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炉灶的变迁
文章来源: 匆匆客2015-11-10 08:09:27

在中国,近几十年家庭做饭用的炉灶几经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迁。

大灶:

上世纪四十,五十年代以前在部分城市用的是大灶。不少人在电视剧里也曾经看到过。我们家以前的灶头就类似下面照片中的那个那样,它是用泥砖砌成,带有烟囱。但是比这个要大一些,上面的灶头部分也比图里的要宽,与灶的宽度一样。有两口锅,两个锅之间内侧有一个小锅用来放水,在做饭的同时加热锅内的水。烧火是在后面,用的是稻草。小时候一到冬天,需要有人烧火时大家都抢着帮忙。有时候,兄弟姐妹挤在一起烧火,有着无穷的乐趣。

用大灶烧出来的米饭特别香,如果烧好的米饭再多加点火煨,贴近锅底的米饭就会结一层锅巴,风干后用油锅炸,蘸上白砂糖,吃起来是又香,又脆,又甜,价廉物美,味道真是好极了。有时,我们还在灶膛内用碳木灰的星火烘烤山芋。大灶很占地方,灶台大,后披间得堆放柴草,也比较脏。

灶上面部分有一个小龛用来敬放灶王爷。每年到了送灶的时候,供上寸金糖,酒酿糯米圆子汤,水果等种种甜食,为的是甜甜灶王爷的嘴,让他吃了以后,上天叙职时能对玉皇大帝多说一些好话。平时在家里也都要谨言慎行,不可做伤天害理的事情,灶王爷一直在注视着人们的一举一动。

 

煤球炉:

大灶不用以后用的是煤球炉(如下图)。

每天清晨,家家户户忙着生炉,成为大街小巷一大奇特的“景观”。人们并不喜欢煤球炉,它由铁皮作衣,模样不雅,升腾起来的烟雾,刺人眼鼻,呛人心肺,污染环境。生煤炉看似简单,其实也有一定的诀窍。先把前天晚上没烧完的煤球拿出来。在炉子里放入引火的纸张,纸的上面放上柴爿,然后放入劈成两半的小煤球。点上火以后,一边流着眼泪,鼻涕,一边用扇子扇火。如果技术不佳,经常会生不着,要重新来一遍。所以,生煤炉最好选择在弄堂的通风口,如是遇上下雨天柴草受到潮湿,煤炉就特别难生。人们用芭蕉扇不断地给炉子煽风。否则的话,炉膛没有生热,或者一边旺、一边生,煤炉串不出旺火,就煮出夹生饭,或者慢吞吞上不了火,把人给急死。煤球炉还需要不时地把堆积在下层的煤灰用钩子除去,灰尘很大。

家家都有一个煤球箱,煤球店送来的煤球就放在里边。时间长了,有不少煤球屑,等积累到一定量,和上水,摊在水泥地上,划成小格。等晒干以后收集起来,就可以像煤球一样用了。

 

煤饼炉:

后来,煤球炉改成了煤饼炉,煤球也改成了煤饼,并安上了炉门。煤饼炉要比煤球炉好用些,煤饼本身就有好些气孔,解决了通风问题,提供充分的空气助燃。利用开启炉门的大小掌握进入炉内的空气,不但可以控制炉火的大小,还可以将炉火封起来,这样就省了生炉子的烦恼。同时,生炉子也可以不需要用柴草点燃煤饼,用火钳夹到其他炉子上夹一块燃烧的煤饼放进要生的炉子里作引子就行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炉灶也芝麻开花节节高,煤球炉在大部分地区都退出了历史舞台。各类炉灶不断升级换代,用上了易燃、安全、洁净、环保、高效的煤气、液化气和天然气,还有电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