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五日(4)温莎,巨石阵和巴斯古罗马浴城
文章来源: 天凉好秋2024-06-21 16:16:13

伦敦第四日决定出城到郊外转转,在GetYourGuide上看到有去温莎(Windsor),巨石阵(Stonehenge)和巴斯罗马浴城(Bath)的一日游,正是我们感兴趣的,立刻就预订了!

为了一大早8点赶到市中心Victoria Station的集合点,早晨5点钟就起床洗澡,在房间用了简单的早餐,便匆匆出发了。

旅游大巴比我想象的要大很多,车上配了导游,有空调和紧急卫生间,只是空间稍嫌狭窄。怀念上次在法国去诺曼底的小型一日游。感觉欧洲的飞机也好,大巴也好,座位设计得普遍瘦窄,前后活动空间倒可以,也许和欧洲人传统的瘦高身材有关吧。现如今的垃圾食品让伦敦街头也不难找到体重超标的人!

跟在我们后面的旅游大巴是个纯中国团,不太习惯英语导游的华人朋友预定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

我们的随车导游是个走路摇摇晃晃,一头白发的象是退休的老教师,典型的英国人。开始觉得他太严肃古板,一上车就给我们定了很多规矩。不过后来通过几次接触可以感觉到他对导游这份工作的热情和认真负责。

一日游不包括三个景点的门票,需要单独预定。由于不了解情况,多数游客我看都选了大满贯,每个景点都跟着导游进去。我们没有提前买额外的门票,上车后和老导游简单聊了几句,想听听他的建议。他不直接提建议,而是告诉我们温莎城堡太大,至少需要多半天的时间才能转完,而我们只在那停留一个半小时,进去根本看不了什么;巴斯城在他眼里比温莎镇还大,还漂亮,非常值得在城里逛一逛;而巨石阵除了买门票进去参观没有其它看头。被他这样一点拨,我们就只买了巨石阵的门票。后来证明这个决定是完全正确的。

温莎城堡也许太有名了,到了那里全车游客都跟着老导游去门口排长队,唯有我们两个散兵,沿着被岁月打磨得光光的石头小街,开始了在小镇的神游。

古井,老树,红色电话亭,衬着后面古老的城堡,历史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之前没有时间做任何功课,跟着一个标着Windsor Great Park的牌子,钻进了一个不显眼的入口,突然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翠绿的草地之间一条长长的水泥路通到了天尽头。

回首,仿佛时光穿梭,看到女王的黄金马车正在朝着古堡的大门行进... ...

看来旅游真的不要做太细的功课,要留多一些惊喜给自己!

踩着脚下修剪得整整齐齐的青草,闻着头顶一树树的花香,我站在树荫下,拿出手机,开始了解眼前这个美丽的公园和这条长长的叫做Long Walk的长路。

公园占地5,000英亩(20平方公里),历史可追溯回13世纪中叶,一直是皇家的私人狩猎场,后来才对公众开放。长路全长四公里,那一头终止到雪山(Snow Hill),有乔治三世的骑马雕像。路途中间据说还有一个糜鹿场。等下次来温莎一定多花点时间完整地走一走!

LG一路走一路咒骂皇室的奢靡;我不爱听,责怪他享受着人家的美景还骂人家,未免太不厚道。不过想想每个所谓文明古国留给世界的伟大奇迹,不都是在莺歌燕舞的帝王皮鞭下劳动人民的血汗一点点打造成的!老百姓为了造神和养神义无反顾,在所不惜,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甚至自己孩子的生命!这是人类智慧高于动物的骄傲还是悲哀!

跟着一位面色和善,遛狗的英国大姐,从隐藏在浓密大树之间的一个小侧门进入小镇的居民区。

每家的小后院都方方正正的,种着花草,摆着小桌椅,看着很舒服。在很多年前看过一部中国和台湾合拍的关于徐志摩的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他当时在剑桥学习期间租住的房子就是这个样子,每天推开后门去学校。后来结发妻子张幼仪来看他,正是他和林徽因热恋的阶段,张幼仪也有从小院后门走出来的镜头,幽美的小院衬着她的百无聊赖,印象很深刻。

路过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军营,和小镇的幽静稍有点不搭。

回到古堡的参观入口,仍有人在排队。

还有一点点时间,我们又到小镇古老的小河边转了转,在建于1897年的皇家火车站旁边的麦当劳喝了杯咖啡。

等导游带着其他游客气喘吁吁地归来,我们已经装了满满一脑子的小镇的美好回忆。

巨石阵来之前倒是做了一些功课,不过又印证了我前面说的:功课做得越多,看到实物反倒少了惊艳的感觉。

为了给游客增加乐趣,巨石阵不同的角度专门立了牌子指导大家如何拍各种姿势的网红照。

倒是这两只古老神奇的鸟,给我带来了些惊喜。

这只叫白嘴鸦(Rook)。

这只叫鸨鸟(The great bustard),没错,老鸨的鸨!和老鸨一样,在你身边晃来晃去,一点不惧人。

回来路上看到一位流浪吉他手,站在路边唱歌。背后的原野因了他的歌声更显得浪漫和广袤。

英国乡村的景色确实非常美,一路看不够。

巴斯城这座建于公元43年,古罗马人的温泉圣地我以前竟然一点不知道,对欧洲历史还是需要慢慢补课。

我们俩又做了回散兵,没有跟着导游和其他游客去参观古罗马浴场,而是利用这段时间在城里转了转。非常喜欢古罗马的建筑风格。

最后在网上找了一家评价颇高的中国面条馆,准备在导游和其他游客回来之前庆祝一下这一天完美的旅行。美中不足,面馆却非常令人失望。

面馆位于市中心一个安静的街角,店面从外面看起来也还挺敞亮。要了面条坐下,才发现和很多中国餐馆一样,地板,边边角角,尤其是卫生间不堪入目。饭馆有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其实比饭菜的质量更重要。看三个小服务生坐在柜台里聊天,却没有一个人去花时间做清洁。

两碗面条不收信用卡,只能用现金或微信支付,¥219。LG拍了张照片发给几天前刚刚在国内请我们去吃了面条的大哥,告诉他价钱。国内的两碗面条记得才几十元。

这次回国倒是看到国内的饮食环境比以前有很大的改观,有时间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