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狗不理”包子见中国文化的变迁:
文章来源: 大卫谈2017-02-04 19:24:37

     小时候,总有时间陪父母下馆子。父亲有时会向大师傅请教一些相关的烹饪知识,因此有时旁听得一点学问的边角下料,现在晒出来也有点意思。

    “狗不理”包子就是一例。它闻名于世,很多人慕名去品尝。很多地方还打“擦边球”,枉称“天津包子”。总之,绝对不是“狗不理”。因为即便是天津的“狗不理”店的都不是了,何谈连锁店或自称“天津包子”的品味了。

   旧店房间不大,里面有十几张小桌,平时坐不满人,品种也不多。它的成名是源于用料和工艺的精细;特殊。做皮的面是高筋面,既白又有劲,包成的包子就像熟透了的柿子,软而不破。捏的褶很小,没有面疙瘩的感觉。馅的用料是精选自不必说,合馅不是用油,是鸭汤。鸭汤是几十年延用的老汤,每天从缸里取出大部分鸭汤;留底;再放进新鲜加佐料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鸭汤因此有一种特殊发酵的醇香。咬头一口包子,渗出的不是油,是“狗不理”特殊的风味汁子。现在“狗不理”翻盖成了大楼,每天接待上千人,配上南北大菜;吃的是名,赚的是钱。真正的“狗不理”是供不起已经绝版了,何况又有多少人知道和认真追求呢?

    由于混乱的市场经济,不顾一切的追逐利润,罔顾质量,很多著名的事物都走了样,变了味。小磨香油;小站稻米;卤水豆腐;沙甸萝卜;白鳞鲫鱼;户养家禽家畜;杨村臭豆腐。。。。。。,几乎绝迹了。耳朵眼炸糕;天宝楼酱驴肉;转炉烧饼;果木烤鸭;扒肘子;帖饽饽熬鱼;稻香村的月饼;起士林的糕点。。。。。。,由于材料失真;技术不保;质量下降,与传统风格似同风马牛。

    同理,现在的博士;教授一堆堆的,摻水的不少。名人;老师一排排的,吸人眼球的很多。以前老师;教授;医生;运动员;师傅;工程师;艺术家,数量有限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名副其实。有特长;有品位。教书育人使得学问越高,道理懂得越深。

    有人请教傅聪先生:现在条件好了,学弹琴的人多了,弹得好的多很多,为什么成名的还是很少呢?他说,弹得流利的确实很多,但“音乐”呢?回答的意蕴深刻。用键盘打字飞快,有“音乐”吗?对作品深刻的理解;设身处地的体验;仔细的斟酌;细腻的表达;感情的共融,把作者精神世界的精华消化·吸收·发挥·雕琢再通过指尖表达出来谈何容易。

     文革时期的电影“决裂”中的教授专门研究“马尾巴的功能”成为笑谈,是对知识分子的抹黑。但现实中对虚无缥缈,无实际意义的东西挖空心思琢磨,又难免会成为笑谈。流传千百年的文章和诗词之所以成名,是因为它的内涵,对感情;经历;忠真;正义;苦难;伤感的体验燃烧溶解后的再表达。即使是“锄禾日当午,。。。。。。”这样的简单。知识在很多人心中现在是市侩铸就的力量。

      图虚名·浮夸,使意念得到了满足,失去了真实。很多国家像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很多传统的东西一直保存传承下来,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