋友家过的。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空巢,Party的话题,也从职场八卦孩子升学,转移到旅行养老和业余爱好了,人生的第二春,悄然拉开帷幕。我观察下来,爱好主要有两种玩法。第一种,以修身养性丰富生活为目标,这样的爱好,轻松自由,进退随意,有益身心。第二种玩法,是梦想的厚积薄发,是心中最原始纯碎的激情的释放,这样的爱好,用“衣带渐宽终不悔”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聚会上,我认识了一位作曲发烧友。这位大哥本业是医生,来到美国后改行当了码工,他真正的爱好却是作曲。工作之余,和音乐相伴,是他最快乐最享受的时光。这样的爱好,多么孤独,多么曲高和寡,但是这位哥哥无怨无悔乐在其中。

我的一位朋友,也是大哥级别了,他的职业是大提琴家,退休后重拾画笔,专注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得知我有意拜师学画,大哥视我为知己,给我看他手机中积累起来的得意画作,多次邀我去他家尝试一下。我终于匀出时间去了他的画室,大哥毫无保留,将构图,用笔,光影等作画技巧和盘托出。在他的悉心点拨下,我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了一幅静物素描。用心观察静物,研究它们的光影和质感,让我体验到绘画带来宁静和愉悦;用画笔重现眼睛看到的世界,点点滴滴的进步都带给我全新的快乐和满足。但我可以感觉到,我对画画缺乏那种心心念念的牵挂。喜爱但不发烧,是爱好的初级段位,应该也是最利于身心的段位。

爱好就像一个心思单纯的孩子,它和功利不沾边,却渴望有玩伴同行。摄影的,骑行的,爬山的,周围不乏各种玩到专业水平的兴趣团队。相比之下,写作是孤独的,但是,即使是最孤独的写手,也渴望来自灵魂深处的共鸣,这种共鸣,正是文字的魅力所在。

我要感谢文学城,它为我提供了一个分享的平台,化解了我身为理工女的遗憾。我也要感谢文学城,它让我开始享受孤独,沉淀下来面对真实的自己。同样因为文学城,我遇到了许多才华横溢,喜爱写字的朋友,因着他们,我重新开始读书,还欣赏了多部他们推荐的精彩电影。在文学城里,我赶了一回时髦,建立了虚拟世界里的真实友谊。

文字于我,是缘于少年时代,至今不曾褪色的梦。它是我忙碌时的放松,也是我百无聊赖时的充实;它是我烦恼时的倾述,也是我快乐时的分享。倦怠也罢,江郎才尽也很可能,我或许会对它若即若离,但将始终不离不弃。在我的博客四岁生日之际,想以此文送上我的感恩,给文学城,也给一直以来支持我鼓励我的知名的和不知名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