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发出的牧养事工
文章来源: jennjess2019-01-12 08:20:29

  经文:罗马书一章8-15节

  “我靠着耶稣基督,为你们众人感谢我的神,因你们的信德传遍了天下。 我在祂儿子福音上,用心灵所事奉的神,可以见证我怎样不住地提到你们。 在祷告之间常常恳求,或者照神的旨意,终能得平坦的道路往你们那里去。 因为我切切地想见你们,要把些属灵的恩赐分给你们,使你们可以坚固。 这样,我在你们中间,因你与我彼此的信心,就可以同得安慰。 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我屡次定意往你们那里去,要在你们中间得些果子,如同在其馀的外邦人中一样,只是到如今仍有阻隔。无论是希腊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 所以情愿尽我的力量,将福音也传给你们在罗马的人。”

  “没有人会在乎你知道多少,除非他们知道你有多在乎。”过去这个星期,我心里不断想起这句话。这个星期我好像花了所有的时间在跟人谈他们的伤心事、麻烦与困难。身为牧师,每个星期都会碰到一些生活有难处的人,实属平常。但是回想过去的这七天,我好像从起床到晚上上床前,不是在办公室,就是在教会的走廊上或是在电话里,我总是在跟人谈论他们的难处,其他什么事好像都没做。

  有人在跟我一起吃饭的时候,告诉我一些难以想像的困难与心痛的事;有的人在教会走廊上拦住我诉苦,说他这一生就要完蛋了;也有人跑来找我谈事情,谈着谈着话题就转到他个人的问题。我也不知道这个星期为什么这么特别。我承认现在讲道有点儿精神不济,因为处理人的难题实在比任何其他的事更吃力,更费神。

  去吧,说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

  这星期我接到教会一位姐妹的电话。电话里她问了我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她说她要去拜访一对夫妇,因为他们的孩子不久前被主接去了。这位姐妹知道这对夫妇处在困惑、伤痛而又对神感到愤怒的光景中。她问我该对他们说什么?

  我没法立刻回答她。我和她讨论了十几分钟都没结果。讲圣经的话吗?好像理论性太强了。后来这位姐妹说,“我想,说什么并不重要,只要我人在那儿就好了。”我同意她的话,只加了一句:“记得,千万不要给你没有权利给的答案噢!”在人们碰到锥心之痛的时候,他们最需要的就是有人陪伴。因为“没有人在乎你知道多少,除非他们知道你有多在乎。”

“记得,千万不要给你没有权利给的答案噢!”

  好人也会遭遇不幸吗?

  有一次集会,讨论的主题是: “为什么坏事也会临到好人的头上?”会议才开始不久,在场的听众忽然就一个一个地站起来说自己的遭遇。一位男士说他只差一个星期就可以领退休金,却被解雇了。 另一个人说他的生意在一场大火中烧成灰烬。一位女士说她的爸爸在车祸中折了肘骨,去照X光,结果医生发现他有骨癌。还有一个人说他被欺骗,失去了一份工作。有人的孩子去世了。他们接二连三地诉说着自己痛苦的经历。起先我以为这些都是他们排练过的台词,可是负责人宣告他们说的都是事实,没有一个是编出来的故事。坏事真的常常会临到好人头上。

  笑脸背后

  每主日早上我站在会众前时,有时会怀疑这些充满笑容的脸孔背后,真实的故事到底是什么?每到礼拜天,我们刻意打扮、穿戴整齐,最后满脸笑容的来到教会。即使不快乐,也会摆出看起来很愉快的笑脸。在教会大厅看到弟兄姐妹,笑着彼此问安:“你好吗?”“很好,还不错!”你笑、他笑、大家笑,看起来都不错,行礼如仪后匆匆擦身而过。不过摊开真相,每张笑脸背后都有个故事,有成功有失败、苦乐交织。除了几个知心的朋友之外,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把真实的经历公开说出来。真正的人生戏剧其实是在幕后发生的。

真正的人生戏剧其实是在幕后发生的。

  牧养事工从“心”开始

  我从这件事得到一个结论:牧会越久,我越相信真正的教会牧养事工,是从建立人与人的关系开始。有了这个基础,才会有持久的果效。事实上,这是我最坚定的信念之一。我们会发现很多星期天来教会的人,正处在难关之中,艰难地拼命撑着的。他们来教会,期望借着祈求祷告能得到一些鼓励。我们所做的若不是从心发出的,就不是真正的牧养事工。因为“没有人在乎你知道多少,除非他们知道你多在乎。”

  但是多数人从来没有发现过这个真理,因为我们被众人认同的牧养事工迷思所蒙蔽。其中有三个迷思特别有伤害力。

  第一个迷思:牧养需要有钱与学问

  你必须有钱也受了好的教育,才会有影响力。换句话说,衡量人影响力的标准,在于预算的多少和学位的高低。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过份重视专业性。

  于是人们说:让牧师负责牧养吧!如果信徒同意这种说法,牧者与会众之间就会产生隔阂,也会导致教会缺乏生气和活力,因为一般会众以为牧者团队应该负责所有牧养。不幸的是,我们把这么重要的事建立在了金钱上,加上钱所能买到的那些东西上。认为有钱、有雄伟堂皇的教堂建筑与一个庞大的牧养团队就够了。这样一来,我们就落入一个陷阱,认为只要有钱与服事团队,牧养就不成问题了。请各位明白,我不否认教育与金钱的重要性,但是牧养绝不仅止于此。

  第二个迷思: 牧养主要在传授知识

  长久以来,福音派彻头彻尾地深陷在这个迷思当中而不自觉,觉得单靠知识就可以拯救世界。这个光景,就好像我们的目的只是找到一个人,打开他的脑袋瓜,然后把所有的圣经知识灌进去就成了。我再强调,我重视知识。我们不能做一个缺乏圣经知识的基督徒。不过,如果仅有知识,绝不可能是个成熟的基督徒。当我们认为知识传授就是正确的牧养时,就会造就出一群满脑属灵知识的大头空心人。他们能用希腊文或英文引用圣经章节,但对圣经如何影响生命却毫无概念。

  第三个迷思: 牧养只是星期天早上的事

  我们也会习惯于仪式常规,认为牧养的重心只在星期天早上九点到十二点这个时段。别误会,这三个小时是很重要。很多牧养是发生在这段时间里,但是我们如果把牧养与场所或时间连在一起,就大错特错了。不是只有星期天才是事奉主的日子。如果真正的牧养在这段时间发生了,绝不会因为是星期天,而是因为我们彼此已经在其他时间里建立了良好关系的缘故。

  使徒保罗成功的奥秘

  新约圣经里的事工不是借着金钱,教育程度,建筑,或是外在的仪式来展开的。初期的教会不是建立在专业、知识,和形式上的。我们会发现那时候的牧养是从内心发出的。真正的牧养不是由我们的脑袋出发的,而是因为我们的爱从内心满溢出来进入另一个人的心里而产生的。以使徒保罗为例,当我们读他的书信时,很快就会发现他成功的奥秘,就是有一颗爱人的心。很多人认为他是教义大师,他写的书信有时虽然深奥难懂,却不是为了迎合有高级知识的人。但千万别认为他不关心人。他不是一个肤浅感情用事的人,但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爱人的缘故。

  保罗坚定不移的信念是:基督降世是为了拯救心中充满怀疑、难题、不确定、犹豫与沮丧的世人。这就是保罗成就大功的奥秘。保罗的教义精深,改变了世界,因为它先触动了人心。

  罗马书一章八到十五节,是保罗关心罗马信徒的个人表白。他在写罗马书时,还没去过罗马。这是很不寻常的,保罗通常先拜访一个城市如帖撒罗尼迦,离开后继续他的宣教旅程,经过一段时间再写信给这个城市的信徒。这回不一样,因为保罗没去过罗马,所以觉得有责任对罗马信徒做自我介绍。该如何让从没跟你见过面的人,相信你是真诚关心他们的呢?所以在进入深奥的教义之前,保罗用比较亲密的方式,表达他对罗马基督徒和教会的关心,希望赢得他们的信任。也让我们更了解保罗的心以及用心来牧养的奥秘。

  但是保罗到底拥有的是怎样的心肠呢?这段经文提供了五个答案:

  1.第一个是感恩的心

  首先他以肯定和称赞开始,可别小看这一点。保罗在一章8节说:“第一,我靠着耶稣基督,为你们众人感谢我的神;因你们的信德传遍了天下。”这是多么正面、令人振奋的开场白啊!保罗说他风闻了罗马基督徒的信心,这话让信徒深受鼓舞。

  大家都知道,要挑毛病不难,开门见山地对人提出批评很容易。毕竟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堕落不完美的世界里,总是可以找到一些事物来批评。有些人见面,一开口就不满这个,抱怨那个。有人说英国诗人哈迪 (Thomas Hardy)是一个走进花园,却因为角落的粪堆就看不见花的人。很不幸,这个世界充满了爱批评的人。保罗却不一样,他先表达他对罗马教会的感激。当他说“你们的信德传遍了天下,”你不觉得保罗的说法有点儿夸张吗?但是他这样说是有原因的。他大可以说:〝有些人在谈论你们的信心,但大多数人还不清楚你们是谁。”但这样说没什么好处。所以保罗说:〝我走到哪儿都听到人谈论罗马的信徒有多棒。” 因此罗马人准备好听保罗传讲信息也就不足为奇了。

  心态可能改变一个人的未来

  有一个大家熟悉的道理,就是说:相信一个人是什么样子,他就可能变成什么样子。如果我们对孩子说你好笨,他的学习过程会非常困难。如果你我们对待一个人像罪犯一样,他很可能会对我们暴力相向。但是如果丈夫对妻子说,我认为你是世上最美的女人,他的妻子一定会有明显的改变。

  我们把场景转到棒球场,一个作为教练的父亲,对着在场上比赛的孩子大叫:“儿子你做得到的!”这时,小球员昂首挺胸的走向本垒板,弓起身子,弯起肘臂,瞄着投手,盯着球,大力的挥棒,…,呃…,挥棒落空。父亲再一次鼓励他:“儿子,别急,这一次你会做得更好!”儿子踏回打击区,扛起球棒舞动着,对投手点点头,挥棒,…,再次落空。爸爸在场边又叫了:“你棒极了,儿子!就差一点点,眼睛跟紧球,看好!”儿子更加有信心,猛力一挥,…刚好擦棒…。爸爸又大声吼道:“宝贝!别怕他们!”小傢伙这会儿像个有经验的老手,瞪着投手;球投过来,“铿”的一声,球飞得又高又远,是支二垒安打。绕过一垒时,休息室里传来老爸疯狂的喝采声:“儿子,你将来会成为职棒好手!”为什么会这样?孩子因为父亲的鼓励而大大的进步。

  远征欧陆

  美国第三十四任总统艾森豪,在他写的《远征欧陆——艾森豪威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这本书里,谈到好多位在二次大战时与他共事的将军。从他们的领军风格,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将领鼓舞士兵的方式有千百种,但根据艾森豪的经验,这些领导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能融入属下的生活圈,让官兵们都觉得将领最关心的是大伙儿的利益。没错,这个策略有效,因为你相信一个人是什么样子,他可能就会变成什么样子。当你用心鼓舞属下时,他们会加倍报答。

  从心出发的牧养是从有一颗感恩的心开始---他们会特别留意别人做了什么样的善事。

  2.其次是祷告的心

  我相信,这一点在大家的意料之中。罗马书1:9-10:“在祂儿子福音上,用心灵所事奉的神,可以见证我怎样不住的提到你们;在祷告之间常常恳求,或者照神的旨意,终能得平坦的道路往你们那里去。”保罗为罗马的基督徒祷告,了不起的是他从没见过他们。而且他持续祷告并求神作见证。有谁会不认为这些基督徒会因为保罗为他们祷告而引以为荣呢?

  常有人跟我说:牧师,我为你祷告。朋友,有一个爱你的人为你祷告,这真是世界上最令人感动的事,因为如果他们真的为我祷告,我知道他们爱我。假如我们固定为一个人祷告,就会不由自主的开始爱他,这是一种亲密的操练。基本上,祷告一定会带出爱,祷告与爱是同时存在的。

假如你固定为一个人祷告,你会不由自主的开始爱他,这是一种亲密的操练。

  祷告可以跨越时空,
  祷告可以化解隔阂、误会与差异,
  祷告可以消除不好的记忆,心理的苦毒与怨恨,
  祷告可以挑旺你的爱心,拉近彼此的距离。

祷告可以消除不好的记忆,心理的苦毒与怨恨,

  藉着祷告,我们的心可以触动他们的心。我们心中的想法进到父神心中,经过祂慈爱圣洁的光洗涤之后,我们的祈求就像一枝箭射进我们所爱之人的心里。即使没法跟这人说话,祷告也能让你们彼此相连。

  3.第三个心是渴慕的心

  保罗在第1章11节说:“我切切地想见你们”。有人翻译为“我像想家般地想见你。”保罗没去过罗马,怎么会把罗马当成家那么思念呢?原来保罗迫切地为罗马的基督徒祷告,让他觉得他们已经是朋友了,所以罗马就像自己的家一样,没有异国的感觉。

  有没有一样东西让你想得要命,一想就有心痛的感觉?不仅如此,保罗在11-13说 “我切切地想见你们,要把些属灵的恩赐分给你们,使你们可以坚固。这样,我在你们中间,因你与我彼此的信心,就可以同得安慰。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我屡次定意往你们那里去,要在你们中间得些果子,如同在其余的外邦人中一样;只是到如今仍有阻隔。”保罗想把属灵的恩赐与罗马基督徒分享以坚固他们,这本身就是一个崇高的目标。

  彼此鼓励,同得安慰

  不过在第十二节进入了另一个层次,保罗说:“因你与我彼此的信心,就可以同得安慰。”他的意思是我急着想见你,不仅是因为我有属灵的礼物给你们,而是我们可以彼此服事,这就是互为肢体彼此鼓励的事工。也就是基督徒事工的核心。它不是单行道,而是藉着祝福跟鼓励,持续的双向交流。

因你与我彼此的信心,就可以同得安慰。

  人皆我师

  保罗教导我们,每个人都是我们的老师。在主里面,不管年龄大小;贫穷或富有;是不是成熟;高贵或卑微,我们都可以从每个人身上学到功课。没有人能说:“我不用听你的,你得听我的。”

  这个星期我对这一点有很深的体会。我想你们有些人认识教会里的小戴,他是个很不错的年轻人,大概二十二、三岁,担任七到九岁儿童主日学的老师。过去这一年我有机会更认识小戴。小戴有一些生活障碍。就是他从出生开始,就遭遇了语言障碍和行动不便的麻烦。但是靠着坚定喜乐的心,小戴总是有办法对付这些问题。他现在一个人住在一间公寓里。

  几天前,他打电话问我说:“牧师,你这星期能来看看我吗?”我说:“好,我星期四去。”可是那天,我忙的不得了,要准备周日的讲稿,又要预备不久以后的国外旅行,压力好大!我承认我真不想去看小戴,因为实在很累又觉得时间不够用。我知道这样不对,但就是不想去。最后我还是开车上路,因为我实在想不出个不去的理由。

  小戴打开门,笑嘻嘻的迎接我,收音机里正播放着轻音乐。我听着音乐,跟他的猫玩,最后坐下来。我问:“小戴,你有什么事要跟我说?”他回答:“牧师你知道我在教主日学。”我说:“你喜欢吗?”他回答:“喜欢。”接下来他想说些什么却没法表达出来,声音也很模糊,让我搞不懂他的意思。他不断指着圣经,所以我说:“你是说你教孩子圣经?”他笑着点点头。他又指了一下圣经,再指着自己的心,最后伸直手指着天,反复做了好几次。我问:“你的意思是当你教孩子圣经的时候,你觉得跟神更亲近?”他说:“没错。”他的眼睛绽放出光芒。

  接着他拿出一本有关建立关系的查经指引给我看。我很惊讶他差不多把题目都做完了。我们从头开始一页一页讨论他的答案。小戴告诉我,有人陪他查经查了一阵子,但是没时间再来了。他问我:“牧师,你知道谁能每星期来一次陪我查完这本书吗?”接着,他做了个双手向上的动作。起先我不明白他的意思,最后,我懂了!小戴是想找个人帮助他灵命成长。我听了有很深的罪恶感,我这个牧师,竟然不想来看他,因为我事情太多,压力太大。我离开的时候,小戴谢谢我来看他,并用力拥抱了我。

  开车回家的路上,我突然觉悟,小戴给我的帮助远远超过我给他的。

  请勿打扰

  荷兰籍的天主教神父卢云在他所写的一本书里,谈到他当大学教授时的时间压力。他虽然喜欢教书,但常被各种杂事打扰,让他感觉从来没有时间专心工作。尽管他在研究室门口挂着“请勿打扰”的牌子,学生还是照样敲门找他。他说:“不管在哪儿,总是有人找我谈话。”他曾经作见证说他很沮丧,因为他觉得这些搅扰把他的工作弄得一团糟。

  直到有一天,上帝跟他说:“孩子,平静下来,那些干扰就是你的事工。”生活里的干扰就是上帝给我们的事工之一。不过有些人过度追求完成目标,工作至上,以致于生活中的干扰出现时,他们就会动怒。如果我们能把这些人当做事工的对象就好了。这么说吧!我从没听过一个人在死前说:“我当初要是多花点儿时间在办公室就好了,”或是“我要是离家人远一点儿就好了”。我倒听过一些人说:“我应该多花点儿时间跟我关心的人在一起。”“我后悔工作过度而忘记多建立一些人际关系。”

  朋友,如果你今天过世了,希望人们如何形容你?是说:“他是个大忙人?”还是说:“他拿到学位了?”、“他升官了?”、甚至是:“我们很高兴他走了?”

  请回到圣经的教导,从心发出的事工是把人放在第一位。上帝帮我们了解那些干扰是我们生活里的事工。罗马书1章14节说:“无论是希利尼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

  4.第四个心是“自觉亏欠的心”

  英文钦定本圣经的这节经文一开始说:我欠众人的债。希腊原文的意思是庄严的道德责任。也就是说,保罗传福音是出于一个庄严神圣的责任,更进一步说,他深觉亏欠外邦人福音的债。可是保罗没去过罗马,认识的人很少,怎麽会亏欠那裡的人呢?答案是,保罗真正亏欠的对象是上帝。上帝是福音的源头。保罗该如何回报全能的上帝呢?他可以跟其他人分享上帝给他的福音。即使他跟罗马人从没见过面,保罗在福音上仍是亏欠罗马人。十四节里面说的四种人,是指传福音的对象。保罗伟大的责任是广传福音到地极,不分种族、国家与文化差异。

保罗真正亏欠的对象是上帝。上帝是福音的源头。

  5. 最后我们要谈的是: 迫切的心

  第十五节说:“所以情愿尽我的力量,将福音也传给你们在罗马的人。”英文钦定本是说:”我已经准备好把福音传给罗马人。”语气很强烈,有“好了、马上、没问题”的意思。保罗等不及要去罗马了。对保罗来说,罗马充满了危险、敌对、迫害,甚至死亡。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罗马有无穷的机会。保罗急着想抓住机会,所以他摩拳擦掌要去那儿。我要顺带说,保罗到罗马的心愿是达成了,但不是照着他原本计划的方式。他是以囚犯的身份去的,带着锁链,最后被暴君尼录斩首。朋友!从心发出的事工本来就不全是轻松愉快的,但就算付出极大的代价,我们仍然迫切渴望帮助人,即使对方根本不理你,我们还是随时准备分享耶稣基督。

  当我读到第十五节经文时,我想到了我的朋友朱老弟兄,我们夫妇马上就要跟他到俄罗斯宣教。这是朱老弟兄第三十九次到俄罗斯。你一定会问,一个年龄快九十岁的老先生,为什么还要辛苦的跑那么远?为什么不怕可能碰到的危险?为什么不轻松地靠在沙发上,喝茶看报,让年轻人去做就好了?我知道朱老弟兄急着想去俄罗斯传福音,是因为他觉得他对俄罗斯人负有神圣的使命。当上帝给他机会的时候,他准备好了。

  为基督的福音祷告、讲道,甚至献上生命,老弟兄都准备好了。如果有人说:牧师,我不想去俄罗斯。我会说:你不用去其他人去宣教的地方,但是上帝给你的,不是要你留着给自己。你跟所有宣教士一样,有个神圣的使命,在你住的地方跟人分享福音。你不必出远门,但是你跟宣教士有同样的任务。

  十八世纪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听到基督教救世军在贫民窟的很多善行,于是召见救世军的创办人卜威廉 (William Booth) 牧师。女王想知道卜牧师成功的秘诀。卜牧师说:”女王,每个人对不同事物有热情,而我关心的是人。”

  你的热情在哪儿?

  朋友,你的热情在哪儿?你是为什么而活?你觉得对谁有亏欠?什么事对你最迫切?你还把生命浪费在不重要的事情上吗?还是你已经对传福音这件世界上最重要的事跃跃欲试?

  我相信你曾经听过只有神的话和人会存到永远。现在我挑战你,这个星期里去感动三个人的心。你可以打电话或写信说点鼓励的话、为他们祷告或是排除万难去看他们。别忘了,真正的事工是从心发出去感动别人的。“没有人在乎你知道多少,除非他们知道你有多在乎。”

真正的事工是从心发出去感动别人的心。

  我们一起祷告:亲爱的天父,求你原谅我们忙到忘记了生命里最重要的事。主啊!帮助我们从心出发,成为福音的精兵。让我们看到,生活中的干扰正是你给我们传福音的机会。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