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口音
文章来源: 竟玄2015-03-05 19:03:30
中国口音
 
    离开家乡几十年了,鬓毛都衰了,乡音却未改;豆蔻年华到武汉读书,开始学习武汉方言。至今,我还能讲地道的武汉话;可是说了很多年的英语,无论多努力,还是去不掉我的中国口音。这口音我走到哪儿,带到哪儿,走多远,跟多远。                              
 
    几年前为了弥补没有美国临床经验的缺憾,周末到一家医院打工。有一天发现我的病人生命体征发生了变化,我立即拿起中央呼叫话筒疾呼院急救队。急救队火速赶到,病人起死回生。下班时,护士长笑眯眯地向我走来。我知道,她要表扬我工作细心、反应敏捷了。出乎意料,她说:“亲爱的,你的口音太可爱了” (Honey,your accent is so cute)。我哭笑两不是。我可是很努力在克服我的口音了。护士长接着说:“亲爱的,相信我,你的口音是永远也去不掉的。而且也没必要去掉,这样很好听”。 我给了护士长一个理解万岁的温暖拥抱。
 
    改善口音我还算努力了。十年前,我有幸成了美国顶级癌症中心的一员。第一站在内科。遇到一位来自湖南的刘大夫。刘大夫快人快语,非常爽。她喜欢说话,我喜欢听话,我们常聊天。刘大夫不仅爱说话,也爱读书。向我推荐很多好书,诸如《我们仨》,《我与徐悲鸿,我与张道藩》,《伟大的盖茨比》,《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等。渐渐的,我们越来越熟了。我发现,她的英文和她的中文一样棒,而且没有口音。于是, 我诚恳求教,得一秘方。她教我每天跟读,无论广播或电视,每天10分钟。我言听计从,实战了近半年,真有效果了。科室有一位美国同事,业余时间教授来美的中国学者学英文。她问我是如何学英文的,想与她的学生分享。我自己感到美滋滋的,以为我的口音自此成为历史。
 
    有一天开会讨论问题,很简单的问题,结果我理解错误,感到很尴尬。坐在我旁边的一位美国同事说:“我理解你在说什么,只是你的口音让大家有点糊涂”。又是口音!居然,我的口音让善解人意的同事帮我打了圆场,化解了我的窘迫。
 
    在学校读书时常有写短文的作业。每次写完作业就请学校的写作中心改语法、改措辞。有时我对改过的短文还是不太满意,认为还是中式英文。再找写作中心讨教。专家说:“这里是美国,你的短文有一点你的口音,多棒呀”!还是口音,而且是文字里的口音!
 
    从我的中国口音,对美国这个国家的包容性可见一斑。在各大学的讲台上、学术报告的会厅里,随处可见带口音的教授、专家。美国各城市每年都有庆祝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节 - 接纳、保留各国的文化精髓。我想,这也是美国之所以强大的因素之一。也是我们这些移民能在这个文明、富足的国家安家立业的原因之一。尽管在异国他乡总有不尽人意之处,然而,就像爱生我养我的祖国一样,我还是带着我的中国口音喜欢、爱恋着这个美丽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