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系列五:后唐之亡之七:夏州主帅李彝超去世与末帝宽恕史在德
文章来源: 司马庄2019-11-09 11:21:13

清泰元年即公元934年十一月,南吴国权臣徐知诰召他儿子司徒兼同平章事徐景通回到金陵,出任镇海和宁国节度副大使、诸道副都统、判中外诸军事;并任命次子牙内马步都指挥使兼海州团练使徐景迁为左右军都军使、左仆射、参知政事,留在江都辅佐南吴主杨溥的朝政。

十一月初五(辛丑),后唐末帝李从珂任命刑部侍郎郑韬光为尚书右丞,光禄少卿乌昭远为少府监。同时,秦州节度使张延郎上奏,说他率师讨伐后蜀。

中书门下上奏说:“二十六日是明宗的忌辰。陛下首次遇到忌辰,不同常年,请在忌辰前后各一日不坐朝。”末帝准奏。御史台上奏说:“前任节度使、刺史、行军副使,虽然每天都到便殿问候起居,但每五日前来问候起居时,理应也不用站班。”末帝准奏。

十一月初十(丙午),末帝将前兴州刺史冯晖发配到同州衙前安置。冯晖任兴州刺史时曾进驻乾渠。后蜀来侵犯时,冯晖自乾渠逃归凤翔,因此受到处罚。次日,末帝下诏,为被遭受契丹人(即辽人)蹂躏的振武、新州、河东西北边界地区民众,蠲免三年的两税差配(摊派)。当时契丹人刚从那一带撤退。

十一月十七(癸丑),末帝让前华州节度使王万荣在左骁卫上将军位置上退休致仕。次日,他任命振武节度使杨光远为大同、彰国、振武、威塞等军兵马都虞候,前右金吾大将军穆延晖为右武卫上将军。十一月二十六(壬戌),他任命礼部侍郎杨凝式为户部侍郎,并于两天后任命中书舍人卢导为礼部侍郎。

十二月初一(丁卯),末帝下诏修缮本朝(后唐将自己当作唐朝的延续)诸帝的陵寝。十二月初三(己巳),他任命北面马军都指挥使兼易州刺史安叔千为安北都护兼振武节度使;齐州防御使尹晖为彰国节度使。安叔千是沙陀人。

十二月初四(庚午),末帝下诏重新安葬庶人李从荣(即秦王)。有司上言说:“请依照贞观中年庶人承乾(唐太宗前太子)的先例,以公爵礼仪安葬。”末帝准奏。

十二月初六(壬申),河东(太原)节度使石敬瑭上奏,契丹已经撤离,所以他罢兵回归。

十二月初九(乙亥),末帝内征雄武(秦州)节度使张延朗为中书侍朗、同平章事、判三司;任命中书侍郎卢文纪为门下侍郎兼监修国史,照样平章事;让中书侍郎兼平章事姚顗兼任集贤院大学士;并任命前邠州节度使康福为秦州节度使。

十二月十五(辛巳),南汉皇后马氏去世。南汉主刘龑命令掌管六军的秦王刘弘度去招募宿卫士兵。刘弘度招募了一千人,全都是市井无赖子弟,刘弘度跟他们十分亲昵。南汉同平章事杨洞潜谏道:“秦王是国家的嫡嗣,应当亲近正派端庄的士人。让他治军已经过分了,何况还和这群小人亲昵!”南汉主说:“小儿教导他们军戎的事,不麻烦杨公忧虑。”终究不肯警戒刘弘度。杨洞潜出宫后,见到卫士抢掠商人的金银布帛,而商人不敢诉苦。他叹道:“朝政如此混乱,哪还用得着宰相!”因此称病归第。南汉主长久也没有召他回去,杨洞潜后来也就死在家里。

十二月十八(甲申),后蜀将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孟知祥安葬在和陵,庙号高祖。

十二月十九(乙酉),后唐将鄂王(即闵帝)李从厚安葬在徽陵城南边,封土才几尺高,见到的人都为他感动悲哀。

次日夜里天空出现横贯东西的白气。十二月二十四(庚寅),末帝临幸龙门祈雪。这年自秋九月到年底都没有雨雪,旱灾严重,很多百姓流亡;同、华、蒲、绛四州灾情尤其严重。

清泰二年即公元935年春正月初一(丙申),闽国宣布大赦,改元为永和。

同一天,后唐末帝登御明堂殿接受朝贺,仗卫如同正式场合。正月初十(乙巳),中书门下上奏说:“遇到春节,所有有关刑狱的公事奏覆,按惯例都得等到下月施行。今后请求处理重犯可等到下月,轻犯则应在节前奏覆处理和遣送。”末帝准奏。

正月十三(戊申),宗正寺上奏说:“北京(太原)的永兴、长宁、建极三陵,应州的遂、衍、奕三陵,还希望遵照曹州温陵的先例,派本州府长官前往朝拜。雍、坤、和、徽四陵,则派太常宗正卿前往朝拜。”末帝准奏。

次日,北京上奏,说退休在那里的光禄卿致仕周元豹去世。周元豹本是燕人,世代担任当地州府的从事。周元豹少年时出家为僧,他师傅有知人明鉴;周元豹跟从他出游十年多,不辞劳苦。师傅知其可教,便将袁、许(估计指唐初的袁天罡和汉初的许负)的相面法术授予他,诸如如何观察人的形貌,如何对比龟鱼禽兽。于是周元豹目视臆断,相人时都分析得头头是道。回乡后他决定还俗。当初,后来成为后唐宰相的卢程身穿道衣在蓟燕一带游历,与两名志同道合的人来拜谒周元豹。周元豹跟乡人张殷衮说:“适才的二君子,明年花开时,都将成为故人了。惟有那个道士,将来会非常富贵。”翌年,那两人果然去世。又过了二十年,卢程在邺下得到后唐庄宗的重用。周元豹回到晋阳后,河东监军张承业非常信任和器重他,而他预言的事情也多次说中。张承业曾让李嗣源(即后来的明宗)更衣站列在一般将校之下,想试试他,而周元豹指着站在末尾的李嗣源说:“看他的骨相莫非就是内衙太保!”众人都感到惊异和钦服。有人问他有关李嗣源的福寿,他只说李嗣源后来会成为镇州节度使。当时李嗣源任内衙都校,才兼州牧而已。李嗣源妻子(即后来的昭懿皇后)夏氏曾为李嗣源侍候浴巾栉沐,不小心得罪了李嗣源,结果被痛打一顿。周元豹见了夏氏后说:“此人有藩侯夫人的相貌,当生贵子。”李嗣源的盛怒也因此消解。后来他的预言果然应验。太原判官司马揆谒见周元豹时,周元豹跟他说:“司马公五日之内将奉诏出使万里之外,但我没见到回期。”司马揆几天后,因为酒醉,被衣领扼住脖子,居然就这样闷死了。庄宗署任周元豹为北京巡官。明宗即位的翌年,曾跟侍臣说:“方士周元豹,当年曾预言朕的一些事情,都得到应验。可下诏北京,给他盘缠前来宫阙。”宰相赵凤奏称:“袁、许相面的事的确是周元豹的擅长,也曾说陛下贵不可言。如今既然应验,其他也没什么好再问。如果下诏召他奔赴阙下,那些奔走竞进的党徒,就争着问他有关吉凶的事,臣担心会让人觉得他近于妖惑。”明宗这才作罢,只是下令赐给他丰厚的金银布帛,授他为光禄卿,让他在该位置退休致仕。这时他在太原病故,终年八十多岁。

正月二十五(庚申),邺都进献天王甲。末帝李从珂还在藩镇时,有相面术士说他犹如毗沙天王。李从珂得知后,私下里很高兴。即位后,他挑选了身材魁梧的军士,披上天王甲胄,让他们居中宿卫,并下诏让诸道制作天王甲进献。

同时,三司奏请增加征收蚕盐钱及提高官卖酒曲价格。先前酒曲每斤八十文,现增至一百五十文。

正月三十(乙丑),末帝让云州节度使张温移镇晋州,接着任命西京留守安重霸为云州节度使。

二月初一(丙寅),后蜀宣布大赦。

二月初五(庚午),末帝让定州节度使王从温移镇兖州;让振武军节度使杨檀移镇定州,并兼任北面行营马步都虞候。

二月初九(甲戌),末帝任命定州节度使李周为京兆尹兼西京留守;任命枢密使兼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光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出任宣武(汴州)节度使。他还为皇子镇州节度使兼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左右街坊使李重美加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出任天雄军节度使,其余如故。

辛巳,以右谏议大夫卢损为御史中丞,以御史中丞张鹏为刑部侍郎。壬午,宁远军节度使马存加兼侍中,镇南军节度使马希振加兼中书令。诏顺义军节度使姚彦璋加兼侍中。己丑,宰臣卢文纪等上皇妣鲁国太夫人尊谥,曰宣宪皇太后,请择日册命。从之。

二月十二(丁丑),夏州节度使李彝超上言,说自己生病,奏请他兄长行军司马李彝殷暂时负责军州事务。李彝超很快就病故了。李彝超是已故定难(夏州)节度使李仁福的次子,历任本州左都押衙和防遏使。李仁福死后,三军立他为帅,并伪造李仁福的奏折说:“臣病得很重,已委托彝超暂时负责军州事务。乞求陛下正式下降真命。”明宗览奏后,便任命李彝超为延州留后,改任延州主帅安从进为夏州留后。朝廷担心李彝超不接受诏命,便下诏让邠州节度使药彦稠和宫苑使安从益等人率军护送安从进赴任,并下诏晓谕李彝超说:

“近来据西北藩镇奏称,定难军节度使李仁福已经病逝。朕觉得李仁福自从出任藩臣和远镇边塞以来,威惠并行,忠孝兼著。当本朝颠簸流离之后,及先帝兴复之初,直至朕登临大位之际,他更加保全大节,统领有术,远近咸安。朕正对他信任有加,不料却凋殒如此之快。忽然得到奏折,深伤朕的心怀。不朽的功劳,不但存于社稷;有后的庆幸,也应当及于子孙。但因为他的藩镇地处穷边,要靠资深将帅加以经略。他的儿子年才弱冠(二十岁),尚未经历艰难。一旦缺乏驾御的经验,必定会给奸邪提供方便。现已任命李彝超为延州节度观察留后,便请立即赴任。夏、银、绥、宥等州,位居最为边远的地区,长久遭遇战乱分离,还染上很多夷狄风尚,也很少理会朝迁的诏命;如今因为突然的迁移更易,就必须普示优厚的皇恩。所有夏、银、绥、宥等州管内的囚犯,罪无轻重,即时平常大赦所不能原宥的,也一并赦免。所有官府和民间的债负以及拖欠的租税,一律蠲免。另外,自刺史、指挥使、押衙以下的官员全都依旧,各与改转官资。

“朕自从总理万机以来,只关心弘扬仁德,内安华夏,外抚戎夷。先前既然怀之以恩,今后就必须示之以信。就像先前李从曮守卫岐、陇那样,疆土极为宽广;也像原来高允韬出镇鄜、延那样,甲兵非常众多;然而他们都能识时知变,举族回归朝廷。李从曮如今出镇大梁,高允韬则很快就主管钜鹿。就连他们的兄弟也都得到节旄,甚至属下的将僚也都成为牧守。反之,则有王都的贪恋上谷,李宾的吝啬朔方;要么勾结契丹,想苟延残喘;要么依凭党项,想窃据山河。他们不肯禀承朝廷的任命,一心只想起兵抗拒。结果朝廷刚出兵讨伐,他们就已经覆亡。何必广引古今,才能表明利害?只用陈述近事,就能聊以见到将来。你如果不怕覆族的祸殃,那么王都和李宾就足为鉴戒;如要得到全身的福祉,那么高允韬和李从曮就可作楷模。朕给你指明两条途径,你应当自己选择。朕也担心将校之内和亲要之间,想利用你的年幼,恣意进行蛊惑,最终引起骚扰动乱,致使生灵受累;所以现在特派邠州节度使药彦稠率领所部马步士兵五万,送安从进赴任。从命者秋毫勿犯,违命者全族必诛。先令后行,有犯无舍。”

那年夏四月,李彝超上言说:“臣奉诏授予延州留后,已迎受恩命。然而因三军和百姓拥挤阻隔,不肯放臣赴任。”明宗于是派阁门使苏继彦带着诏书催促他上路。五月,安从进领军来到城下,李彝超拒不受代。安从进率军进攻。秋七月,李彝超兄弟在城上跟安从进说:“夏州不过一个孤弱小镇,实在不劳王师攻取,只是浪费国家军饷运输而已,即使得到也不很光彩。请为我转告天子,容许我另作打算。”当时夏州四面又有党项部族万余骑,经常劫掠官军的粮运,而野外也无处割草放牧。关辅百姓每运送一斗谷粟和一束藁草,动不动就得花费数千。穷苦民众沤心泣血,也无处控诉。军民有遭到蕃人部落的杀掠,死了很多人。明宗得知后,只好下令班师。李彝超也上表谢罪,朝廷便作了顺水人情,授他为检校司徒兼定难军节度使。后来他也跟从前一样作为藩臣,进贡如初。这时他在任上去世。弟弟李彝殷(宋人作的史书作李彝兴,为避宋太祖父亲赵弘殷的名讳)袭取其位。

二月十三(戊寅),后蜀主孟昶尊母亲李氏为皇太后。太后是太原人,本是后唐庄宗后宫嫔妃,后来赐给孟知祥(即刚去世不久的后蜀高祖)。

二月二十四(己丑),后唐末帝追尊生母鲁国夫人魏氏为宣宪皇太后。

同时,闽主王璘立涉妃陈氏为皇后。当初,闽主娶了两位刘氏,都是士族出身,虽然长得很美,却都没有得宠。陈后本是他父亲闽太祖王审知的侍婢金凤,相貌丑陋,而且淫荡,却得到闽主的嬖幸。闽主还任命她的族人陈守恩和陈匡胜为殿使。

三月初四(戊戌),后唐末帝为刚去世的太子太保赵凤追赠太傅。赵凤是幽州人,年轻时就是儒生。唐天祐中年,燕帅刘守光征募部内所有男丁从军,并黥面刻字标记。儒生们非常头疼,很多都削发为僧躲避兵役,赵凤也落发跑到太原。不久,他跟从刘守光弟弟刘守奇投奔后梁。后梁启用刘守奇为博州刺史时,奏请赵凤为判官。不久他成为郓州节度判官。晋王李存勖听说赵凤的名声,很高兴得到他,便任命他为护銮学士。李存勖即位成为庄宗后,拜赵凤为中书舍人。庄宗进入大梁后,改授他为礼部员外郎。庄宗和刘皇后临幸河南尹张全义的私第时,刘后奏称:“妾五六岁时就失去了父母,每次见到老人,总不免因思念尊亲而流泪。妾觉得张全义年高德重,想将他当作父亲事奉,以慰籍孤女之心。”庄宗答应,便命令赵凤写信给张全义,并制定往来的仪注(礼仪规定)。赵凤上书极力劝谏,但庄宗不听。天成初年,明宗设置端明殿学士,赵凤和冯道一同出任该职。当时任圜任宰相,受到枢密使安重诲的倾轧,以至罢相回归磁州。当朱守殷在汴州反叛时,朝廷派人乘坐驿马飞快去赐任圜自尽。后来赵凤哭着跟安重诲说:“任圜是位义士,怎肯制造逆谋而成为君父的仇敌?你如此滥用刑罚,如何安定国家!”安重诲只是笑笑,也不责怪他。那年冬季,赵凤暂时负责贡举。

翌年春,有僧侣自西方取经回来,自称得到一个拳头般大小的佛牙。他衣着褴褛,带着佛牙来进献给明宗。赵凤扬言说:“曾听说佛牙锤锻不坏,请试试看。”结果斧头一碰那所谓佛牙就碎了。当时宫中上下给他的施舍已超过数千缗,大家听说佛牙碎了,急忙不再给他施舍了。当御驾回到洛阳后,赵凤留在大梁负责汴州事务。很快朝廷就授他为中书侍郎和平章事(根据李之仪的《姑溪居士集》,赵凤在编撰《庄宗实录》时,将何挺批评刘昫奏折的事略去。刘昫拜相后,便引荐赵凤共同参知政事。)。长兴中年,安重诲罢相,出镇河中。没人胆敢进言,惟有赵凤在明宗面前极力劝谏说:“安重诲是陛下的家臣,他的内心终不背主。他秉政五年,不论贤豪,全都俯伏。只是他不够谨慎防范,所以给自己带来不少谗言。”明宗觉得他和安重诲朋党,很不高兴。安重诲获罪后,赵凤也被支出朝廷去当邢州节度使。当闵帝颠沛流离到卫州时,赵凤召集宾佐军校,流着眼泪说:“主上播迁,渡河北上。我们怎能安坐这里,不赶去慰籍问候?这在礼数上说得过去吗?”军校们说:“愿意听从明公的使唤。”即将上路时,得知闵帝遇弑,他们这才作罢。清泰初年,末帝召他回朝,授他为太保。后来因为脚病,他不能上朝拜谒。病危时,他为自己蓍筮占卜。卦成时,他将蓍草扔在地上,叹道:“我家世代没人活过五十岁,而且十分穷贱。如今我年已五十,又位居将相,岂能还企望长寿!”这时他病故。

赵凤生性豁达,轻财重义,凡是遇到困难前来相告的士友,他必定会倾资相助。士人以此赞誉他。

三月初七(辛丑),末帝任命前宣武(汴州)节度使兼侍中赵延寿为忠武(许州)节度使兼枢密使;并正式任命夏州行军司马李彝殷为本州节度使。

三月初九(癸卯),末帝为吴越的静海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安南都护钱元球加留守太保,其余如故。三月十二(丙午),他任命给事中赵光辅为右散骑常侍。两天后,他封皇妹魏国夫人石氏(石敬瑭妻子)为晋国长公主,封齐国公主赵氏(赵延寿妻子)为燕国长公主。

三月十五(己酉),有司部门上言说:“宣宪皇后尚未迁移到皇陵,请暂且在旧陵附近修建宗庙。”末帝准奏。同一天,他追赠吴越王钱元瓘母亲陈氏为晋国太夫人。钱元瓘生性至孝,尊敬和礼遇母亲的族人,给他们丰厚的赏赐,但从未为他们升迁官职,或授以重任。

三月十七(辛亥),功德使上奏说:“每年诞辰节日,诸州府都奏荐僧侣道士。臣想为僧尼立讲论科、讲经科、表白科、文章应制科、持念科、禅科、声赞科;为道士立经法科、讲论科、文章应制科、表白科、声赞科、焚修科;用以测试所荐僧道的能力。”末帝准奏。

三月二十二(丙辰),末帝李从珂任命右龙武统军李德珫为泾州节度使,并于三月二十六(庚申)为镇州节度使兼知军府事董温琪加检校太保。两天后,他让左右彰圣都指挥使兼富州刺史安审琦兼领楚州顺化军节度使,军职如故。安审琦是已故振武节度使安金全的儿子,当时奉闵帝的诏命西征,但到凤翔时就投降了李从珂,所以这时有这道任命。

太常丞史在德生性豪放不羁却又洁身自好。这月,他上疏言事,大略意思是:“朝廷任人,大多都是滥进。自称武士的却不知策略;虽然披坚执锐,但一开战就丢盔弃甲,局势坏了则背弃军队。自称文士的也罕有艺能,大多没有士人的操行;朝廷征求策谋时张口结舌,要求写作文字时则请托他人。这真是所谓虚设冗员,枉耗国力。如今遇上陛下惟新的时运,正是文明革弊的时候。臣请求一应朝廷内外所管的军人,凡是能穿戴盔甲的,请陛下宣令本部大将,对他们一一考试,评定武艺的长短和权谋的深浅。居下位但有将才的便提拔为大将,居上位而无将略的则移到下军。对东班的臣僚,也请陛下内出策题,下达中书,令宰臣对他们进行面试。处下位但有大才的便拔居大位,处大位而无大才的则移居下僚。”宰臣卢文纪等人见了奏折后很不高兴,很多朝臣也都感到愤慨。所以谏官刘涛和杨昭俭等人上疏,请公开史在德的奏折,让大家辨论可否宣布施行。中书的覆奏也驳斥了史在德的错误,并请求给他加罪。杨昭俭是唐朝宰相杨嗣复的曾孙。

末帝召学士马裔孙前来,跟他说:“史在德的言辞的确太凶,实在难以容忍。然而朕刚刚君临天下,应当广开言路。如果朝臣因言获罪,那么谁还敢说话!爱卿为朕作道诏书,宣扬朕的这番意思,千万不要给史在德加罪。”马裔孙起草的诏书说:

“左补阙刘涛等人奏称,太常丞史在德所上的章疏,中书门下业已驳奏,但尚未秉奉宣谕,请求特予施行,分明贬黜或升迁。朕经常阅览贞观年间的故事,见到太宗的治理,达到贞观升平的皇运。太宗是明圣的君王,野无遗贤,朝无缺政,尽善尽美,无得而名。而陕县丞皇甫德参却上呈密封章疏,恣意诽谤朝政。人臣如此无礼,的确是罪不容诛。幸赖文贞公(魏徴)的弥合,朝廷宽恕了皇甫德参的狂妄和盲目。魏徴上奏太宗说:‘陛下思闻得失,只可恣其所陈,若所言不中,亦何损于国家。’朕每次思考至此,总觉得这真是要言。正是因为如此,才能做到下情上达,德盛业隆。太宗之道更加光昭,文贞之节更加卓著。朕虽然孤陋寡闻,得以奉守宗庙社稷,兢兢业业,生怕不能承担重载,总想要遵循古道,选拔人才。怀忠抱直之人,朕虚心渴望相见;便佞诡随之说,朕闭耳恶于听闻。史在德近来的献陈,诚然毫无避忌。中书觉得他的文字纰缪,几乎僣越荒唐,随便改易人名,触犯太庙忌讳;因此请求用宪法治罪,以示惩戒。朕既然已委托中书详细讨论,理应听从他们的建议。然而朕继承大位,还必须鼓励将来的直言。多言数穷,虽圣祖之所戒;千虑一得,冀愚者之可从(意即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朕因阅览文贞公的进言,所以宽恕史在德的罪过。已经下令将他的奏折留中不发,不用宣布实行。

“刘涛等人位列谏官,应当陈述忠谠的议论,确定长短的道理,以奉行贬黜升迁的事。往昔魏徴请求奖赏皇甫德参,如今刘涛等人请求罢黜史在德。事同言异,今昔为何相差如此之远!如果答应刘涛他们的要求,恐怕会有亏广开言路的宗旨。方今朝廷粗略得到治理,俊乂人才聚集一堂。留下一个史在德不足为多,去掉一个史在德未足为少。如果能通过此事惩恶劝善,朕又有什么好忧虑!史在德不过一心想倾吐内心诚意,道理上实在难以黜责。刘涛等人的陈奏,朕也加以优容。应当体察宽宏,勉思竭进。在下百官,请都听取朕言。”

也在三月,宰臣张延朗上奏说:“臣兼判三司公事,每天都得在内殿等候。臣上朝时在前班押班的责任,还请求陛下予以特免。”末帝准奏。

这期间,南吴国加辅政的左仆射徐景迁为同平章事,参知左右军事。他父亲权臣徐知诰让尚书郎陈觉辅佐他,并跟陈觉说:“我年轻时与宋子嵩论政,喜欢互相诘难;要么我生气地离开宋子嵩回家,要么宋子嵩愤怒地拂袖而起。好几次宋子嵩都气得卷起铺盖望着秦淮门要离开,我经常告戒守门人拦住他。如今我老了,但还没完全通达时事。何况景迁这么年轻就承担国政,所以我才委屈先生对他加以教诲。”

要想知道后唐末帝和南吴后来的事,请看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