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特科行动记:权谋中的密友(二)
文章来源: 信笔由墨2024-04-26 18:31:17

中央特科行动记 权谋中的密友 (七)

命运多舛,戴笠在上海打流,戴笠的母亲蓝月喜有一位同胞妹妹,嫁到江山县三卿口村王家。这位姨妈生有一女,比戴笠小一岁,名叫王秋莲,童年时因拜年见过几面,母亲也常提及有人为表兄妹提亲,但因姨父听说戴笠秉性而不同意。她后来嫁了一个丈夫,据说就在上海一个印书馆任职员,这就是上文提到的张冠夫。

张冠夫虽是“表妹夫”,但比戴笠还大几岁,江山县保安人,早年毕业于杭州商业专科学校,在印书馆谋得一个校对工作,收入不是很高,夫妻俩只租了一间八平方米的亭子间,安了一张床后,就没有多少地方了。

张冠夫为人厚道、随和,很重亲情,王秋莲对于自己的表哥,开始也有几分感情,戴笠自是满心欢喜,暂时在表妹家有了住处。

但是他总是一早出门,夜晚才归。戴笠有了栖身处,胆子也大了,底气也有了,又开始在上海浦东游乐场、大赌场游荡,因此结识了一些社会闲散人员,开始做一些不要本钱的生意。

由于他讲义气,又不时地往自己脸上贴金,合适的时候大吹大擂一番,又有乐善好施、打抱不平的秉性,逐渐在圈子里小有名气,得到一些江湖人士的认可。

时间一长,这些人中有人提议戴笠应去结识一个人,此人姓杜,名月笙。杜月笙幼年父母双亡,家境十分贫穷,从小好赌博,十多岁时出来打流,坑蒙拐骗,专做无本生意。杜月笙一向以善出主意而出名,很受这些帮会人员们的尊重。戴笠也听闻杜月笙有如些能耐,便动了结识他的念头。

此时的杜月笙,虽然是在黄金荣手下做事,但骨子里却有要在上海滩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的想法。

因此,广结善缘,对社会上的三教九流多有交往。戴笠此时虽不名一文,但杜月笙也听坊间道上一些人经常说戴笠讲义气,有魄力。杜月笙也有意交这个朋友。

杜戴两人本来经历相近,人生家庭境遇又多有不幸,因此第一次见面,就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于是两人焚了香,对天立誓,今后相互提携,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两人换了帖子,杜月笙比戴笠大八岁,戴笠就称杜月笙“三哥”,然后一起去街上吃酒。

酒足饭饱之时,杜月笙善于待人接物,他想戴笠平时虽出入些风花雪月场所,但也只是占点小便宜,手头紧,很难大肆疯狂。

现在既然称兄道弟,就要让他过够瘾,以彰显朋友的情义。于是安排妓院老板多找几个年轻漂亮的花魁供戴、杜一块享用。

自此,杜月笙便经常关照戴笠到这些地方来快活一番。

戴对杜三哥感激万分,心里也在想,如有朝一日得以发迹,对杜三哥一定加倍报答。

杜月笙对戴笠说:“我有个朋友叫虞洽卿,在金园路开了一家规模很大的证券物品交易所。凡是去买股票、证券的股东,大都是有钱有势的人。你如有空,不妨去那里走动走动,多结识几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说不定将来会对你的前途有帮助。”

戴笠抱着趋炎附势的念头改天便径直去了金园路,来到了交易大厅。他在杜月笙的事先安排下,规规矩矩在股东休息室为这里的“贵人”服务,以寻找结识的契机。

一位在贵宾室搓麻将的先生见戴笠聪明干练,主动与他搭话,这个说话的先生也姓戴,名季陶,江山县吴兴人(此人便是前文提到的蒋纬国的生父)。

当他得知戴笠不仅是同乡,还是本家时,欢喜不已。戴季陶指着旁边高个子对戴春风道:“这位姓蒋,名中正,浙江奉化人,也是同乡,他可是位了不起的人物呢!”

坐在戴季陶旁边的高个子向戴笠一笑,表示答礼。以后,戴笠天天来此侍奉这些人等,这也是戴笠与蒋介石结识的开始。

戴笠与杜月笙天天厮混的消息不久便传到王秋莲耳朵里,她再也忍耐不住,对丈夫张冠夫道:“我表哥不务正业,成天和杜月笙在一起,还焚香结拜兄弟,如果让他长期这样下去,会越变越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