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还会思考吗
文章来源: NiuJustSaid2017-02-11 10:07:43

工程师的工作就是使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申请成为工程师时需要提交一份简历,这份简历的目的就是体现出申请人具有理论知识,并且更重要的是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来解决问题。

可是在现实中,很多工程师已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而变成了纯粹的读规范的人 (code reader)。

在工程领域有很多规范,比如安省建筑规范OBC。另外还有很多标准。这些规范和标准是有长期的工程实践总结出来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规范是法律,必须执行。标准没有法律效力。实践中,标准的内容经常被规范所采用,也就有了法律效力。

哲学上有一句名言,就是所有的规则都有例外。规范的要求也不是适合所有的场合,更别提标准,以及某些单位自己制定的设计手册了。这时候除了要求工程师的良心外,还需要思考,还需要勇气。

在地铁轨道的地上部分,轨道两侧建有篱笆。我们要在篱笆上开个门,以便维护人员夏天进去割草。过去维护人员是通过车站进去的,需要带着设备行走很长距离,不方便也不安全。我们设计这些门,结果某个部门的电气工程师要求我们把所有的篱笆接地,因为轨道上有600伏直流高压,与篱笆形成回路,就是安全大问题。我们自己的电气工程师据理力争,因为篱笆里轨道15米,即使人躺在地上,都不可能连成电流回路。这个解释上诉到那个电气工程师的上司,这个上司最后接受了我们的解释,最终没有要求我们将篱笆接地。我们的上司夸奖我们的行动,为公司节省了很多钱。这是笑话,我们没有节省钱,而是这笔钱根本就是不必要花的。一切一切都是因为某些工程师只有眼睛,没有脑子,只知道读有关规范,而不看实际情况。

当然,这不是最坏的例子。还是这个工程师,要求所有安装在楼板下的管道,如果下面有电气设备,这些管道必须移走,或者是用其它的办法,防止管道泄漏滴到电气设备上。水电不相容,圈里人都知道。如果电气设备受到水害,后果是严重的,可能地铁系统顿时停运。事实上,过去出现过变电站被淹的情况,是因为变电站设在地下室由雨水进入造成的,真的不是因为管道泄漏。工程师从过去的事故中得到了教训,所以要求严格。我们也是工程师,理解其中的道理,所以我们并不反对。我们一般不会在变电站里走水管的。

但是,是他们要求我们在变电站里提供eyewash的。虽然尽量,但是依然做不到不在变电站里走水管。我们说水管不走在电气设备上方,他们说这样也不行,因为水管泄漏时,水可能喷到设备上,有理。我们只好给水管做一层套管。听说过吗?我估计你没有听说过。问题是eyewash的下水,是没有压力的,并且设在地面上方一点。没有压力不会泄漏,即使泄漏也不会喷到设备上。电气工程师还是说不行。

我们真的不要求电气工程师懂机械工程的内容,但是物理总学过吧。

当然脑子死板的工程师并不限于电气工程师,其它领域的工程师也都是一样。加拿大的社会,不动脑子不会犯错误。至于成本,至于工期,至于是否实用,是没有人考虑的。

一个比一个左,不仅仅在社会上,在工程领域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