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林青霞4 美是负担 她以文字修行
文章来源: 江南雨巷2015-08-09 09:37:11

江南雨巷

林青霞初入影坛,就和上世纪观众看惯的甜心美女款型相冲,有人曾建议她将那两道浓眉剃掉,修成当时最流行细弯眉,倔强的她不肯。结果证明,真的美人是能领导潮流而非随波逐流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浓眉大眼美女后来风行一时。


金庸说:青霞的美,无人可匹敌。

琼瑶说,我认识的青霞,美丽,飘逸、青春、纯真,而且充满了灵性。至今,我没有遇到过第二个可以和青霞媲美的女子。

徐克惊叹:一流的美女,都要有点男子气才成,林青霞这等美人,50年才会出一个。

周润发曾表示:我是一个打工仔时,就默默暗恋着银幕上的青霞。张国荣生前对媒体证实,圈子里从来没整过容的,他知道有青霞。她是真的纯天然,从头到脚,如假包换。

著名作家亦舒这样称颂过她的美:林青霞的漂亮不只在五官之间,连鬓脚、耳珠、眉毛、手指甚至脚趾,都无瑕可击。一个女子美成那个样子,而她自己却不知,自己多么美。

林青霞在西门町一年内至少4次被星探看中,她美的不可方物,她的星途命中注定。但美少女林青霞从未带着我是美人的自觉登场,相反她是忧郁自卑的。

家是个传统而保守的家庭,山东人军医出身的父亲对娱乐圈这个大染缸并无好感,母亲更是只想尽快为女儿安排相亲,顺顺利利嫁人相夫教子。面对来自家里的压 力,17的林青霞生平第一次显现了她天性中的执着和坚持。母亲最终代她签下人生第一份电影合约。从此一颗巨星冉冉升起。青霞星光一片璀璨,但带给母亲的却 是是战战惊惊,生怕她遇到坏人。琼瑶形容青霞母亲爱她爱得就如母猫衔着她的小猫,不知道放在什么地方才能安全。为了保护她,在青霞最忙碌的20年里,母亲 一直跟她东奔西跑、寸步不离。

和后来大家习惯的开朗活泼宛如脱兔一般的银幕形象完全不同,林青霞从小内向羞涩、敏感忧郁。我以前很少 笑,甚至觉得快乐是有点小小罪过的。因为瘦,我还自卑,别人夸我漂亮,我会很尴尬。” 17岁的青霞168,不足100斤。严格的家教更养成她谨言慎行,谦卑又追求完美的个性。

在我有点名气之后,有记者采访我妈,稍有夸赞,她总是说:只不过是个跑江湖的。背负着家人的不认同,不到20岁的林青霞纤细忧郁,她从不觉得自己多美,在《窗外》里本色出演着自己的多愁善感。

青霞而言,美是负担,也是一生修行的开始。她说,一生都在演艺,总觉得没有好好修行。退出影坛后,青霞开始读书学写文章,以无数个不眠之夜,以不懈毅力,读各个名家的书。她读沈从文,她背《兰亭序》,青霞开始了以文字修行。她逢人便请教如 何写文章。她喜欢写,更不怕改,一字、一句、一个标点符号,改上十次八次,她也不厌其烦。

林燕妮说:文章是脑子在演戏。林青霞把大脑看成是导演,戏是她的文章,摄影机是她的笔。喜欢写东西的人都知道写作是一条寂寞之路。林青霞在这条寂寞的路上因其热爱走的无比快乐。她通过 文字探索人生,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她说,做好自己最难。她放下了偶像的包袱,做回了自己。

电影里的她让人惊艳,现实里的她总是给人启 迪。美人迟暮是件令人伤感的事,她不去追求塑胶脸,她不去追逐终将逝去的青春容颜。书中自有颜如玉,她爱上了读书,她爱上了写作。她是夜猫子,看书写作都 是在午夜,灵感来了,甚至通宵不睡。她通过一支笔,追求心灵的安宁,灵魂的自由。腹有诗书气自华,她让自己优雅地变老。

2008
年,淡出影坛多年的林青霞和李安受邀一起颁奖45届金马奖,此时的林青霞已经54岁了,年过半百,但风采依然,风度依旧。举手投足,得体大方,气度非凡,风姿绰约,那种大气从容的美是历经岁月沉淀之后的智慧之美,不装亦不假,优雅而淡定。

亲切感人地说:我离开这个舞台已经十几年了,有些话,我想李导演会和我有同感。无论我们走上世界的任何角落,我们的心,我们的眼睛,都向着台湾这块土地 看。因为我们都是这里孕育出来的,这里是我们的家。我们关心这里的人,关心这里的事,关心这里的电影。虽然没有了青春容颜,但看她说话着实是一种享受,她的声音悦耳动听,发自内心的真诚感染着你。她说话就象她的文章,不浮夸,不用典,情深意挚,处处见真 情。

李安大导演,一见青霞,立码变粉丝。戏称自己做电影这么多年,终于可以与偶像也是当年台湾所有男人心中的梦中情人林青霞同台,是真的 熬出头了。李安万众瞩目之下,倾诉着当年对林青霞的崇拜:其实对我来讲沒有那么复杂。对我来说,今年来支持金马奖颁这个奖,最主要的动机就是能够跟青霞 站在一起颁奖。青霞听后一笑,优雅地说谢谢。台下一片雷声掌动,大笑鼓掌,李导演挺风趣,继续说。记得我第一次参加金马奖的时候,金马奖之后有一个酒会。有一个大厅里 充满了巨星,每一个都是明星,我站在旁边,一眼看到了中间的林青霞,真是明星之中的明星。我别人都看不到,她的光芒把所有的人都压倒了。我站在角落,静静 的观看。今天我能和她站在一起,在这边颁奖,我想我真的是熬出头了。站在旁边的青霞静静的听着,谦虚地笑着,仿佛夸赞的不是她。清新优雅,恬淡自然。举手投足之间散发的都是浑然天成的自然魅力,那份雍容大度让人过目难忘。






2004
年起,50岁的青霞开始在《南方周末》等华文报刊上开设专栏。马家辉说,青霞常常半夜传真文稿给他,等待读后感,甚至打电话探讨文章结构。青霞的文字不但 受到好友认可,她写的文章《有生命的颜色》更被选入《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版),跟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一并被人研读、讨论。

2011
年,她56岁,把以前写的散文结集,终于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本书《窗里窗外》。遗憾的是,最希望看到她写的书的父母已经离开人世。她远在美国的哥哥代表家 人送去了认可和祝福。她以文字修行,因为家人当初对她走入娱乐圏的反对,在她内心深处,她依然是那个希望得到家人认可的小女孩。

马家辉在 这本书的前言写了个小故事。青霞初次发表文章之后,著名散文家董桥见到他瞪大眼睛问:林青霞写得相当好!是她自己写的吗?有人代笔吗?有人替她改吗?我一边笑着摇头,一边因为董桥的惊艳而替青霞感到高兴。若知此事,青霞应能多点自信。可以看出青霞这个有貌亦有才的人,从来就不是一个自我感觉好的人。董 桥后来盛赞青霞讲分寸,讲操守,讲礼数,写文章不草率,林青霞的文字亮堂极了。

翻译家金圣华教授在序里写道:其实青霞的美,不在 于艳若桃李,灿似骄阳。她的美,是由内心焕发出来的,唯其真,唯其诚,方能有诸内而形诸外。济慈说:Beauty is truth, Truth beauty(美即真,真即美),观乎青霞其人其文,的确是这句名言最佳的体现和诠释。文如其人,青霞散文中淡淡的笔触,就如她清丽脱俗的素颜,又何需刻 意去画眉点唇、浓妆艳抹呢?正由于心如明镜,下笔时才能一字字、一句句,出于内心,发自肺腑。果真是相如心生,文如其人!

生命是静静等候我们长大的果园。林青霞这个果园终于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这里没有雕阑玉砌,没有繁花杂草。夜来风雨声,淅淅沥沥,扶疏的枝叶为她带来诗情与禅意。坐在寂静的夜里,读一本好书或一首好诗,写一篇感人的文字。

这就是那个真真实实简简单单曾经忧郁过自卑过的林青霞。琼瑶在序里说:她根本就不是那个媒体上的林青霞。我看到的,依然是我那纯真飘逸的青霞,坐在灯下的电脑前,写着她的所遇、所思、所感、所惑......”


未完待续 谢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