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之所向
文章来源: 七叶草2017-09-13 07:01:25

17岁的外甥女参加2016年中学生作文比赛的获奖作文

~~~~~~~~~~~~~~~~~~~~~~~~~~~~~~~~~~~~~~~~~~~~~~~~~~~~~~~~~~~~~~~~~~~~~~~~~~~~~~~~~~~~~~~~~~~~~~~~~~~~~~~~

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 题记

    自年幼起,“故乡”此一词,于我总是模糊的。李太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少陵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些从小就学起的句子是多么的深挚动人,于我心中勾勒出故乡温柔哀婉的模样。然而细细推敲,却是惘然。不知是少不更事不懂乡愁,还是身在其中不识乡情,故乡于我,如同日出和日落的寻常,左手握右手的无感。也不是没有出过远门,再多的思念也只是对家人,对故乡却并无太多眷恋,是以对故乡的感觉有如隔雾看花,可望而难及。也就不明白古人的故乡情结,是如何情深不知所往。

    从小一直生活在济南,今年暑假偶然去德州,并在那里长住了几日。“安静的小城,不事繁华,唱清平歌谣,看光阴流缓。”---- 之前对于这样的小城生活总是心向往之,但真正在德州生活了几天,才忽然发觉自己毕竟年少,耐不住平淡简朴。以前总觉得济南市中心喧喧攘攘,平白地惹人浮躁,这时回忆起来,竟然觉得这种繁华热闹如同那《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景象一般,杂乱却充满人情和生气。

    临走的那天,我执意找到代表德州特色的去处,却最终也只能还是去了商场、影院,因为也实在别无异处。据说也有一个文化公园,似乎是唐朝时某个不知名的使臣来朝时不巧在德州去世,是以修了这么一个公园,然而也终究没有什么可看。这时我忽的想起杜少陵的那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来,不由得一阵骄傲自豪。大舜躬耕过的历山至今还香火绵延,钟声浩渺;易安清丽婉约的词句在后世仍能勾起千万文人的愁思;辛弃疾那一份宁折不弯的风骨亦不知撑起了多少人的精魂。还有那七十二名泉前无数骚人墨客的吟咏,一齐回荡在我的心头,有如黄钟大吕,那是一种难言的震撼。以前总想着走出去看一看,却殊不知最美最好的风景就在身边,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发现,自己未曾读懂过济南。
 
    不久前,我因事去了趟北京。中华浩浩之都,繁华与底蕴自然无两。然而当我在拥堵的车流中望向有些灰霾的天空,抑或是在故宫前摩肩接踵的人群中穿梭的时候,总会想起济南小小的古街中那一片片粉砖黛瓦,一道道小桥流水,它们如同古时候的隐士,大隐于市,声名不显,却自有一份恬淡从容。很少有这样一个城市,能够兼具北方的舒展大气和南方的秀美婉约,济南确如其名,有如山涧中的一弯清泉,随着山势或激流飞湍,或静水潺潺,最是安闲自在。

    仲秋那天,我特意去了曲水亭街。要一壶茶,在泉边静坐。古巷古香,清泉石上,垂柳残荷,遗风让畔,俱是道不尽的风情雅韵。店家养的蝈蝈在远处“丝扎----丝扎----”地叫着,声音与流水声相和应唱,在悠悠的时光里起起伏伏。阳光和熙温柔,岁月亦不复狰狞,在静好的时光中放空缭乱的心情,物我皆忘,这汩汩流淌了千年的泉水,似乎早已是我心灵的桃源。

    是的,我的的确确未曾读懂过济南,更未曾读懂过故乡。若是浮浮躁躁,庸庸碌碌,汲汲于生活,则哪里不都是异乡吗?先前总不懂苏雪林“愿为行脚僧,到处栖迟,湖山好处便为家”的想望,现在,我却有些明白了----心若辽阔,随处便可为家。
 
    吾心之所向,即为故乡。

    入则闹市,出则桃源。有家家泉水,有户户垂柳;有明月松间,有清泉石上;有厚重的历史,有现世的繁华。这就是我的济南,我的故乡。

    闲暇时不妨沿着那泉水,四处走走看看吧。毋需多带什么东西,一双眼,一颗心,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