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人的欲望之挽歌
文章来源: the_dumb_one2016-05-12 09:15:22

"Breathe In" 是一部相当轻逸幽雅的浪漫故事片,虽然它触及的话题对所有的观众类别来说都是足够地沉重和严肃:中年男人的抑郁,苦闷,以及由此而生的危机。

把这部电影加入我的收藏中,纯粹是因为 Guy Pearce 和 Felicity Jones 这两个我比较喜欢的演员,对影片本身倒确实没有太多的期望。编剧和导演 Drake Doremus 出道不久,是一位相当年轻的80后导演,影片题材又是有关中年男人出轨,所以没有企望他能有什么与实际年龄不符的深切感悟,或是超然于初出茅庐之上的匠心独运,能够把一个好莱坞几十年来年年翻炒的陈芝麻烂谷子故事,玩出一片令人唏嘘感叹的新意境来。不过,喜欢看电影的人常常会撞上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Breath In" 恰恰就是又一部这样的好片子,让我在毫无准备的随意心态中,全不费功夫地得到出奇不意的欣悦。青年才俊的编剧和导演,虽然尚且没有切身体验,但是的确以凄婉隽美的笔法营造出浓重的忧郁感伤气氛,再配以暗淡的色调和舒缓的节奏,加上贯穿始终的大提琴音乐,终于得以在"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浪漫伤逝中,以超然于好恶之上而又清淡冷竣的非道德立场,呈现给我们"中年男人的烦恼"这个从来都是似曾相识,而又永远都是令人费解的故事。

这是一个司空见惯的出轨故事,然而,与其他同类故事有所不同的是,这是一个关于好好男人出轨的故事。主人公 Keith,是一个温文而雅的中学音乐教师。他与环绕左右的贤良淑德的妻子和乖巧伶俐的女儿一起,组成了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幸福家庭。这完美的一家人完美地居住在安然舒适的中产阶级小区里,和一班中产阶级的朋友家庭一起,分享着惬意平庸的中产阶级文化氛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其乐融融的中产阶级生活。

和所有其他中产阶级家庭的中年男主人一样,Keith的处境相当地尴尬。就年龄而言,他既没有老迈到清心寡欲,万念俱灰,顺天知命的程度,又不再足够年轻因而可以无所畏惧,一往直前,随心所欲。就生命形态而言,中年的他固然能够作为一家之主担当起养家糊口的功能性存在,但是却没有能力在自己的存在中发现游戏的愉悦。当生命缺少了游戏成分时,整个过程就成为单调重复的劳作,沦为一种单纯的功能,而这种功能性存在的直接结果,就是让存在的主体成为工具。就人格塑造而言,中产兼中年的他,既不可能象权势阶层或富商巨贾那样,因为拥有丰富的资源而可以凌驾于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之上,又不能够象温饱尚且难以为继的贫寒阶层那样,为了当下的生计而放弃所有的梦想和追求。于是,"Breathe In" 从男人的角度,娓娓动听地向我们述说了这样一个温良恭俭让一样不缺的中年好男人,曾经是怎样地恪守规矩,又因着灵魂中那一丝难以抹去的生命骚动,在循规蹈矩的程式化生活中看到了自己的不幸福,而对这种不幸福的感知,一旦与足够强大的外力冲撞,就凝聚成摧毁婚姻家庭基础的爆发力,并最终演变为灾难性的家庭危机,迫使纠葛的各方作出各自无奈的艰难抉择。

Keith 是个象征意义上的诗人。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让他在平和普通的外表下面,保有着一层诗人的浪漫,也使得他那种中年男人的莫名渴望,具有了诗人的梦想色彩。他一心想做的事情是离开那个令人慵懒闲适的学校,离开那个日复一日重复循环而没有创造性的教书工作,离开那个充斥着顾步自封,心满意足的中产阶级心态的没有活力的郊区。他想搬到"城里"(纽约)去住,去体验感受都市的勃勃生机和繁忙奢华。他想去乐团演奏大提琴,成为一个以音乐为诗意化言说的"诗人",通过对音乐的创造性解说,去追求美,那流动的美,象大提琴如泣如诉的旋律那样哀伤地飘逸,那样柔韧地执着,那样矜持地激动,那样内敛地娇媚。这种诗意的梦想,因为 Sophie 的出现而强化,而有了具体的形态。充满青春活力的 Sophie,因为拥有远胜于同龄人的人生智慧,不仅漂亮,而且聪慧,再加上与 Keith 分享着同样的在音乐中得到表现和升华的诗人的浪漫,成为引爆 Keith 灵魂中诗意骚动的强烈催化剂。Keith 在Sophie 身上看到的东西,实际上是他自己。他通过 Sophie 寻找的,不是别的,正是他自己那个在俗世的炊烟中几近堙灭的诗人自我。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感叹道"在这个时刻真正说来只有一样东西让我感到幸福"(At the moment there's only really one thing that makes me happy.)-- 而那样东西就是 Sophie.

这是一个关于欲望的故事,然而那如秋日稀薄的空气般四处弥漫的诗意浪漫,使得这部关于中年男人可泣可悲可怜可恨的无欲望的欲望生活的影片,可以"纯洁"到没有一个裸体镜头,甚至连半裸的都没有。除了几个远处隐约可见的浅浅接吻镜头之外,这部关于不伦情色的电影,居然"伦理"到没有任何R级的画面。它之所以仍然被定为"R"级,只是因为人物对话中涉及到脏话。诗意的浪漫,促使 Keith 这个中年男人在年轻女人身上追寻赤子之心,追求那一片单纯,那一片宁静。 Sophie 和 Keith 没有象寻常人们那样去电影院,去咖啡馆,去酒吧。这两个充满艺术细胞的浪漫诗人离开了喧嚷的人群,离开了车水马龙,停不住脚的繁忙城市,他们"离群索居",逃到了与人隔绝,却与自然贴近的小湖边,在谧静的小树林中,伴随者微风扇起的涟旖那隐约可闻的水声,聆听着彼此心灵中那似隐似现的心弦,陶醉于看似纯正无狎的淡淡的轻吻。浪漫到如此清爽的地步,又怎么能看到邪恶?

于是,我们霍然醒悟到,中年男人的中年危机,也许不仅仅是性欲的危机,也许不仅仅是对近在咫尺的依靠伟哥而强充男人的无欲无能状态的恐惧,而是对自由的渴望,对诗意化的理想主义的追求,或者,如电影所说的,对新鲜空气的拼死需求。这个新鲜空气会以不同的形态出现,它可以是浓度更高的 Wisky,可以是马力更大的跑车,可以是海拔更高的非洲乞力马扎罗雪山的顶峰,也可以是大洋中更凶猛的食人恶鲨。当然,更常见的形态,是更年轻,更漂亮,更有活力的女人。为什么,因为相对于其他形态而言,这个资源更为丰富,对中年危机的根治或满足也更为彻底。同时,当所有其他形态把中年男人局限于与客观世界的物化关系中时,与年轻女人的纠葛赋予这种关系以人的意义。

让Keith 止步不前的,不是妻子,不是女儿,而是灾难性的意外事件。当 Sophie 消失后,Keith 的家庭生活又回到了原来平和的轨道,出轨的列车就这样神秘地被扳回到轨道上来,继续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妻子女儿虽然可以淡忘这一段插曲,但是Keith淡忘不了,导演也煞费心机确保我们明白地看到他淡忘不了。影片结尾 Keith 脸上的笑容与眼中的忧郁之间的反差,和从想象中的大提琴那里飘过来的挽歌一起,提醒着我们与 Sophie 那略带苦涩的野地馨香相比,家居生活的沉滞苦闷始终是无法消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