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爱不能两全
文章来源: 农家苦2015-10-26 09:26:31

我们中国人大概都听说过“忠孝不能两全”这句话,也都毫无疑问地接受这个观点。忠,在皇权时代指忠于皇帝,在民权时代指忠于国家;孝,指孝敬、孝顺父母。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当他把全部身心都用于国家大事的时候,他肯定就没法在年迈的父母跟前尽孝了。反之亦然。

其实,忠爱也不能两全。这句话对军人,尤其是战争时期的将帅更是如此。这里的“忠”指忠于国家,服务社会;“爱”则指个人的爱情婚姻。

通常来说,当一个人把自己的时间和精神,甚至技能与钱财,全部都投入到社会理想和民族大业中以后,他就没有心思呵护他的爱情,经营他的婚姻了。

汉代是很多中国传统价值观形成和流传的时期。霍去病的一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豪言壮语,不知影响了后世多少英雄儿女。就连皇帝老儿在江山美人不可兼得时,他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

记得在电视剧《康熙王朝》最后一集里,康熙站在容妃的棺材前,亲口封她为“孝慈仁皇后”,宣告自己身后将与容妃永远埋在一起,并且深情地自言自语说,“她二十七年与朕心心相印,情理相通,同甘共苦,恩爱交融”。可是,康熙为了挑选继任明君,不惜废除既定太子,将维护“立长”道统的容妃打入冷宫,直到容妃死去都没能与她和好。

康熙哀叹“做一国之君实在太难”,没法把自己的意愿告诉娘娘。古代皇帝如此,现代普通知识分子受霍去病影响的更多。

前段时间,我有幸读到我的学长巫山疑云的人情好文《我阿婆》。文中提到她的爷爷,作者这样描写道(我做了节选):

“爷爷结婚不久就离家,他在黄埔军校呆了十多年,抗日战争时也在四川的内江医院做过院长。听我们长辈亲戚们说,爷爷风流倜傥,为人十分风趣幽默。他虽然受的是德国医药学的严格训练,却一直有着一腔拯救中国的热血。他写过一副对联,“拔剑当为天下愤,读书不受古人愚”,很能表达他的人生追求。他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一生都很崇拜陈独秀,热衷于搞农民运动。

糟糕的是,他的理想主义的天性使他几乎从来没有想到照顾自己的家庭。他把自己所有的收入用于他所喜欢的农民运动,但几乎从不给家里钱,相反,他每次回家,都要阿婆给他一些钱和衣物。他与阿婆一共生了六个孩子,但没有一个孩子出生有他在场。他既不照顾太太,也基本上完全不照顾孩子的生活和教育。

渐渐地,阿婆的生活越来越拮据,她只能变卖自己的嫁妆和田地去维持家用,后来衣食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孩子的学费了。六个孩子最终死去四个,只留下了我爸爸和姑姑。听说,每死去一个孩子,她每次都哭得晕死过去,但爷爷很少过问,也没有来帮她一把。

很多人,包括我爸爸,都对我爷爷对家庭的不负责任的做法非常不满,但阿婆好像从不抱怨什么。似乎,她觉得这是命运。爸爸说,阿婆对爷爷的一切做法听之任之,从没有发脾气或吵架。在晚年,当爷爷已去世了好久之后,她也仍然没有抱怨什么。”

我写这篇文章,就是受了这位可敬、可爱、又有点“可恨”的爷爷的触动。说实话,我觉得他正是“忠爱不能两全”的典范。我的父亲,弟弟的岳父,姨妈的公公,这些我身边的普通人,他们年轻时也都有这种“愚忠”情结。共产党毛泽东反了很多中国传统,唯有大公无私、公而忘私一条得以弘扬。毛时代官场虽然黑暗、动荡,但民间这样的耿直忠公之士还是很多的。

忠爱不能两全,不仅出现在中国人中,西方人中也有。大英雄的雕像后面,从未见过有娇妻美妇侍立。

英国的民族英雄、皇家海军司令纳尔逊(Horatio Nelson),苏联元帅、二战元勋朱可夫,两人都因为长年在外征战,戎马倥偬,与发妻分隔天涯,致使夫妻关系变得风雨飘摇。两人的感情生活都是千回百转,波浪翻滚,后来都移情别恋,与少妻相爱。

纳尔逊竟然爱上了自己的朋友,英国驻那不勒斯使臣威廉·汉弥尔顿爵士的夫人爱玛(Emma, Lady Hamilton)。因为这件绯闻,他差一点毁了自己的一世英名。他虽然与发妻佛兰西斯成功离婚,但他至死都没有与爱玛结婚,成为法定的夫妻。他也没有子嗣,以至死后一度没人继承他的爵位和封地。

朱可夫的情况更惨。他真爱的人不得不离开他,躲得远远的;而他不爱的人不但离不掉,反而跟他死磕。夫妻关系不和,竟被无耻却有心的政敌利用。他们猪鼻子拱进朱可夫的私生活,用重婚的罪名将他打倒。

鲁迅先生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我观这些为自己的国家奋不顾身,恪尽忠勇,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大英雄、真豪杰,他们在战场上豪情万丈,铁血肝胆,但在儿女情长的时候,却也从不失柔情蜜意。

英国皇家海军胜利号的旗号是“England expects that every man will do his duty”,这句鼓舞人心并对现代英国产生了多方面影响的话语出自纳尔逊。他死前最后一句话就是“感谢神,我尽到了我的职责!”这样一位死战为国的大丈夫,他对下属却非常仁爱。

就在特拉法加大海战前一天,一位战船的舵手因为捆扎邮包而忘记将家信交与邮轮,而邮轮已经开走多时。当纳尔逊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命令邮轮返回,并且告诫说,“我们谁也不知道明天是否会阵亡,所以,每个人的家信都应该寄出”。

纳尔逊对那位小情人爱玛也是一往情深,临终时还请求将自己的头发割一缕,连同订婚戒指一起交与她。

朱可夫晚年放弃一切功名利禄,专心于爱情。他选择了比自己小30岁的军医加林娜,并与她结为夫妇。在60岁那年,他还得到了一个漂亮的女儿,陪伴自己度过了18个春秋。 俄罗斯民族的一代功臣,世界和平的开创者,年轻时无暇顾及,无心经营的爱情,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伟大的圣徒保罗,为了崇高的信仰而选择终身不娶。《西游记》里的唐僧,为了取回真经,救度中土人民,消弭杀伐,永享太平,置千娇百媚于不顾,视万种风情为虚无,心不动,念也不动。这大概也是一种忠爱不能两全吧。

2015.10.25

朱可夫元帅的雕像背后,没有女人

 

骠骑大将军霍去病雕像的背后,没有女人

 

纳尔逊中将的雕像背后,也没有女人

 

可怜的小女子啊,你何时才能陪伴英雄终老?