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锦瑟
文章来源: swimmingboys2024-07-02 14:49:22

我说说我理解的无题之锦瑟 吧。

我感觉这是李商隐在回忆往昔。一个人回忆从前的时候,那些记忆好像很真实,一切都历历在目,那都是你亲身经历的事。你以为你要触碰到它了,你以为你可以回到从前再来一遍。可是你向前一步,记忆就向后退一步。

就像是蓝田日暖,就像是良玉生烟。

你永远不可能回到过去了。

你看着回忆中的自己,很真实,但是又很不真实。就像一场梦。

人的悲哀大多来源于无常/ 不确定性。人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人是在不断地趋近死亡的,“物是人非”中的“人”,有时候指的其实是自己。今天的你,已经不再是昨天的你了。

人的哀伤也在于“无端”,被时间推着向前,一站又一站,最后来到这里。一根一根弦数过去,其实是自己生命中的一年又一年。困惑也在于“无端”,很多事情无法把握,也说不清楚理由。

我们总是在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之后,回忆起来,才觉得惘然,才感受到怅惘,才了悟到人生的不确定性,才觉得一切如梦似幻无法把握,才意识到生命本身是神秘的、不可捉摸的。

李商隐说不是这样的,他说,我在“当时”就已经惘然了。这是李商隐不一样的地方。

 

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失望得多了,可能就不会再有什么期待了。

你不会再期待所谓的团圆,你会对所有悲伤的结局做好准备。李商隐就是这样一位敏感而伤感的人。对他来说,他不需要等到回忆起曾经的美好,才觉得失落。当他还处在美好之中的时候,可能已经预感到,有一天这些都会离自己而去。即便是可以拥有短暂的快乐,他可能也会觉得不真实,也会提前预感繁华散去的落寞,会预感到快乐消失后的怅惘。这是李商隐和很多人不太一样的地方。

古诗词中写伤春情绪的很多。但是李商隐不一样。普通人是在春天要结束的时候感伤,李商隐是“先春已断肠”。春天还没到,花还没有盛放,已经预感到将来迟早有凋零的那一天。

李商隐的诗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感受时间、理解物是人非的可能,就是悲伤的情绪并非仅仅发生在一切结束以后,发生在回忆的时候。

 

对于李商隐式的诗人来说,他们承受的失落是双倍的,一次发生在“当时”,一次发生在“此刻”。

所以很多时候,写诗是一件痛苦的事。诗人、词人要承担的东西太多了,要拿很多东西去交换。你写好一句诗,你需要承受很多你无法承受的痛苦。

 

荷叶生时春恨生,

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

怅望江头江水声。

 

我每次读这首诗都能感受到李商隐的肝肠寸断,无限凄婉,无比深情。好像是在写他心中的爱人,又是在写自己。怅望江头江水声,这一句由情转景,他似乎在怅望水声,而不是在听水声,视听错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痛至极。以景作结,诗虽然戛然而止,而情却如曲江流水,悠悠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