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幸运从眼前飘过(4):到美国技术培训的机会咋会落到你头上呢
文章来源: 亮水珠2015-12-13 15:48:17

在八十年代初, 能到美国去, 无论是出差开会, 交流考察, 学习培训都是非常热门的事情. 国内改革开放刚刚搞了几年, 人们对现代化的科技, 生产和生活都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能有机会到美国去, 看看现代化的城市, 了解那里的人们如何工作和生活, 是人们想方设法, 打破头, 挤破门都要做的事情. 我就纳闷儿这种好事怎么就落在老孙的头上呢?

“我能被派去到美国培训, 现在想起来也是像做梦一样. 真是好像从天上掉下一个大馅饼, 不偏不倚, 正好砸我脑袋上了.” 老孙沉思地说.

“嗨, 不是一个馅饼, 有好几个了. 怎么就轮不到我呢? 好轮, 你就别卖关子了, 快说说这个馅饼怎么砸在你头上吧.”我在一边催促到.

“这要从我到东北给部里全国的计划统计人员讲课的事讲起.”老孙不紧不慢地说.

“你给别人讲什么课呀?”

“是这么回事. 我当时在研究院的计算机室搞管理软件. 说白了, 就是根据部里计划司的要求, 每天把全国各省和区的生产数据收集到部里的数据库中, 再根据他们的要求对数据进行处理, 分析, 归纳总结, 产生各种各样的报表来. 这数据量是相当庞大, 这还好说, 部里数据处理和报表的要求更是经常变化, 而且都是急茬的, 恨不得个个要求都是十万火急. 特别是到了月底,或者年底, 那部里的人就守在计算机房里等着出报表, 我们当然也只能是舍命陪君子, 通宵达旦地加班加点开发和修改程序. 可是程序开发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要设计, 编码, 还要测试, 这是需要时间的. 常常是我们好不容易把程序写好, 测试通过了, 他们部里的人嘴皮一动, 需求又变了. 我们只好推倒重来. 我当时和他们部里的人说, 当你们这些婆婆的小媳妇真是太不容易了.”

“我当时觉得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改变这种状态. 于是我利用业余时间研发了一个数据处理系统软件. 就是把数据从哪个数据库的什么表里取, 和哪些数据进行运算的公式, 按什么格式产生报表, 报表的格式, 汇总等控制信息集中在一个可修改的文件里, 然后用程序一边读这个控制文件, 一边按照文件的指令对数据进行操作, 产生报表. 这样一来, 当需求发生变动的时候, 我们不是去开发或修改程序, 而是去修改控制文件. 这大大缩短了数据处理的时间, 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 而且提高了程序的准确度. 后来, 常常是他们的嘴皮刚刚动完不一会儿, 我们就把新产生的报表交上来了.”

“部里计划司的人因此也很满意, 他们也不用老是火急火燎地在后面催我们了. 他们觉得这个程序可以推广到部里全国下属企业的计划统计部门, 帮助他们提高工作效率. 于是部里在东北办了个学习班, 让我去讲讲这套软件系统. 我就去讲课去了.”

“不对呀, 这和你派你到美国培训有什么关系呢?”我不解地问.

“是没关系, 这后面就有关系了.”老孙脸上呈现出略带狡猾的表情.

“在东北讲课也就是一个星期的事. 讲完课,我正准备收拾行装, 打道回府, 突然接到室里打来的电话, 让我讲完课别回北京, 而是去沈阳参加一个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举办的培训班, 为期三个月. 参加培训, 学习新的东西, 我当然愿意. 可是那时出差, 由于大家手头都没钱, 都是走之前根据行程向单位提前借钱买车票, 住旅馆. 我那时手里已经没什么钱了. 室领导说院里还有另外两个人从北京来参加培训, 会给我带些钱来.”

“于是, 我就到了沈阳参加培训班了. 这个培训班是学习如何管理IBM大型计算机的, 怎样在大型计算机上安装应用软件, 管理应用系统, 为期三个月. 我们院里当时没有大型计算机, 我当时奇怪为什么让我来参加这个培训. 出门一段时间了, 挺想早点儿回去看看家人, 奶奶和爸爸妈妈. 那时还没有互联网, 家里也没有电话, 更谈不上手机了. 可转念一想, 能有个学习的机会也挺不容易的, 能掌握大型计算机的知识, 对将来可能是有用的. 嗨, 既来之,则安之. 好好学习吧.”

“后来我真是挺庆幸我当时没有打退堂鼓, 否则那馅饼就砸到别人头上去了.”

“这是咋回事呀?”我不解地问.

“你后面就知道了.”老孙笑笑, “开课都三个星期了, 院里的来人还没到. 我这里眼看就没钱吃饭了. 幸亏有个中国科学院来的学员是我的校友, 老北京四中的, 我就死皮赖脸地从他那儿蹭饭票到食堂打饭. 结果到一个月的时候, 院里给我邮寄了钱和粮票, 说那两个人来不了了. 这对我也没什么, 有钱吃饭, 好好上课学习就行了.”

“一晃三个月过去了, 我培训结束回到北京. 见到几个月没见面的家人自然非常兴奋. 回院里一上班, 就有人悄悄跟我说, 我要去美国了. 这真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等那人慢慢和我讲了来龙去脉, 我才逐渐地从绝不相信变成了半信半疑.”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院里一直在和美国公司谈判引进一套流程模拟软件系统. 而由于这套系统的核心部分是用IBM大型计算机的汇编编码组成, 所以只能在IBM大型计算机上安装运行. 这就又要事先引进IBM计算机. 在谈判结束之后, 美国软件公司为我们院提供培训, 其中要求有IBM计算机的系统管理人员. 于是院里就有了派人去沈阳IBM培训班的事. 当时在院里新来的大学毕业生里挑了两人, 一个是北京大学的, 一个是武汉大学的, 都是尖子. 院里准备等他们培训回来, 选其中的一个参加到美国的软件培训. 当然这些机密都是藏在院领导的脑袋里, 我们这些小小老百姓是根本不知道的.”

“那派你去参加IBM的培训是怎么回事呢?”我还是不明白.

“由于我们院要买IBM的计算机, 所以IBM提出对我们院派去的培训人员免费. 而我当时已经在东北, 近水楼台先得月, 院里就让我也参加培训, 反正多一个参加培训的人也不花院里什么钱. 但我并不在去美国培训的人员候选名单上.”

“哇, 这后面的文章很多吗. 可那两个人为什么没去参加培训呢?”我是真的感兴趣了.

“说来也怪. 那两个名校毕业的大学生当然也不知道他们头上有这么大的馅饼悬在哪儿. 当时是冬天, 他们听说在东北, 天天就是啃窝头, 顿顿吃酸菜. 他俩都是南方人, 要吃米饭的. 这要是窝头酸菜三个月, 那不太艰苦了吗. 再说又是学的不搭嘎的IBM计算机, 院里又没有, 有什么用哪. 俩人一合计, 干脆想办法找医生开了病假条, 请假不去了. 于是就有了把我一个人撂在了沈阳, 身无分文的事.”

“我明白了,”我恍然大悟, “等于他们把这么好的一个机会, 拱手让给你了. 因为只有你一个人参加了IBM的培训, 这去美国的事则非你莫属了. 对吧?”

“你说, 我是不是特别幸运?”老孙也笑得合不上嘴.

“那你是不是就着酸菜啃了三个月窝头呢?”

“没错, 可不那么可怕. 我们插队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根本吃不饱, 饿得像狼一样, 嗷嗷叫. 有窝头酸菜就不错了.”

“那两个的大学生是不是特后悔?”

“可不是吗. 他们肠子都悔青了. 可有什么办法呢? 馅饼曾经就离他们那么近, 伸手就能抓到. 是他们自己不去抓. 现在只能到处去找后悔药, 又找不到呗. 我和他们说, 别着急, 他们是首批毕业的名牌大学的大学生, 以后肯定有去美国的机会.”

“你这个人真是太幸运了.”我羡慕地对老孙说, “你看, 你就凭啃窝头吃酸菜, 落了一个去美国培训的机会; 然后下了些功夫, 就被美国公司看中去做项目; 做项目的时候抽空去读书, 又得到了全额奖学金. 你难道就没有倒霉的时候或事情吗?”

“看你说的, 人吃五谷杂粮, 闯荡江湖, 怎么可能总是顺风顺水, 过五关斩六将. 我当然有走麦城的时候.”老孙说到.

“那你也给我说道说道.”

“是呀, 咱们这些经过文化大革命的人, 又插队到农村一回, 这不顺的事真是数不清.”老孙眼看着远方, 沉思着有点儿像自言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