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史新解读17
文章来源: 豆腐干2016-04-08 06:11:36
第二节:“拆票”-汇丰向中国经济输血的血泵
那么你回头再来看看“拆票”这件事,它的意义之大,怎么说都不会过分的。上面已经说过了,当时的中国就是个资金绷紧的国家。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轩然大波。所以上海的钱庄老是出事,金融风波一波接一波。1866年,1875年,1883年,1898年,1910年,基本上每十年就要来上一次大的。归根结底,银根太紧。银根紧到什么程度?1872年到1930年上海银拆,即上海的隔夜拆借利率的峰值59年平均下来在年息26.84%。这段时间里英格兰银行的贴现率最低2%,最高不过10%。法国年金公债长期在5%。当然你可以说人家是平均值,我们是峰值。我们的平均值1872年至1930年也不过6.14%,相差不大呀。这个地方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判断银根的紧和松,还是从利率峰值上观察比较可靠,平均值是危险过后的常态,不足以用来考察金融危机的存在和力度。当然我这里最好拿人家的峰值来和我们的做比较,可惜我没有这方面的数据。或者我可以用另一个例子:1876年左宗棠西征借款中的第四次借款是由汇丰操作的。左付出的利息是年息15%,而汇丰以此债权在欧洲分析出售的利息仅8%,这在当时的欧洲已经算是高利率了。不管怎说吧,19世纪下半叶直至20世纪初,中国的利率水平比世界高出许多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中国缺资金吗?一个已经有了成熟的汇票市场的经济体怎么会缺资金呢,它可以创造资金嘛!但是准货币的底线是最终结算不能穿帮。中国缺的是结算资金。白银实在太少。而且这太少的白银还总是作单向运动。即从内地向口岸特别是上海流动,从口岸向海外流动。[1]以中国的贸易逆差水平,三,五年的单向流动足以摧毁整个国家经济。1930年代发生的金融危机就是这么回事。但是从1890年到1930年,这种本应该分分秒秒发生的危机一直没有发生。理论上的白银单向流动实际上没有流起来。其根本原因在于汇丰给拆票这个古老的金融工具赋予了崭新的近代金融意义。在这个新意义之下,拆票成为了中国对外贸易逆差债务结算的信用凭证。[2]中国用这个债务保证来结算国际收支的出超。如同当今的美国国债。中国手中的美国国债的真实含义是什么?不就是用来结算其对华贸易逆差的债务凭证吗?那你把现在中美贸易之间的事想明白了,反向套回到当时去不就行了。
因为拆票有了这样的新功能,它可以替代白银来做最后结算。不光是在上海金融界和汇丰之间做结算,内地对上海也是常年的逆差贸易。据海关埠际贸易统计,四川省1891-1910年平均逆差400万关两,1911-1920,年平均逆差700万关两,1925-1930,年平均逆差1500万关两。湖南省1917-1931年省际贸易逆差总额达3500多万关两。当时整个长江流域,除山西外的华北,华南的部分地区,甚至到大西南,只要从上海购买洋货或者自制近代工业产品的,无一例外地出现长期持续的,巨额的对上海贸易逆差。这些逆差无法结清,必须要由上海钱庄对当地钱庄几十年如一日,源源不断地拆出庄票才能了结。[3]而上海钱庄之所以具备这样的债权能力,完全是因为他转身面对汇丰的时候,能够以债务清算他自己的逆差。这样白银才能安安稳稳地分布在全国各地,上海这样的一个中国金融贸易的绝对中心,1910年到1930年,日常白银存底总在二,三千万规两到七,八千万规两之间,同期对外贸易逆差总额达20.5亿关两。这个奇迹归根到底要汇丰能承认逆差债务,如同中国现在承认美国国债可以用来结算对美贸易顺差一样。当然中国可以不承认,坚持黄金清算,那么当今国际金融贸易秩序就垮了。秩序垮了,中国有什么好处?这个道理拿到当时的汇丰去也是一样的。从这一点出发,再仔细想想以后的历史发展,结论自然而然地脱颖而出了:中国的近代化,是吃了外部世界的补助的。你想啊,发出去的是白条,收进来的是东西。技术支持有英国人负责,那东西背后的血汗还不是外部世界的?反正1930年前,中国的白银,逐年或进或出则有之, 长期的因贸易逆差而大量流出则断乎没有。[4]中国近代在1930年之前没有用贵金属结算她的贸易逆差这个在学界可以算作定论。


[1]这样说是本于内地对上海贸易逆差这个基本事实。但是细分起来,则也有过白银大量流入上海,上海白银大量流入内地的时候。一般一年中春丝茶,冬棉粮,这二个收购季节总是需要大量的现大洋的。虽说总体而言,内地购买洋货多于上海购买土货。但是洋货是推销,可以赊账,土货是收购,乡下人也要交税,必须付现。所以奇怪的现象就出现了,一方面内地欠着上海的洋货账,另一方面,上海购买土货还是要付现。
[2]实际上,汇丰只是一扇门。中国是通过汇丰和外部世界发生金融联系的。对汇丰的债务保证就是对外部世界的债务保证。
[3]清末民初的埠际交易,多用申票结算。无须白银。
[4] 1894年开始,海关将进出口白银数据分别单列。这些数据应该包括了复进,复出。当时上海,香港,天津,汉口各有自己的银拆,洋拆行市,各有高低利差。白银就在这几个口子之间逐利流动。再者,汇丰银行的总库在香港,那里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世界白银储存中心。英国人将白银按他们的需要在沪,港,欧洲,马来亚,印度之间频繁调动。所以,海关的白银出入数据,哪怕是净输出也并不能证明中国白银的外流。当时的欧洲也不用白银,银元就算到了那里也得重新熔铸成欧洲标准的银锭,费工费时,在汇兑已经普及全球的形势下,谁会弃先令汇票而收进白银?所以说作为支付贸易逆差的白银应该是没有流出过中国。中国白银的大量外流1930年以后才发生,原因后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