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北京 纽约》有感
文章来源: 影视音画2015-05-19 12:03:28

看电影《北京纽约》,更想议论的是演员。
 
1、志玲姐姐老了。在电影中,林志玲是歌女、是导游、是服务员,更是模特儿、漂亮的画中人。可谓用尽了展示她风采的手法。但是,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林志玲,不知为什么,眼神里是沧桑,是苦涩,是渐渐老去的黯淡。即使她的妆依然精致,她的皮肤依然紧致,她的身材依然苗条,她的声音依然甜糯。
2、找刘烨演,对了。刘烨总有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俗气。他以为自己帅,以为自己大气,所以,从表及外,都较显摆。而他的沙哑的嗓音,又注定了他只能演比较失落的角色。他的东北口音的普通话,又让他的表达,显得土气。所以,在这部电影里,让他演后来富起来的土豪,且富起来也无法追回女友的男人,最后命丧轮下的惨烈的角色,是很适合的。刘烨,用一身的本我,演活了电影中的男主角。
3. 理查德·德克里克把乔演得还比较像模像样。有西方人的热情、大方,有艺术家的气质、执著。但是,当他站在林志玲面前时,感觉娇小了些。有点魅力不足的感觉。这让我想到初到美国的陈冲,会嫁给柳青过渡的无奈。在乔的豪宅里,茉莉无法不感到眼睛一亮,机会难得,当然也不存在“拒绝”的矜持。这是所有出国初期,面对经济困难身份困顿的女性共同的可能。
出国久了,当你成功地融入了外面世界,那么和国内的世界就会渐行渐远,尤其是和一个一句英语也不懂的人交流,并对老中执著信任和爱戴的国人。
再回国,我们都成了过客,而国外,才成了我们的安心习惯适应的地方。但,只要父母还在,那个把我们养大的地方就依然是我们魂牵梦萦的地方。在那里,我们获得的不是一种相知,而是一种亲切。
站在家乡熟悉的街头,看到满目的凌乱脏乱无序粗俗,尤其是小巷子小胡同小店铺小摊位城乡交界处,但,因为熟悉,我们会宽容地接受,并依然喜欢她,那是我们童年少年甚至青年时期生活的回味。如果,家乡变得和国外同样的井然有序和整洁完美,我们会不会有点陌生?
被台北人骄傲的热闹的夜市,在我眼里没有什么值得赞美的了。觉得它简陋,平常。但,隐隐中,有觉得像我们儿时的环境,于是,去游玩时,好几个夜晚,即使不吃什么,也会去士林夜市逛逛走走。
再说回来。如果蓝一不死,茉莉嫁给了满口袋装着钞票的他,会幸福吗?若要多一点幸福,那么他们必须回到北京,而不是留在纽约,并且让茉莉不再说英语。
但是,离开了妻子的蓝一,还会富裕吗?没有了富裕,他拿什么留住茉莉呀?生活是不是又回到了原点?
最后,忍不住说一句,看林志玲的电影都有良好的视觉享受,如《北京纽约》里纽约,《天机:富春山居图》里迪拜,都是大气的美。在舒服的影院或者静悄悄的客厅欣赏,都是美气呢。

另一篇请欣赏:

张惠妹和周杰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